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为临床设计以骨间后血管为蒂的游离3叶皮瓣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新鲜前臂标本8侧,以肱骨外上髁至尺骨茎突桡侧连线为轴线,将前臂划分为4个均等区间,解剖观察远端3个区间中骨间后动脉发出的穿支的位置、走形和分支数,在深筋膜浅层和深层的穿支蒂长度。选取1例标本进行3叶皮瓣设计切取模拟手术。 结果 骨间后动脉在前臂平均发出4~7个穿支,其中区间I穿支数为2~4个,区间II穿支数为2~3个,区间III穿支数平均为1~3个;区间I、II、III穿支起点到深筋膜的蒂长分别为0~0.6、0.2~1.2、0.5~1.8 cm, 穿支起点到浅筋膜层的蒂长分别为1.2~2.7、1.2~4.5、1.8~4.5 cm。 结论 以骨间后动脉为蒂,利用其不同部位的穿支组合,设计游离3叶皮瓣具有临床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以骨间背侧动脉为蒂逆行岛状皮瓣的应用解剖学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在60侧灌注血管染料的新鲜成人上肢标本上,观察了骨间背侧血管在前臂背侧的起点、走行和分支,发现该动脉终末支在腕上2.5cm 水平,与骨间掌侧动脉背侧支之间有恒定的吻合支相连,并以此吻合支为蒂,设计了前臂骨间背侧血管逆行岛状皮瓣。  相似文献   

3.
前臂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测前臂中上段骨间后动脉穿支的相关解剖参数,为游离前臂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红色乳胶灌注的上肢标本20侧,观测外径≥0.5 mm的前臂背侧骨间后动脉穿支(即有效穿支),自骨间后动脉发出点至肱骨外上髁间距离、发出点处外径、血管蒂长.结果:骨间后动脉在前臂中上段发出2~5支肌间隙穿支或肌穿支供应皮肤,其中有效穿支出现率为85%(17/20).最粗的骨间后动脉穿支发出点位于自肱骨外上髁至尺骨小头桡侧缘连线上、距肱骨外上髁 (9.6±3.2)cm范围内,余穿支依次相距3.0~6.0 cm发出,每个穿支斜行0.8~2.7 cm穿过肌间隙后穿入皮下,蒂长(2.5±0.2)cm,穿支外径(0.5±0.2)mm,均有两条伴行静脉.结论:以前臂背侧中上段骨间后动脉穿支为蒂的游离皮瓣,临床应用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以骨间后血管及其返支为蒂串连皮瓣设计的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为以骨间后血管及其返支为蒂串连皮瓣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40侧上肢标本上观测了骨间后动脉及其返支的来源、走行、分支、分布及吻合情况。结果 :前臂背侧下 2 / 3区的皮瓣由骨间后动脉供血 ,而上 1/ 3区由骨间后动脉返支 (或骨间返动脉 )供血。骨间后动脉起点外径 1.5mm ,管蒂长可达 15cm ,骨间后动脉返支起点外径 1.1mm ,血管蒂长 5cm。结论 :以骨间后动脉及其返支为蒂截取的串连皮瓣 ,向下可修复手部大面积组织缺损 ;向上可修复肘关节周围及臂下部大面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5.
6.
前臂背侧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显微解剖、组织切片及扫描电镜观察等方法对40例成人前臂背侧皮瓣进行了究研.前臂背侧皮瓣的供血动脉为骨间后动脉,外径为1.5mm,主干长15.4cm,在浅筋膜及深筋膜中有丰富的吻合支.该皮瓣的微血管构筑由五层血管网组成。各层血管网间有丰富的吻合支,互相沟通,共同完成整个皮瓣的血供.该皮瓣具有血管口径粗,位置恒定且浅表不损伤主要血管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骨间后动脉双叶皮瓣修复手部多处或较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11年3月~2018年12月,采用前臂骨间后动脉蒂双叶皮瓣转移修复4例多处皮肤软组织缺损和5例较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均伴深部组织外露。皮瓣切取面积为4.5 cm×5.5 cm~7.0 cm×9.0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 结果 本组皮瓣全部顺利成活。术后4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个月~2年,平均10个月,2例皮瓣外形臃肿,术后半年予皮瓣整形术。皮瓣质地好,皮色与受区相近,皮瓣两点辨别觉11~20 mm,平均14 mm,腕关节功能无影响。 结论 应用骨间后动脉双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具有不损伤前臂主干血管,血管解剖恒定,切取简便,成活率高,部分患者供区可直接缝合,色泽与质地和受区相近,后期功能良好等优点,是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较为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游离前臂背侧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以骨间后动脉为蒂的游离皮瓣提供解剖基础.方法:用20侧成尸上肢标本,观测骨间后动脉在前臂下1/3区穿支数日、位置、外径以及最粗皮支到尺骨茎突远端的距离;测量支配尺侧腕伸肌神经支与骨间后动脉交叉处血管外径和到最粗穿支发出点的距离.同时观察前臂后皮神经分布.结果:骨间后动脉在前臂下1/3有(3.0±1.1)条穿支,去除外径小于0.2 mm者,还有(2.6±0.8)条.穿深筋膜点穿支外径(0.4±0.2)mm,发出点外径(0.5±0.3)mm(P>0.05).最粗穿支从穿深筋膜点和发出点到尺骨茎突远端的距离分别为(5.5±1.1)cm和(5.6±1.6)cm(P>0.05).神经支和血管交叉处动脉外径(1.5±0.2)mm.最粗穿支发出点到交叉处距离(10.8±3.3)cm.前臂后皮神经在前臂位于脂肪和深筋膜层间,其终末支支配前臂背侧下1/3皮肤感觉.在前臂中、下1/3交界处神经横径(0.4±0.2)mm,距离肱骨外上髁和尺骨茎突远端连线垂直距离(1.2±0.6)cm.结论:以骨间后血管为蒂可在前臂下1/3设计游离皮瓣,携带前臂后皮神经可构成感觉皮瓣.  相似文献   

9.
骨间返血管为蒂前臂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为骨间返血管前臂皮瓣修复前臂近端、肘关节周围及臂下部的软组织缺损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6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上,观测了骨间返动脉的起源、走行、分布和吻合。结果:骨间返动脉起始部距尺骨鹰咀最突出点为6.9±1.1cm,尺骨嵴外侧1.4±0.3cm,于尺骨鹰咀最突出点下方4.4±1.4cm,于肘肌与尺侧腕伸肌间发出皮支。骨间返动脉终末支至肘后部与桡侧返动脉、桡侧副动脉背侧支、中副动脉构成吻合。结论:以骨间返血管为蒂前臂背侧皮瓣顺行转位可修复前臂近端软组织缺损,如以吻合支为蒂逆行转位可修复肘关节周围及臂下部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0.
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36例新鲜下肢标本进行了解剖观察,X 线造影、染料灌注试验及胫后静脉逆向加压灌注试验.结果表明:胫后动脉显露部发出皮支较多,是皮瓣形成的最佳部位;静脉瓣节段性失效是逆行岛状皮瓣静脉回流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临床应用旋肩胛动脉双叶皮瓣修复手足皮肤软组织缺损时,确定皮瓣的最大切取面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用30侧成人肩胛区标本,对旋肩胛动脉及其皮支、吻合支的起始、走行、分布等进行了详细的解剖观察和测量.结果:旋肩胛动脉起始处外径为(3.1±0.5)mm,自主干发出升支、横支和降支.升支起始处外径约(0.7±0.1)mm,发出后斜向外上跨肩胛冈至冈上窝;横支起始处外径(1.1±0.1)mm,发出后自肩胛冈下约2 cm跨越肩胛骨内上行,动脉长(65.5±8.5)mm;降支起始处外径(0.9±0.1)mm,发出后沿肩胛骨腋缘指向肩胛下角斜向下行,动脉长(47.3±7.3)mm.结论:旋肩胛动脉双叶皮瓣的解剖学研究对手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腓肠神经营养动脉皮瓣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腓肠神经营养动脉的数量、发出位置、血管的直径,小隐静脉与腓肠神经的关系,为确定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采用红色明胶经股动脉灌注的尸体20具(40侧),在手术显微镜下对腓肠神经营养动脉和小隐静脉进行解剖观察测量。结果腓肠神经营养动脉2~4支,各营养动脉形成血管网相互吻合,其中三支发出较为恒定。腓肠神经的上、中、下三段营养分别由上述三支动脉提供。在小腿下1/3段,小隐静脉与腓肠神经之间距离为1~5mm。腓肠神经旁组织含有与神经伴行的营养血管,其分支与皮下血管网相吻合,供应相应区域的皮瓣。结论手术时带少量神经旁筋膜组织可保证蒂部神经营养血管不被破坏。此皮瓣不损害重要血管和神经,供区比较隐蔽,可用于修复下肢远端皮肤及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3.
本观察了30例(60侧)成人尸体的阴部外动脉的起始,行程,外径,长度及分支分布,并对其皮瓣设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腓动脉穿支皮瓣的解剖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解剖学研究,分析腓动脉穿支特点,评价腓动脉穿支游离皮瓣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10%甲醛固定成人尸体标本10具共20侧小腿,解剖观察腓动脉穿支数,测量各穿支穿出点与腓骨小头间距离、各穿支外径及血管蒂长度,并总结其规律性;采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或筋膜瓣移植修复手足皮肤缺损43例.结果:10具20侧标本腓动脉穿支数平均为(6.35±1.15)支;在腓骨小头下方(9.8±0.93)cm,(13.4±0.90)cm,(17.2±1.13cm,(21.3±0.77)cm 4处,腓动脉穿支出现较恒定;上述四个位置穿支外径分别为(1.33±0.39)mm,(1.30±0.46)mm,(1.17±0.30)mm,(1.22±0.23)mm;血管蒂长分别为(5.87±0.73)cm,(5.83±1.73)cm,(5.44±1.09)cm,(5.10±1.93)cm.临床应用43例中,皮瓣完全成活42例,部分坏死1例.结论:腓动脉各穿支出现基本恒定,其中小腿中1/3段的穿支血管管径较粗,血管蒂较长,是穿支皮瓣切取的合适部位.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是临床修复手足皮肤缺损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5.
为提供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前臂皮瓣的应用解剖学资料,作者用40侧儿童上肢以腐蚀和解剖两种方法对桡动脉及其分支进行了观察和测量,并结合有关资料和临床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刘金凤  李勇  余勇  卓丹 《解剖与临床》2008,13(2):119-121
目的:探讨以前臂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修复手、腕部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臂桡动脉、尺动脉、骨间背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修复手、腕部肌腱外露创面,供瓣区植皮或直接缝合。结果:术后6例皮瓣全部成活,供、受区创面均一期愈合,经2个月~2a随访,皮瓣外形不臃肿,残留功能得以保存。结论:采用前臂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修复手腕部创面,不损伤知名血管,皮瓣外形良好,有利于术后受区的功能恢复,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臂后侧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50侧经红色乳胶灌注的成年尸体上,对臂后侧皮瓣的血管和神经进行了观察。臂后侧皮瓣的动脉多为1支,大部分由肱动脉、肱深动脉发出,少数由腋动脉发出,起始处外径平均1.4mm,干长4.3cm。伴行静脉注入处外径1.3mm。臂后皮瓣内的臂后皮神经横径为1.3mm。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探讨拇指指腹外伤性皮肤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采用第二掌指动脉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拇指指腹损伤。结果:随访5个月至3年,所有修复拇指色质好,外形满意,有感觉。结论:尽管拇指损伤的修复方法很多,但第二掌背动脉岛状皮瓣转移,不需特殊设备,一次完成手术,省力、省时、经济,在基层医院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临床耳显微外科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肉眼及手术显微镜(×16)下观测后鼓室各相关解剖结构.结果:锥隆起的出现率为100%,高度为(2.01±0.56)mm,面神经锥曲段高度为(5.71±0.47)mm,面神经隐窝深度为(2.16±1.21)mm,鼓室窦深度为(2.88±0.82)mm,左、右两侧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锥隆起为后鼓室重要的解剖标志,实验测得的数据为避免中耳手术中损伤面神经等重要结构提供了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