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对21例脑囊虫病和65例非脑囊虫病患者脑脊液用ABC-ELISA法和常规ELISA法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21例脑囊虫病患者囊虫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0.5%和81.0%,抗体几何平均滴度两法分别为1:66.66和1:28.87,差异有显著性(P<0.05),ABC—ELISA法的敏感性相当于常规ELISA法的2.3倍,有2例ABC-ELISA法为阳性,而常规ELISA法为假阴性。以上情况说明,ABC—ELISA法敏感性更高,并具有更少的假阴性,在抗体水平低的患者尤为敏感。65例非脑囊虫病患者两法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3.
探讨IgM型、IgG型及IgA型类风湿因子定量检测方法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类风湿因子分类和IL—8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类风湿因子(RF)分类和白细胞介素-8(IL-8)在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运用ELISA法检测18例活动期RA及25例缓解期RA患者血清中IgG-RF、IgM-RF和IL-8水平。结果 ①活动期RA组血清IgG-RF、IgM-RF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而IgA-RF无统计学意义。②活动期RA组血清IgG-RF、IgM-RF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抗角蛋白抗体(AKA)和类风湿因子(RF)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上的优缺点。方法对85例RA患者和其它风湿性疾病患者59例以及健康成人40例血清,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KA和乳胶凝集法检测RF。结果AKA对RA诊断敏感性40%,特异性94.4%;RF对RA诊断的敏感性77.6%,特异性74%;RF与AKA同时检测敏感性提高到84.7%。结论AKA对RA诊断特异性优于RF,并有助于不典型RA病例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产生的诱因,包括RF阳性人群的分布特点和行为习惯.方法:采用类风湿胶乳诊断试剂盒定性检测一般居民血清中的RF,以及调查每个人的基本情况和行为习惯,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所调查一般居民中RF阳性率为7.14%,女性为8.85%,男性为3.63%,另外40~60岁阳性率较高,B型血、少数民族和工人等中也较高.结论:从RF阳性率来看,人体内RF的产生可能与性别、年龄、民族、职业、血型以及一些生活习惯等诱因有关,但从统计学意义来看,有待增加调查人数做进一步的差异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转化生长因子β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检测转化生长因子 β(TGF—β)在类风湿关节炎 (RA)患者血清中的水平 ,探讨TGF—β在类风温关节炎中是致病作用为主还是保护作用为主。方法 :采用ABC—ELISA法 ,对 2 0 0 1年 2月— 6月在我院风湿内科住院的 80例类风湿关节患者及 2 0例正常健康者血中TGF—β进行检测。结果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中TGF—β含量较正常对照组的低 ,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TGF—β在RA中是以保护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9.
胶乳凝集法和ELISA法检测类风湿因子的应用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姜  王毅  程伟 《重庆医学》2004,33(1):103-104
目的比较胶乳凝集法、ELISA方法检测类风湿因子对RA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3例RA患者、21例非RA弥漫性结缔组织病、34例正常对照血清分别用胶乳凝集法检测IgM-RF,ELISA方法检测IgM-RF、IgA-RF、IgG-RF含量.结果胶乳凝集法检测IgM-RF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69.7%,77.1%;ELISA方法检测IgM-RF、IgA-RF、IgG-RF对RA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3.7%,87.7%;72.0%,89.5%,37.2%,91.2%.结论 ELISA检测RF各亚型对RA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胶乳凝集法,建议用其取代胶乳凝集法检测类风湿因子,并增设高特异性指标如抗CCP的检测,从而提高对RA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类风湿因子 (RF)常用的检测方法有乳胶凝集法、ELISA法和散射比浊法。本研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性 (ROC)曲线比较上述 3种RF检测方法对类风湿性性关节炎 (RA)的诊断价值 ,并获得最佳临界值。方法 以 2 0 0 1年 7~ 12月因关节肿痛在我院门诊就诊和住院治疗的 2 4 7例患者为实验组 ,其中RA患者91例 ,非RA患者 15 6例 ;以 12 0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组。分别采用乳胶法、ELISA法和散射比浊法测定其血清RF ,金标准为在不依赖实验室检测RF的前提下仍符合 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所修订的RA诊断标准。绘制ROC曲线。结果 ELISA法测定的IgM RF曲线下面积最大 ,与其他曲线下面积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比浊法的最佳临界值是 4 5U/ml,与原临界值相比 ,特异度明显上升。结论 ELISA法测定IgM RF对RA诊断价值最高 ,散射比浊法测定RF的最佳临界值是 4 5U/ml  相似文献   

11.
刘小玲  王伟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0):1321-1322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分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临床应用。方法:ELISA法。结果:血沉升高的患者中血清各型类风湿因子浓度显著高于血沉正常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且血沉正常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各型类风湿因子浓度也明显高于健康人群;血沉升高的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后血沉转为正常期血清中各型类风湿因子的变化,结果显示各型类风湿因子都有明显降低,尤以IgG-类风湿因子降低更为突出(P<0.01)。结论:尽管血沉是一种判定类风湿关节炎炎症活动度和病情缓解的可靠指标,但特异性不强,且阳性率不高,而测定血清各型类风湿因子更能反映患者病情状况;并能对临床治疗效果、患者恢复程度及预后做出判断。  相似文献   

12.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20例类风湿关节炎者关节滑膜上的 IgM 和 IgG 类风湿因子。前者阳性率为60%,后者为45%,总阳性率为65%。并对免疫组化、临床化验和病理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免疫组化法检测关节滑膜上的类风湿因子是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有力依据,尤其是在关节镜的应用中,对排除其他炎性关节炎具有决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IgM-RF,IgG-RF和IgA-RF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应用散射比浊法测定总RF含量,应用ELSIA方法检测IgM-RF,IgG-RF和IgA-RF。结果IgM-RF,IgG-RF和IgA-RF在RA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它风湿病患者(P<0.05)。3种RF在RA中的浓度显著高于其它风湿组(P<0.05)。高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IgM-RF和IgA-RF含量显著高于低活动期和稳定期的含量(P<0.05)。结论三种RF的检测能提高RF在RA中的检出率和特异性,对RA的诊断和活动度的观察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类风湿因子(RF)是一种以变性IgG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有IgG、IgA、IgM、IgD、IgE5类。临床上常用胶乳凝集试验测出的主要是IgM类RF[1]。对类风湿性疾病提供非特异性诊断。由于胶乳法因受测定条件影响,结果假阳性较高。为了进一步提高RF因子的检测准确性,笔者通过对不同条件下的血浆(肝素抗凝)、血清标本进行检测,并与ELISA法测定结果比较,旨在了解胶乳法的测定条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检测标本随机抽取本院60例门诊病人的静脉血。同时分离血浆(肝素抗凝)和血清待测。1.2检测方法①胶乳凝集试验(试剂…  相似文献   

15.
生物素—亲和素系统检测弓形虫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简易、实用的生物素-亲和素系统(ABC)和免疫酶染色试验(BC-IEST)和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BC-Dot-ELISA)的方法。以检测弓形虫病的微量抗体。方法 以全虫和可溶性虫体为抗原,在常规IEST和Dot-ELISA的基因上,加用ABC,观察其特异度和敏感度。结果 ABC-IEST和ABC-Dot-ELISA的特异度和常规法相同,但敏感度有显著提高。结论ABC法可应用于微量本及  相似文献   

16.
江丹英 《河北医学》2001,7(3):288-288
本科对贝克曼ARRAY - 360 -System仪做RF测定进行了初探 ,并运用于临床 ,效果良好 ,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 :取 2 54例患者静脉血 ,分别用免疫胶乳法和速率散射比浊法 (Array)做类风湿因子 (RF)试验并作比较。1.2 仪器 :贝克曼ARRAY - 360 -System型速率散射比浊仪 (美国产 )。1.3 试剂 :免疫胶乳试剂 ,上海市伊华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RF自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试剂盒 ,贝克曼公司提供。1.4 方法 :①胶乳法是利用类风湿因子 (RF)的抗“自身IgG”的抗体亦称 (抗球蛋白抗体 ) ,与人变…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检测在风湿疾病诊断中的作用,为临床提供正确的诊断依据.方法:收集我院已经确诊的RA患者77例RF检查结果及选择同期本院健康职工80例RF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77例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因子阳性66例,阳性率85.7%,对照组1例阳性,阳性率为1.30%.结论:RF诊断RA的特异性较高,但是RF对RA患者并不具有严格特异性,RF阳性不能作为诊断RA的惟一标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合并类风湿血管炎的发生、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类风湿关节炎合并类风湿血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5 d-6个月,8例合并指端坏疽的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坏疽部位无扩散,均干性坏死。4例单纯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中,2例RA病程小于5年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2例RA病程大于5年患者治疗6个月后效果差,肢体感觉异常无改善。结论类风湿关节炎合并类风湿血管炎患者病情较重,应重视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规范治疗,同时类风湿血管炎临床表现多样,较易漏诊,临床检查要全面仔细,一经确诊,应积极治疗,避免延误病情,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20.
类风湿因子分型及定量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定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中类风湿因子 (RF)分型及定量 ,重点讨论其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检测类风湿关节炎 (RA)、其他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及健康成人血清IgM RF ,IgA RF ,IgG RF水平。分析其与RA的临床相关性。结果 RF在RA、其他结缔组织病、健康成人的阳性率分别为 82 .2 2 % ,2 0 .73% ,5 .0 0 % .RA血清三型RF均高于其他自身免疫病及健康成人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P <0 .0 1,P <0 .0 5 )。RA多关节受累组IgM RF ,IgA RF高于对照组。RA骨质破坏组IgM RF高于对照组。RA治疗反应良好组IgM RF低于对照组。结论 RF分型及定量检测弥补了凝集法RF检测的不足 ,对RA的诊断、病情估计、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