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突发性耳聋(突聋),是一种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耳蜗性聋,又称特发性聋,为耳科常见急诊。我科通过临床观察,治疗突发性耳聋与发病时间关系密切,即发病时间短,就诊时间早,治疗效果越好,现将1996年以来60例(对照组30例)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以低频突发性耳聋发病情况及激素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至2013年4月治1疗的109例低频突发性聋患者发病情况和治疗前后的听力学检查结果。109例患者依据有无激素的应用分为常规治疗组(n=45)和激素治疗组(n=64)。常规治疗组给予前列地尔、长春西汀和注射用三磷酸胞苷二钠;激素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另外给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2组均为10~14 d 1个疗程。根据病情用1~2个疗程。比较常规治疗组和激素治疗组的治疗效果。结果2组治疗后低频平均听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听力曲线类型的突发性聋发病机制、临床和听力学表现、预后和治疗方案差异较大,应根据其听力曲线的类型对突发性聋进行分型和分类。低频突发性聋听力下降大多较轻,预后较其他类型的突发性聋为佳,如及时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疗效,激素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低频突发性聋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发病3d内及时做高压氧配合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分析致聋原因,探讨防治措施。方法通过对60例(发病3d内入院30例和发病3~14d入院3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对比分析。结果突聋在发病3d内做高压氧配合药物治疗组病人总有效率100%,而突聋在发病3d以上者做高压氧配合药物治疗组病人总有效率是60%。结论突聋的高压氧配合药物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发病后治疗的时间越晚,其听力恢复的可能性越小。此病来势凶猛,发病急,进展快,听力损失可在瞬间、几小时或几天内发生,如不及时治疗就会造成永久性耳聋。必须加强社区健康教育,大力普及、广泛宣传突聋防治知识,做到早期诊断、及早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高压氧辅助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并进一步探讨突发性聋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72例突发性聋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组和对照组,均用药物治疗,高压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行高压氧治疗,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高压氧辅助治疗组的临床恢复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压氧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治疗突发性聋,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正>突发性聋是耳鼻咽喉科较为常见的急症,指在72 h内发生的、无明确病因的、至少在相邻的2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 HL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多为单侧,少数可双侧同时或先后发生[1]。我国突聋发病率尚缺乏流行病学数据,但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突发性聋的病因尚未阐明,可能的发病机制包括内耳血管痉挛、血管纹功能障碍、毛细胞损伤、膜迷路积水等。只有10%~15%的突聋患者在发病期间能够明确病因。因此,针对突发性聋的治疗主要为对症,而非对因治疗。目前常见的治疗手段包括糖皮质激素、高压氧、抗病毒药物血管活性药物等,但国际指南并不推荐抗病毒药物及血管活性药物作为首选治疗方案。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目前是国内及国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双耳突发性聋与单耳突发性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30例双耳突发性聋患者及30例单耳突发性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资料整合,双耳组患者合并糖尿病、高血脂比重高于单耳组(P<0.05),治疗效果比较单耳组高于双耳组(P<0.05)。结论由于单/双耳突发性聋患者在发病原因上存在明显的不同,因此临床特点及最终治疗效果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突发性聋(sudden deafness,SD)是耳鼻喉科常见急诊之一,多见于中年人,以单侧发病居多,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有研究报道其发病率每年约5/10万至20/10万[1]。依据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05年),突发性耳聋即突然发生可在数分钟、数小时、3 d以内出现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耳聋,至少相连的2个频率听力下降20 dB以上。突发性聋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双耳突发性聋与单耳突发性聋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效果差异进行对比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在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病例92例,将其分成双耳耳聋组和单耳耳聋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结果双耳耳聋组患者合并有糖尿病、高血脂患者所占比例较单耳耳聋组高(P<0.05),单耳耳聋组治疗有效率较双耳耳聋组高(P<0.05)。结论双耳突发性聋与单耳突发性聋患者的发病原因存在差异,从而患者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效果不同,临床应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9.
突发性聋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国内对突发性聋患者的诊疗指南包括了诊断治疗标准和突发性聋患者损失程度的分级,但对于突发性聋患者的预后指标仍无明确标准,近年来关于突发性聋患者预后相关指标的研究主要体现在检验指标与突发性聋患者的预后关系。本文将对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可判断SSNHL预后的检验检查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突发性聋为临床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当前,临床尚未对其发病机制作出全面阐述,但普遍认为与病毒感染、内淋巴积水、内耳血供等因素相关。目前,临床针对突发性聋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中西医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但鉴于该疾病致病原因较多,明确疾病发病机制、探讨一种最佳治疗方案,成为临床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1.
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或暴聋,是指发病突然,原因不明的听力在瞬间或数小时或数天内突然下降的感应神经性耳聋,耳聋程度不一,重者全聋。发病多为单侧,双侧耳聋的发病率为4%~17%。患者容易产生恐惧感,临床治疗难度较大。近年来,突发性耳聋发病率有所增加,目前病因未明,通常在患者毫  相似文献   

12.
范瑞  邱建新 《安徽医药》2010,14(3):262-264
突发性聋是耳科常见急症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且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如不及时治疗致残率很高,已成为严重危害正常人群听力的耳科疾病。由于本病病理机制不清,现治疗方案多种多样,但临床治疗效果皆不理想,本文就突发性聋现阶段诊断与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游明瑷 《成都医药》2014,(6):406-408
突发性聋(sudden deafness,SD)是耳鼻喉科常见急诊之一,多见于中年人,以单侧发病居多,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有研究报道其发病率每年约5/10万至20/10万[1]。依据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05年),突发性耳聋即突然发生可在数分钟、数小时、3 d以内出现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耳聋,至少相连的2个频率听力下降20 dB以上。  相似文献   

14.
CT和多种MRI成像方法在突发性耳聋中的选择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突发性耳聋的发生率近年来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突发性耳聋最新的诊断标准是2005年济南全国耳科会议修订的,即:突然发生(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 d以内)的,听力至少在2个相连频率下降20 dB以上的感音神经性耳聋[1].突发性耳聋,其实质是感音神经性聋,从发病部位上,病变可以位于Corti器的毛细胞、听神经或各级听中枢,其中毛细胞病变引起者称感音性聋(耳蜗性聋),如药物中毒性聋及病毒感染者即属于此类,病变位于听神经及其传导径路者称神经性聋(蜗后性聋),听神经瘤所致耳聋属此类,病变发生于大脑皮层听中枢者称中枢性聋.故致突发性聋的部位在内耳、内听道及中枢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影响突发性耳聋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69例(82耳)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因素对突聋预后的影响。结果突发性耳聋的预后与听力损失程度及发病至首次治疗的时间呈明显相关性。结论突聋听力损失为轻度和中度的,发病后在10d内得到有效治疗的,其预后越好。  相似文献   

16.
赵晓光  平杰  贾恒川 《河北医药》2012,34(8):1230-1232
突发性耳聋(sudden sensofineural hearing loss, SSHL)是常见耳科急症之一,简称突聋或暴聋[1].发病突然,原因不明的听力瞬间或几小时内突然下降,可伴有耳鸣、眩晕、除第Ⅶ对脑神经症状外,无其他脑神经症状.病因可能与病毒感染、内耳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血流迟缓、劳累、情绪激动、气压变化及变态反应有关.自Dekleyn于1994年首次报道此病以来,关于病因及治疗的争议就没有停息[2].由于对发病机制认识不一致,治疗手段多种多样,本文就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治疗的近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盐酸丁咯地尔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的血管活化剂,可用于治疗脑血管疾病及外周血管疾病,也可用于耳蜗前庭病变的治疗。为了探讨该药治疗突发性聋的效果。现从我院住院治疗的突发性聋病例中,选出资料完整的病例进行比较分析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石青彦  文庆波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8):354-354,356
目的探讨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以及如何客观地判断疗效。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我科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6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突聋时间:1周以内总有效率88.77%,1周以后总有效率66.7%;突聋伴眩晕总有效率57.38%,不伴眩晕总有效率87.38%;听力程度≥40db且呈平坦型者总有效率92.06%,听力程度<40db且呈斜坡型者,总有效率69.30%。结论突聋发病后治疗及时与否、发病时听力程度和类型、发病时是否伴有眩晕是影响预后的3个主要因素,早期及时治疗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正>突发性聋属于耳科临床急症,指原因不详、突然发生的听力损失,临床症状为单侧的听力下降,且伴有恶心、眩晕、耳鸣等全身反应[1]。由于突发性聋是一种突发事件,可发生于数分钟、数小时之内,患者通常会发生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且相连两个频率的听力下降超过20d[2]。突发性耳聋发病年龄层并不固定,主要集中于50~80岁的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非常高。当前,随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压力不断加大,突发性聋发病率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20.
突发性耳聋128例治疗预后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性聋 (突聋 )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因致聋原因很多 ,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复杂且不尽相同 ,故在治疗上无重大突破。但掌握影响突聋预后的因素 ,对其治疗意义重大 ,为寻求真正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作者对突发性耳聋 12 8例给予综合治疗 ,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98— 0 7~ 2 0 0 1— 10我院共收治 12 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 ,诊断符合标准 [1 ] 。突聋患者 12 8例中 ,男 72例 ,女 5 6例 ,年龄 14~ 6 9岁 ,均为单耳。将 12 8例突聋患者分成 4组 ,分组方法是 :A组为伴耳鸣者与不伴耳鸣者 ;B组为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