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伏气温病新探讨200040上海市华东医院潘永福对于伏气温病,历代论述颇多。如《内经》:“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夏伤于暑,秋必疟”;《伤寒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薛生白又指出:“伏气有二,伤寒伏气即春温、夏热病也;伤暑伏气,即秋温、冬湿病也”等...  相似文献   

2.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为伏邪温病范畴,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冬伤于寒"是为少阴阳气受损,阳气亏虚;春季少阳当令,伏邪温病转出于少阳,故称"春必病温"。伏邪传变外出即转出少阳,内陷即陷入少阴。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为理论指导治疗春季发热病,辨证结合患者的体质、发病节气,注重"天人合一"的原则,在治疗上寒温并用,对指导临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指导春季发热医案的辨治体会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许远建 《陕西中医》2007,28(4):511-511
感六淫而不即发者,过后方发,谓之伏邪.六淫伏邪有伏风、伏寒、伏暑、伏燥、伏湿、伏热之区别.黄帝内经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春伤于风,夏为飧泻,夏伤于暑,秋为疾疟".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素问·生气通天论》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冬伤于寒"两段经文的细读,认为"冬伤于寒,春必温病"侧重于外感火化;"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侧重于内伤杂病而导致的火热病,临床诊病应活看外感内伤,详辨病机。  相似文献   

5.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一语,始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晋代王叔和首先作注,指出:“冬伤于寒,即时而发为伤寒,未即时而发,寒毒潜藏于体内,至春发为温病。”故自王叔和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凡论述温病的发病机理,皆谓寒邪潜伏于体内,至春天温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的探讨,揭示伏气在疾病发展过程中阴阳转化的关系,为临床防治伏气病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伏气温病与杂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乃光 《浙江中医杂志》2000,35(11):461-462
伏气温病又称伏邪温病 ,指感邪后邪气伏藏下来 ,经过一段时间再发病。伏气温病的最早根据是《内经》的“冬伤于寒 ,春必病温”,但同时《内经》又认为伏藏下来的邪气不一定都是温邪或都变为温邪 ,伏气所致疾病也不一定都是温病。《素问 .生气通天论》说 :“是以春伤于风 ,邪气留连 ,乃为洞泄 ;夏伤于暑 ,秋为疟 ;秋伤于湿 ,上逆而咳 ,发为痿厥 ;冬伤于寒 ,春必病温。”这段话给后世主张伏气说的医家以广阔的发挥想象的空间 ,对温病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温病由于温邪的种类多 ,不同温邪引发的温病也各不相同 ,对其中那些起病隐秘、…  相似文献   

8.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一语出自《素问》,历代医家均将其释注为“冬伤于寒,邪不即发,寒气伏藏,春时阳气外出,邪随气而化热,发为温病”之义。自晋·王叔和至清·张志聪,乃至建国五十余年来的中医教科书亦不脱此说。  相似文献   

9.
伏气暴感病原不同论清·柳宝诒撰冬时伏邪,郁伏至春夏,阳气内动,化热外达,此伏气所发之温病也。《内经》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又云: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难经》云:伤寒有五,有温病,有热病。《伤寒论》云:太阳病,发热而渴,...  相似文献   

10.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非伏气论王玉生山东德州地区中医院(德州253000)“冬伤于寒,春必温病”首见于《素问·生气通天论》历代医家对此注解多为冬伤于寒,潜伏而春发的伏邪论,只有极少数认为,春必温病的原因为冬不藏精所致,但亦未能言及冬伤于寒之真谛。笔者认...  相似文献   

11.
正《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伏气温病中"伏寒化温"说的理论来源,治疗上应根据病位病性辨证施治。本文通过对《内经》相关原文的剖析,旨在揭示《内经》对伏气温病的病因、发病、治疗及预防等的影响。1病因病机1.1从季节伏邪而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此为重阴必阳的一种诠释。冬于五行属于阴、寒亦属阴,因此便称为重阴,"必阳"即  相似文献   

12.
秋后谈伏暑     
在秋后的时令病中有所谓:“伏暑”者。“伏暑”和“春温”一样是“伏气”为病。不过春温是“冬伤于寒”,伏暑是“秋伤于暑”。从来暑有热、湿之争,王孟英谓“暑即热”也。热为火邪,发病骤急,决无潜伏之理,只有“暑湿”才有留连伏匿的可能,以湿为阴邪,胶滞粘着,錮结难解,所以叶子雨说:“伏暑多挾湿”,吴鞠通谓:“暑得湿则留”,是有见地的。温邪能伏,正如“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寒邪能伏同,冬有“非节之暖”的冬温,与“触而即发”  相似文献   

13.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出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和《素问·生气通天论》,诸医家对此注解颇多,然未见有文对该句细细作解,文中从"耗阳说"、"伏寒说"、"潜阳说"三种说法探析"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14.
<正> 对伏气实质的看法,众说纷纭。有主伏寒化温者,有主伏暑晚发者,有主四时伏气说,有主杂气说。究伏气学说源流,始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尔后《伤寒论·伤寒例》中指出:冬时  相似文献   

15.
凡因气候变化而影响身体发生病变的疾病,统称外感病,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均为发病之诱因。者之风,夏之热,长夏之暑湿,秋之燥,冬之寒,本力四时之正气。太过不及皆能使人生病,故内经有冬仿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必餮泄,夏伤于暑,秋必  相似文献   

16.
伏气发病学说对中医现代临床的重要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伏气发病学说是温病发病的重要病因学说,始于《内经》。所谓“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等论述历来被认为是伏邪发病学说之滥觞。所谓“伏寒”、“伏风”、“伏暑”、“伏湿”等皆属于伏邪范畴。《素问·热论》云:“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王叔和注释认为是冬受寒邪,“邪伏肌肤”,至夏发为温病与暑病。唐宋医家多重视“伏寒”。明末清初吴又可《瘟疫论》倡导杂气致  相似文献   

17.
温病学"伏气温病"之说来源于《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传统解释为"冬日伤寒,即病者,为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与此相关的另一种说法为"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结合中医学气机圆运动及《内经》原文分析,笔者认为二者是有区别的,前者因冬日封藏之令太过,至春日疏泄之时,阳气升发过度,木火之气偏盛所致,为"物极必反"之意;而后者是冬令阳气封藏不足,过于消耗,卫外功能减弱所致。前者为实证,后者为虚证。  相似文献   

18.
六、温病学中的几个问题1.伏气与外感伏气、外感(即新感)的学说,在章虚谷的著作中加以肯定。如果从流溯源,那末明代汪石山有伏邪,新感的学说,王安道、王叔和论温病有即病不即病的区别;伤寒论平脉篇也有“伏气”一词;内经的冬伤于寒一节,是伏气学说的源泉。内经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意义明确。伤寒论平脉法说:“帅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  相似文献   

19.
邵学鸿 《江苏中医药》2011,43(11):82-83
伏气说的提出是医家基于对《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意会,也是对《内经》学而未明和临床未开悟的结果。其肇始于王叔和,附和于后世医家,基本点是由"病温"颠倒为"温病",进而被清.叶天士演变为温病学,又是伏气温病春温的前身。伏气说之所以得到不断发展,一是盲目创新;二是一味继承。  相似文献   

20.
温热病是祖国医学对多种传染性热性病的总称。前人根据《内经》“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等论述,按照热性病临床证候的差异,把温病的发病机理,分为新感温病和伏气温病二类。其实,《内经》四气所伤的论述,并不是指伏气为病;温病临床证候的差异,乃是不同的热性病各有不同的特有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