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探讨异证同脉的脉图表现及实现脉诊的客观化、规范化,并使脉诊在辨证论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分析了924份滑脉脉图,结果:滑脉脉图特征是肺波小于1/2心波。滑脉脉图分为4种:脾波高于肺波,脾波等于肺波,脾波低于肺波,无脾波。不同的证有不同的滑脉脉图。说明异证同脉是一定历史阶段对脉象的宏观认识,脉图可以揭示切脉难以发现的脉象差别。  相似文献   

2.
肺阴虚气阴两虚脉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脉图对脉诊进行研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也是脉学发展研究的必由之路,本文分析了肺阴虚气阴两虚脉图的变化及五脏的关系。1 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职工中无任何自觉症状的平脉32例,门诊及住院病人54例,其中肺阴虚28例,气阴两虚26例,男30例,女24例,年龄23~88岁。2 方法 用日本光电4203型生理记录仪描记双侧寸关尺浮中沉18部脉图,描后即刻由专人切诊以定脉象。纸速25mm/s,1mv=10mm。3 结果3.1 图1为平脉图。脉图主体为心肺二个波,心波高大在前,肺波稍低在其后,肺波高>1/2心波高,…  相似文献   

3.
一、填下列空白 1.五脏所恶: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是谓五恶。 2.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 3.五脉应象:肝脉(弦),心脉(钩),脾脉(代),肺脉(毛),肾脉(石),是谓五脏之脉。 4.五势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5.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  相似文献   

4.
马连珍主任从中医整体理论出发,认为冠心病虽病位在心,但与胃,肝,肺,脾,肾关系密切,所以在多年用汤剂汉字冠心病,心绞痛的基础上,总结出心胃,心肝,心肺,心脾,心肾五脏同治的方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黄帝内经》提出“五脏藏神”理论,即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基于此,失眠与焦虑共病的内在病机当为“神不得藏”,其中以“心神”“肝魂”“脾意”为辨治重点。心不藏神则神烦,治当安心神,方选天王补心丹加减;肝不藏魂则惊悸,治当归肝魂,方选一贯煎化裁;脾不藏意则郁结,治当宁脾意,方选归脾汤出入。同时,基于五脏一体观,亦应重视肺、肾二脏的藏神功能。各脏神有所藏,则失眠与焦虑得平。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6.
《伤寒杂病论》在论述失眠时除强调少阴的本证以外,也强调失眠与五脏的相关性。提出五脏皆令失眠从神论治的理论,具体治则包括,肝失眠,养血调肝、宁心安神;心失眠,清宣郁热、除烦安神;脾失眠,缓下里热、和胃安神;肺失眠,滋阴清热、润燥安神;肾失眠,交通心肾、降火安神。  相似文献   

7.
临床解惑     
背痛与消化系疾病有何联系?如何辨治? 答,背是躯体的一大部位,内廓心肺,膈下有胃、胰、肝、胆。后下为肾之外府。《灵枢·背腧》谓“五脏之腧出于背者”有肺、心、膈、肝、脾(胃)、肾等。《灵枢·经脉》篇叙述人体结构认为“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背部骨脉纵横,筋肉丰富,人体气血津液及脏腑在病理状态下,均有可能出现背部的症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医学“整体观”和“五脏藏神”的理论,强调从五脏论治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以“五脏同调、侧重不同”为治疗原则,随证选方用药。遣方用药兼顾五脏,选用擅入肝心脾肺肾的效药,辅以清热、化痰、泻火、活血、潜镇,侧重补肾者不忽视调肝与和胃,侧重清心者兼顾疏肝与健脾,侧重凉肝者不忘清肺与清心,侧重清肺者勿忘凉肝与清心;肝不藏魂,侧重调肝;心神不宁,侧重调心;脾不舍意,侧重健脾;肾不主志,侧重补肾;肺不舍魄,侧重清肺。  相似文献   

9.
喘证之治法颇多,有治肺、治脾、治肾、治肝、治心、治胃、治痰、治气、治血、治水之别,又有肺肾同治、肺胃同治、心肺同治、肝肺同治、脾肾同治、脾肺同治和肺与大肠同治  相似文献   

10.
李绍英 《山西中医》1989,5(5):32-33,50
本文采用脉象仪和超声心动图观测了冠心病弱脉者的脉图参数和左心室舒缩功能,并与冠心病弦脉者和正常人平脉者进行了比较,发现冠心病弱脉者的脉图参数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其主要特征为:①脉图波幅降低;②脉图面积减小;③主波上1/3处宽度增大;④每搏工作量减小。左心室舒缩功能的测定揭示,冠心病弱脉者存在着明显的左心室舒缩功能的障碍,提示左心室舒缩功能的减退,导致心输出量的降低是产生弱脉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寸口脉是中医诊断疾病的手段之一,历代医家非常重视,但左右关脉定位问题一直是历代一家争论焦点。但《黄帝内经》确立了脉学地位,王叔和的《脉经》"肝心出左,脾肺出右,肾与命门俱出尺部。"至今广为临床医家应用。经过理论考证、临床实践发现"左关脉应对应于脾胃,右关脉对应于肝胆,"才符合人体脏腑对应原则,通过临床实践,符合临床疾病发病规律,能准确判断疾病的定位、病性,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2.
抑郁症临床分为初、中、末三期,初期病位在肝脾,病变涉及少阳,病性为实,主要病机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中期肝气郁滞较重,其病位涉及肝胆脾胃,病性亦为实证,主要病机为肝气郁滞,可伴痰浊内生;末期虚证多见,病位涉及心肺肝肾等,可兼痰浊瘀血阻滞,也有因虚致实之证。  相似文献   

13.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性不孕症属中医月经后期、闭经、不孕症等范畴,目前普遍认为其病因为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功能失调,与肾、肝、脾三脏功能失常相关。心主血脉,与肾、肝、脾、肺在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方面存在密切联系。心主血脉功能失常,或心与肾、肝、脾、肺的功能关系失调,均可引发PCOS性不孕症。因此,心与PCOS性不孕症的发病具有相关性,从宁心安神、交通心肾等方面论治PCOS性不孕症具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太原市杏花岭区离退休干部老年痴呆症为代表,调研本地区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特点.方法:随机调查太原市杏花岭区离退休干部老年痴呆症患者45例,从发病年龄、病程、情志特点、舌脉情况、全身相关症状、中医证型分布、脏腑定位等方面进行调研并进行总结.结果:本地区离退休干部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年龄段以65~75岁为多,76岁以上较少,病程以6~10年为多,1~5年次之,大于11年的较少;情志特点以抑郁内向者最多,其次为急躁易怒和焦虑,而平和及开朗者极少;舌脉象显示本地区老年痴呆症患者呈现虚证较多,而阳气虚者多于阴虚火旺者,再其次表现为脾虚痰湿者,而瘀血表现的较少;主要相关症状覆盖了智能改变、人格改变,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三个方面;证型以髓海不足及肝肾亏虚最多,其次为脾肾两虚及痰浊阻窍,而心肝火旺和气滞血瘀相对较少;脏腑定位以肝脾肾为主,最后波及于心.结论:本地区老年痴呆症和年龄具有密切的正相关,而且缠绵难愈,其心身疾病互为恶性循环.患者呈现虚证较多,整体生存质量的下降.肾精髓海的空虚为主因,后期伤脾生痰,最后致瘀而波及心神.总之本地区离退休干部的老年痴呆症具有明显的普遍性特征,希据此规律可以对其治疗提供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讨论艾滋病(HIV/AIDS)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病(TSM)的中医证候及证型分布规律,为全面深入的临床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7年8月,南昌市第九医院收治的78例确诊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数据整理、统计分析。结果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病患者中医证候以虚证人数为多,证型中以气阴两虚证人数为最多,五脏证候中以肾阴虚证型人数最多,存在气血阴阳亏虚,兼有湿、热,病位在肾,涉及肺、脾、心、肝。结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病患者中医证候以虚证为主;病位在肾,涉及肺、脾、心、肝。  相似文献   

16.
《山东中医杂志》2017,(11):915-918
慢性前列腺炎病位在前列腺,前列腺为精室的一部分,本病与脾、肾、肝、心、肺及膀胱、睾丸、附睾等脏腑、器官相关,由湿热外邪侵袭下焦、蕴积膀胱;或脾失健运、湿浊内蕴下焦,郁结于精室;或肝气郁滞、败精郁滞精室;或肺肾气虚、水液停滞膀胱,进而影响到精室而发生精室瘀滞、增生。脾肾之虚是本,湿热外邪、湿浊、瘀毒阻滞精室是标,本虚标实贯穿本病的整个过程。治疗上选取多经的多个腧穴,针刺、刺血、拔罐、按摩等多种方法并用。针药结合、二便同调,可以提高和巩固疗效。  相似文献   

17.
楤木皂苷A为太白楤木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该文通过建立SD大鼠主要脏器中楤木皂苷A的LC-MS/MS分析方法,同时口服灌胃楤木皂苷A 50 mg·kg~(-1),测定大鼠主要脏器(心、肝、脾、肺、肾、脑)中的楤木皂苷A含量,探讨体内的组织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楤木皂苷A在SD大鼠主要脏器中的方法学考察符合要求,口服灌胃楤木皂苷A 50 mg·kg~(-1),在心、肝、脾、肺、肾、脑组织均有分布且在1 h或2 h时达到最大值。在给药后不同时间点楤木皂苷A的组织分布情况不同:给药20min各组织含量:肝心脾肺肾脑;给药1 h各组织含量:肝脾肾肺心脑;给药2 h各组织含量:肝肾心脾肺脑;给药4 h各组织含量:肾肝脾心肺脑;给药8 h各组织含量:脾心肝肾肺脑。提示楤木皂苷A主要分布于肝组织,这也与太白楤木常用于治疗肝脏疾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另外,楤木皂苷A在脑组织中虽含量低但有明显分布,提示药物可能会透过血脑屏障,也为楤木皂苷A在脑组织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徐福松教授认为男科病的病理特点之一是正虚邪恋、虚实夹杂,故常用扶正祛邪、消补兼施法施治,使消中有补不会克伐正气、补中有消毋虑留滞邪气;在辨治男科病时,主张主病辨证、勿忘整体,辨证之度、量度施治,辨清标本、治本顾标,多方辨证、兼顾治之;强调男科病的辨证以全身和局部相结合,诊断以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治疗以辨证和辨病相结合;指出男科病大凡病发于肝、膀胱、心者以实证居多,病发于肾、脾,肺者以虚证居多,故确立男科病的内治法则是实则治肝、治膀胱、治心为主,虚则治肾、治脾、治肺为主。  相似文献   

19.
170例静脉吸毒HIV感染者/AIDS患者中医证候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静脉吸毒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以中医理论、相关文献以及专家经验为基础,编制“静脉吸毒HIV感染者/AIDS患者中医证候调查表”,对170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进行一对一统一问卷调查,将调查结果进行证候统计分析。结果这些患者的证候(证型)出现频率较高(10%以上)者依次为:脾胃气虚、肝郁气滞、肾阴虚、痰热蕴肺、肝胃不和、肺气虚、肾阴阳两虚、气虚证、痰湿蕴肺、肝火证、心阴虚。实证为主的证候多见于肝、肺,虚证为主的证候多见于肾、脾胃、肺。结论本研究的常见证候(证型)与其他同类研究结果有较大差异,可能由于在不同的艾滋病证候研究过程中,患者(被调查者群体)和研究者均存在诸多内、外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