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模式护理在预防门诊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门诊输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30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2018年门诊输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300例作为观察组,给予多模式护理,对比2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处置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多模式护理可以有效降低门诊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能及时处理不良反应,保障中药注射剂使用更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药学干预应用在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中的作用。方法:将320例需中药注射剂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60例,对照组给予中药注射剂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使用中药注射剂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药学干预。观察2组用药合理性及住院费用、中药注射剂费用、用药频度(DDDs)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配伍禁忌、用法、用量、疗程、适应症等合理性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中药注射剂费用、DDDs等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悸、恶心、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学干预有助于降低中药注射剂应用过程中的住院费用、注射剂所需费用等,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静脉输注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方法:医院于2018年1月起在中药注射剂静脉输注中实施安全管理,2017年为实施前,2018年为实施后,统计实施前后不良反应情况,分析安全管理在中药注射剂静脉输注中的价值和效果。结果:实施前医院四个病区共计中药注射剂静脉输注614次,发生不良反应51例,而常用4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共计42例,比例为57.53%,以皮疹最为常见,其次为静脉炎、发热和消化道反应。实施后医院四个病区中药注射剂静脉输注636次,发生不良反应27例,而常用4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仅为8例,比例为29.63%,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通过安全管理中药注射剂静脉输注,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对于提高临床用药有效性和用药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敷贴治疗长期卧床便秘配合常规护理的效果。方法:1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7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加用中药敷贴。结果:总有效率实验组97.14%、对照组7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发生便秘、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敷贴治疗长期卧床便秘配合常规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集中监测数据管理在中药注射剂静脉输液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将2018年1~6月在医院进行治疗期间使用中药注射剂进行静脉输液的200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根据管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学管理。观察组给予集中监测研究数据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情况,如溶媒选择错误、超适应证用药、重复用药、给药方式不正确、联合用药不合理等,统计两组患者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中监测研究数据管理是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在中药注射剂静脉输液安全管理中,能够改善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加强儿科中药注射剂应用中的护理安全干预措施与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12月入住医院儿科病房使用中成药注射治疗的131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6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儿则实施针对中成药注射剂静脉输液安全性的强化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输液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儿输液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儿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注射剂的普遍使用,增加了疾病治疗的选择,提高了临床疗效,同时不良反应问题也值得关注,故中药注射剂应在说明书中规范儿童使用剂量,同时医院还应重视儿科应用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严格遵循中药注射剂的基本使用原则,加强对患儿的监护,遇到问题及时处理,保障患儿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配液之后的放置时间影响中药注射剂的主要表现,以提高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方法:选择325例住院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93例、对照组132例,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比配液后不同放置时间对于中药注射剂的具体疗效及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45%(190/193),对照组为87.88%(116/132),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05%(1/193)、3.79%(5/132),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配液之后长时间放置中药注射剂,会降低注射剂的疗效,提高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通下泄浊方口服联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便秘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口服果导片治疗,观察组予以通下泄浊方口服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患者治疗3 d内及治疗3 d后排便人数和性状,患者入院后2 d肠鸣音变化情况,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77.8%,高于对照组的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 d内排便患者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3 d后排便患者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入院后2 d肠鸣音正常患者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入院后2 d肠鸣音减弱患者少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下泄浊方口服联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肖乾秀  杜强 《四川中医》2014,(4):175-177
目的:观察溃结1号灌肠结合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入组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溃结1号水煎液150ml保留灌肠和适当护理,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或常规治疗,3周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清D-D、PLT、MPV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2例(6.67%),对照组2例(6.67%),差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采用中药灌肠和必要的护理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沈敏丽  方芳  魏鲜  马丽娟  赵波波 《新中医》2020,52(8):176-178
目的:观察中药漱口个性化口腔护理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ICU收治的2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0.2%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进行冲洗并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中药漱口个性化口腔护理干预,2组均护理5 d。对比2组ICU住院天数、气管插管天数、护理5 d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前后的口腔护理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ICU住院天数、气管插管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5 d后,观察组口腔异味,口腔溃疡、糜烂,牙菌斑,真菌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口腔护理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P0.05),观察组口腔护理评分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中药漱口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口腔并发症发生,预防口腔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