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江泽  周祖文 《医学信息》2007,20(8):1515-1516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常见的周围血管阻塞性疾病,早期诊断对指导治疗及改善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以往靠临床症状和体征判断DVT,但缺乏准确性。X线静脉造影为诊断DVT的金标准田。但存在着禁忌症及对血管造影新的创伤。超声检查以无创、重复性强、又能同时提供血流动力学信息,被誉为“非创伤性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2.
多排螺旋CT(MSCT)在检查PTE时,可以同时检查下肢深静脉,称间接性MSCT静脉造影(MSCT venography.MSCTV)。间接性MSCTV是应用CT高分辨力特点,在MSCT肺动脉造影后,延迟一定的时间,对再循环后下腔静脉、髂静脉、股静脉、胭静脉及胫静脉显影的快速采集与重建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MR静脉血管造影检查(MR venography,MRV)对有症状的急性DVT具有诊断价值。MRI在检出盆腔和上肢DVT方面较其他检查手段有明显优势,部分研究提示MRI可用于检测无症状的下肢DVT。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诊断性检查,尤其对深部静脉血栓形成(DVT)诊断的临床应用原则的评价.作者强调DVT临床的可能性有重要意义,园其对所有诊断性检查的阳性预测值(真阳性率)和阴性预测值(真阴性率)都有很大影响。在选择检查用以诊断DVT方面,医生们首先考虑的应是临床可能性,然后考虑所采用检查的定位准确性和它的费用及效益.在75%~80%怀疑有DVT形成的病人,可根据无创性检查,如超声或阻抗体积描记法而无需静脉造影进行临床处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栓塞 (PE)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患者置入下腔静脉滤器 (IVCF)对PE反复发作的预防作用及安全性。方法我院1998年10月~2002年10月经同位素肺通气/灌注扫描、下肢深静脉造影及血管超声明确诊断的急性肺栓塞 (APE)合并DVT患者15例 ,男9例 ,女6例 ,年龄40~66(54±7)岁 ,大面积PE10例 ,次大面积PE5例 ,均予尿激酶、低分子量肝素及华法令溶栓、抗凝治疗。治疗后显效9例 ,有效6例。在溶栓、抗凝治疗后9~21d行IVCF置入。滤器置放于双肾静脉以下的腔静脉内 ,分别于置入滤器后3d、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摄腹部平片及行超声检查观察滤器位置及病人的临床症状。结果15例DVT患者置入IVCF全部成功 ,随访病例无丢失 ,随访率100 %。置入15枚IVCF ,随访无1例发生滤器超过肾静脉水平或滑入髂静脉 ,彩超检查未发现IVCF内血栓形成 ,15例患者随访2~26个月 ,无一例死亡及再次发生PE ,有2例分别于置入后3个月、12个月感活动后胸闷 ,经同位素肺通气/灌注扫描检查未见异常。结论本组15例置入IVCF患者 ,均证实为大面积或次大面积PE合并DVT,临床属高危PE ,且已予正规抗凝、溶栓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 ,为预防PE反复发生而置入IVCF,定期门诊随访2 -26个月 ,无1例再发PE ,证明IVCF是预防P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对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患者进行介入溶栓治疗的选择原则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38例DVT患者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后进行血管腔内治疗,包括静脉腔内插管溶栓术38例、球囊扩张术14例和支架放置术2例。48h照腹平片观察滤器的位置.1周后行彩色多普勒检查了解下腔静脉和病变深静脉的通畅度。出院后定期复查滤器位置和患肢情况。结果 髂静脉、锁骨下静脉和肱静脉DVT的完全缓解率为100%,股静脉DVT完全缓解率为93.3%,小腿静脉DVT为68.4%;其余为部分缓解。滤器放置成功率为100%,溶栓过程中及追踪复查均未发生肺动脉栓塞。结论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介入溶栓治疗结合下腔静脉滤器放置术有效而安全,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对有效地预防、诊治DVT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方法2009年2月~2013年12月静海县医院脑外科入院的115例颅脑创伤患者,入院后根据病情间断行双下肢周径及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血D-二聚体等实验室检查。结果115例颅脑创伤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30只下肢静脉,共检出20例DVT患者,血栓的发生率8.70豫。其中腓肠肌静脉血栓16例,占80.00豫。对DVT患者及高凝患者在伤情允许下采用制动、抬高患肢、抗凝溶栓等治疗,16例完全治愈,3例好转,1例患者突发死亡。结论颅脑创伤患者存在较高的并发DVT风险。彩色多普勒超声被认为是DVT首选的无创诊断方法。提高对颅脑创伤患者发生DVT风险的认识,进行DVT的早期预防和给与DVT患者及时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汤庆锋 《医学信息》2010,23(14):2350-235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65例临床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图像的特点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率高,简便,无创,易重复。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无创性诊断DVT首选诊断方法 ,即可迅速显示下肢静脉的解剖结构,又可提供血流动力学信息及时准确为临床提供治疗方案,日益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9.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65例临床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图像的特点分析.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率高,简便,无创,易重复.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无创性诊断DVT首选诊断方法,即可迅速显示下肢静脉的解剖结构,又可提供血流动力学信息及时准确为临床提供治疗方案,日益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0.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造影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造影方法及表现。方法:对79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行血管造影检查,其中单纯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17例,另62例加做股静脉插管造影。结果:79例患者髂静脉均有不同程度的狭窄,左侧72例,右侧6例,双侧1例;其中髂静脉病变部位近端增宽、密度减低25例,局部狭窄23例,充盈缺损14例,正位造影正常、侧位造影明显狭窄14例,髂静脉闭塞3例。所有患者显示不同程度的股静脉瓣膜返流。结论:血管造影是诊断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最确切和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患者进行介入溶栓治疗的选择原则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38例DVT患者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后进行血管腔内治疗,包括静脉腔内插管溶栓术38例、球囊扩张术14例和支架放置术2例.48h照腹平片观察滤器的位置,1周后行彩色多普勒检查了解下腔静脉和病变深静脉的通畅度,出院后定期复查滤器位置和患肢情况.结果髂静脉、锁骨下静脉和肱静脉DVT的完全缓解率为100%,股静脉DVT完全缓解率为93.3%,小腿静脉DVT为68.4%;其余为部分缓解.滤器放置成功率为100%,溶栓过程中及追踪复查均未发生肺动脉栓塞.结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介入溶栓治疗结合下腔静脉滤器放置术有效而安全,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上肢创伤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6例上肢创伤围手术期合并DVT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诊断方法有上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上肢动脉造影以及血浆D-二聚体检测,治疗方法以尿激酶溶栓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抗凝为主。结果 16例患者中血清D-二聚体水平增高14例,经上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8例,经CTA检查发现3例,经上肢血管造影诊断5例。6例术前并发DVT患者经治疗后5例血栓消失,行骨折切开复位术,术后痊愈出院;10例术后并发DVT患者经治疗后8例血栓消失,2例在住院期间并发肺栓塞,1例经积极抢救成功,1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诊断上肢创伤骨折合并DVT的首选方法,一旦确诊应早期溶栓及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CCF)的超声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 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本院就诊的颅脑外伤患者10例,其中9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诊为CCF患者,对患者眶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特点.结果 9例CCF患者均显示眼上静脉迂曲扩张、眼上静脉反向血流及动脉化血流频谱,扩张的眼上静脉管径在2.2~5.0 mm.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外伤性CCF经济、无创、准确,可作为首选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白玲玲 《医学信息》2018,(2):152-153
目的 了解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在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2016年8月~2017年5月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4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静脉造影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方式对其进行检测以及分析对比。结果 参与本研究的45例患者,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与静脉造影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的准确率达到91.10%。结论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诊断,具有操作便捷、安全性好、准确率高的特点,同时直观的图像显示有助于清晰展示静脉血管病变情况,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苏宁 《医学信息》2009,22(7):1333-1333
虽然随着X线影像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CT及MR造影技术越来越普及,但静脉肾盂造影(intravenous pyelography,IVP)有其操作简单、检查费用较低、诊断较明确的优势,仍是最常用泌尿系统X线检查方法.但含碘对比造影剂使个别人发生碘过敏反应,腹部加压引起的迷走神经反应等不良反应在静脉肾盂造影的全过程中还是经常发生.为了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使其安全顺利的完成造影全过程,对其进行充分的细致的准备及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下肢骨折患者合并深静脉血栓的早期筛查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北京积水潭医院2005~2006年间收治的下肢骨折合并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病例,总结出有效的早期筛查诊断方法。方法对于在2005—2006年间入我院骨科治疗的下肢骨折早期(7d)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和血清D-二聚体(D-dimer)值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值筛选出可疑DVT病例,经多普勒超声和/或静脉造影确诊。结果共收治早期下肢骨折患者398例,其中可疑DVT患者275例(69.1%),经多普勒超声和/或静脉造影确诊DVT患者共56例(20.4%)。56例患者中4l例患者(73、2%)D-二聚体大于正常值(400μg/L),38例患者(67、9%)FIB高于正常值(4g/L)。15例D-二聚体正常的DVT患者中,其近端骨折和远端骨折患者病例数相近(53.3%,46.7%),有13例(86.7%)伴发有FIB升高。D-二聚体和FIB对于DVT的敏感性接近(73.2%,69、1%)。结论骨折患者的DVT发生率较正常人群明显升高。在该类人群中,有效的DVT早期诊断筛选方法为常规监测血清D-二聚体和FIB值,如二者中有一项升高,都需要及时进行多普勒超声和/或静脉造影来确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胫后静脉途径置管直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8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先行患肢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后,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的基础上采用胫后静脉置管微泵持续推注尿激酶直接溶栓治疗,对其中髂静脉狭窄5例和闭塞1例患者在拔除溶栓导管后实施髂静脉球囊扩张成形术。结果:18例患者置管溶栓治疗后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1例术前合并肺动脉栓塞者症状消失。溶栓后的健、患侧大腿周径差及小腿周径差比治疗前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期间,无一例围手术期死亡,无肺动脉栓塞发生,无置管处渗血或血肿形成、神经损伤等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17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12个月,平均5个月。15例肢体肿胀基本消退、肌张力减低、恢复正常劳动力;2例活动后肢体出现轻微肿胀伴沉重感,能进行正常家务劳动;17例均未出现患肢浅静脉曲张及静脉营养性障碍。结论: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胫后静脉置管直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疗效好、创伤小、安全性高、适应证宽,便于护理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译文双语篇     
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性检查[英]/I.Brownell…//Arch Intern Mod 1994,154:1921-1928 通过对诊断性检查,尤其对深部静脉血栓形成(DVT)诊断的临床应用原则的评价,作者强调DVT临床的可能性有重要意义,因其对所有诊断性检查的阳性预测值(真阳性率)和阴性预测值(真阴性率)都有很大影响。在选择检查用以诊断DVT方面,医生们首先考虑的应是临床可能性,然后考虑所采用检查的定位准确性和它的费用及效益。在75%~80%怀疑有DVT形成的病人,可根据无创性检查,如超声或阻抗体积描记法而无需静脉造影进行临床处理。超声检查在费用及病人舒适方面优于静脉造影,它能确定栓子的解剖范围。对症状性DVT形成应考虑新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9.
肺静脉异位引流是肺静脉未与左心房连接,直接与体静脉或右心房相连,分为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和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在先天性心脏病中发病率约为5.8%。因该病临床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诊断主要依靠辅助检查,可行心电图、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右心导管和心脏造影、CT、MRI检查,超声因其操作简便、无创、可动态实时检测、方便可重复多次检查、可多切面观察肺静脉,为诊断该病的重要手段。笔者就3例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128层CT对左肾静脉(LRV)压迫综合征的显示方法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三峡大学人民医院经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诊断的LRV压迫综合征患者30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5例;年龄15~55岁,平均年龄36岁;病程1个月~6年。采用多种后处理方法显示病变,并与肾静脉造影比较。结果对比影像学的诊断标准及肾静脉造影的"金标准",128层CT诊断阳性率非常高,达到100%;假阳性5例,假阳性率约为16.7%,5例假阳性均经肾静脉造影证实LRV内压与下腔静脉内压差小于0.49 kPa(5 cmH2O)。结论LRV压迫综合征牵涉的多种病理改变128层CTA均可显示清楚,诊断明确,可代替肾静脉造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