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肖燕 《四川医学》2012,33(10):1729-1730
目的提高对皮肤结核病的认识和诊断能力。方法对30例确诊为皮肤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误诊原因及治疗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皮肤结核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症状不典型,初诊易误诊成其它皮肤病;最后行组织病理学、结核杆菌检查、PPD试验、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明确诊断。结论皮肤结核的发病率较其他脏器低、表现多样性,易误诊,对可疑患者需行组织病理学、结核杆菌检查、PPD试验、诊断性抗结核治疗共同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2.
岳利华 《嘉兴医学》2000,16(2):94-95
目的:探讨咽喉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5例咽喉结核患的诊治过程。结果:发现误诊的主要原因是患临床表现不典型及接诊医生对本病缺乏认识。结论:咽喉结核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胸片、PPD、试验、病理活栓等。对一些胸片阴性的原发性咽喉结核可以进行诊断性抗结核治疗。  相似文献   

3.
皮肤结核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雅凡 《四川医学》2007,28(4):399-400
目的提高对皮肤结核病诊断的警惕和认识能力。方法回顾性调查了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皮肤结核病46例。记录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及手术所见。结果皮肤结核患者大多无结核病中毒症状,起病隐袭,17.4%的患者有结核病既往史,47.8%的患者合并其它部位结核,如淋巴结结核,骨、关节结核,附睾结核及腔口结核等。部分患者无结核病史及伴发结核病更易导致误诊误治。结论瘰疬性皮肤结核是器官结核病例伴发的较常见的皮肤结核病,临床医师应重视对皮肤结节患者进行肺内、外结核病的检查。结核杆菌检查及PPD试验可与病理组织学检查一起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分析总结体表组织器官结核诊断与治疗的经验。方法分析2001—2006年我院治疗与管理的76例体表组织器官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诊疗经过。结果体表组织器官患者中位病程为10周,19.7%合并患有活动性肺结核,13.2%既往患过肺结核或胸膜炎,结核菌素试验(PPD)(1∶2000)检查,强阳性率91.1%,红细胞沉降率(血沉)异常率62.5%(20/32),手术治疗组1例复发,非手术组2例复发。结论除病理检查外,胸部X线、PPD、血沉检查及试验性抗结核治疗,对体表组织器官结核诊断起着重要作用,猫爪草胶囊在疾病初期与常规抗结核药物联用能有效地减少手术治疗,体表组织器官结核疗程为8~9月。  相似文献   

5.
陈冰  程琦  徐斌 《当代医学》2021,27(21):103-107
目的 总结原发性肝结核的临床特征,探讨其早期诊断方法及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感染科收治的1例罕见原发性肝结核病理确诊病例的临床表现、治疗和转归,并以"原发性肝结核"为关键词检索万方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84年1月至2020年1月).结果 1例原发性肝结核患者主要表现为午后发热,行胸部CT提示未见明显异常,肝脏MRI及全身PET-CT均提示肝肿瘤,行B超引导下肝穿活检提示肝结核,予规范抗结核治疗后疗效显著.共检索到国内发表的有关原发性肝结核的论文15篇,符合病理确诊标准的22例.其中实验室检查:AFP正常21例,PPD阳性10例,血T-SPOT阳性1例.影像学检查:腹部B超22例,上腹部CT 15例,增强肝脏MRI 4例及全身PET-CT 2例全部误诊;病理结果提示为干酪样坏死、凝固性坏死、上皮样肉芽组织结节、朗格汉氏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抗酸染色阳性仅2例;采用规范抗结核治疗,疗效显著.结论 原发性肝结核诊断困难,误诊率高,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PPD试验或血T-SPOT强阳性及AFP阴性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对疑诊病例积极进行早期B超引导下肝穿活检并作抗酸染色,可早期确诊,且规范抗结核治疗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宋斌  刘颖  程海林  宋优 《重庆医学》2021,50(15):2554-2559
目的 探讨乳腺结核(BTB)的诊治,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知.方法 分析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收治的1例罕见的硬化型乳腺炎患者的诊治经过,并总结目前BTB的诊治新进展.结果 患者经过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染色涂片、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学检查、超声、CT、组织病理等多种检测手段,仍难以确诊;后采取诊断性抗结核治疗,疗效确切最终确诊.结论 BTB的早期诊断及鉴别困难,需要充分认识、全面求证,必要时严格把握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指征.  相似文献   

7.
宋斌  刘颖  程海林  宋优 《重庆医学》2021,50(15):2554-2559
目的 探讨乳腺结核(BTB)的诊治,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知.方法 分析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收治的1例罕见的硬化型乳腺炎患者的诊治经过,并总结目前BTB的诊治新进展.结果 患者经过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染色涂片、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学检查、超声、CT、组织病理等多种检测手段,仍难以确诊;后采取诊断性抗结核治疗,疗效确切最终确诊.结论 BTB的早期诊断及鉴别困难,需要充分认识、全面求证,必要时严格把握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指征.  相似文献   

8.
食管结核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志诚  张鸿晖  肖海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21):2681-2682,2685
目的提高对食管结核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分析国内197例经内镜活检或手术标本病理检查确诊的食管结核病例。结果该组食管结核男女比为1.0:1.3,81.2%的患者年龄低于45岁,所有病例均有吞咽困难或胸痛症状。70.6%的病灶位于食管中段,64.2%的患者有结核病史或其他部位结核。术前误诊者占67.2%,其中误诊为食管肿瘤占96.6%,有治疗记录者182例,其中58例经内科抗结核治疗,124例经手术后抗结核治疗,全部治愈。结论食管结核好发于食管中段,以中青年女性多见,其主要症状为吞咽困难或胸痛。食管结核易误诊为食管肿瘤,诊断主要根据内镜活检或手术标本病理检查。食管结核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肠结核、皮肤结核作为常见的肺外结核,早期常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易误诊、漏诊,引发严重并发症。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肺结核合并肠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该例患者以左上腹胀痛伴腹泻反复发作为主要症状,且伴有皮肤脓肿,入院后完善肺CT、肠镜、病理等检查,肺结核合并肠结核诊断明确,皮肤结核尚缺乏病理学诊断依据。根据CT、肠镜及病理结果,采用规律抗结核治疗后有效,且预后较好。由于确诊较难,肠结核与皮肤结核如未能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肠穿孔、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并且易遗留瘢痕甚至并发肿瘤,预后不佳。本病例通过全面掌握患者临床资料,诊断明确,对于肺外结核抗结核治疗效果显著,可供临床参考,从而降低误诊、漏诊风险。  相似文献   

10.
刘健 《海南医学》2011,(18):66-67
目的观察研究以发热为首发症状的无肺内结核灶的纵膈淋巴结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院2003年1月到2009年1月收治并确诊的18例以发热为首发症状的纵膈淋巴结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临床表现、体征、辅助检查及诊断和治疗要点。结果经系统的抗结核治疗后患者体温下降、肿大淋巴结吸收、肺部病变等情况好转。结论以发热为首发症状的中青年患者抗感染治疗无效时,又无肺部结核病灶时应该注意纵膈淋巴结结核的可能。PPD实验、结核抗体的检查及浅表淋巴结的病理检查和诊断性抗结核治疗可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宋颖劼  杨建强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12):1372-1373
目的 分析21例皮肤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提高对皮肤结核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 对21例确诊为皮肤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辅助检查、治疗及转归特点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患者起病隐匿,3例患者有结核病既往史,1例患者合并肺结核.3例伴有区域淋巴结肿大.临床表现为多种非特征性皮损,结合病理上皮样细胞和淋巴细胞等浸润形成的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等表现有助于诊断.皮肤结核患者经规范治疗,预后较好.结论 皮肤结核表现多样化,易误诊,临床医师应重视.对可疑患者进行抗酸杆菌检查、纯蛋白衍生物试验、组织病理学检查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8例糖尿病合并结核患者的CT误诊原因,总结糖尿病合并结核的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CT诊断误诊,后证实为结核的8例糖尿病患者的CT所见,并逐例找出误诊原因。结果4例CT所见肺内肿块影,CT诊断为肺癌。其中2例经手术证实为结核球;1例结核菌素(PPD)试验强阳性,抗结核治疗后病灶明显缩小;1例PET检查考虑结核球,抗结核治疗病灶大小略有缩小,动态观察5年病灶部分钙化。1例CT所见颈部多发淋巴结肿大,前胸部软组织包块伴有颈椎、舌骨及胸骨骨质破坏,CT诊断全身多发转移瘤,胸部包块穿刺病理诊断为结核,抗结核治疗后,软组织肿块消失破坏骨部分修复骨质边缘硬化。1例CT所见肝左叶外侧段不规则低密度病灶内有分隔,增强呈多环状强化,CT诊断肝脓肿,腹腔镜手术证实为肝结核。1例CT所见纵隔淋巴结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CT诊断淋巴道转移瘤,颈部淋巴结穿刺病理证实为结核。1例CT所见脾脏多发结节状环状强化灶,颈部淋巴结肿大,CT诊断为淋巴瘤,颈部淋巴结穿刺病理证实为结核。结论糖尿病合并结核CT表现不典型,未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忽视部分影像学细节的改变是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腱鞘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1989年3月~2007年5月对13例肺结核并腱鞘结核患者采用抗结核药物加局部治疗或手术综合治疗后,分析其临床疗效,治疗要点。结果13例患者的腱鞘结核全部治愈,随访1~4年,未见复发。结论肺结核并腱鞘结核时易误诊为腱鞘囊肿,需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穿刺抽液进行病原学检查,及时全身抗结核药物加局部治疗,可以完全治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以CFP10/ESAT6融合蛋白为抗原的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技术在脊柱结核感染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科和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脊柱骨科收治的疑似脊柱结核患者91例,根据临床和细菌性诊断结果分为脊柱结核组(n=52)和对照组(n=39)。采用ELISPOT试验检测脊柱结核组和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观察斑点形成细胞的数量。患者同时接受结核菌素(PPD)皮肤试验、血清抗结核抗体检测、病灶病理学检查、抗酸杆菌涂片和病灶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比较不同检测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析不同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52例脊柱结核患者中共47例接受病灶活检穿刺病理检查,其中41例病理证实为结核。ELISPOT试验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7%、87.2%、89.6%和79.1%;PPD皮肤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1.5%、46.2%、60.4%和47.4%;血清抗结核抗体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5.8%、61.5%、65.9%和51.1%。在脊柱结核患者中,ELISPOT试验的阳性率显著高于PPD皮肤试验(82.7%比61.5%,χ2=5.786,P=0.016)和血清抗结核抗体试验(82.7%比55.8%,χ2=8.847,P=0.003),与病理学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7%比87.2%,χ2=0.396,P=0.529)。ELISPOT试验与病理学检查一致性较好(87.2%,κ=0.498,P=0.001)。结论以CFP10/ESAT6融合蛋白为抗原的ELISPOT法应用于脊柱结核诊断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脊柱结核感染辅助诊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女性腹胀、腹水、盆腔包块患者的诊断治疗过程及结果.探讨临床特点和诊断依据,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分析12例女性腹胀、腹水、盆腔包块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结果.结果 腹胀、腹水、盆腔包块是女性盆腔腹膜结核的临床特征.12例中1例入院后诊断为盆腔腹膜结核,行抗结核保守治疗治愈.其余11例均行剖腹探查或腹腔镜检查探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3例诊断为卵巢癌,8例诊断为盆腔腹膜结核.结论 女性腹胀、腹水、盆腔包块是盆腔腹膜结核的临床特征,但由于卵巢癌的临床表现相似,二者难以鉴别,临床易被误诊.综合分析病史,症状和辅助检查结果,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剖腹探查或腹腔镜检查,探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诊断是明确诊断的可靠依据.手术清除结核病灶,有利于盆腔腹膜结核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罗立  吴唏  唐晓燕 《四川医学》2006,27(11):1159-1160
目的 探讨结核免疫反应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12例表现为皮肤结节性红宽、疱疹性结膜炎、粘膜溃疡不愈、“风湿性”关节炎等症状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均仔细查找到结核病灶及做PPD实验等结核相关性检查,确诊为结核免疫反应性疾病,并采用抗结核治疗,所有患者各临床症状均先后缓解。结论 对原因不明的骨关节疼痛,粘膜溃疡不愈,结节性红斑。疱疹性结膜炎等经常规治疗无好转者,应高度怀疑结核免疫反应性疾病。仔细查找结核病灶及相关性检查,必要时行结核诊断性治疗。  相似文献   

17.
赵善良  徐慧敏 《河北医学》2004,10(2):132-134
目的:分析肺结核误诊为肺部其他疾病的原因及确诊方法。方法:收集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肺结核误诊为肺部其他疾病的病例64例,其中男41例,女23例,年龄16~67岁,平均年龄为43.9岁,对上述病例的误诊原因及确诊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误诊为肺炎22例,误诊为肺癌26例,误诊为支气管扩张6例,误诊为败血症2例,误诊为伤寒1例,误诊为急性病毒性肝炎1例,误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1例,误诊为慢性肺脓疡5例。上述病例的确诊方法:痰内或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液中找到抗酸杆菌20例,PPD强阳性、抗结核治疗获得疗效确诊5例.试验性抗结核治疗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确诊9例,手术病理证实14例,经皮肺穿刺确诊9例,经动态观察确诊7例.结论:肺结核的临床诊断要结合临床病史、X线检查、痰抗酸杆菌的检查及PPD试验、结核抗体、经皮肺穿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必要时可手术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成人纵隔淋巴结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总结分析了我院收治的三例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的误诊原因,并复习了相关诊断技术新进展的文献。结果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和普通CT影像学特征,临床医生利用增强CT,FDG-PET,经支气管针吸术(TBNA)等技术对纵隔淋巴结肿大的鉴别诊断能力还不足。结论PPD试验强阳性。或伴支气管内膜结核。或抗酸染色镜下找到杆菌(哪怕仅有一条,非分支状),纵隔淋巴结在增强CT下有环行强化,其内有网格状增强,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有效等是临床确诊纵隔淋巴结结核最重要的依据。检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皮肤结节和外周淋巴结(尤其是PEF—CT显示高浓聚的外周淋巴结)病理活检有益于鉴别诊断。准确定位下TBNA有利于提高诊断。动员患者进行纵隔镜检查以取得病理鉴别依据,但必须严格遵循隔淋巴结肿大一般疾病鉴别诊断的程序和步骤。  相似文献   

19.
女性生殖器结核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燕琴  马玙 《中国医刊》2002,37(5):43-44
目的 总结妇性生殖结核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对1998-2000年本院收治的58例妇性生殖器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各项检查的诊断价值及抗结核治疗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8例中以盆腔包块、不孕或月经不调为主诉而就诊者占91.4%。妇科检查34.5%有阳性体征。(2)32.8%合并其他器官结核病。(3)58例患者中,结核性盆腔炎24例,子宫内膜结核17例,卵巢结核3例,输卵管结核者9例,子宫内膜结核合并卵巢结核5例。(4)因盆腔包块经开腹手术病理确诊者18例,术前均误诊。(5)PPD、ESR、血及腹水LAM、B超阳性率分别为50%、67.7%、18.2%、50%、89.3%。结论 女性生殖器结核易误诊、漏诊,对可疑者应全面搜集临床资料,以便早期明确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脊柱结核患者的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收集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结核病医院)骨外科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经病理学和细菌学检查确诊为脊柱结核的患者6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CT、MRI检查以及血沉、C反应蛋白、结核菌素(PPD)皮肤试验、血清抗结核抗体、结核杆菌抗原特异性γ干扰素释放试验(T-SPOT.TB)等实验室检查。收集每例患者的基本临床信息、影像学资料及实验室化验结果,分析并比较各种检测方法对脊柱结核的诊断价值。结果 65例患者中,60例在3种影像学检查中均表现出椎间隙狭窄征象,占92.3%;23例患者X线显示有不同程度的后凸畸形,占35.4%;53例患者CT显示有死骨形成,占81.5%;64例患者MRI表现出椎间盘受累,占98.5%;54例MRI表现出椎旁脓肿征象,占83.1%。PPD皮肤试验、血清抗结核抗体、T-SPOT.TB的阳性率分别为61.5%、41.5%、86.1%。T-SPOT.TB的阳性率高于PPD皮肤实验(P<0.05)和血清抗结核抗体(P<0.05)。结论脊柱结核的3种影像学表现各具特点,3种影像学检查结合起来更有助于脊柱结核的诊断。与传统的结核病检测方法相比,T-SPOT.TB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以作为脊柱结核的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