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正常压力脑积水(NPH)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重型颅脑损伤后NPH患者42例,分析患者临床症状、脑脊液释放试验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进行治疗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显效31例(73.8%),有效7例(16.67%),总有效率90.47%;无感染、堵管或死亡等现象。术后各脑室参数:Huckman值、Hensson脑室指数、第三脑室宽度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NPH的诊断及分流术的选择需结合综合临床资料;脑室-腹腔分流术能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后NPH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步态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偏瘫患者分为2组,综合康复组行常规康复及减重步态机器人治疗,普通康复组行单纯康复治疗,疗程均为一个月,采用Carr-Shepherd运动功能评定(MAS)中的步行评定法对两组步行能力及临床疗效进行评定并且比较。结果综合康复组患者步行能力较普通康复组改善明显,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普通康复组(P<0.05)。结论减重步态机器人对偏瘫患者的恢复步行能力及改善异常步态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1965年R·Adams及其同事描述了一种称为正压性脑积水(NPH)的新的临床痴呆综合征,20多年来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本文就有关文献加以综述。 NPH的基本概念:①患者精神运动迟缓;②步态不稳;③尿失禁;④发病隐袭;⑤气脑造影有特征性的脑室扩大,且因蛛网膜下腔梗阻皮层表面没有空气;⑥CSF压力正常;⑦脑脊液分流术能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平针法联合步态训练治疗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10月收入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的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80例与对照组80例,对照组采取步态训练治疗,观察组采取平针法联合步态训练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肢体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25%高于对照组83.7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ugl-Meyer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54.08±9.25/29.01±5.14)分高于对照组(45.38±8.01/23.91±4.61)分(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平衡能力均较前改善,且观察组(31.04±6.24/4.02±1.58)分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42.82±8.04/7.14±2.05)分(P0.05)。结论平针法联合步态训练能有效改善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平衡和协调能力,纠正其异常运动模式,治疗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本文探讨了偏瘫患者在恢复期行患肢膝关节屈伸肌群肌力训练的效果 ,以及下肢功能评定与步态分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5 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 30例 )和对照组 ( 2 0例 ) ,二组患者康复训练相同 ,观察组患者在恢复期增加患肢股四头肌、绳肌肌力训练。治疗前后分别采用Fugl Meyer法、Barthel指数法及足印法对二组患者下肢功能及步态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步态较对照组明显改善 (P<0 .0 1)、运动功能与活动能力显著提高 (P <0 .0 1)。步态的对称性与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显著相关 (r =-0 .79,-0 .71、P <0 .0 1) ,与活动能力无关 (r =-0 .2 1,P >0 .0 5 ) ;步速与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活动能力均显著相关 (r =0 .80、0 .78、0 .76 ,P <0 .0 1)。结论 偏瘫患者在恢复期行患肢膝屈伸肌群肌力训练有助于运动功能提高、步态改善 ;通过足印法步态分析可初步了解下肢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受损,创伤及骨科术后所致异常步态的基本模式,为步态分析及训练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受损,创伤及骨科术后出现异常步态的患者进行直接和(或)间接观察,揭示其步态模式的特点。结果: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受损,创伤及骨科手术均可致患者上肢和(或)下肢关节活动度受限,肌张力异常,行走时出现异常步态模式,进而影响运动功能。结论: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受损,创伤及骨科术后所致异常步态模式,对步态训练,以减轻患者异常步态模式程度,提高其运动能力,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下肢膝关节屈伸肌行视觉反馈等速肌力训练的效果,以及下肢功能评定与步行能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18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5例)和对照组(93例),二组患者康复训练相同,观察组增加双下肢股四头肌、腘绳肌视觉反馈等速肌力训练18d。治疗前后分别采用Fugl-Meyer法、Barthel指数法及足印法对二组患者下肢功能及步态进行分析[1]。结果:观察组患者步态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1),运动功能与活动能力显著提高(P<0.01)。步态的对称性与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显著相关(r=-0.77,-0.73,P<0.01),与活动能力无关(r=-0.23,P>0.05) ;步速与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活动能力均显著相关(r=0.82,0.77,0.75,P<0.01)。结论:偏瘫患者早期运用双下肢膝屈伸肌群视觉反馈等速肌力训练对提高运动功能、步态改善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异常步态时健侧膝关节的运动情况,为临床康复评定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运用Opti-Knee膝关节运动功能参数检测仪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步态分析,与其基本情况相匹配的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步行时健侧膝关节运动分析。评价2组间在步行中健侧膝关节6个自由度(屈伸、内外旋、内外翻、前后位移、上下位移、内外位移)的运动角度以及支撑期的最大伸角和摆动期的最大屈角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脑卒中患者的健侧膝关节活动范围与对照组比较,其健侧膝的屈伸角、内外旋、内外翻的活动范围均显著小于正常组(P<0.01,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脑卒中患者健侧膝的最大伸角和最大屈角均显著减小(P<0.05,0.01)。结论:通过Opti-Knee膝关节运动功能参数检测仪分析偏瘫患者健侧膝关节活动范围,可以帮助确定偏瘫步态基本特征,为下一步的康复训练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9.
步态中枢模式发生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步态中枢模式发生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还另外采用激活步态中枢模式发生器(CPG)的运动训练方法。两组患者总疗程均为1个月。分别在康复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量表(FMA)、改良Ashworth量表(MAS)、Holden步行功能分级量表(FAC)进行评定,同时选用足印分析法测量并记录步行时的时间距离参数的变化,分析步态的改善情况。结果:患者经过激活步态CPG的运动训练方法训练后,其FMA、FAC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步行时间距离各参数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结论:激活步态CPG的运动训练方法能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和实际步行能力,改善步行的步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运动再学习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梗死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40例,A组给予运动再学习治疗,B组给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C组给予运动再学习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5个疗程后进行下肢运动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及三维步态分析。结果 三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三维步态分析时空参数和下肢关节运动参数治疗前后差值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C组下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三维步态分析时空参数和下肢关节运动参数的改善程度均高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再学习结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可以提高脑梗死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纠正患者异常步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额叶脑挫裂伤患者手术时机选择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额叶挫裂伤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患者是否接受手术治疗将其分为保守组30例和手术组26例。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脑疝、迟发性颅内血肿、凝血机制异常、双侧脑室额角夹角度数(≥120°)与手术相关(P<0.05),是额叶挫裂伤患者选择手术治疗的因素。随访12个月,手术组出院即刻颅内压水平明显低于保守组(P<0.05),且其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预后"良好"比例较高(P<0.05)。结论:低GCS评分、脑疝、迟发性颅内血肿、凝血机制异常、双侧脑室额角夹角度数(≥120°)可能可作为临床上额叶挫裂伤患者的手术指征,及时手术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步态特征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针对性康复治疗方案预防跌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招募了MHD患者19例和健康志愿者21例,MHD患者于透析日和非透析日各行一次步行测试,健康对照组则随机进行一次步行测试。使用无线APDM运动监测惯性传感器系统采集步态时空参数(步速、步幅、首次触地角、足趾离地角、步频、步态周期),采用慢性病治疗功能评估-疲劳量表(the 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hronic illness therapy-fatigue,FACIT-F)评估MHD患者最近一周的疲劳程度。结果:MHD患者透析日和非透析日的步速、步幅、足趾离地角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且均与FACIT-F得分显著正相关(P0.05)。在透析日,MHD患者的步频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步态周期则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在MHD患者中,透析日的步速、步幅和足趾离地角均显著小于非透析日(P0.05)。结论:MHD患者存在步态参数异常,血透后步态参数的异常较血透前更显著。慢性疲劳状态可能是MHD患者步态参数异常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冻结步态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对其临床特征的影响。方法根据患者的步态冻结症状和帕金森综合评分量表(UPDRS)评估情况,将83例帕金森病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4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帕金森综合评分量表1(UPDRS-Ⅰ)评分、帕金森综合评分量表2(UPDRS-Ⅱ)评分、帕金森综合评分量表3(UPDRS-Ⅲ)评分、服用左旋多巴日总量、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简易智力状况量表(MMSE)评分小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Y分期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尿酸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胱抑素C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酸值、H-Y分期是帕金森病伴步态冻结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帕金森病的步态冻结症状与尿酸值、H-Y分期有关;且帕金森病伴步态冻结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更加明显,非运动功能的损伤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4.
<正>帕金森病(P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常见于老年患者。PD临床主要表现为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及静止性震颤等运动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睡眠障碍、抑郁等非运动症状[1]。如治疗不及时,约20%患者进展为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功能是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PD所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与多巴胺缺陷相关[2-4]。本研究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所收治的100  相似文献   

15.
背景脑白质疏松症( Leukoaraiosis, LA)是由多种不同病因引起的一组影像学所描述的临床综合征,对其确切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和早期评估普遍重视不足. 目的探讨单纯脑白质疏松症患者的危险因素、认知功能、步态变化与 CT及 MRI特征以及与 Binswanger病( Binswanger disease, BD)、脑梗死的关系. 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 地点和对象 1995-08/2000-03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门诊或住院的脑血管病患者,包括 114例 LA患者, 41例 BD患者, 113例脑梗死合并 LA患者. 干预对参加者详细询问病史、神经科查体,行头颅 CT或 MRI检查,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 主要观察指标①既往发生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及脑卒中等危险因素情况.②各组患者主要临床特征及头颅 CT或 MRI表现. 结果单纯 LA组危险因素多样化,以轻度记忆力减退、步态欠平稳为主要临床特点; CT显示脑白质异常以 1型为主( 70.2%), MRI显示脑白质异常以 1型为主( 71.6%),单纯 LA组均无脑室扩大. BD组危险因素以高血压为主( 95.1%)、均有神经局灶体征、均有较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脑卒中样发作为主要临床特征; CT显示脑白质异常以 3型为主( 73.2%), MRI显示脑白质异常以 3型( 54.3%)、 4型( 45.7%)为主, BD组均有双侧脑室对称性扩大. CI合并 LA组危险因素以冠心病( 50%)、高血压( 43.4%)、高脂血症( 31.0%)为主,除伴有程度不同的偏瘫等神经局灶体征外,较单纯 LA组有较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 CT显示脑白质异常以 2型为主( 66.4%), MRI显示脑白质异常以 2型为主( 68.1%).可伴有脑室扩大( 39.8%). 结论单纯 LA危险因素多样化,无明显神经局灶体征,诊断主要以影像学描述 1型脑白质异常为依据. BD的临床诊断标准以高血压、较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常见脑卒中样发作为主要特征, CT显示脑白质异常 3型, MRI显示脑白质异常 3型或 4型为影像学诊断依据. CI合并 LA的危险因素以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为主,较单纯 LA有较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自动步态机器人训练与评定系统在改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步行功能方面的作用。方法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10例采用Lokomat系统行步态训练12周。分别于训练前,训练后6周、12周记录患者下肢运动功能评分(LEMS)、步速、步长、双支撑期、单支撑期及对称指数(SI)、运动平板速度、运动平板步行距离、减重量。结果全部患者完成规定训练。LEMS、左下肢步长、右下肢步长、左下肢双支撑期、右下肢双支撑期、左下肢单支撑期、右下肢单支撑期及对称指数、运动平板速度、运动平板步行距离、地面步速、减重量,训练前、中、后比较均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步态训练机器人有助于改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异常步态。  相似文献   

17.
Alzheimer病是以记忆力减退、认知障碍、人格改变等为表现的退行性疾病,常见于老年人;正常压力性脑积水(NPH)是一种脑室虽然扩大而颅内压在正常范围内的交通性脑积水征群,其主要症状是步态不稳、反应迟钝、痴呆和尿失禁。临床上易将中老年人正常压力性脑积水误诊为Alzheimer病。对我院近年来此类患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的三维运动学分析,比较分析偏瘫步态下肢关节运动变化与其步行能力(步速)之间的关系,探讨偏瘫患者下肢异常运动影响其步行能力恢复的量化指标。方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和康复医学科住院的首次脑卒中后可以安全独立步行10m以上的单侧偏瘫患者39例,排除其他影响步行能力的神经肌肉和骨关节疾病等因素;采用远红外线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进行步态检测与分析,对偏瘫步态的下肢关节运动学参数与其步行能力(步速)进行相关分析,分别观测在P<0.05水平和P<0.01水平是否显著相关。结果: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与患侧髋、膝关节活动度之间的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R=0.524,P=0.003;R=0.518,P=0.004),尤其与患侧髋关节伸展和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之间的相关有显著统计学意义(R=0.745,P=0.000;R=0.643,P=0.000);其步行能力与髋关节伸展角度患侧与健侧运动比率(R=0.541)及膝关节活动度患侧与健侧运动比率(R=0.432)的相关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下肢伸髋、屈膝异常及其患侧与健侧运动比率不对称是影响正常步态恢复的主要原因,提示下肢髋、膝关节控制性训练应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伴或不伴冻结步态的早中期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差异,分析冻结步态与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学院门诊选取60~80岁早中期帕金森病患者132例,根据是否并发冻结步态分为冻结步态组(n=43)和非冻结步态组(n=89)。采用冻结步态问卷(FOGQ)、Berg平衡量表(BBS)、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5次起坐试验(FTSST)、等速肌力测试、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和39项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PDQ-39)进行评定。结果 冻结步态组BBS评分小于非冻结步态组(Z=-2.354, P <0.05),TUGT、FTSST、UPDRS第二和第三部分评分以及帕金森病生活质量指数(PDSI)明显大于非冻结步态组(Z> 3.074, t=2.748, P <0.01)。FOGQ评分与BBS、UPDRS第二和第三部分评分,以及PDSI显著相关(|r|> 0.392, P <0.001)。结论 冻结步态的发生影响早中期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增加跌倒...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头针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偏态步态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9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100例。两组均给予康复训练,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头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的步行能力、平衡功能、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步态参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步行能力、平衡功能、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步态参数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平衡功能、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步态参数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步行能力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单纯康复训练,联合应用头针针刺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态和平衡功能,提升患者的步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利于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