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实验将28支家兔的左侧橈骨作成人工横断骨折,并有意识的控制其出血,使其形成大小不同之血肿,然后在不同阶段取材,进行组织学的观察。发现:(一)血肿并不能在机化后形成骨痂,当血肿较大,吸收较慢时,可以推迟骨折的愈合。(二)在骨膜损伤较轻,血运良好的情况下,由骨外膜内层与骨内膜中的细胞,增生分化形成大量的成骨细胞,通过膜内化骨方式,直接形成骨质。仅在断端血运欠佳处,先形成软骨,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磁场和超声波联用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健康新西兰兔40只,于右桡骨中段制备长3 mm的骨缺损模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日接受超声波刺激及磁片贴服;对照组不给予任何药物.每组均于术后1、2、3、4周4个时间点采用X线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用地衣红染色观察胶原纤维的含量.结果 X线片显示实验组同时相骨折愈合较对照组提前;HE染色显示,实验组血肿机化提前;地衣红染色显示实验组在术后1、2周骨折端中胶原纤维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t=4.25、3.66,P<0.05).结论 磁场和超声波联用能促进骨折的愈合,其机制与其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血肿机化和早期增加胶原纤维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骨折术后骨痂愈合过程及其血运的变化,探讨早期预测骨折愈合趋势及预后。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9例骨折患者在内固定术后第1、2、3、4、9周及第15周内依次观察患者骨折骨痂形成的声像特征及其血运情况,并与X线摄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X线检查难于显示的血肿机化期,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清晰显示;在原始骨痂形成期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早于X线。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骨折端骨痂愈合的过程及其血运的变化,能早期预测骨折愈合的趋势和预后。  相似文献   

4.
骨折血肿细胞成骨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争进  黄健文 《医学综述》2007,13(2):123-125
骨折时骨折断端广泛出血并形成血肿。目前新的观点认为骨折血肿细胞在骨折创伤的刺激下以及在包括骨形成促进因子和骨诱导因子的血肿细胞外成分的作用下,能分化成为成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在促进骨折愈合的过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上、下颌骨骨折在颌面骨骨折中占有相当的比重,有人报告上颌骨骨折占3.3%,下颌骨骨折占70.3%。无论上颌骨或下颌骨骨折早期都有肿胀、疼痛、移位、出血、感觉异常、功能障碍等。其中肿胀、疼痛、出血可以随着骨折的愈合而逐渐减轻,而骨折折片的移位,可影响呼吸、咀嚼和吞咽,更可造成上下颌牙齿间咬会关系的紊乱,使口腔不能行使正常的咀嚼功能。颌骨骨折以后,由于同时有血管的破裂出血,很快产生血块,一般在骨折后2-3周发生机化。机化后的肉芽组织中有成纤维细胞及成骨细胞,参加骨的形成。在此期间,骨断瑞之间为纤维性愈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胸椎骨折误诊的原因。方法:对1例误诊的强直性脊柱炎胸椎陈旧合并新鲜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就CT、MR检查结果进行讨论。结果:本病例经会诊后,多数专家考虑为化脓性脊椎炎或是脊柱结核,术中证实为陈旧骨折并椎旁血肿机化。结论:椎体骨折诊断有疑难情况时,除了鉴别化脓性脊椎炎、脊柱结核和脊柱肿瘤外,还应考虑血肿机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外治法治疗骨折术后并发关节僵硬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节内骨折或近关节部位骨折手术后,由于较长时间的内外固定,或创伤后(包括术后)致关节囊内出血,血肿机化,或软组织的水肿粘连,从而导致骨折关节的僵硬、肿痛、功能障碍。笔者采用中药薰洗,同时施以手法,配合积极主动的功能锻炼治疗56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  相似文献   

8.
假性动脉瘤是由于火器或其它锐器等穿透后引起血管壁破裂出血,在组织间隙形成巨大血肿后演变而成,其血肿外围机化形成包裹性囊壁,中心与动脉血管相通,随着压力的增高,瘤体呈膨胀性增长,一旦破裂将危及病人的生命,尽早手术是救治这类病人的关键措施。2005年1月,我院施行巨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手术1例,术后痊愈,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黄瓜种子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海兰种母鸡80只造成左侧小腿中段横行骨折模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同样喂养条件下,实验组喂黄瓜种子,对照组不喂黄瓜种子,进行动态观察;组织学观察和力学试验。结果黄瓜种子可以促进早期全身代谢反应,加快血肿吸收机化,提高骨痂生成量和强度。结论黄瓜种子可以促进早期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10.
骨折修复与细胞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折修复是一个复杂的骨再生过程 ,其生物学过程以及其伴随的组织学变化已得到公认。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已证实大量细胞因子如TGF -β、BMP、PDGF、EGF等参与骨折修复过程。它们通过分子间的作用 ,影响成骨细胞 ,成软骨细胞前体的募集、增殖和分化 ,继之成熟为骨细胞分泌基质和钙化。现就不同的骨折修复阶段所发生的有关作用作一综述。1 损伤反应 ,血肿形成期骨折后的血肿形成并凝固时 ,血小板脱颗粒 ,释放TGF -β ,骨膜生发层细胞受到刺激而分裂增殖 ,组织学上可见血肿延伸范围与骨膜增生范围一致[1] 。目前 ,在骨折血…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统计了外伤性颅内血肿脑血管造影1453例,男女之比为4.5:1其中青壮年(19~55岁),占70.3%。发病原因以摔伤和撞伤最多见占71%,发病时间24小时以内占75%左右,三日以内者占多数约占85%,本组993例颅骨穹窿部骨折中,线型骨折占885例,占89.2%,其中骨折线跨越动脉者235例占23.7%,跨越静脉窦者145例占14.6%。在单发性颅内血肿1036例中:硬膜外血肿570例占55%,硬膜下血肿381例占36.8%,脑内血肿85例占8.2%,以及多发性颅内血肿305例,其中单侧多发血肿170例占55.7%,双侧多发血肿135例占44.3%。对其发病机理。骨折与血肿的关系,各类型血肿的特征及其X线表现,特别是大脑前动脉及中动脉改变的情况,皮层血管的改变,侧裂三角的移位,脉络膜前动脉及后交通动脉下移的情况,作简要的分析讨论。另外对84例血管直接损伤的各种X线表现作较详细描述。见到这些X线征象,即可确定其相应部位或其附近有血肿存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伤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术后机化的治疗。方法分析我科近一年收治的3例外伤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治方法,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总结。结果 3位患者均先行颅骨钻孔血肿冲洗引流术,血肿机化后再次行骨瓣开颅机化血肿清除术,效果尚佳。1例因术后脑水肿严重,再次行去骨板减压术。结论硬膜下血肿传统治疗即钻孔引流效果尚佳,若血肿机化则无效,一旦确诊为机化均需开颅手术治疗,骨瓣开颅是治疗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骨折后骨痂血运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骨折骨痂愈合过程中的血运变化,探讨早期预测骨折愈合趋势、预后的新方法。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1例骨折患者在骨折后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及第15周内依次观察患者骨折骨痂形成的声像特征及其血运情况,并与X线摄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X线检查难于显示的血肿机化期,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清晰显示:在原始骨痂形成期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早于X线。骨痂形成良好的患者,二维超声显示患者术后一个月内骨折处骨痂形成饱满,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骨痂内部及周围有丰富的血流信号,血流指数(RI)<0.6。而骨折骨痂形成不良者,超声显示骨折间骨痂细小,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骨痂内部及周边缺乏血流信号,RI>0.7。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早期监测骨折端骨痂血运可以预测骨折愈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中药加速骨折愈合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药加速骨折愈合机理的研究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研究认为,中药能改善骨折部位血运、调节骨折愈合期间的微量元素、促进钙盐沉积、影响软骨细胞、加速血肿吸收、机化,加速TGFβ-的表达、增加VEGF的表达、促进IGF-Ⅰ的产生、提高BMPs含量等,从而加速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5.
实验选用新西兰兔15只,作右胫骨中段截骨,有机玻璃接骨板固定,使骨折端有一定的活动而产生较高的局部应力。X线片显示典型的二期骨折愈合征象,骨折部有很大的外骨痂形成,透射电镜观察发现有成纤维细胞,成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参与骨折修复。骨折部的较高应力可刺激成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具有旺盛的分泌,功能加速愈合,但同时对新生的骨痂有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低强度超声丹参透入疗法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45只新西兰大耳白兔,人为造成右桡骨中段3 mm骨质缺损作为骨折模型,随机分为3组:超声波治疗组(超声组),超声波联合外用丹参治疗组(实验组)和对照组(不做任何治疗),分别在术后2、4、6周行 X线检查,进行评分,同时观察比较X线片骨痂灰度值。对部分骨折组织行组织病理检查,从组织学角度观察分析骨折愈合情况。结果:X线检查结果显示实验组骨折愈合较超声组和对照组均提前。术后2、4、6周时 X线评分值,X线骨痂灰度值,实验组均高于超声组和对照组(P〈0.01)。组织病理结果显示,实验组在机化血肿,纤维、软骨、骨性骨痂生长等方面都优于对照组和超声组。结论:超声波丹参透入疗法对骨折愈合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机化性胸膜血肿误诊为胸膜间皮瘤一例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滕衍琴,嵇友林关键词胸膜血肿;胸膜间皮瘤;误诊分析中图号R655.2患者男,24岁,建筑工人。因在胸癌伴间歇性呼吸困难3月入院。3月前无明显诱因感右胸进行性疼痛,间有胸闷和呼吸困难。X胸片见右侧胸腔...  相似文献   

18.
骨折修复过程中骨痂的来源,自十八世纪以来就存在着不同的看法。Duhamel(1743)与Duputren(1847)认为骨痂是由骨外膜及骨髓产生。而Von Haller(1770)及Huter(1835)则相信骨痂是由取代了骨折断端间血肿的肉芽组织演变而来。这种争论延续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Ham(1930)、Urist及Mclean(1941)Ham氏仍然强调骨折修复的主要特征是骨外膜与骨髓的生骨细胞增生,这些细胞进一步分化为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产生骨基质,经矿物化后而成骨。而Urist及Mclean则认为主要特点是血凝块的机化,以后出现纤维组织及软骨团块,最后被骨质所代替。六十年代这种影响和争论也曾一度波及到我  相似文献   

19.
段光辉 《甘肃医药》2014,(8):609-610
目的:探讨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对本院自2005年1月至2013年9月手术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罕见,与患者的年龄以及受伤的时间关系密切。结论:对于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采取显微镜下尽可能充分暴露血肿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则会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健肾方含药血清培养成骨细胞移植促进骨折愈合过程中组织形态学的变化。方法制备含药血清并进行成骨细胞培养,移植成骨细胞到骨折部位,用X线观察骨折部位骨痂生长情况,并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随着时间变化,X线检查示健肾方高剂量组骨痂呈致密,骨折线模糊;模型组骨痂较稀松,密度低。组织学观察示健肾方高剂量组毛细血管数量减少,大量骨组织形成有较多的成骨细胞和胶原纤维,是软骨骨痂形成期;福善美组胶原纤维较少,胶原排列比较混乱;模型组可见少量的软骨形成,排列混乱;空白大鼠血清合并成骨细胞治疗组毛细血管丰富,红细胞多,处于血性骨痂形成期;健肾方低剂量组毛细血管数量减少,骨组织形成量较少。结论通过动态X线片检查和组织形态学观察,表明健肾方含药血清培养成骨细胞移植可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