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低浓度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目的 对比低浓度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PCEA)的效果。方法 52例单胎初产妇随机分为0.1%罗哌卡因-芬太尼组和0.075%布比卡因-芬太尼组。采取双盲法进行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MBS)。记录产程时间、生产方式、胎儿心率(FHR)及新生儿SpO2。结果 两组产妇分娩镇痛效果良好且无显著性差别(P〉0.05)。罗哌卡因组和布比卡因组中无运动神经阻滞者分  相似文献   

2.
蛛网膜下腔罗哌卡因产妇分娩的最低镇痛剂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起效迅速而且能持续镇痛,是分娩镇痛常用的方法。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是分娩镇痛中常用的腰麻药物。Stocks等报道蛛网膜下腔布比卡因产妇分娩的第一产程的最低镇痛剂量(MLAD)为1.99 mg(95%可信区间1.71-2.27 mg)。本研究拟采用序贯法确定蛛网膜下腔罗哌卡因国人分娩的MLAD。  相似文献   

3.
0.1%罗哌卡因与0.1%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 ,其化学结构与布比卡因相似 ,但对中枢神经及心血管毒性明显低于布比卡因[1] 。低浓度时 ,罗哌卡因对感觉和运动神经可呈分离阻滞[2 ] 。本研究拟观察小剂量罗哌卡因合并芬太尼硬膜外持续输注进行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 ,并与相同浓度的布比卡因进行比较。资料与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平行试验。对自愿接受无痛分娩的 6 0例名足月初产妇 ,年龄 2 1~ 31岁 ,ASA分级 1~ 2级 ,随机分为 (1)试验组 :罗哌卡因组 (R组 )和 (2 )对照组 :布比卡因组 (B组 )。R组 ,负荷剂量 :罗哌卡因 10mg 0 1mg…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等效浓度的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质量.方法 选择自愿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初产妇120例,ASA Ⅰ或Ⅱ级、头位、单胎、孕期≥36周,按双盲原则随机分为左旋布比卡因组(L组)和罗哌卡因组(R组),每组60例.镇痛液分别为0.125%左旋布比卡因或0.15%罗哌卡因复合2 μg/ml芬太尼.记录产妇的VAS评分、镇痛药用量、镇痛时间、补救措施次数、产程、分娩方式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对镇痛不全/镇痛失败产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影响镇痛质量的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镇痛不全和镇痛失败共24例,合并后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镇痛质量的因素有首剂量后VAS评分≥30 mm、镇痛时间超过6 h、持续性枕后位.结论 0.125%左旋布比卡因与0.15罗哌卡因复合2 μg/ml芬太尼均可提供满意的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低浓度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取条件相同能经阴道分娩的ASA分级Ⅰ 级足月妊娠产妇3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0.1%罗哌卡因+3ug·ml-1芬太尼组,B组为0.1%的布比卡因+3ug·ml-1芬太尼组。采用双盲法进行视觉摸拟疼痛评分(VAS)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MBS)。记录产程、生命体征、分娩方式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两组产妇分娩镇痛效果良好且无显著性差异(P>0.05)。MBS评分A组15例(100%)均为6分,所有产妇均能下床行走和自主排尿,而B组仅10例(67%)为6分,即67%的产妇能下床行走和自主排尿,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比较两组产程、新生儿Apgar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优于等浓度布比卡因。  相似文献   

6.
我们将罗哌卡因伍用芬太尼施行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并与布比卡因伍用芬太尼进行比较,观察两者的镇痛效果,对产程、产力、新生儿Apgar评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今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章壮云  胡建  陶林 《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23(12):1009-1011
目的对比低浓度同效价的氯普鲁卡因与罗哌卡因、布比卡因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足月初产妇51例,年龄22~33岁,ASAⅠ或Ⅱ级,单胎头先露,无宫缩乏力及妊娠合并症,经产前检查适合从阴道自然分娩,并且排除椎管内阻滞禁忌证及分娩镇痛时平面超过T10的产妇,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为0.5%氯普鲁卡因加2μg/ml芬太尼,B组为0.125%罗哌卡因加2μg/ml芬太尼,C组为0.125%布比卡因加2μg/ml芬太尼,采用双盲法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MBS),记录产妇生命体征、分娩方式以及分娩过程胎心、宫缩变化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三组产妇分娩镇痛效果良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BS: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C组比较、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浓度同效价氯普鲁卡因与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均有良好的分娩镇痛作用,且氯普鲁卡因和罗哌卡因一样,运动神经阻滞较轻。  相似文献   

8.
0.25%罗哌卡因施行硬膜外腔分娩镇痛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哌卡因是新型中长效局麻药,与布比卡因相比,其结构与性能类似,效能较弱,似两者的浓度接近叶,罗哌卡因对运动神经阴滞较弱于布比卡因^[1-3],因此,罗哌卡因特别适宜于临产妇分娩镇痛。本文对临产妇应用硬膜外腔0.2%罗哌卡因施行无痛分娩。观察产妇VAS、胎儿血气及Apgar评分.并与同期应用硬膜外腔0.175%布比卡因无痛分娩者进行比较。今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可乐定和新斯的明复合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80例单胎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研究组硬膜外首剂量给予可乐定75μg、新斯的明500μg和罗哌卡因10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对照组硬膜外给予罗哌卡因10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以0.1%罗哌卡因患者自控镇痛(PCA,6ml,锁定时间15min)持续镇痛。观察分娩情况、分娩过程中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罗哌卡因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新生儿评分、运动阻滞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研究组硬膜外首剂量镇痛时间显著延长,罗哌卡因用量显著降低。结论:可乐定和新斯的明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可以提高镇痛效果,降低罗哌卡因用量,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硬膜外注布比卡因分娩镇痛往往因阻滞运动神经,产妇不能离床活动,对分娩进程也有消极作用,使剖宫产率增多。新问世的局麻药罗哌卡因(ropiracaine)不但镇痛佳而且影响运动神经较轻,所以很适合分娩镇痛之用。 作者用随机双盲法对比硬膜外注用罗哌卡因或布比卡因作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是先给产妇硬膜外注负荷剂量的0.25%罗哌卡因或布比卡因10ml,然后持续点滴0.25%药  相似文献   

11.
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分娩镇痛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浓度罗哌卡因伍用芬太尼用以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90例要求分娩镇痛的孕妇随机分成0.15%罗哌卡因组(Ⅰ组)、0.125%罗哌卡因组(Ⅱ组)、0.1%罗哌卡因组(Ⅲ组),均复合芬太尼(2μg/ml),硬膜外自控镇痛(PECA)速率6ml/h,自控3ml/次,锁定时间15min。以VAS评评分比较三组分娩镇痛后PCEA的效果。Bromage评分评定运动阻滞情况。结果镇痛后10、30、60、120、180、240minVAS评分Ⅲ组显著高于Ⅰ、Ⅱ组;Bromage评分Ⅰ组显著高于Ⅱ、Ⅲ组,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0.125%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对孕妇行分娩镇痛效果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硬膜外腔低浓度布比卡因加阿片类镇痛药可有效地减轻术后疼痛。然而,完善镇痛所需的布比卡因浓度会引起运动障碍,增加阿片类镇痛药剂量则又有尿潴留、呼吸抑制等顾虑。罗哌卡因具有明显的感觉-运动分离阻滞的特性。本文用罗哌卡因和曲马多分别替代布比卡因和阿片类镇痛剂,观察子宫切除术后硬膜外腔应用罗哌卡因与曲马多行术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应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12—2016-12间行分娩镇痛的100例产妇,根据不同用药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芬太尼镇痛,观察组应用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镇痛。比较2组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自然分娩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用药不良反应率、自然分娩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应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镇痛效果佳、自然分娩率高,且对产妇及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罗哌卡因为一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与布比卡因相比,二者作用强度、起效时间和作用持续时间近似,但前者具有在高浓度时对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低,低浓度时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分离效果较好等特点,目前常用于术后镇痛或分娩镇痛。临床实践中有关罗哌卡因较布比卡因其他一些潜在的优越性,仍有待进一步证实。本研究比较0.5%、0.75%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用于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病人低位硬膜外阻滞效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注射用于分娩镇痛对产妇产间发热及致热因子的影响。方法适合阴道分娩、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120例,孕37~41周,年龄20~35岁,ASA I或Ⅱ级,随机分为三组:0.075%罗哌卡因组(A组)、0.1%罗哌卡因组(B组)和0.125%罗哌卡因组(C组),每组40例。宫口扩张至3 cm时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A组0.07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5μg/ml;B组0.1%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5μg/ml;C组0.12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5μg/ml。记录镇痛后1、2、3、4和5 h、胎儿娩出即刻、分娩后2 h产妇鼓膜温度;分别在镇痛前、胎儿娩出即刻及分娩后2 h采集产妇静脉血,测定血清IL-1β、IL-6、TNF-α浓度;记录产程时间;采用改良Bromage法评定三组产妇在镇痛后1 h及胎儿娩出即刻的运动神经阻滞程度。结果与镇痛前比较,镇痛后5 h及胎儿娩出即刻三组鼓膜温度明显升高,C组发热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与镇痛前比较,胎儿娩出即刻三组血清IL-1β、IL-6、TNF-α浓度明显升高(P0.05)。C组第二产程和镇痛时间明显长于A组和B组,B组第二产程和镇痛时间明显长于A组(P0.05)。三组运动神经阻滞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注射用于分娩镇痛均能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低浓度罗哌卡因分娩镇痛产妇发热率低,产妇分娩期间发热与致热因子水平升高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单用0.15%罗哌卡因与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足月单胎初产妇257例,年龄18~40岁,BMI 18~35 kg/m~2,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0.1%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5μg/ml(A组,n=129)和0.15%罗哌卡因(B组,n=128)行硬膜外分娩镇痛。观察分娩镇痛前、硬膜外给药20 min后和产程中最大VAS疼痛评分,记录镇痛泵按压次数、补救镇痛次数、镇痛药物用量、改良Bromage评分、满意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后1 min和5 min的Apgar评分,记录镇痛期间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尿潴留、产时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硬膜外给药20 min后和产程中最大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分娩镇痛前(P0.05),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镇痛泵按压次数、补救镇痛次数、麻醉药物用量、改良Bromage评分、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后1 min和5 min的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有10例(7.8%)皮肤瘙痒,而B组无一例皮肤瘙痒(P0.05)。两组恶心呕吐、尿潴留、产时发热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用0.15%罗哌卡因与0.1%罗哌卡因复合5μg/ml舒芬太尼对初产妇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相当,但单用罗哌卡因时皮肤瘙痒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联合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择90例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均在第一产程开始时实施硬膜外麻醉镇痛。随机分为2组,各45例。观察组应用布托啡诺联合罗哌卡因。对照组使用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比较2组镇痛起效时间、镇痛至宫口开全时间、麻醉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镇痛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镇痛至宫口开全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托啡诺联合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镇痛起效快、不良反应少,镇痛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2003年6月~2004年8月应用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应用于硬膜外麻醉后病人自控镇痛(PCEA)40例,比较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应用于(PCEA)的效果差异,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的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产妇分娩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150例拟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五组,每组30例,分别予以0.05%(A组)、0.075%(B组)、0.1%(C组)、0.125%(D组)、0.15%(E组)的罗哌卡因+0.5 μg/ml舒芬太尼进行硬膜外镇痛,VAS评分≤3分认为镇痛有效.记录各组产妇的镇痛有效率,第一、第二产程时间、运动阻滞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小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A、B、C、D、E组产妇镇痛有效率分别为47%、70%、83%、87%,D,E组明显高于A、B、C组(P<0.05),E组有1例发生运动阻滞(Bromage评分为1分).结论 0.1%和0.125%罗哌卡因复合0.5 μg/ml舒芬太尼能够为产妇提供安全可靠的镇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时对产程中子宫肌和腹肌收缩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自然分娩初产妇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接受分娩镇痛的100例初产妇分为0.0625%罗哌卡因组(罗哌卡因组,50例)和0.0625%左布比卡因组(左布比卡因组,50例),选取同期经阴道分娩未采取镇痛措施的初产妇5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产妇的年龄、BMI、孕周、剖宫产率、钳产率、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缩宫素使用率、产后2 h出血量。分别于分娩镇痛开始时(T1)、分娩镇痛后15 min(T2)、分娩镇痛后30 min(T3)和分娩镇痛后45 min(T4)4个时点采用VAS评分评估产妇疼痛情况。记录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爆发波能量参数[包括爆发波次数、爆发波持续时间、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RMS)、功率及峰值频率],综合评估产妇子宫肌和腹肌收缩力。结果3组产妇在年龄、BMI、孕周、剖宫产率、钳产率及产后2 h出血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和罗哌卡因组比较,左布比卡因组第一产程时长和第二产程时长延长,缩宫素使用率明显升高(P<0.05)。在T2、T3、T4时点,与对照组比较,罗哌卡因组和左布比卡因组产妇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第一产程中,与对照组比较,罗哌卡因组和左布比卡因组产妇子宫肌EMG的RMS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和罗哌卡因组比较,左布比卡因组产妇的EMG功率明显降低(P<0.05)。第二产程中,与对照组和罗哌卡因组比较,左布比卡因组产妇子宫肌EMG的爆发波持续时间明显延长(P<0.05);与对照组比较,罗哌卡因组和左布比卡因组的RMS明显降低(P<0.05)。结论0.0625%的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时能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对产妇产力无明显影响,且不延长产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