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新生期大鼠反复惊厥后海马中Beclin-1急性期的表达及3-甲基腺嘌呤(3-MA)的干预作用.方法 生后6d的SD大鼠108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每组36只,惊厥组每日吸入三氟乙醚诱导惊厥发作5次,每次间隔30 min,连续9 d;对照组同样操作但不吸入三氟乙醚;3-MA组惊厥前腹腔注射3-MA(总量2μL),然后以同样方法吸入三氟乙醚诱导惊厥,方法同惊厥组.3组大鼠于最后一次惊厥后1.5 h、3 h、6 h、12 h、24 h、48 h断头取腩,每组每个时间点分别为6只大鼠.采用Western blot分别检测3组大鼠大脑海马中Beclin-1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同一时间点相比,惊厥组海马组织中Beclin-1的表达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惊厥组同一时间点相比,3-MA组Beclin-1的表达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惊厥后自噬途径被激活,3-MA参与了自噬途径的涮控.  相似文献   

2.
对于脑外伤后中枢神经系统乳酸中毒,人们早已有所认识。作者通过动物实验研究阐明这种代谢性酸中毒确有危害性,它能导致脑功能障碍、细胞肿胀和死亡。因此设想使用能进入血脑屏障渗透到中枢神经系统细胞内的碱制剂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HAM)治疗脑外伤后中枢神经系统代谢性酸中毒。作者将15对杂种猫做2.85大气压(80%致死量)的液体撞击损伤(fluid-prcussion)后放在笼子里使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新生期惊厥对大鼠海马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1(NR1)和γ-氨基丁酸A受体α1亚单位(GABAARα1)表达的长期影响,以期揭示发育期惊厥导致成年大鼠惊厥阈降低的机制.方法 生后6 d的Wistar大鼠48只采用完全随机法分成三氟乙醚吸入惊厥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只,惊厥组再细分为单次惊厥组(诱导惊厥一次,持续30 min)和反复惊厥组(每天诱导惊厥一次,持续30 min,连续6 d),对照组同样操作但不吸入三氟乙醚.分别于惊厥后第7天和第75天取大鼠海马,匀浆提取膜蛋白,应用免疫印记法测定NR1、GABAARα1蛋白表达.结果 单次惊厥组和反复惊厥组75 d的海马NR1表达无显著变化,而反复惊厥组7 d的海马NR1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GABAARα1亚单位在单次惊厥组第75天以及反复惊厥组的表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期大鼠反复或单次长程惊厥持续状态能够对海马NR1和GABAARα1表达产生远期影响,这种改变可能在发育期惊厥导致的脑兴奋性提高和惊厥阈降低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急性氧化乐果中毒后脑水肿的MRI表现和病理改变对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建立40%氧化乐果皮下染毒急性猫中毒模型,观察急性有机磷中毒脑损害的MRI影像学表现的发生发展规律,分析影像学表现与脑组织光镜、电镜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将健康家猫25只,分为三组,对照组、染毒治疗组、染毒未治疗组。对照组(5只):即未染毒动物。染毒治疗组(简称染毒组)(15只):腹部皮下四点等量注射40%氧化乐果0.3ml/kg。染毒后2min肌肉注射0.5mg/kg硫酸阿托品,然后视动物流涎、流泪情况酌情肌注阿托品。染毒未治疗组( 5只):腹部皮下四点等量注射40%氧化乐果0.3ml/kg。对染毒后3小时,6小时、24小时脑MRI。表现与相应时间点脑组织光镜、电镜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40%氧化乐果皮下染毒制作猫急性中毒模型,染毒后6小时、24小时MRI图像出现脑水肿。HE染色光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3小时开始即出现广泛水肿表现,同时存在细胞毒性水肿和血管源性水肿,三者形态学表现相符。电镜示血脑屏障出现形态学变化,延髓24小时、6小时电镜切片中观察到神经元细胞质近三角形类晶体样物质。结论:氧化乐果染毒急性脑水肿的模型成功建立,中毒后脑水肿为混合性水肿,MRI出现异常表现稍晚于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5.
背景:在去神经早期大鼠骨骼肌成肌调节因子(MyoD)表达明显上调,有明显延缓骨骼肌肌萎缩的作用。临床实验证实电刺激是治疗失神经肌萎缩的有效方法。尚未有实验证实电刺激对失神经肌萎缩MyoD表达的影响。 目的:验证电刺激对大鼠骨骼肌MyoD基因表达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8-07/11在山西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 材料:健康的SD大鼠36只,雌雄不限。随机分成3组,即空白对照组、去神经组、电刺激组,每组12只。 方法: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去神经组和电刺激组大鼠制作右侧坐骨神经离断,腓肠肌失神经支配模型。用电刺激对电刺激组进行刺激,1次/d,30 min/次。分别于去神经第2,7,14,28天,处死大鼠,取小腿的腓肠肌肉标本。 主要观察指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MyoD mRNA的表达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MyoD蛋白表达的变化。 结果:在去神经支配后第2,7,14,28天,去神经组和电刺激组标本中MyoDmRNA和蛋白含量表达上调,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电刺激组表达高于去神经组(P < 0.05)。 结论:通过电刺激可以上调大鼠腓肠肌失神经模型MyoD的表达,说明电刺激是延缓骨骼失神经肌萎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单次剂量静脉内甘露醇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小脑体积,降低颅内压力,便于手术中暴露病变,以及预防和治疗脑疝。但对其迟发作用尚未见报道。本文作者就单次和多次剂量甘露醇的迟发作用在猫脑做了研究。作者为已造成血管源性脑水肿的猫静脉注射~(14)C 标记的甘露醇和Evans 蓝染料。在形成模型后1小时,随机将23只猫分(体重2.5~3.1kg)为二组,一组注入一剂甘露醇,另一组五剂。甘露醇含量为20%,每剂用量为0.33g/kg,15分钟内注入,如为多剂,每剂间隔4小时。于最后一剂运用4小时后将动物杀死,用液体闪烁记录仪对动物脑、血液和脑脊液浓度进行分析,通过比重测定技术测量脑组织内含水量。  相似文献   

7.
电刺激伏核对吗啡成瘾心理依赖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通过建立脑深部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SD大鼠双侧伏核的动物模型,探讨DBS伏核对吗啡心理依赖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 40只大鼠同期依大鼠立体定向图谱行双侧伏核刺激电极的植入术,20只为吗啡假刺激组,20只为DBS组.术前(用药后第15天)、术后(刺激后第2~6天)对戒断症状进行评分,术前(用药后第15天)和术后(刺激后第2、4、6天)行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研究大鼠的行为学变化40只大鼠成功地同期双侧伏核植入DBS刺激电极, 条件位置偏爱实验结果为吗啡成瘾大鼠在伴药箱平均停留时间长于非伴药箱,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DBS组与术前及吗啡假刺激组相比在伴药箱平均停留时间均明显缩短,具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高频电刺激伏核能有效减轻大鼠吗啡心理依赖症状.术前戒断症状评分结果表明吗啡成瘾大鼠模型的成功建立(P<0.01);术后DBS大鼠的戒断症状与术前相比具统计学意义,证实DBS减轻了大鼠的躯体依赖症状.结论 高频刺激吗啡成瘾大鼠双侧伏核,能够有效地减轻大鼠吗啡心理依赖症状,为DBS伏核治疗吗啡等成瘾药物的心理依赖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高频电刺激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NAc)对吗啡诱导戒断大鼠觅药行为的影响,分析NAc在大鼠成瘾行为中的作用。方法26只雄性SD大鼠通过吗啡强化形成条件性位置偏爱后,13只予以120Hz高频电刺激伏隔核(吗啡刺激组),另13只予以假刺激(吗啡假刺激组)。15d后给予注射吗啡,诱导大鼠恢复位置偏爱行为,测量并比较两组的位置偏爱得分。结果吗啡电刺激组大鼠在注射吗啡诱导下不易恢复对吗啡的条件性位置偏爱,位置偏爱得分为(237.59±79.89)s,吗啡假刺激组为(441.29±212.68)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刺激NAc能阻断注射吗啡诱导戒断大鼠恢复觅药行为。在成瘾药物诱导戒断动物觅药行为的过程中,NAc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捕食应激对大鼠行为及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建立较理想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动物实验模型.方法将4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单纯捕食应激组(单纯组,n=15)、加强捕食应激组(加强组,n=15)和对照组(n=12).单纯组鼠仅与猫无生理伤害性接触10min(即单纯捕食应激);加强组鼠则在与猫接触后1周被再次被置于实验环境中5min(即加强捕食应激).结果在1个月的观察时间内,加强捕食应激可致实验动物旷场活动性明显减少[(10.2±2.4)分,P<0.05],拒俘反应性明显增强[(2.67±0.51)分,P<0.01].实验后第3天,加强组鼠Morris水迷宫训练潜伏期明显延长[(58.6±11.7)s,P<0.01];空间觅向能力测试时在水迷宫的四个象限中无目的漫游.结论加强捕食应激成功诱发了实验动物较长时间的活动习性改变、警觉水平过高、惊恐行为、环境适应能力下降、躲藏逃避反应等多种行为异常,以及短暂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障碍,可基本满足PTSD的主要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0.
石菖蒲及其成分对幼鼠电刺激反应性和电致惊厥阈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石菖蒲及其成分对幼鼠电刺激反应性和电致惊厥阈的影响 ,以阐明石菖蒲及其成分抗儿童癫痫的有效性。方法 将 70只 3周龄 Wister幼鼠随机分为灌胃组和腹腔注射组 ,灌胃组于用药前后 5 d,腹腔注射组于用药前后 1h分别给予电刺激 ,观测电刺激反应性和电致惊厥阈。结果 石菖蒲及其成分 α-细辛醚能提高电刺激反应性和电致惊厥阈 ,治疗前各组无显著差异 (P>0 .0 5 ) ,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0 .0 5 )。石菖蒲与 α-细辛醚治疗前后各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  (1)石菖蒲及 α-细辛醚能提高幼鼠电刺激反应性和电致惊厥阈 ,有较好的抗癫痫作用。石菖蒲与 α-细辛醚的疗效一致。 (2 ) α-细辛醚是石菖蒲抗癫痫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 ,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发作间痫样放电对大鼠情感行为及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发作间痫样放电 (IED)对大鼠情感行为及空间学习和记忆的影响。方法 在大鼠海马快速电点燃后 13d ,反复惊厥阈下电刺激海马 ,并通过旷场活动性、拒俘反应性观察和Morris水迷宫训练 ,动态检测实验动物情感行为与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改变。结果 电点燃后 14d ,IED可致实验动物旷场活动性明显减少 [正常对照 (17 3± 3 6 )分 ;IED动物 (4 6± 1 3)分 ,P <0 0 1],拒俘反应性显著增强 [正常对照 (1 4 9± 0 31)分 ;IED动物 (3 94± 0 81)分 ,P <0 0 1];大鼠Morris水迷宫训练潜伏期明显延长 [正常对照 (32± 7)s;IED动物 (4 7± 10 )s ,P <0 0 5 ],空间定向能力测试时在水迷宫的 4个象限中无目的漫游。结论 无明显惊厥行为的IED可引发或加重实验动物活动习性改变、警觉水平增高、惊恐行为、环境适应能力下降 ,及短暂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受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生期大鼠反复痫性发作后的形态学,行为学以及糖皮质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64只出生后一天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惊厥组40只和对照组24只。惊厥组的新生鼠在出生后1天(P1)、4天(P4)、7天(P7)给予腹腔注射匹罗卡品,制备新生鼠癫痫模型;对照组的新生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惊厥组分别在第 3次致痫后在即刻(Ⅰ组)、第4 天(Ⅱ组)、第14 天(Ⅲ组)、第42天(Ⅳ组)四个时间点处死,各时间点设相应对照组,处死前36 h惊厥组和对照组的大鼠腹腔注射BrdU。所有大鼠处死前均取血检测糖皮质激素。第Ⅳ组从P40开始进行Morris水迷宫试验。结果新生鼠3次发作后即刻和第4天与相应日龄对照组相比,齿状回BrdU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而癫痫发作后14天和42天BrdU阳性细胞数增加,但发作后14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4天的Morris水迷宫试验中,匹罗卡品处理组大鼠到达平台的时间均长于对照组,但是只有第1天和第2天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结果表明高水平的糖皮质激素一直持续到发作后第4天,糖皮质激素水平与BrdU阳性细胞数呈负相关。结论新生大鼠反复痫性发作会造成早期神经发生减少,而后期神经发生增加;造成大鼠成年后认知功能缺陷;造成糖皮质激素水平增高,这与痫性大鼠形态学和行为学方面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反复惊厥阈下痫样放电是否可引发实验大鼠较长时间的情绪唤醒障碍.方法 选择6~7周龄雄性SD大鼠62只,成组设计,随机分为惊厥阈下痫样放电组(subelinical epileptifor mdis charges group,SED组,n=16)、海马快速电点燃组(hippoeampal kindling group,HK组,n=16)、海马电极埋植对照组(control of electrode group,EC组,n=15)、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 group,NC组,n=15),建立大鼠反复SED动物模型,通过运动活性、探究行为、拒俘反应性、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观测电刺激停止后1、7和30 d时实验大鼠情绪唤醒水平改变.结果 与EC组相比,电刺激后7 d,HK组、SED组大鼠旷场爬越行为明显减少(P<0.01),后肢性站立、进入高架十字迷宫开臂次数百分比和滞留时间百分比降低(P<0.05),电刺激后30 d上述差异仍存在(P<0.05),同时,HK组、SED组大鼠拒俘反应性在电刺激后30 d有明显增加(P<0.01).结论 反复惊厥阈下痫样放电引起了实验大鼠持续性运动活性减少、探究行为受抑、警觉水平过高、焦虑不安状态、环境适应能力下降、惊恐逃避反应等多种情绪唤醒障碍.  相似文献   

14.
背景:糖皮质激素(GC)作为一种重要的抗炎物质对发育中脑损伤本应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但随着相关病例增加,人们发现在围产期接受GC治疗的早产儿发生脑瘫危险性明显增高。因此,是否在发育期应用GC治疗疾病颇多争议。本实验通过研究脑内糖皮质激素受体(GR)表达变化来进一步阐明GC对发育中脑损伤的影响。 目的:研究新生期反复惊厥对大鼠大脑皮层内GR表达的影响。 设计:动物实验研究。 时间和地点:本实验于2008年2月至2009年3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科完成。 材料:应用提供自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实验动物中心的生后7天的SD大鼠用于实验,所有实验过程都遵循实验动物伦理学标准。 方法:生后(postnatal,PN)7d的Sprague-Dawley大鼠48只,随机分成两组,惊厥组每日吸入三氟乙醚诱导惊厥发作1次,每次持续30min,连续6d;对照组同样操作但不吸入三氟乙醚。 主要观察指标:分别于惊厥后第13d、15d和19d每组各处死8只大鼠,用Western-blots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大脑皮层GR表达的变化。 结果:GR在生后早期大脑皮层即有广泛表达,主要表达于胞浆,随着日龄的增加GR的表达增加,在胞浆和胞核中GR均有表达。与对照组相比, 在PN-15d时惊厥组大鼠大脑皮层胞浆中GR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在PN-15d、PN-19d时胞核中GR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PN-13d时,惊厥组大鼠顶叶区GR免疫化学累积光密度(AOD)明显降低(P<0.05);PN-15d时,惊厥组大鼠皮层顶叶、颞叶区GR免疫化学AOD明显降低(P<0.05);PN-19d时,惊厥组大鼠皮层顶叶、颞叶、额叶区GR免疫化学AOD明显降低(P<0.05)。 结论:皮质区GR随脑发育成熟表达不断增高,呈现一定规律及分布特点,可能与脑发育过程密切相关;新生大鼠反复惊厥造成皮质GR表达的异常,可能参与发育期脑损伤。  相似文献   

15.
抗纤溶疗法可能引起血栓栓塞性并发症已为多数作者所报导,但迄今尚未见涉及合成抗纤溶剂对中枢神经系统(CNS)、脑血流量(CBF)及颅内压力(ICP)的可能作用之报导.作者旨在指出止血环酸(AMCA)对实验动物之脑电图、大脑皮质血流及ICP有显著作用,以提醒注意.作者对15只重2.0-4.0公斤的成年雌猫进行双额区脑电图,右中侧裂上回的皮质血流(热电偶法)、ICP(硬膜外)及血压(经股动脉插管)的监护测定.在监护上述参数下,给15只猫静脉注射10%AMCA(剂量为1、5、20、100毫克/公斤),一次或多次注射.给3只猫以4%AMCA(1毫克/公斤)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伽玛刀照射对猫运动区皮质细胞凋亡和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实验用猫9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伽玛刀15Gy照射组和50Gy照射组,30只/组。伽玛刀照射后1、2、3、7、14d5个时间点各取6只动物,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蛋白的表达、TUNEL法检测脑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结果伽玛刀照射后动物均未出现肢体偏瘫、行走不稳等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伽玛刀照射组各时间点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伽玛刀15Gy照射组与50Gy照射组相比,照射后2d细胞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伽玛刀照射组各时间点bcl-2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而伽玛刀50Gy照射组bcl-2表达水平在各时间点均低于15Gy照射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伽玛刀照射后,细胞凋亡率变化与照射剂量有关;bcl-2蛋白表达减弱可能是伽玛刀照射引起脑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脑与脊髓损伤,内源性阿片肽在脑脊液内有明显增高。本实验系将β-内啡呔注入急性颅脑伤后的猫的枕大池内,以观察其影响,并探讨相互间的关系。材料和方法:雄性猫44只,体重为3~4kg,随机分为四组:(1)对照组11只;(2)单纯颅脑伤组17只,系采用我院自行研制的自由落体打击器,在右侧半球致伤;(3)β-内啡呔组7只,系伤后2小时从枕大池内注入10μg/kg 的外源性β-内啡呔;(4)生理盐水组9只,系伤后2小时从枕大池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神经性厌食症大鼠模型伏隔核神经元的电活动并分析其局部场电位。方法实验动物分为运动诱发的厌食症(activity-based anorexia,ABA)大鼠模型组及对照组(各12只)。ABA模型的建立基础是模型大鼠不受限制的滚轮运动以及限制饮食(1h/d),通过这种限制饮食及过度活动,造成明显的体重下降,从而模拟AN的行为学特征。通过微阵列电极记录大鼠在神经性厌食症病理及正常生理状态下伏隔核神经元的局部场电位。结果电生理记录显示模型组大鼠NAc神经元平均放电频率为(6.89±2.67)Hz,对照组为(3.22±1.23)Hz。模型组大鼠伏隔核神经元放电的峰峰间期散点图在200ms以下有密集分布。模型组伏隔核神经元放电峰峰间期直方图呈逐渐衰减的正偏态分布,对照组伏隔核神经元放电峰峰间期直方图呈对称分布;回归映射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状态下数据明显较生理状态下集中。功率谱密度分析显示模型组在10~20Hz范围内出现了能量高值成分。结论神经性厌食症模型大鼠伏隔核神经元较生理状态下放电频率明显增加,峰峰间期序列发生明显变化,局部场电位模式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生期大鼠惊厥发作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S100蛋白(S100B)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80只新生期SD大鼠随机分为单次对照组(8只)、反复对照组(8只)和单次惊厥组(32只)、反复惊厥组(32只)。新生大鼠惊厥模型采用三氟乙醚诱导法建立。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NSE、S100B水平。结果单次惊厥组新生期大鼠致痫后12 h、24 h时血清NSE水平均明显高于单次对照组(P0.05~0.01)。反复惊厥组新生期大鼠致痫后12 h、24 h、48 h血清NSE水平均明显高于反复对照组(P0.05~0.01)。单次惊厥组新生期大鼠致痫后24 h时血清S100B明显高于单次对照组(P0.01)。反复惊厥组新生期大鼠致痫后12 h、24 h、48 h时血清S100B水平均明显高于反复对照组(P0.05~0.01)。结论NSE、S100B是新生期惊厥性脑损伤敏感生化指标,反复惊厥更易造成脑损伤。  相似文献   

20.
脑深部电刺激对吗啡心理依赖大鼠伏核多巴胺受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深部电刺激(DBS)对大鼠双侧伏核多巴胺D1A受体(D1AR)和D2受体(D2R)表达的影响以及多巴胺受体(DAR)在DBS治疗吗啡心理依赖中的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刺激组(ShS组)、电刺激组(DBS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20只/组。用免疫组化法和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伏核多巴胺D1AR和D2R表达的变化。结果ShS组伏核D1AR阳性细胞数较NS组、DBS组明显增多(P0.01),而DBS组与N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D1ARmRN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BS组大鼠D2R阳性细胞数较NS组明显下降(P0.01),但较ShS组明显上升(P0.01);ShS组大鼠伏核D2RmRNA较NS组及DBS组显著上升(P0.01),而DBS组与N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BS对吗啡心理依赖大鼠伏核D1AR和D2R的表达起反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