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尚兴福 《吉林医学》2010,31(31):5562-5563
目的:观察胺碘酮静脉加口服转复阵发性房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各种病因引起的阵发性房颤36例,给予胺碘酮150mg+5%GS20ml于10min内缓慢静脉推注,观察半小时,房颤未转复,上述用药重复一次,继之给予胺碘酮1mg/min持续泵入,6h后减为0.5mg/min维持至48h,无论转复与否,改为胺碘酮0.2,3次/d,口服5d;再减为0.2,2次/d,口服7d,总疗程14d。结果:36例复律成功29例,48h内转复者14例,48h~7d转复者9例,7~14d转复者6例,总成功率80.5%。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胺碘酮静脉加口服转复阵发性房颤安全有效,并且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2.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与室颤相比,并非致命性心律失常,但也绝非良性状态。房颤可产生血流动力学障碍或使原有心脏病症状加重,还增加了中风及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而相当比例的持续性房颤是由阵发性房颤转变而来。如何控制阵发性房颤使其维持窦性心律,对减少持续性房颤的发生尤为重要。本文就20例口服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作一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口服胺碘酮转复持续性房颤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口服胺碘酮对反复发作和持续发作的持续性房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有症状持续性房颤患者 82例,予口服胺碘酮治疗,负荷量为3次/d,200 mg/次,连服1~4周后减至2次/d,200 mg/次,1-4周,维持量为每天 200 mg或100 mg。(2)比较43例复律患者与39例地高辛或倍他乐克控制室率患者心脑事件的发生率与死亡率。结果 (1)口服胺碘酮后43例复律,成功率52%。18例射血分数从(32±8)%上升至(46±10)%。左房内径从(4.6±1.1)cm缩小至(4.1±0.8)cm。除2例T4轻度升高、1例QT延长和心动过缓外,未发现明显副作用。(2)复律病人中仅1例半年后心衰恶化住院,而室率控制组1例脑栓塞、1例急性心肌梗死住院、1例心衰合并出血死亡。结论有症状、高危、有可能复律的持续房颤,不宜或不需电复律患者,应尽可能给予药物复律机会;药物复律应用胺碘酮是相对简便、安全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洪波 《九江医学》2008,23(3):30-31
心房纤颤(Atrial Fibrillation,AF)发病率在一般人群中为0.4%-2.0%,是常见心律失常,如不及时转复可形成左房血栓导致动脉栓塞、血流动力学异常、心房电生理重构,因此尽快恢复窦性心律并得以维持是治疗目标,本文随机对照研究胺碘酮和心律平治疗阵发A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据统计,60岁以上人群中房颤发生率为1%,并随年龄而增加[1]。胺碘酮是国内外指南中推荐治疗器质性心脏病房颤患者的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胺碘酮转发复持续性房颤(>48h)的疗效。方法 选择70例持续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安慰剂组35例,应用胺碘酮治疗后观察转律情况。结果 治疗组18例1个月内转复窦性心律(51.4%),安慰剂组无1例转律,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观察到影响转律的因素包括左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及房颤持续时间。结论 胺碘酮可用于转复持续性房颤患者,且短期应用副作用少,是目前用于转复持续性房颤有价值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9.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在人群中发生率为0.4%,在大于60岁人群中为2%~5%。现在,一般将房颤分为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前两者主张转复为窦性心律,后者主张用华法令抗凝治疗,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是房颤治疗的理想目标。但我们临床观察发现对于永久性房颤,采用胺碘酮复律与不复律对其预后无显著性差异,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评价胺碘酮联合步长稳心颗粒治疗阵发性快速房颤的疗效。方法将80例阵发性快速房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吸氧、心电监护、胺碘酮治疗,治疗组加服步长稳心颗粒,共观察6个月。结果观察6个月后,治疗组在有效改善症状、复律时间、及胺碘酮用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胺碘酮与步长稳心颗粒合用治疗阵发性房颤,能有效改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可减少胺碘酮用量,缩短复律时间,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口服胺碘酮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缬沙坦在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复律后维持窦律的疗效及对左心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8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分为单纯口服胺碘酮组(对照组,34例)和胺碘酮加缬沙坦组(治疗组,34例),疗效观察12个月。结果共66例完成治疗,随访12个月,治疗1、3个月后两组左心房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6、12个月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窦性心律维持6、12个月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与缬沙坦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并能延缓左心房扩大。  相似文献   

13.
方杰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6):140-141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与胺碘酮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方法64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口服胺碘酮和替米沙坦,对照组单用胺碘酮。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2年比治疗前房颤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房颤持续时间显著缩短。房颤发作次数降低幅度观察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左房内径随观察时间的延长而扩大,但观察组左房内径的平均增幅在治疗后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替米沙坦与胺碘酮联合能更有效地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复发,两者能更好地抑制心房重构,延缓心房扩大,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胺碘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0月~2008年10月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103例,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治疗组给予胺碘酮和缬沙坦治疗。在治疗的第4、8、12、16个月确认窦性心律维持例数;在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4、8、12、16个月测量患者左房内径。结果:(1)两组患者在治疗第4个月,窦性心律维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的第8、12、16个月,两组患者的窦性心律维持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治疗前,治疗第4、8个月左房内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第12、16个月左房内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维持窦性心律,防止房颤复发。  相似文献   

15.
胺碘酮联合电复律转复持续性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电复律转复持续性心房颤动的效果。方法:65例持续性房颤患者电复律前服用负荷量胺碘酮.房颤转复服用小剂量胺碘酮0.2g,每天1次维持。结果:62例患者均转为窦性心律。3例患者转复后窦性心律不能维持.早期有效率为95.4%。结论:胺碘酮联合电复律是治疗持续心房颤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胺碘酮与直流电复律对风心病房颤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影响房颤转复能否转复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0例风心病并房颤患者,乙胺碘肤酮与直流电复律治疗后转归情况。胺碘酮0.23次/日,7天;0.22次/日7-14天,不能转复者给予直流电150-300瓦,秒复律。结果:胺碘酮与直流电治疗后,房颤转复成功率为76.7%,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左房大小、房颤持续时间是转复能否成功的主要因素。结论:胺碘酮与直流电复律联合治疗风心病房颤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各种心血管疾病引起的阵发性房颤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胺碘酮治疗组(60例)和西地兰治疗组(54例).胺碘酮组:先给予胺碘酮负荷量150mg于10min内静脉推注,然后以1mg/min维持静脉滴注,依心室率情况调节胺碘酮剂量.西地兰组:以西地兰0.4mg静脉注射,依见效情况调节剂量.观察血压和心室率变化及复律情况.结果:胺碘酮组治疗总有效率88.3%,高于西地兰组72.2%(P〈0.05).两组用药后平均心室率下降幅度分别为39.0%和28.0%.胺碘酮组用药转复时间为(56.4±26.6)min,短于西地兰组转复时间(79.9±35.4)min(P〈0.05).两者不良反应均较为轻微.结论:胺碘酮静脉用药治疗阵发性房颤较西地兰更为有效,且安全,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房颤转复前持续时间对胺碘酮预防房颤复发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房颤病例共84例(男50例,女34例),根据转复前房颤持续时间分为2组。A组:持续时间小于48h;B组:持续时间大于48h。选用静脉点滴或口服胺碘酮来转复房颤,预防复发的方法为先用负荷剂量400mg/d,共14d,然后为维持剂量50~200mg/d,可根据患者的疗效以及副作用在此范围内调整剂量。分别于房颤转复后1月、3月、6月以及12月观察两组的房颤复发率以及胺碘酮的安全性。结果:A组患者服用胺碘酮后1月、3月、6月以及12月房颤复发率分别为0%、11%、23%、32%;B组患者分别为1%、15%、20%、41%,统计学分析显示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转复前房颤持续时间对胺碘酮预防房颤复发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氯沙坦联合胺碘酮预防老年房颤的效果。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房颤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加用氯沙坦。比较两组患者房颤复发率、左心房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在6个月、9个月、12个月的房颤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无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LAD、LAEDV、LAESV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LAEF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氯沙坦联合胺碘酮能显著减少老年房颤复发,改善心房重构,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普罗帕酮和胺碘酮转复胸部手术后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胸部手术后2天内发作的心房颤动患者42例,分为普罗帕酮组和胺碘酮组各21例,分别静脉予普罗帕酮70~140m g与胺碘酮150~300m g,效果不佳者静滴维持,观察8小时内的转复率及安全性。结果普罗帕酮组和胺碘酮组2小时内的转复率分别为76.2和19.0%,8小时内的转复率分别为95.5和71.4%,两组2、8小时转复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后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普罗帕酮转复胸部手术后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成功率较胺碘酮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