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总结剖宫产时行子宫肌瘤剜除术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剖宫产时行子宫肌瘤剜除术24例的临床资料。子宫肌瘤3~9 cm;子宫肌壁间肌瘤18例(75.0%),浆膜下肌瘤5例(20.8%),黏膜下肌瘤1例(4.2%)。结果:手术顺利,手术成功率100%。术中及术后均无并发症。结论:剖宫产时行子宫肌瘤剜除术可减少以后因子宫肌瘤而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2.
资料与方法2002年1月~2007年1月收治子宫肌瘤患者252例,年龄28~59岁,平均43.8岁。有临床症状208例(82.54%),其中月经改变141例,腹块35例,腰腹酸痛21例,白带增多23例,尿频19例,便秘12例,不孕21例,继发性贫血22例。无临床症状者44例,其中妇科体检发现34例,剖宫产术中发现10例。处理:238例施行手术治疗,术式:全子宫切除术157例,全子宫切除加单附件切除术27例,全子宫切除加双附件切除术8例,次全子宫切除术29例,肌瘤剜除术10例,宫腔镜下肌瘤切除术7例。未手术14例,因阴道流血量多经保守治疗流血停止,且B超确诊为子宫肌瘤,因不愿手术出院。剖宫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剖宫产合并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并行剖宫产分娩患者42例,分成两组,其中,剖宫产合并子宫肌瘤剔除术组35例,剖宫产未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组7例.观察手术失血量和手术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并没有增加手术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张瑞华 《吉林医学》2014,(1):173-174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方法: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49例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护理经验。结果:本组49例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经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后,手术均顺利完成,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术后未发生感染、压疮及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结论:通过对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不仅能够有效的控制血压,还能够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对不同子宫肌瘤患者采取择期择法不同手术方式,配合心理疏导,减少对患者内分泌功能的影响和组织的损伤。方法:2001年1月~2006年12月手术治疗子宫肌瘤354例,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不同年龄段手术方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31~40岁及41~50岁年龄段患者中,行子宫次全切除术者及行子宫肌瘤剜除术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1);30岁以下患者中,观察组行子宫肌瘤剜除术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照中>50岁以上患者均以全子宫切除术为主,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子宫肌瘤的手术治疗应注意个体化,具有针对性,达到既能解除病人的痛苦,又能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资料与方法2004年1月~2007年1月,我院妇产科施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疾病126例,年龄20~62岁,平均41岁。其中宫外孕25例、卵巢囊肿36例、子宫全切术8例、不孕症22例、盆腔脓肿9例、子宫肌瘤剥除术23例、腹腔取异物3例。方法:均采用全身麻醉。麻醉成功后采用膀胱截石位,经腹腔镜进  相似文献   

7.
1995年1月至1996年8月对16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其中肌瘤剔除(LHM)9例,子宫次全切除(LISH)4例、子宫全切(LAVH)3例。除2例子宫切除因瘤体较大或创面渗血而中转开腹手术外,其余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术中大出血及邻近脏器损伤,术手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对子宫肌瘤的腹腔镜手术的适应证及方法选择、手术技巧、术中并发症的防范等进行了讨论,认为只要掌握好手术适应证及具有熟练的腹腔镜手术技能,子宫肌瘤以腹腔镜进行手术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8.
许晔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220-221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的诊断,手术适应证,术式选择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7年6月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247例进行回顾行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治疗治愈,其中经腹全子宫切除术236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4例,剖宫产时子宫肌瘤剔除术7例。结论:一部分子宫肌瘤患者无临床症状,定期体检是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对生育的要求决定,并尽量保留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妇科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236例子宫肌瘤患者,其中108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子宫肌瘤可以进行肌瘤切除手术或子宫全切手术,宫腔粘连可以采用分离手术;配合妇科全身的综合治疗,才能提高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缩短病人病程。子宫肌瘤发病率集中于30~49岁之间;手术方法是子宫肌瘤的治疗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后生活质量的比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治疗子宫肌瘤的患者36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步骤,分为两组,对照组实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实行腹腔镜手术,比对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结果:经过手术后,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以及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数据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腹腔镜手术应用在子宫肌瘤患者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7月于我院确诊的90例子宫肌瘤患者资料,其中45例患者行子宫肌瘤剔除术,45例患者行子宫全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及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促性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切除术具有微创、手术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多见的肿瘤。到目前为止 ,处理子宫肌瘤的最佳方法 ,仍然是切除子宫和剜出肌瘤。现将我院 1987年 1月~ 1998年 12月间 ,共施行的2 34例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重点对子宫肌瘤术式的选择及优缺点加以分析。1 临床资料1 1 子宫肌瘤的发生率及手术率 :1987年 1月~ 1998年12月间 ,我院妇科住院总数 2 0 47例 ,子宫肌瘤 2 5 7例(12 5 5 % ) ,手术治疗 2 34例 (91 0 5 % ) ,其中全子宫切除术10 9例 ,次全子宫切除术 93例 ,肌瘤剜出术 (粘膜下肌瘤摘除术 ) 32例。1 2 手术方式的选择 :子宫肌瘤的手术治疗仍占妇…  相似文献   

13.
李翠霞 《求医问药》2014,(19):286-286
目的 :探讨用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对这50例患者进行了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 :这50例患者全部手术成功,手术的成功率为100%。她们平均的手术时间为100±30min,其平均的住院时间为10.5±3.5天。在手术结束6个月和12个月之后,这50例患者子宫的体积平均缩小了76%和89%。在手术后,这50例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出现了术后并发症,有1例患者出现了病情复发的情况。她们发生术后并发症和病情复发的几率均为2%。结论 :用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好、患者在手术后恢复快、发生术后并发症和病情复发的几率低。该手术可作为治疗子宫肌瘤的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非脱垂子宫阴式子宫全切术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凤群 《疑难病杂志》2007,6(11):684-684
我院自2004年1月~2006年1月,予非脱垂子宫阴式子宫切除6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8例患者中位年龄45(37~50)岁。子宫<8孕周28例,8~12孕周32例,>12孕周8例。其中无阴道分娩史者8例(11.8%),有盆腔手术史者34例(50.0%)。疾病类型:子宫肌瘤48例,子宫腺肌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妊娠期应用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对 1995年 1月~ 1998年 12月我院实施的妊娠期子宫肌瘤剔除术 2 1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妊娠 10~ 2 1周手术 3例 ,其中 1例宫颈巨大肌瘤同时行人工流产 ,2例术后均足月分娩 ,孕足月剖宫产同时剔除肌瘤 18例 ,均无不良反应。结论 :妊娠期子宫肌瘤剔除术是解决妊娠合并较大子宫肌瘤尤其是红色变性时的有效方法 ,只要时机选择恰当 ,手术方法和技巧正确 ,可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开腹与腹腔镜下微创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即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相比于对照组显著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显著优于开腹手术治疗,有利于患者的更快恢复,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更加安全可靠,微创治疗是子宫肌瘤剔除术的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17.
腰硬联合麻醉(CSEA)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妇产科手术的麻醉新方法,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4年1月,共采用CSEA施行妇产科手术171例,均获满意的麻醉效果,现将与麻醉的相关护理要点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71例,年龄在16~63岁。其中行全宫切除术28例,子宫肌瘤剥除术1  相似文献   

18.
林秀华  杜翠色 《中外医疗》2013,32(10):85-86
目的探讨分析35~45岁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复发因素及手术方案。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09年1月收治35~45岁子宫肌瘤患者126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7年,对术后复发情况以及相关因素进行全面统计分析。结果 41~45岁、有生育史、孕产次在2次及以上、肌瘤多发以及术后间隔5年以上患者,出现复发的几率相对更高(P<0.05);另外,肌瘤直径、肌瘤类型、手术方式以及是否合并其他妇科疾病与复发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35~45岁子宫肌瘤患者行手术方式治疗时,应明确手术复发的相关因素,以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案,并严格进行手术,减少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选取1999年1月~2005年10月我院收治的22例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需行手术治疗的病例,现将其治疗情况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共22例,年龄42~60岁,平均50.8岁。其中16例于入院前确诊为糖尿病,病程1~8年,其中5例单纯采取糖尿病饮食控制血糖(但血糖控制均不稳定),11例配合口服降糖药物。本组中有6例为入院后行术前常规化验检查而诊断。所有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妇科疾病:子宫肌瘤19例,卵巢肿瘤2例,子宫内膜癌IA期1例。实施的妇科手术为:经腹全子宫切除术18例,经腹次全子宫切除术2例,患侧附件切除术2例。术前准备:22例均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行腹腔镜下大子宫切除的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到2010年3月间113例因不同类型子宫肌瘤所致的巨大子宫实施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患者的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病率、住院时间和手术方式.结果 因不同类型子宫肌瘤而致子宫增大的113例患者,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手术均获得成功,在手术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