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心理辅导对儿童牙科畏惧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将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3~4岁儿童306例随机分为2组,第一组直接治疗,第二组接受心理辅导后再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就诊行为特征。结果第二组患儿的合作性好于第一组。结论儿童牙科畏惧症在临床上有着较高的发生率,初诊时的心理干预极为重要,可提高患儿就诊时的合作程度和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2.
初诊儿童牙科不合作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初次到牙科就诊的儿童其不合作行为与儿童气质、龋病严重程度等因素的相关性,以期制定个性化的牙科治疗方案,预防和应对初诊儿童的牙科不合作行为.方法 从2007年12月-2008年12月初次到儿童口腔科就诊的儿童中随机抽取195名3~7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对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和实施相应的治疗措施,并对治疗过程中儿童的牙...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近年来国人生活水平和保健意识的提高,儿童口腔疾病问题越来越受到家长及社会、医疗机构的重视。本次学习班面向儿童口腔科医师,针对临床实际,邀请国内知名儿童口腔医学专家,就儿童口腔治疗中的儿童心理、无痛及舒适化治疗、儿童口腔中龋病、牙髓病的微创治疗技术和牙外伤的处理及咬合诱导早期矫治等重点内容,结合理论讲授及实际操作,使学员了解并掌握近年来儿童口腔开展的新技术项目。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分析儿童牙科患者就诊行为状况和不合作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改良的合作行为级别评定量表对257名儿童牙科就诊行为状况和相关因素进行调查,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57例患儿不合作行为的发生率为23.3%。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儿童牙科患者不合作行为与就诊原因和患儿年龄密切相关。随着年龄增长,不合作行为发生减少。而就诊原因中的尖周炎是不合作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儿童牙科患者普遍存在不合作行为,就诊原因中的尖周炎和患儿的年龄是不合作行为的重要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5.
儿童牙病患者有着与成人完全不同的心理特点,他们与医生的配合与否是治疗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分析了800例,1~14岁各年龄阶段就诊儿童心理状况,探讨治疗中儿童产生恐惧心理的因素,提出儿童牙病治疗时对儿童恐惧心理的处理。  相似文献   

6.
浅谈口腔科临床诊疗中儿童行为控制王欣,姜广水济南市山东医科大学口腔系(250012)在儿童口腔科操作过程中能否控制好儿童的行为,取得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这不仅直接关系到口腔种医务人员与儿童之间能否建立有效的言行交流,使儿童充满信心地来接受治疗,使...  相似文献   

7.
牙科急诊患儿的行为特点和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影响牙科急诊患儿治疗时与医生合作行为的因素,并探讨这些因素与患儿合作的关系,总结出使患儿合作的经验。方法:观察255例急诊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表现,并调查可能影响患儿行为的因素。结果:牙科急诊患儿合作程度在不同年龄、性别、陪伴者间有显著性差异,而不同病因的患儿合作程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影响儿童治疗时与医生合作的行为因素多种多样,在儿童牙科急诊中掌握患儿的心理状态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600例儿童口腔科治疗中心理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儿童在口腔疾病治疗时的心理特征及变化。方法:在口腔门诊随机选择600例1~14岁的牙病患儿,通过观察儿童的情绪和行为表现进行心理状况的分析和变化规律的总结。结果: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在治疗中均有迥异的表现,并且对不同的口腔器械亦有不同的心理反映。结论:儿童就诊时医护人员应有区别地针对不同年龄患儿进行心理诱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家长对儿童牙科全身麻醉技术(dental general anesthesia,DGA)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向2011年11月.2012年3月间前来第四军医大学121腔医学院儿童口腔科就诊的1002名初、复诊患儿家长解释DGA后由家长完成调查问卷,数据采用SPSSll.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家长对DGA的接受度采用相对数形式统计,利用X^2检验明确不同因素是否影响家长对DGA的接受。结果:儿童口腔治疗常见的行为诱导方法中,家长对DGA的熟悉程度较低,仅有6.69%的家长听说并对其有所了解。在医生提出建议时,20.76%的家长会接受该技术,61.98%的家长担心麻醉药物的副作用,同时分别有超过33.33%的家长认为全麻技术会对患儿大脑及身体发育产生影响。经统计学分析,家长对DGA的接受度与家庭月收入,家长最高学历及地域因素有关P〈0.05)。结论:DGA在国内儿童口腔医学领域是一种新兴牙科行为诱导技术,患儿家长对其了解较少,接受度普遍偏低。医生在选择该方法时应做好解释工作并获得家长的知情同意。  相似文献   

10.
基于儿童口腔科的特殊性,本研究目的是探索此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儿童口腔科就诊的学龄前儿童及家长情绪影响。方法 本研究开展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恢复门诊接诊但严格防疫期间(2020年3月14日~2020年5月31日),分别采用面部情绪量表和行为分级评估量表评估来儿童口腔科就诊的学龄前儿童(n=85)焦虑状态和牙科畏惧程度;采用视觉模拟量表和改良牙科焦虑量表评估儿童家长焦虑状态和牙科畏惧症程度。结果 疫情期间,儿童口腔科就诊儿童家长焦虑情绪与家长牙科畏惧程度、医院或医护人员的防疫措施及家长性别显著相关(P<0.05);而家长职业、家长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儿童牙科治疗项目等因素对疫情期间家长焦虑情绪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疫情期间儿童焦虑情绪与儿童年龄和儿童牙科畏惧程度相关(P<0.05);儿童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家长职业、家长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儿童牙科治疗项目、疫情期间家长的焦虑情绪、家长因医院或医护人员防疫措施对疫情下儿童焦虑情绪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冠疫情期间及疫情常态化时期,儿童口腔科医护人员除做好常规诊疗工作外,还应重视就诊儿童及家长的心理变化,加强对儿童家长进行防疫措施和就诊流程的解释和引导。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南京市儿童牙病患儿就诊原因和就医行为,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儿童心理辅导。方法:对来我院儿童牙科就诊的3~12岁儿童牙病患儿或家长进行问卷调查423例,幼儿园3~6岁儿童家长问卷调查216例。调查内容包括就医原因、末次就诊接受的口腔治疗项目、6岁以下儿童中过去1年内未就医原因。结果:儿童牙病以牙痛和有口腔问题而检查者居多,分别占56.26%和17.26%,并以拔牙、龋病者居多,分别占29.08%和27.42%;定期检查和接受预防措施的较少;78.24%的6岁儿童过去1年内没有看过牙。结论:儿童牙病以龋病及其并发症为主要就诊原因,就医行为以牙病引起急、慢性牙痛和有口腔问题者居多,治疗以龋病治疗和拔牙为主。儿童和家长口腔健康教育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儿童口腔科就诊患儿家长对子女早期错畸形的关注现状,为防治儿童早期错畸形提供信息。方法:对2008.12~2009.11.期间来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儿童口腔科就诊的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同时由医生对患儿咬合状态进行检查诊断。结果:获得有效问卷922份。以错畸形为主诉就诊者占24.16%;医生诊断为早期错畸形者占20.4%(其中反30.85%,其他错畸形69.15%);X2检验表明患儿家长主诉错畸形与医生诊断错畸形存在差异(P〈0.005)。当决定接受咬合诱导治疗时,家长担心的问题依次是患儿不适(22.3%)、治疗效果和恒牙列时是否复发(21.55%)、影响进食(16.91%)和影响美观(16.67%)。结论:家长对患儿牙齿排列与咬合关注增加,就诊意识增强,但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对患儿咬状态不能正确判断,常不能及时就诊而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需要通过各种途径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和普及。  相似文献   

13.
儿童口腔科最常见的问题是患儿由于牙科焦虑或者行为管理问题不能配合治疗,对口腔诊疗的正常进行造成极大的影响。本文将从医护、患儿、监护人3个方面对可能造成患儿就诊不合作的因素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中了解患儿不配合的原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学龄前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心理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为了减少牙科畏惧症的产生,牙科畏惧症是口腔科临床常见的问题。绝大部分牙科畏惧症产生于儿童时期。方法 对本校门诊部在口腔内科就诊的具有牙科畏惧症倾向的153名学龄前患儿进行了多方面的心理防治措施。结果 分析前三次就诊时的配合情况,认为心理防治对牙科畏惧症预防是非常有效的。结论 初诊时的心理诱导极为重要,可提高患儿就诊合作程度及效率。一旦形成了严重的牙科畏惧症就很难消除。  相似文献   

15.
我科接诊的患儿绝大多数为龋病、牙髓病和根尖周病 ,就诊时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畏惧表现 ,如哭闹、躲避、拒绝治疗等 ,称之为牙科畏惧症。我们通过治疗前后脉搏的测试来观察儿童的畏惧表现。1 对象和方法从儿童口腔科门诊患者中随机选出初诊的 12 0名儿童 ,其中男 6 4人 ,女 5 6人 ,年龄 3~ 9岁 ,治疗前让其坐治疗椅上测其脉搏并记录 ,治疗完成后休息片刻再次测量脉搏并记录。2 结果表 1  12 0例儿童治疗前后的脉搏观察脉搏 (min- 1 , x±s) uP治疗前治疗后93.77± 16 .187.7± 13.13.16P <0 .02 讨论儿童对口腔科诊治过程表现…  相似文献   

16.
心理干预对牙科就诊病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儿童口腔治疗中,有效的处理病儿存在的心理问题,是决定治疗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在工作中对就诊的210例病儿进行了心理干预,收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210例在口腔科就诊儿童年龄4~12岁,其中男100例,女110例。龋病110例,牙髓炎45例,急性根尖周炎42例。慢性根尖周炎13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口腔科门诊护理配合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口腔科门诊1000例就诊患者,针对不同年龄,不同专科实施规范化护理。结果:1000例患者在门诊护士的专业护理下,医患双方均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门诊护理配合对治疗效果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环境听觉管理的舒适化治疗策略在儿童牙科畏惧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7—8月于武汉大学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就诊需行口腔治疗的3 ~ 10岁牙科畏惧症患儿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仅进行行为管理,试验组在行为管理基础上采用环境听觉管理(佩戴无线智能耳机聆听音乐或音乐故事)。采用儿童畏惧调查-牙科分量表(CFSS-DS)和Venham临床焦虑与合作行为级别评定量表(以下简称“Venham量表”)评估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焦虑畏惧水平和临床合作情况。结果    在治疗后,两组患儿CFSS-D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试验组患儿CFSS-DS评分和Venham量表评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此外,试验组患儿的临床合作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基于环境听觉管理的舒适化治疗策略能够有效缓解儿童的牙科畏惧症状和焦虑水平,提高就诊的依从性和配合度,有望为开展儿童口腔舒适化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儿童口腔科患儿的诊疗行为诱导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由于儿童心理特点,故儿童有害怕,甚至拒绝口腔疾病诊疗的行为。消除这些不利的诊疗行为,达到完成诊疗目标的方法就称诊疗行为诱导。  相似文献   

20.
儿童牙科畏惧症对充填术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到口腔科就诊时 ,经常对牙科治疗怀有不同程度的害怕和紧张心理 ,出现哭闹和不合作而逃避治疗 ,表现为牙科畏惧症 ,给治疗带来困难及危险 ,严重影响治疗效果。本文通过龋病治疗后银汞合金脱落率来观察儿童牙科畏惧症对治疗效果的影响。1 临床资料选择儿童口腔门诊患儿 199名 ,男 111名 ,女 88名 ,年龄 3~ 9岁 ,均为乳磨牙邻面中龋及深龋共计 378牙。其中81例哭闹、不合作的患儿为实验组 ,患牙 15 2个 ;另外 118例不哭闹、较合作的患儿为对照组 ,患牙 2 2 6个。2 方法患牙常规去龋 ,制备邻牙合面洞 ,75 0mL/L乙醇棉球消毒窝洞 ,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