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蚓激酶口服降纤和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差异。方法125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随机机分为蚓激酶组35例,低分子肝素组40例和对照组50例,均于发病后6~72小时内给药,观察治疗前后各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蚓激酶组与低分子肝素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蚓激酶组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较低分子肝素组显著。结论发病后6~72小时蚓激酶口服降纤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2.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型脑梗死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分子量4100)对进展型脑梗死治疗的临床疗效.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型脑梗死43例,并设对照组35例,观察其对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  相似文献   

3.
疏血通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疏血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4例急性性脑梗死患者分为A组(44例)与B组(40例),A组给予疏血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B组仅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评估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降低,且A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A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血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丹红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用丹红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48例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I)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参数、NIHSS以及BI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丹红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效果明显,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巴曲酶与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巴曲酶和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连续积累2002-01~2004-03广东佛山市顺德桂洲医院150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巴曲酶组(42例)、低分子肝素组(48例)和对照组(60例),均在发病后6~72h内给药,治疗前后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价,比较巴曲酶与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结果巴曲酶组治愈率显著高于低分子肝素组(P<0.05),治疗后巴曲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恢复也显著优于低分子肝素组(P<0.05)。结论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低分子肝素。  相似文献   

6.
周坤  黄智武 《内科》2010,5(3):276-277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对进展型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进展型脑梗死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疗法,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1周和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是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7.
低分子肝素钙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3年8月~2005年4月黑龙江一重集团公司医院120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与奥扎格雷钠,对照组常规治疗,均在发病6~48h内给药。治疗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临床疗效评价总有效率治疗组95%,对照组7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显效率治疗组75%,对照组4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有效中止病情进展,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1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常规应用脑保护剂、脱水剂、丹参注射液等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低切黏度、高切黏度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中,辅助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疗效,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朱迎慧  何远宏 《山东医药》2006,46(19):40-41
用尿激酶(UK)30万U联合低分子肝素4100IU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程7d。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14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且未见并发症。说明小剂量UK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高、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0.
碟脉灵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观察碟脉灵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采用随机、对照、开放试验,将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低分子肝素钙组(n=34)、碟脉灵注射液组(n=36)和低分子肝素钙加碟脉灵注射液组(n=40),观察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肝肾功能、血常规及心电图,头颅计算机断层成像测定脑梗死最大面积、。结果发现,治疗14天、28天时,低分子肝素钙组和碟脉灵注射液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接近(P>0.05),低分子肝素钙加碟脉灵注射液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低分子肝素钙组和碟脉灵注射液组降低更明显(P<0.05和P<0.01)。治疗14天,低分子肝素钙组、碟脉灵注射液组和低分子肝素钙加碟脉灵注射液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0%、52.7%和67.5%;治疗28天分别为70.6%、72%和87.5%。低分子肝素钙加碟脉灵注射液组疗效优于低分子肝素钙组和碟脉灵注射液组(P<0.01),而低分子肝素钙组与碟脉灵注射液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低分子肝素钙加碟脉灵注射液组基本痊愈率、显著进步率均高于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和碟脉灵注射液治疗组。碟脉灵注射液组和低分子肝素钙加碟脉灵注射液组缺血性心电图的改善优于低分子肝素钙组(P<0.01)。治疗前后三组纤维蛋白原和最大梗死面积无明显改变。用药过程中,患者耐受性好,未发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48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6例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1次/12h;疏血通6ml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安慰剂香丹静脉滴注,1次/d,疗程均为14d。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0d分别对两组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和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7%,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疏血通能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疗效显著,且相对较安全。  相似文献   

12.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凝指标的影响。方法: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30例急性脑梗死患,并于治疗前,治疗后,5,10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于治疗前,后检测血凝指标,结果:低分子肝素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治疗组治疗前,后血凝指标无明显改变,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显效快,疗效佳,且患血凝指标无显改变,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急性脑梗死抗凝干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每组24例,分别评价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检测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明显优于对照组(58.3%),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显著(P<0.01),治疗组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活性时间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纤维蛋白原降低(P<0.05),血液流变学变化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改善,抗凝作用强,其方法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14.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钙对急性脑梗死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脑梗死病人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葛根素注射液0.4加入5%葡萄糖250 mL静脉输注,每日1次,15 d为1个疗程,共用2个疗程.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低分子肝素钙0.6 mL皮下注射,每日2次,10 d为1个疗程,共用2个疗程.两组病人均于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判定疗效.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加常规治疗可提高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及肠溶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9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5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抗凝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肠溶阿司匹林及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抗凝组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联合应用依达拉奉及低分子肝素钙,均连续治疗14 d为1个疗程。评定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4 d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其他两组,抗凝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8/50),抗凝组总有效率为82%(41/5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5/5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其他两组,抗凝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3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及肠溶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且安全。  相似文献   

16.
将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 丹参注射液静滴,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0.6 ml皮下注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情况,并进行临床疗效判定.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8.3%,对照组总有效率81.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但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血液学指标两组均无显著改善.认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国产尿激酶溶栓和皮下注射国产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82例急性期缺血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3组,即大剂量尿激酶溶栓组11例、小剂量尿激酶溶栓组73例、低分子肝素钙组98例.结果大剂量尿激酶溶栓组14 d基本治愈率,有效率比较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小剂量尿激酶组和低分子肝素钙组14 d基本治愈率、有效率相近.结论早期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患者8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45例与研究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变化情况与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参芎葡萄糖与低分子肝素钙联用治疗老年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92例老年进展型脑梗死患者随机抽样分为2组,2组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46例予参芎葡萄糖100 ml,每日1次静脉滴注,连续14 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低分子肝素钙,每次0.5ml,每日2次腹壁脐周皮下注射,连续10 d.于治疗前和治疗第3、7、14、28天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判定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组治疗第7、14、28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结论 参芎葡萄糖与低分子肝素钙联用治疗老年进展性脑梗死可有效终止病情进展,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96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及分析低分子肝素(LMWH)对急性脑梗死抗凝干预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分析。方法将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分别给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检测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明显高于对照组45.8%,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显著(P0.01);治疗组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与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而纤维蛋白降低(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改善,抗凝作用强。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