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透刺法联合麦粒灸治疗周围性难治性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周围性难治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电针联合红外线治疗,治疗组给予透刺法联合麦粒灸治疗,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2周后,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 Sunnybrook 面神经评分的情况。比较 2 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的变化情况。 【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HAMA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HAMA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28/32),对照组为68.75%(22/3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透刺法联合麦粒灸治疗周围性难治性面瘫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面部的肌肉活动和感觉功能,改善患者焦虑与抑郁的状态,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针刺配合麦粒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科就诊的8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选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针刺治疗)和观察组(针刺配合麦粒灸治疗);分别实施治疗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实施组间比较。结果:在无差异的基础上分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评分显著改善为(36.24±4.14)分,优于对照组的(26.37±4.15)分;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0.0%高于对照组的50.0%,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麦粒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的针刺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麦粒灸联合隔姜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麦粒灸联合隔姜灸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联合电针的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麦粒灸结合隔姜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顽固性面瘫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8例,观察组给予电针结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给予电针治疗,2组均以治疗4周为1个疗程,每周治疗6 d后休息1 d,治疗1个疗程后参照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标准及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系统(SFGS)评价治疗前后分级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的H-B面神经功能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01);观察组治疗后的H-B面神经功能较对照组提高(P<0.05)。2组治疗后的SFG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01);观察组治疗后的SFGS评分较对照组提高(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3%(25/28),高于对照组的75.0%(21/28)(P<0.05)。结论电针结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顽固性面瘫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热敏灸联合刺络放血治疗气虚血瘀型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顽固性面瘫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加热敏灸治疗,观察组采用刺络放血加热敏灸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采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床评估及疗效判定标准方案》修订案中的面神经功能评分标准、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和疗效判定标准评定患者面部神经功能。结果:1)治疗前后2组患者面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观察组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3)治疗3个疗程后,2组患者面神经功能总评分、面神经功能动态观评分、面神经功能静态观评分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面神经功能并发症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4)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热敏灸联合刺络放血在改善顽固性面瘫面患者面神经功及治疗效果上均优于常规针刺加热敏灸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浮针配合面部主动再灌注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患者8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予普通针刺治疗,观察组予浮针配合面部主动再灌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Sunnybrook面神经系统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9%,高于对照组的81.40%(P0.05);治疗后,观察组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系统评分较对照组评分显著升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配合面部主动再灌注能够有效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恢复患者面神经功能,改善静息状态面部五官对称、随意运动及联动时抬额、皱眉、闭眼、微笑、鼓腮等动作的协调对称性,且无特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7年2月到2019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常规组(30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单药治疗组(2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甲钴胺治疗,联合治疗组(2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回顾性研究2组患者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系统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Sunnybrook评分值为(85.13±0.45)分,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和单药治疗组(p0.05)。结论:相比单独采用甲钴胺治疗而言,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可明显缓解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症状,促进面功能恢复,改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灸翳风穴配合悬挂针治疗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重灸翳风穴配合悬挂针治疗。记录并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系统(SFGS)和中医症状评分等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SFGS评分高于治疗前(P 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口眼歪斜、面部板滞、畏风恶寒和舌苔薄白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 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有效率90.48%高于对照组83.33%(P 0.05)。结论重灸翳风穴配合悬挂针治疗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能够改善症状,提高疗效,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高能窄谱红光结合电针治疗贝尔氏面瘫并与单纯电针治疗对比,观察疗效,寻求一种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方法根据贝尔氏麻痹入选标准选择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强的松和甲钴胺口服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高能窄谱红光结合电针,对照组仅予电针,采用Sunnybrook(多伦多)面神经评定系统量表分别对病人治疗前后进行评估,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92.6%,2组有效率经χ2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总分经t检验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总分经独立样本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组治疗均有有效治疗贝尔氏麻痹,高能窄谱红光结合电针能够更有效的促进贝尔氏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显著,缩短疗程,且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
《陕西中医》2015,(12):1665-1666
目的:探讨灸罐温通法在难治性面瘫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江苏省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针灸科就诊的难治性面瘫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针刺加灸罐温通法治疗。基于两个面神经功能评定量表评判灸罐温通法对难治性面瘫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后,Sunnybrook评分治疗组为(81.200±4.501)分,对照组为(70.475±6.429)分,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评价治疗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7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灸罐温通法较常规针刺法更能提高难治性面瘫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透刺结合拔罐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治疗组采用透刺结合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治疗.2组均隔天治疗1次,12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面神经功能(H-B)评分、面神经麻痹评分,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9%(26/31),对照组为61.3%(19/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H-B评分、面神经麻痹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透刺法结合拔罐治疗顽固性面瘫临床疗效颇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电针分期联合耳垂放血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58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电针分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耳垂放血治疗。观察2组面神经功能缺损评定分值及面神经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House-Brackmann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天、45天后,2组House-Brackmann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改良Portmann简易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天、45天后,2组改良Portmann简易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上,电针分期联合耳垂放血的疗效比单纯电针分期治疗效果明显,可更有效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浅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后遗症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后遗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组采用浅针疗法配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前后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和Sunnybrook评分系统评价,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均为95%,高于对照组的85%;治疗组的痊愈率为40%,高于对照组的15%。两组治疗后患者面部肌肉运动功能改善,H-B分级评分与Sunnybrook系统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两组治疗后的H-B分级评分与Sunnybrook系统评分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浅针疗法配合常规针刺可以有效改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后遗症的症状,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固定牵拉滞针法联合电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及对患者面神经功能指数的影响.方法:将6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电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固定牵拉滞针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指数(FNFI)评分、面部残障指数(FDI)评分,并评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电针治疗恢复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22例、治疗2组25例、治疗3组23例和对照组24例。各组取穴相同,治疗1组采用连续波电针,治疗2组采用疏密波电针,治疗3组采用断续波电针,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隔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观察各组治疗前及治疗1、3个月后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变化情况,并比较各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4%、88.0%、82.6%,对照组为62.5%,各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治疗1、3个月后Sunnybrook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治疗1、3个月后Sunnybrook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组治疗1个月后Sunnybrook评分与治疗1组和治疗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电针治疗恢复期周围性面瘫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断续波在恢复期早期对面肌功能恢复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麦粒灸四花穴联合局部针灸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37例在膈俞、胆俞(四花穴)行麦粒灸法,配合患侧面部穴位行电针及麦粒灸。结果:治愈27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3%。结论:麦粒灸四花穴联合局部针灸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雷火灸牵正联合天丹通络胶囊治疗特发性神经麻痹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医院针灸科门诊就诊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普通针刺治疗,研究组在普通针刺的基础上采用雷火灸牵正联合口服天丹通络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采用中医症状评分表、House-Brach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H-B分级)、Sunnybrook(多伦多)面神经评定系统评价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情况。结果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口角歪斜、面部表情、鼻唇沟变浅、眼裂闭合、额纹消失等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研究组口角歪斜、面部表情、眼裂闭合等中医症状评分下降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H-B分级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研究组H-B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Sunnybrook面神经总分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研究组Sunnybrook面神经总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雷火灸牵正联合天丹通络胶囊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疗效显著,临床症状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TDP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取2013年12月-2016年9月某医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3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15)和观察组(n=15)。对照组采用电针刺激治疗,观察组联合TDP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0.00%,两组疗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面肌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面肌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4%,对照组为6.67%。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在电针刺激基础上联合TDP治疗效果理想,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刘氏毫火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刘氏毫火针组)和对照组(普通针刺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针刺治疗;治疗组进行刘氏毫火针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采用伦多评价系统(Sunnybrook)对面神经进行评分,对两组面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进行评估,并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进行临床治疗评价。结果:两组Sunnybrook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治疗后治疗组Sunnybrook评分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IgA、IgG、IgM等免疫球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gA、IgG、IgM等免疫球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刘氏毫火针技术对顽固性面瘫患者进行治疗,临床疗效可靠,能够降低血清IgA、IgG、IgM免疫球蛋白水平,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牵正胶囊联合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86例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电针治疗,每日1次,连用15天;治疗组加用牵正胶囊中药治疗,连续治疗20天。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改良Portmann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H-B面神经功能分级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面部残疾指数(PDI)、躯体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6%,高于对照组(7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牵正胶囊联合电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确切,对面神经麻痹患者有较快、较好的促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