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薏苡仁汤治疗寒湿闭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寒湿闭阻型RA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中医内科治疗基础上,配合服用双氯芬酸钠胶囊75mg,每日1次,薏苡仁汤 双氯芬酸钠组35例,采用薏苡仁汤,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双氯芬酸钠单纯用药组35例,在中医内科治疗基础上,配合服用双氯芬酸钠胶囊75mg,每日1次,2组均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的改变。结果:薏苡仁汤 双氯芬酸钠组及双氯芬酸钠单纯用药组关节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关节功能障碍指数、晨僵、20m行走时间均治疗前有改善(P<0.05),薏苡仁汤 双氯芬酸钠组优于双氯芬酸钠单纯用药组(P<0.05)。结论:薏苡仁汤组方合理,用药精当,切合病机,验于临证,多可获效,配合口服双氯芬酸钠胶囊,二者具有协同作用,较单纯口服西药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丁海军 《中外医疗》2016,(17):180-182
目的:分析自拟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闭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2013—2015年门诊符合类分湿性关节炎寒湿闭阻证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美洛昔康、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汤剂,3个月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和理化指标改变。结果按照疾病疗效标准判定,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56.7%,按照证候疗效标准判定,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4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服药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中,中西药联合应用不仅可以减少西药用量,降低毒副作用,并且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郑启明 《西部医学》2018,49(5):66-67
目的观察针药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中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治疗4周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药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可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单纯使用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4.
<正>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该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之一,晚期可以出现关节畸形,也可引起内脏损害,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我们采用西药内服配合中药熏蒸治  相似文献   

5.
类风湿性关节炎184例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与类风湿因子(RF)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84例确诊RA病例进行临床资料统计分析。结果:显示RF阳性检出率偏低,且与病情不成正比。结论:RA诊断时不能过分依赖RF的结果。同时,就诊患中存在着半数以上非指关节病变的初诊,要配合相应检查,综合分析,避免漏诊或误诊。  相似文献   

6.
自1999年元月至1999年12月,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42例,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 根据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42例。其中,早期28例,中期12例,晚期2例;年龄25岁-56岁,平均年龄40.5岁;病程3~25年,平均6年;中医辨证:风寒湿型32例、风湿热型10例。2治疗方法2.1中药治疗2.1.1风寒湿痹型寒湿痹痛汤加减:羌活12g,独活12g,秦艽15g;桂枝9g,制附子9g,白术20g,鸡血…  相似文献   

7.
朱海燕 《吉林医学》2013,(30):6364-6364
目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护理措施,提高相关疾病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2例,在有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降低体温、减轻关节疼痛、用药护理、心理护理等系列措施。结果:经过系列的治疗和护理之后,82例患儿有55例疾病症状得到有效缓解,25例病状得到好转,29例体温得到下降,预后良好概率为97.56%,1例患儿遗留关节畸形。1例为强直性脊柱炎。结论: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在治疗过程当中采取正确有效的药物治疗措施和护理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疾病的治疗水平和病患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JRA)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结缔组织病 ,以慢性非化脓性关节炎为主要特点 ,伴有全身多系统的受累 ,本院 1991年 1月~ 2 0 0 1年 1月共收治了 82例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现作一临床分析。1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 82例 ,男 5 3例 ,女 2 9例 ,男∶女 =1.83∶1,年龄 2~ 14岁。 2~ 3岁 13例 ,4~6岁 2 9例 ,7~ 14岁 4 0例 ,所有病例均符合诊断标准[1] 。并按该标准分为全身型 30例 (36.6% ) ,多关节炎型 4 4例 (5 3.7% ) ,少关节炎型 8例 (9.7% ) [2 ] 。全身型有 3例复发 ,多关节炎型 6例复发。2 ) 临床表现 (…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寒湿痹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临床评价.方法 采用寒湿痹片1.0g(4片),每日服用3次,观察时间为4周.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7.6%,起效快,实验室各项指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 寒湿痹片具有疗效确切、胃肠道安全性强等优点,适合患者较长时间服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云威灵油软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9年7月~2014年6月间被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患者120例,患者年龄18~65岁,将患者按1∶1比例分别给予安慰剂(对照组)和云威灵油软胶囊(试验组)治疗,采用多中心临床研究。记录治疗前后晨僵时间、压痛关节数、肿胀疼痛数、健康评价问卷评分(HAQ);进行治疗前后RA的病情活动评分(DAS28);检测治疗前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水平。结果:治疗后,试验组风湿疗效评估ACR20为75.0%,高于对照组的23.3%;试验组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为78.0%,也高于对照组的2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晨僵时间、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和HAQ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R、CRP和RF水平均较治疗前也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云威灵油软胶囊治疗RA具有一定的疗效,能一定程度控制疾病。  相似文献   

11.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主要证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证候分布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的方法,对201例RA患者进行调查,并研究中医证候与主要症状以及实验室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类风湿关节炎在中医不同证型间病程与关节肿痛数、畸形数等基本无关联,P〉0.05或呈散点状分布;5个证型与关节肿痛数、畸形数、RF、CRP、ESR间具有一定的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医主要证候分布及病情反复发作与其寒热错杂、虚实互见的病理特征关系密切,早期以邪气痹阻之肿胀疼痛为虐,中后期则以瘀滞不通之功能障碍为患。  相似文献   

12.
麦粒灸加叩刺拔罐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20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报道了麦粒灸加叩刺拔罐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120例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89.16%,显效以上疗效为63.33%。其自身治疗前后的对照观察,表明该法能改善活动性RA的主要症状及有关理化指标。  相似文献   

13.
张桂清  孔平  秦永胜 《中国病案》2011,12(12):65-66
目的分析食管癌住院病人临床资料,为食管癌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食管癌病人出院病案及相关资料,对食管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其转归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在82例食管癌病人中60岁~69岁组病人构成比最大(32例,39.0%),50岁以下最少(3例,3.7%)。治愈1例(1.2%),好转51例(62.2%),死亡3例(3.7%)。结论应提高人们的自我防患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同时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筛查和重点防治,提高早期诊断率,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加强对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干眼症的认识,重视继发干燥综合征的早期诊断。【方法】 总结52例RA患者合并有眼干症状的临床特点,进行干眼三项试验;分析关节、血液沉降率(ESR)、抗核抗体谱、类风湿因子(RF)及免疫相关检查等。【结果】 52例中有干眼自觉症状者12例占23.1%,Schirmer试验阳性者39例(占75.0%),BUT阳性者48例(占92.3%),FL阳性者26例(占50.0%),其中二项以上检查阳性者22例占(42.3%);IgA、IgM&、IgG、IgE、C3、C4均有不同程度异常;ESR、RF ≥ 25 IU.mL-1 、crp ≥ 5、抗SSA/抗SSB(+)、ANA(+)分别为75%、90.7%、76.9%、9.3%、43.8%。【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易合并干眼症(干燥性角结膜炎),且自觉症状与检测结果不完全相符,建议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常规进行干眼三项试验,有助于早期发现干眼症;抗核抗体、抗SSB、SSA抗体阳性及高滴度RF联合检查可作为RA合并干眼辅助诊断手段之一;与病情活动可能有关,结合无创性免疫学检查便于继发干燥综合征的筛查和早期诊断、防治。  相似文献   

15.
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2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治疗方法。[方法]将我230例个体化联合治疗病例的治疗与愈后加以总结。[结果]病程在3~6月内的有效率达96%,治愈率76%,病程在6月至1年的有效率为93%,治愈率56%,1年以上的有效率治84%。治愈率39.5%。[结论]早期、联合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RA只要通过早期、正规疗程、个体化联合治疗完全和其他内科疾病一样能够控制不在发展。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现代医学和中医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治疗异同.对类风湿关节炎以中医的三痹进行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RA属于中医痹证范畴,研究其临床发病特点,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运用EpiData2.1建立数据库,对符合选择标准的患者资料进行二次录入,用SPSS11.5软件统计分析。结果:RA3月份入院患者最多,女性与男性的比例接近4:1,女性患者在30~59岁发病率较高。临床RA以手指、手腕小关节起病较为多见,分别为56%和31%,膝关节受累亦常见,占29.5%,其次为足关节和踝关节等;关节局部症状有疼痛、肿胀、晨僵、活动受限等,关节疼痛性质以固定痛、胀痛为主。结论:RA病位与肝关系密切,临床应重视湿邪致病特点。  相似文献   

18.
从肝论治类风湿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进行性、以滑膜关节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肝血不足为其主要内因,而肝失疏泄也参与了RA的发病过程。结合RA不同的发病阶段,按早、中、晚期分别从肝予以施治。并在各期据风、寒、湿、热之偏盛.分别佐以祛风、散寒、除湿、清热之药,适当结合西药治疗。一般用药6个月左右即可控制病情,得到临床缓解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晚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月住院的16例晚期RA患者的临床特点、炎性指标及治疗情况,与49例非晚期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临床表现上,晚期组与非晚期组比较:病程分别为14.0±7.28年、2.68±4.54年(P<0.05);女性所占比例分别为100%,67.3%(P<0.05);关节畸形个数分别为2.54±3.05、2.18±2.50(P<0.05);关节功能分级分别为3.31±0.60、2.83±0.89(P<0.05),有显著性差异。晚期组血管炎(25.0%)、间质性肺病(6.3%)和继发性干燥综合征的发生率较高,其中继发性干燥综合征发生率晚期组与非晚期组分别为43.8%、14.3%(P<0.05),有显著性差异。在炎性指标中C反应蛋白、血沉、RF、球蛋白、血小板计数、免疫球蛋白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血沉(67.37±30.83mm/h)、C反应蛋白(37.83±37.91μg/dl)、RF(175.93±181.94μg/dl)明显高于正常。治疗上,晚期组37.5%患者使用中大量激素(非晚期组为65.3%,P<0.05),68.8%的晚期组患者使用1种以上慢作用药物(非晚期组为98.0%,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晚期RA以女性多见,间接提示女性患者预后差。病程长、畸形的关节个数较多而导致关节功能明显下降,生活明显受限。血沉、C反应蛋白、RF明显高于正常,血管炎、间质性肺炎和继发性干燥综合征的发生率较高,提示关节外活动。治疗上,不仅仅对症治疗,常使用中、大剂量激素或小剂量激素治疗,并使用慢作用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探讨自然抗性相关性巨噬细胞蛋白1(NRAMP1)基因在宁夏人群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法检测NRAMP1基因3’UTR、D543N两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进行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结果:(1)NRAMP1-3’UTR位点TGTG+/del基因型在病例组中的分布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39),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3’UTR位点TGTGdel/del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423)。(2)NRAMP1-D543N位点GA基因型在病例组中的分布无显著性意义(P=0.835);D543N位点AA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722)。结论:NRAMP1-3’UTR位点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易感性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