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其预后取决于是否及时得到诊断和治疗。早期诊断和治疗,患者在短期内可得到康复,病死率极低。如果延误诊断和治疗,可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阑尾切除术是该病的常规治疗方法,为探讨哪种阑尾切口较为理想,我们采用右下腹横切口、右下腹麦氏斜切口和右下腹直肌纵切口对266例患者行阑尾切除术,并比较其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陈波 《中国乡村医药》2003,10(10):20-20
阑尾残株炎是指阑尾切除术后,因残端遗留过长而再次发炎。我院自1990年5月至2001年10月,收治阑尾残株炎4例,经手术切除阑尾残株后治愈出院。 1 临床资料 例1 男,28岁。因恶心、呕吐及转移性右下腹疼痛2天急诊入院。6年前曾行阑尾切除术。查体:右下腹腹肌紧张、压痛。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14.0×10~9/L,中性粒细胞0.8。诊断为“胃肠炎”,行对症治疗无效。病情恶化并出现弥漫性腹膜炎,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较多脓性液体,阑尾残株长达3cm,远端穿孔,行阑尾残株切除,腹腔引流,术后恢复顺利出院。  相似文献   

3.
例1 患者女,23岁。因右下腹疼痛伴恶心1天入院。检查体温37.8℃,痛苦病容,巩膜皮肤无黄染,腹肌轻度紧张,右下腹麦氏点压痛明显,反跳痛( ),结肠充气试验(-),闭孔肌试验(±)。白细胞18.0×10~9/L,白细胞分类:中性0.86,淋巴0.14,小便常规(-)。拟诊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右下腹麦氏切口进腹,术中见肿大的胆囊垂入右下腹,阑尾轻度肿胀,浆膜充血不明显。因切口选择不当延长困难,予简单行胆囊造瘘术,术中同时切除阑尾。胆囊因炎症增大后而垂入右下腹,出现右下腹疼痛,类似  相似文献   

4.
<正> 我院从1984年1月~1989年12月施阑尾切除术403例,其中采用右下腹经腹直肌切口切除251例,与采用麦氏口切除阑尾的152例相比,术后切口感染率明显降低。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结果一、一般资料:阑尾切除术共408例,其中男288例,女152例;年龄3~78岁;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42岁。因突发性下腹部剧痛12小时,在外院拟阑尾炎穿孔行手术治疗。取右下腹直肌切口进腹腔,见阑尾炎症不明显,腹腔有多量脓液及食物残渣,拟诊溃疡病穿孔。因条件限制,切除阑尾后关腹,急转我院。取上腹正中切口进腹探查,腹腔有脓液,胃、十二指肠、小肠、胆道肝脏均正常;探查大肠,于直肠上段可见一穿孔,直径1.2cm,周围肠壁及粘膜正常,行穿孔修补术,腹腔引流。术后恢复良好,两周后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新生儿急性阑尾炎10例诊治.方法 10例诊断新生儿急性阑尾炎均行手术切除阑尾.结果 术前4例诊断为阑尾炎,准确率为40%.10例均行手术切除阑尾,腹腔引流.病理回报:坏疽性阑尾炎4例,化脓性阑尾炎4例,单纯性阑尾炎2例.术后2例并发切口感染,无一例死亡,均治愈出院.10例术后随访6个月,未见异常.结论 新生儿若出现:①拒乳、嗜睡、发热、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②查体时腹胀严重,右下腹包块固定压痛,右侧腹壁发红.③辅助检查,腹部X线示隔下游离气体B超示右下腹包块.④腹穿可见恶臭脓汁,应高度怀疑急性阑尾炎.早期诊断、及时行阑尾切除术、腹腔引流术、合理运用抗生素、加强营养支持治疗是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阑尾周围脓肿早期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12年6月35例确诊为阑尾周围脓肿并早期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阑尾周围脓肿全都行早期阑尾切除及腹腔引流,术后并发切口感染2例,1例并发腹腔残余脓肿,经充分引流、抗炎治疗后,脓肿消失。术后近期无粘连性肠梗阻及阑尾残端瘘等并发症发生,3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阑尾周围脓肿早期行阑尾切除及腹腔引流可以有效消除感染源,减少该病的复发。  相似文献   

8.
自1999年1月至2008年5月,我们共施行阑尾切除手术240例,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急性单纯性阑尾炎38例,化脓性112例,坏疽或穿孔性76例,慢性炎症表现者14例.术中均采用切口处腹膜外翻保护法保护切口,有25例因腹腔内渗液积脓较多,予以常规吸引擦试后,于右下腹另戳口置引流管引流,其余均无特殊处理.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90~2000年施行阑尾切除术426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性321例,女性105例;年龄最大为67岁,最小为6岁,平均33岁。腹痛时间均在72小时内,并开腹行阑尾切除术。根据压痛明显的部位相应地调整阑尾切口位置402例,因急性阑尾炎穿孔后并腹膜炎采用右下腹探查切口24例。无肠瘘、无腹腔内出血、无近期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6天。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 例1,男,24岁,因右下腹痛2天入院.查体:体温38.0℃,血压16.0/10.7kPa.右下腹压痛(+),反跳痛(+),腰大肌试验(+).以急性阑尾炎之诊断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取麦氏切口,术中见阑尾化脓,位于盲肠后位,粘连较重,钝性分离粘连后,常规切除阑尾.术毕8小时,患者诉头晕、心慌.查:患者面色苍白,四肢凉,血压10.7/5.3kPa.考虑阑尾术后急性腹腔内出血,立即剖腹控查,术中见与后腹膜粘连的残余阑尾系膜活跃出血,腹腔积血约1500mL.清除积血后,结扎活跃出血点,腹腔置引流管一根,术终.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1.
急性阑尾炎手术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36例行单纯阑尾切除术,10例行阑尾切除加腹腔冲洗术,12例行阑尾切除加腹腔冲洗及腹腔引流,4例出现并发症,其中肺部感染2例,尿路感染1例,切口感染1例;59例患者伤口一期愈合,1例切口感染经引流后二期愈合。结论:急性阑尾炎病情发展迅速,易发生阑尾穿孔,并发症多,术后恢复慢,应早诊断、早治疗,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阑尾切除术以往多采用右下腹“麦氏切口”。我科自1978年以来对43例阑尾炎采用改良切口“右下腹斜横切口”,经临床实践,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改良切口部位:患者取平卧位,髂前上棘至脐作连线,过连线外1/4处作连线的垂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顺皮纹切口阑尾切除术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科2000~2009年急性阑尾炎患者200例,采用右下腹麦氏点顺皮纹切口行阑尾切除术,与同期采用常规斜形切口对比。结果顺皮纹切口行阑尾切除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低,其组织损伤小,切口暴露好,术后切口愈合符合美容标准。结论该手术切口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结肠癌误诊为阑尾疾病的原因及Ⅰ期手术切除吻合治疗的经验.方法对本三院1 995年1月至2001年1 2月结肠癌误诊为阑尾疾病30例均经手术Ⅰ期切除吻合治疗(右半结肠切除27例、左半结肠切除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全部临床治愈出院.术后并发局限性的腹膜炎2例、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1例.结论长期右下腹隐痛、大便改变术前拟诊阑尾炎者,要警惕结肠癌,术前应做全面检查,避免误诊.剖腹探查术中发现结肠癌可考虑Ⅰ期切除肿物吻合术,但必须做彻底无污染的肠道减压灌洗术,吻合口要求无张力,符合上空、下通、口正三个基本要求,重视围手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淋巴导管发育畸形及空肠淋巴管扩张症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 ,2 2岁 ,因“阑尾术后 1 6个月切口乳糜漏”收治入院。患者入院前 1 6个月因突发性右下腹痛 1小时 ,拟“急性阑尾炎”在当地医院手术中发现腹腔约 1 0 0 0ml咖啡色渗液 ,空肠水肿充血 ,阑尾无炎症改变 ,便置切口旁烟卷引流 ,术后一周切口裂开 ,经多次清创后愈合 ,形成切口疝及乳糜漏 ,进食油腻食物后明显。入院诊断 :自发性乳糜腹、乳糜胸 ,切口疝。入院后经积极术前准备 ,行剖腹探查及切口疝修补术 ,术中发现腹腔约有 80 0ml乳糜样渗液 ,屈氏韧带以下小肠呈乳糜样水肿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行全部肿胀小肠切除及切口疝修补。术后…  相似文献   

16.
对阑尾手术麦氏切口的缝合方法做了改进。即阑尾切除后,腹膜不缝合,腹横肌及腹内斜肌用国产4号丝线做一层连续缝合,缝线抽紧后两端穿出腹外斜肌腱膜及皮肤,固定于皮肤钮扣上。腹外斜肌腱膜、皮下及皮肤亦用4号丝线做双环缝合。如需放置腹腔引流,应于后下腹另作戳孔引出。术后7天抽除全部缝线。用抽线缝合法做阑尾切除术476例,对照组用常规方法做阑尾切除术514例。其切口感染率,抽线组仅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2%;其感染切口愈合时间,抽线组平均为9.4天,最长者为23天,而对照组平均为23.3天,最长者达10个月,两组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邰寅  王小月 《河北医药》2000,22(5):364-365
我院自1995年4月至今共收治卵巢破裂患者4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例121岁,未婚。主因持续性右下腹痛伴恶心、呕吐1d以亚急性阑尾炎收入外科。急性阑尾切除术,术中见腹腔内有少量陈旧性不凝血,检查阑尾轻度充血,无脓性分泌物。切除阑尾后发现自右下腹深部仍有少量血液溢出,延长切口,探查右侧附件见右卵巢上有一3cm×4cm×4cm大小囊肿,表面有一小破裂口,且右输卵管充血、水肿,自右输卵管伞端有少量血性液体流出,故行右侧附件部分切除术,腹腔积血约100ml。术后第4天月经来潮,周期28d,规则。术后病理回报:(1)右卵巢卵泡血肿破裂。…  相似文献   

18.
在剖腹阑尾切除术中 ,对于切口的选择 ,多选用麦氏切口、右下腹直肌分离切口或右下腹直肌外缘切口。对于诊断明确者 ,上述切口均能满足手术需要。但对于误诊为“阑尾炎”的其他疾病 ,如 :妇产科急腹症、升结肠肿瘤等 ,麦氏切口、横纹切口 ,则不能满足手术需要 ,因其不能很好延长切口。我们综合上述切口的优缺点 ,对阑尾手术切口作了改进。方法为 :选择脐到右髂前上棘连线中点作一纵形切口 ,长 3~ 4cm ,此处大致为腹直肌外缘切口。切开皮肤、浅筋膜 ,向内侧可显露腹直肌前鞘 ,向外可显露外斜肌腱膜。使用拉钩 ,将切口略拉向右下方 ,到达麦氏点位置 ,顺腹外斜肌腱膜纤维方向切开 ,余下步骤同麦氏切口阑尾切除术。应用此种切口 ,行 2 5例阑尾切除术 ,2例右侧卵巢囊肿切除术。当发现存在妇产科急腹症时 ,若切口不易延长 ,不能满足手术要求时 ,则关闭腹膜和腹外斜肌腱膜 ,按原切口作腹直肌分离切口 ,且适当延长切口 ,使手术视野显露充分 ,而避免两个切口 ,不影响腹部美观 ,2例右侧卵巢囊肿切除应用了此方法 ,效果满意。随访 2 1例病人 ,时间 3个月至 1年 ,未发现伤口异常。此切口优点 :①适应证较麦氏切口、横纹切口...  相似文献   

19.
远红外线热疗致手术切口灼伤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春丽  张亦岐 《医药世界》2009,11(5):154-155
对远红外线热疗致手术切口灼伤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69岁。主因右下腹疼痛约5h于2008-11-11T10:10入院。查体:全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以右下腹为重。腹部彩超示:右下腹低回声。既往否认糖尿病史。于当日下午13:15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带腹腔引流管一根。术后诊断:急性坏疽性阑尾炎伴阑尾穿孔。  相似文献   

20.
患者李×,男,27岁,因右下腹痛伴恶心、呕吐三天于门诊按急性阑尾炎保守治疗无效而收入院。体检:表情痛苦,走路时呈弯腰抱腹状,右下腹明显压痛和反跳痛,肝脾均未触及。血象白细胞10000/立方毫米,中性78%,淋巴细胞22%。住院后因予以肌注青、链霉素及输液等治疗未见好转,故于第二天决定手术治疗。手术经过:右下腹麦氏切口,打开腹腔后见有血性渗出液约160毫升,阑尾正常。在盲肠外下方有一卵圆形肿物,是为右侧隐睾扭转。睾丸大小似正常,顺时针方向扭转360°.因睾丸已坏死,故切除睾丸缝合切口,术后切口一期愈合而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