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选择近年来收治的12例急性良性肌炎患儿病例,对其易发人群、发病症状、发病原因、发病时间、检查结果以及治疗结果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儿童急性良性肌炎易发于冬春季节,学龄期为易发人群,主要由流感病毒交叉感染引起,来诊患儿的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呈明显增高,可达数十倍以上,主要症状均为下肢肌肉疼痛,休息可缓解,可能是因为流感初期过度活动诱发,所以男性患儿发病率多于女性患儿。经综合治疗,预后良好,未发现后遗症。结论儿童急性良性肌炎是流感病毒直接侵犯肌肉组织从而引起炎性病变所致,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后起病,症状多为双小腿疼痛,但腿部神经系统正常以及cpk测试可进行诊断。给予限制活动,抗病毒治疗可痊愈。  相似文献   

2.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科1995-2001年门诊或住院收治的儿童急性良性肌炎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例中,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19例,20例均有突然发生的行走困难、肌肉酸痛,累及小腿肌肉17例,小腿肌肉+大腿肌肉疼痛3例,拒绝行走6例,步态异常3例,查体均无皮肤感觉异常或神经病理征,血清磷酸肌酸激酶检查18例,均升高。结论:儿童急性良性肌炎为一良性自限性疾病,起病突然,恢复快、需与流感过程中的肌痛、流行性肌痛、多发性肌炎等疾病相鉴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我科 1995~ 2 0 0 1年门诊或住院收治的儿童急性良性肌炎2 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 0例中 ,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 19例 ,2 0例均有突然发生的行走困难、肌肉酸痛 ,累及小腿肌肉 17例 ,小腿肌肉 +大腿肌肉疼痛 3例 ,拒绝行走 6例 ,步态异常 3例 ,查体均无皮肤感觉异常或神经病理征 ,血清磷酸肌酸激酶检查 18例 ,均升高。结论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为一良性自限性疾病 ,起病突然 ,恢复快 ,需与流感过程中的肌痛、流行性肌痛、多发性肌炎等疾病相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良性肌炎临床特点原因及诊治方法。方法本院儿科门诊于2010年1月~4月间均诊断符合儿童急性良性肌炎8例的临床特点、实验室资料及诊治情况。结果 8例均为急性起病,5例有前驱上呼吸道感染症状,3例无明显有前驱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血清肌酸肌酶(CPK)在急性期显著增高,一般在580~1600u/L,(正常值24~195u/L)。结论儿童急性良性肌炎起病突然,儿童主要为晨起突发小腿肌肉疼痛和步态异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病因及诊治要点。方法对30例急性良性肌炎的患儿临床表现、化验结果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支原体感染可能也是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病因。结论血清肌酸肌酶(CPK)在急性期显著增高。30例急性良性肌炎中肺炎支原体感染占16例,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良性肌炎的临床特点、病因、实验室检查特点极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7月住院治疗的28例小儿急性良性肌炎的临床资料,并随访1a。结果:28例小儿全部治愈,随访1a无复发及后遗症。结论:小儿急性良性肌炎应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7.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临床上不少见,但合并心肌损害的报道比较罕见。笔者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4月所在医院收治的急性良性肌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9例的病例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刘颖  孙晓娜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0):153+156-153,156
目的:通过对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临床分析,探讨其病因、症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全部患者确诊后采取综合治疗,主要是以限制活动、卧床休息和抗病毒、营养肌肉等综合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以利巴韦林、炎琥宁,大剂量维生素C为主,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肌痛剧烈及肌酶显著增高者加用果糖治疗。结果:患儿2周内恢复。出院后随访3~6个月,无复发及后遗症。结论:急性良性肌炎的患儿急性期均有肌痛表现,且大部分患儿肌酸肌酶(CK)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9.
小儿急性良性肌炎38 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良性肌炎的病因、临床特点、鉴别诊断及转归。方法: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月38例A,JL急性良性肌炎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中92.1%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73.7%冬春季节发病,男孩多见。38例均有突然发作行走困难、跛行、肌痛,累及双侧小腿或大腿肌肉,急性期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显著升高。30例做病原学检查,5例柯萨奇病毒IgM阳性,4例分离出B流感病毒,3例支原体抗体阳性,2例EB病毒PCR阳性,16例未检出病原。经过治疗81.6%在7d内疼痛消失,CK恢复正常,2例疾病复发。结论:小儿急性良性肌炎起病突然,据其临床特征及急性期血清CK显著增高,诊断并不困难,需与格林-巴利综合征、流行性肌痛等鉴别。其病原除B流感病毒外,柯萨奇病毒、支原体及EB病毒也可能为本病病原。该病有复发可能,其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世纪初Leichtenstern 观察到流感患者常有肌痛,波及腿、背和颈部,流感初期的肌痛发生率高达30~50%,常发生于呼吸道症状之前或同时,肌痛为暂时性,呈良性经过,随流感呼吸道症状缓解而消失。但1957年Lundberg 观察到流感起病3~5天后,于呼吸道症状缓解之际患者突然发生双侧腓肠肌疼痛伴显著触痛的肌病表现。70年代起流感并发肌病的报告增多。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除流感早期有暂时性肌痛外,于病程后期可发生急性肌炎或引致横纹肌溶解呈肌红  相似文献   

11.
儿童咽颊炎系指具有发热、咽痛等主要临床表现,查体可有腭弓、舌、咽后壁、扁桃体的充血、水肿,扁桃体上可覆有黄白色的渗出物的疾病。包括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和急性咽扁桃体炎。病原体可有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是咽颊炎最常见的病原体,A组B溶血性链球菌(GroupA Beta-hemolytic streptococci。GABHS)是咽颊炎最常见的细菌病原体。临床难以通过咽颊炎的临床表现确定其病原体.病毒或A组B溶血性链球菌所致咽颊炎均具有自限性。但后者可引起儿童多种近期及远期并发症.影响患儿生存质量。治疗咽颊炎的主要目的在于预防由GABHS咽颊炎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石强  蒲传强 《中国医药》2012,7(4):522-523
特发性炎性肌病(IIM)是以四肢近端肌肉受累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分为5种类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儿童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皮肌炎合并恶性肿瘤以及包涵体肌炎,临床上以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最常见.IIM患者的自身抗体与某些临床表现密切相关,自身免疫功能异常是IIM发生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28例多发性(皮)肌炎临床肌电图及肌活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发性肌炎是以肌肉炎症性改变为特征的肌病 ,合并有皮肤病损时 ,称为皮肌炎 ,均属特发性炎性肌病。现将我们 1993年 7月至 1999年 3月 ,对2 8例多发性 (皮 )肌炎病人临床、肌电图、肌活检结果报告如下 ,并对病因及诊断加以讨论。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12例 ,女 16例 ;年龄 18~ 65岁。单纯型肌炎 11例 ,皮肌炎 13例 ,多发性 (皮 )肌炎重叠综合征 4例。病程 2 0d至 5年 ,半年以内 14例 ,1年以内 8例 ,2~ 5年 6例。病前有前驱症状者 13例 ,其中上呼吸道感染发热者 7例 ,肺部感染 2例 ,皮疹 2例 ,关节痛 2例。1 2 临床表现 以肌无…  相似文献   

14.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26例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菊娣 《江西医药》2007,42(5):441-442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临床特点、病因、实验室检查特点以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26例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 26例患儿均呈急性起病,病前有呼吸道感染21例,消化道感染5例;多发生在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男孩多见;冬春季发病高,主要表现为双下肢肌肉疼痛和步态异常,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增高10倍以上,CPK的下降与临床症状的消失相平行.本病具有自限性,无特殊治疗方法.结论 本病起病急,以双下肢肌肉疼痛伴步态异常为特点,CPK异常升高,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为一较独特的综合征 ,国内报道较少。现将我院儿科 1995~ 1999年收治的 2 1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男 12例 ,女 9例 ;年龄最小 2岁 ,最大 11岁 ,其中 2~ 3岁 6例 ,~ 7岁 8例 ,>7岁 7例。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占 95 3 % ) ,一过性皮疹 6例 ,行走困难 16例 ,5例有跛行 ,下肢触痛 11例 ,肌力稍减弱 6例。 2 1例肌张力均正常 ,腱反射正常 ,均无感觉障碍 ,病理反射均阴性。血常规检查 :少数患儿有周围血象一过性粒细胞减少和淋巴细胞增多。血沉检查 15例均正常。 9例查脑脊液常规正常。血清酶谱检查 18例 ,3例正常 ,15例…  相似文献   

16.
第三节喉科常见疾病 一.急性会厌炎 急性会厌炎又称急性声门上喉炎,是由细菌引起的会厌黏膜急性感染。起病急,进展快,可引起喉梗阻而致窒息,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主要致病菌为流感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及肺炎双球菌等。也可由于变态反应或物理、化学物质刺激引起。全年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多见。  相似文献   

17.
徐采保  黄坚  周晖  赵忠新 《江西医药》2005,40(5):280-281
急性病毒性肌炎并肌红蛋白尿较少见.现报到1例如下:  相似文献   

18.
邵雷  潘富林  何成文 《中国当代医药》2012,(32):166+169-166,169
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是一种骨骼肌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对称性四肢近端肌无力,常伴有全身症状。该病临床表现多样,大多起病缓慢,极少数急性起病。暴发型多发性肌炎临床罕见,并发急性肾损伤,合并横纹肌溶解、肌红蛋白尿,甚至有类似急性冠脉综合症的临床表现,病死率较高。对于该类患者,早期明确诊断,积极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临床工作中接诊的一例爆发型多发性肌炎患者展开讨论,旨在分享临床诊疗工作中的心得体会。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发性肌炎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多发性肌炎共87例,合并心肌损害44例,无心肌损害43例,两组患者均行血清学、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所有资料均经SPSS13.0处理。结果多发性肌炎合并心肌损害组IgG和γ球蛋白异常率以及ANA阳性率较无心肌损害组高,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为70.5%,心脏彩超异常的发生率为61.4%。心肌损害组1年和5年生存率低于无心肌损害组,年龄>65岁是多发性肌炎合并心肌损害死亡的高危因素。结论多发性肌炎合并心肌损害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严重影响预后,高龄(>65岁)是多发性肌炎合并心肌损害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心电图和心脏彩超可以作为检测多发性肌炎合并心肌损害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20.
特发性炎性肌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ies,IIM)是一组以四肢近端肌肉受累为突出表现的异质性疾病[1],以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 PM)和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最常见。DM表现为四肢近端肌群、肩胛肌群、颈部和咽喉部肌群等受累的炎症性肌病及特征性皮损,缺乏皮损者则为PM。自1916年Sterze首次报道PM并发胃癌以来,关于DM/PM伴发恶性肿瘤的报道层出不穷。由于该病的病理过程复杂,临床表现千变万化并缺乏判断活动度的特异性指标,早期诊断困难,加上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案,造成该病预后差,死亡率高。本文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临床症状、治疗与预后、筛查的意义等方面综述如下,旨在为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