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背景:HLA 相合同胞间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一种有效方法.目的:评价HLA 相合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25 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接受HLA 相合同胞的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20 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 例.预处理方案为BU+CY 方案或CY+TBI 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预防采用环孢素A+吗替麦考酚酯+短程甲氨蝶呤.结果:最短随访2 个月,最长随访80 个月.患者均获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0.5×109 L-1的时间为10~18 d,血小板≥20×109 L-1 的时间为10~37 d.主要并发症:感染败血症12 例,巨细胞病毒感染9 例,带状疱疹病毒感染3 例,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10 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11 例,出血性膀胱炎4 例.至随访结束,17 例无病生存,8 例死亡.提示HLA相合同胞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急性白血病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HLA相合同胞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HLA相合同胞间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一种有效方法。目的:评价HLA相合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2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接受HLA相合同胞的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2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例。预处理方案为BU+CY方案或CY+TBI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预防采用环孢素A+吗替麦考酚酯+短程甲氨蝶呤。结果:最短随访2个月,最长随访80个月。患者均获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0.5×109L-1的时间为10~18d,血小板≥20×109L-1的时间为10~37d。主要并发症:感染败血症12例,巨细胞病毒感染9例,带状疱疹病毒感染3例,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10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11例,出血性膀胱炎4例。至随访结束,17例无病生存,8例死亡。提示HLA相合同胞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急性白血病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背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仍是目前惟一能根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方法.随着移植技术的日臻完善,有HLA相合同胞供者的年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只需冒较小的近期风险,便可获得治愈疾病的远期疗效.目的:回顾性分析HLA相合同胞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设计:回顾性病例分析.对象:选择2002-02/2007-12在安徽省立医院血液科住院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40例,男29例,女11例,中位年龄35岁:慢性期30例,加速期5例,急变期5例.供者均为HLA6/6位点配型完全相合的同胞.方法:根据移植方式进行分组:异基因骨髓移植组3例、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组8例,联合组29例(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异基因骨髓移植).预处理方案采用白消安+环磷酰胺或氟达拉滨+环磷酰胺+全身照射2 Gy.移植物抗宿主病预防方案为环孢素A+霉酚酸酯.随访中位时间为移植后28个月.主要观察指标:造血功能恢复,移植相关并发症,复发及治疗转归,长期生存情况.结果:40例患者均获造血重建.40例患者中,12例(30%)发牛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Ⅰ度5例(13%),Ⅱ度6例(15%),Ⅲ度1例(诱发)(3%).可评估的存活100 d以上的39例患者中.15例(39%)出现慢性移植物抗宿上病.与联合组比较,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组慢性移植物抗宿土病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40例患者中,11例发生Ⅱ度~Ⅲ度迟发性出血性膀胱炎,无急性出血性膀胱炎和肝静脉闭塞病发生.长期无病生存率80%,其中慢性期30例长期无病生存率为87%,5例急变期患者长期无病生存率为20%.加速期5例患者使用伊马替尼达到2次慢性期后进行移植,至今全部无病生存.死亡8例,其中2例死于复发,5例死于移植相关并发症,自杀1例.结论:HLA相合同胞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有效方法,尤其在慢性期移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回顾性分析2003-03/2007-01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骨髓移植科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白血病患者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8~55岁。其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4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2)5例,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M4)2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6例。15例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只有1例HLA-CW位点亚型不合,其余HLA全部相合,1例无关骨髓移植HLA全部相合。观察全部患者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病情况,移植前后定期采集20例患者外周血,采用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1的水平。结果显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20例患者全部获得造血功能重建,中性粒细胞恢复到0.5×109L-1,血小板恢复到20×109L-1的中位时间分别为移植后13.5d及18d。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的白细胞介素21水平较移植前及未发生患者明显升高(P<0.01)。提示检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1水平有助于预测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背景:对于无HLA全相合同胞供者的患者,采用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面临移植物抗宿主病重、移植相关死亡率高的风险,但通过不同的移植模式,将有可能获取相近的疗效。目的:观察亲缘HLA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疗效,并与亲缘HLA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相比较。方法:45例白血病患者分为2组。单倍体组移植方式为外周血或联合骨髓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为改良白消安与环磷酰胺或加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采用环孢素A+甲氨蝶呤+霉酚酸脂;全相合组移植方式为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为BuCY,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采用环孢素A+甲氨蝶呤。结果与结论:两组均获得造血重建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单倍体及全相合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73%对52%(P〉0.05);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56%对45%(P〉0.05);移植相关死亡率分别为36%对17%(P〉0.05);单倍体组无复发,全相合组复发2例;两组的预计3年累积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1%对60%(P〉0.05)。结果提示,亲缘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总体疗效与亲缘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相似,但中重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较后者为高。  相似文献   

6.
背景:对于无HLA全相合同胞供者的患者,采用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面临移植物抗宿主病重、移植相关死亡率高的风险,但通过不同的移植模式,将有可能获取相近的疗效。目的:观察亲缘HLA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疗效,并与亲缘HLA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相比较。方法:45例白血病患者分为2组。单倍体组移植方式为外周血或联合骨髓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为改良白消安与环磷酰胺或加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采用环孢素A+甲氨蝶呤+霉酚酸脂;全相合组移植方式为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为BuCY,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采用环孢素A+甲氨蝶呤。结果与结论:两组均获得造血重建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单倍体及全相合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73%对52%(P>0.05);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56%对45%(P>0.05);移植相关死亡率分别为36%对17%(P>0.05);单倍体组无复发,全相合组复发2例;两组的预计3年累积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1%对60%(P>0.05)。结果提示,亲缘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总体疗效与亲缘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相似,但中重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较后者为高。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治疗儿童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疗效和安全性。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传代培养、扩增,培养至第3-5代用于临床治疗;5例急性白血病患儿经化疗达完全缓解。2例行亲缘HLA3/6位点相合的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1例行同胞HLA全相合骨髓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联合移植,1例行无血缘关系HLA4/6位点相合双份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1例行无血缘关系HLA5/6位点相合单份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发生Ⅲ-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接受二线免疫抑制治疗无效后,行0.5×106/kg受者体重MSC治疗。结果表明,5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均获造血重建,并发生皮肤、肝脏和胃肠道Ⅲ-Ⅳ度aGVHD,经二线免疫抑制治疗无效,输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皮疹消退,肝功能恢复正常,胃肠道症状好转。患儿均未发生输注相关不良反应。目前患儿均无原发病的复发,均处于无病生存状态。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的有效方法,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儿童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背景:近年来随着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提高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效果有了明显改善,尤其是亲缘间HLA配型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取得了较高的治愈率。目的:观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自2009至2011年采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20例,HLA配型全相合12例,不全相合8例。移植预处理采用氟达拉滨+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环磷酰胺。除1例为非血缘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外,其他患者干细胞来源为动员后的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联合移植。HLA全相合移植物抗宿主病预防采用环孢素联合短程甲氨蝶呤,不全相合患者采用环孢素、短程甲氨蝶呤联合吗替麦考酚酸酯。结果与结论:移植后中性粒细胞恢复>0.5×109L-1平均为12.5 d,血小板恢复>20×109 L-1平均为+18 d。20例患者随访24-60个月,总生存率75%(15例),治愈率70%(14例),死亡5例;12例全相合患者中83%治愈(10例),8例不全相合患者治疗有效率62%(5例),治愈率50%(4例)。20例患者中发生急性及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5例,治疗中并发败血症4例,侵袭性真菌感染3例。结果可见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是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有效方法之一,尤以HLA全相合效果良好,移植后恢复快,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背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单倍体相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扩大了移植的应用范围,是无HLA相合供者患者的一种重要选择。目的:比较HLA单倍体相合与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79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HLA单倍体相合组26例、全相合组53例,对比两组受者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复发率、2年生存率等。结果与结论:78例受者获得完全、持久供者干细胞植入;1例受者在移植后28 d尚未植入,后因感染死亡。两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复发率和2年无病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单倍体相合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高于全相合组(P<0.05);2年总生存率低于全相合组(P<0.05)。提示血缘HLA单倍体相合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安全性及疗效接近于全相合移植,在缺乏HLA相合供者的情况下,行HLA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是切实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2007-01/2008-04应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患者9例,6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3例慢性髓系自血病;供者中6例为HLA完全相合的同胞,2例为HLA 9/10相合的无关供者,1例为半相合供者:预处理采用经典的BU/CY方案或GIAC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采用环孢菌素A+吗替麦考酚酯+甲氨喋呤方案或环孢菌素A+吗替麦考酚酯+甲氨喋呤+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方案.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0.5×109 L-1,血小板>20×109-1的中位时间分别是11,15 d;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1例发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随访3~16个月无病生存率为77.8%.死亡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