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纪兴  胡泽丽  程国华 《中国药房》2011,(47):4447-4449
目的:优化汉防己甲素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工艺参数。方法: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建模结合遗传算法寻优,确定反应温度、搅拌速率、乳化剂浓度、交联剂用量,提高微球载药量、包封率,优化微球粒径,降低跨距,实现微球制备工艺参数及其多指标的同步优化。结果:优化的模型结果为反应温度18.2℃、搅拌速率1167.6r·min-1、乳化剂浓度12.2%、交联剂用量1.5mL,微球的载药量43.2%、包封率49.5%,粒径8.6μm、跨距1.0,验证试验数据与模型优化预测结果吻合。结论: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建模结合遗传算法寻优,可以实现汉防己甲素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工艺参数及其多指标的同步优化。  相似文献   

2.
陆彬  吴伟 《药学学报》1999,34(5):387-391
目的:中心多点等距设计法优化醋酸地塞米松聚丙交酯微球的制备工艺,以提高微球性质的可预测性。方法:微球用溶剂挥发/萃取法制备,自变量为外水相聚乙烯醇浓度、有机相聚丙交酯浓度和投药比,以微球收率、载药量、包封率、平均粒径和跨距为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各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因变量面法选取较佳工艺条件并于较优区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载药量和包封率可用线性模型拟合,复相关系数γ2分别为0.986和0.991;载药量、粒径和跨距可用二项式拟合,复相关系数γ2分别为0.998,0.912和0.935,包封率、平均粒径和跨距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偏差分别为-4.09%,-5.18%和-8.33%。结论:中心多点等距设计法优化处方与制备工艺有使用方便,预测性良好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汉防已甲素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和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汉防己甲素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工艺和制得的微球的质量进行研究.方法 以壳聚糖为载体,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汉防己甲素壳聚糖微球.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汉防己甲素壳聚糖微球制备工艺,并对制得微球的粒径,形态,工艺重复性,稳定性,体外突释情况等进行研究.结果 制得的微球的形态圆整,微球的平均粒径为(9.73±1.34)μm,粒径在9~12 μm的占总数的85%以上,载药量为(32.21±3.21)%,包封率为(40.33±5.32)%,最佳工艺条件重复性良好.结论 筛选的最佳处方工艺可制备性质优良的微球.  相似文献   

4.
均匀设计法优化汉防己甲素肺靶向微球的处方及制备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制备肺部靶向的聚乳酸汉防己甲素微球。方法:采用液中干燥法制备聚乳酸汉防己甲素微球,按均匀设计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多元逐步回归优化实验条件,筛选汉防己甲素微球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所制备微球粒径在7~15μm者占80.3%,包封率为61.7%,载药量为46.9%。结论:用优化均匀设计优化后的制备工艺制取TET-PLA微球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制肺靶向多西紫杉醇壳聚糖微球,并对处方工艺进行筛选。方法:以壳聚糖为载体,采用乳化-化学交联法制备多西紫杉醇壳聚糖微球。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微球制备工艺,采用HPLC法测定微球的载药量与包封产率。结果:制得的微球显微观察形态圆整、表面光滑,无粘连;平均粒径为(8.63±0.27)μm,粒径7—12μm的微球平均占总数的83.5%,载药量为(25.01±1.80)%,包封产率为(85.54±2.21)%。结论:筛选的最佳处方工艺制备的微球粒径大小适宜,可满足肺靶向微球的要求;该制剂有可能成为临床肺部肿瘤治疗的一种靶向制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星点设计法, 以平均粒径、稳定性常数及包封率为考察指标, 优化丹参酮ⅡA脂微球处方。方法: 以平均粒径、稳定性常数及包封率为评价指标, 考察了蛋黄卵磷脂用量(A)、泊洛沙姆用量(B)、大豆油占油相总量的百分比(C)对丹参酮ⅡA脂微球制剂性质的影响。用二项式拟合建立指标与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 根据评价指标的最佳数学模型描绘效应面, 经效应面法预测最佳处方, 并进行预测分析。按照优化的处方制备丹参酮ⅡA脂微球, 并对其进行常规的质量评价研究。结果: 各指标的二项式方程拟合较好, 平均粒径、稳定性常数和包封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 0.92, 0.84, 可信度较高。优化后的处方为:蛋黄卵磷脂1.38 g, F68 0.19 g, LCT 2 g, MCT 18 g, 优化处方各指标和目标值接近。按优化处方制备的丹参酮ⅡA脂微球的平均粒径为203 nm, 粒径分布为0.1, ζ电位为36, 包封率为93%, 载药量为0.8 mg·mL-1;室温条件下避光放置7个月, 其粒径、ζ电位、载药量、包封率、pH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适用于脂微球乳剂的处方优化, 所建立的数学模型预测性良好;优化后的丹参酮ⅡA脂微球符合药剂学要求。  相似文献   

7.
段辉  谢镜宁  金键 《广东药学》2013,(9):565-569
目的研制具有肺靶向性的紫杉醇壳聚糖微球,并对处方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壳聚糖为载体,采用乳化一化学交联法制备紫杉醇壳聚糖微球。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油/水体积比、紫杉醇浓度、乳化时间、乳化剂量等因素,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微球制备工艺,以HPLC法测定微球载药量、包封率。结果制得的微球显微观察形态圆整、表面光滑,无黏连;平均粒径为(8.23±0.25)μm,粒径在7~12μm平均占微球总数的84.2%,载药量为16.20%±1.15%,包封率为81.29%±1.62%。结论筛选的最佳处方工艺制备的微球粒径大小适宜,可满足肺靶向微球的要求并免除过敏试剂的加入。  相似文献   

8.
多柔比星聚酯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液中干燥法制备多柔比星聚酯微球,使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以药物与药物和聚β-羟基丁酸酯(PHB)总量的重量比、有机相中PHB浓度和水相中聚乙烯醇(PVA)浓度为自变量,载药量、包封率、粒径和跨距为因变量,分别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次多项式拟合.结果表明,4个方程均采用二次多项式拟合的效果较好.根据因变量效应面选择的较佳工艺条件为药物与药物和PHB总量之比6%、PHB浓度50mg/m1、PVA浓度6.5%,按优化工艺制得的微球形态圆整,载药量、包封率、平均粒径和跨距分别为1.0%、16.8%、43.1μm和1.45,体外释放60d累积释放65%.  相似文献   

9.
目的:针对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治疗需求,制备眼部局部给药的小粒径载环孢素A缓释微球,并进行体外释放考察。方法:以海藻酸钠、壳聚糖为载体材料,采用静电液滴工艺,通过向制备体系添加表面活性剂,制备小粒径载环孢素A微球,设计正交试验优化处方工艺,扫描电镜观察微球表面形态,动态透析法考察微球的体外释放特性。结果:所制微球形态良好,粒径分布窄,平均粒径为(12.4±0.8)μm,包封率为(82.8±1.8)%,载药量为(50.1±1.2)%,体外释放行为用Higuchi方程拟合效果最好。结论:采用静电液滴工艺,通过减小制备体系的表面张力,制备了球形度优良、粒径小、包封率和载药量较高的载环孢素A的壳聚糖-海藻酸盐缓释微球,所得制剂的体外释药规律服从扩散机制。  相似文献   

10.
依托泊苷肺靶向壳聚糖微球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难溶性药物依托泊苷肺靶向壳聚糖微球,并对处方工艺进行筛选.方法:以壳聚糖为分散介质,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依托泊苷肺靶向壳聚糖微球.结果:平均粒径为13.28μm,载药量为25.30%,药物包封率为43.51%.结论:制备的微球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和靶向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化改良自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冬凌草甲素聚乳酸纳米粒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以冬凌草甲素在有机相中的浓度、载体在有机相中的浓度和水相与有机相的比例为考察因素,以包封率、载药量及药物利用率为考察指标,根据星点设计原理进行实验安排,并用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建立指标与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经效应面法预测最佳工艺条件。结果:优化的最佳因素范围为药物浓度X1:0.5—0.8mg/mL;载体浓度X2:1.6~2.6mg/mL;水油比X3:1~1.5。以优化条件制备的样品平均粒径为98.5nm,包封率为(28.86±0.93)%,载药量为(8.23±0.35)%。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适用于冬凌草甲素聚乳酸纳米粒的工艺优化,所建立的数学模型预测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阿立哌唑缓释微球,使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工艺,并对其体内血药浓度进行分析。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阿立哌唑微球;以油相二氯甲烷体积、水相聚乙烯醇质量分数及乳化转速为自变量,以微球的平均粒径、跨距、载药量、包封率、产率及突释量为因变量,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后的工艺进行验证。采用HPLC法测定家兔血浆中药物浓度。结果:最佳工艺为二氯甲烷体积1.62mL,聚乙烯醇质量分数1.91%,乳化转速2 161 r.min-1;按优化工艺制备的微球外观圆整、流动性好;平均粒径为41.54μm,跨距为1.01,载药量为18.82%,包封率为75.39%,产率为85.17%,突释为1.68%。自制微球制剂在家兔体内d 1有少量的突释,d 5~d 20维持较稳定的血药浓度,缓慢释放,之后浓度开始下降。结论:所优化的制备工艺重现性好,简单易行;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微球制备工艺预测性良好,所制备的微球具有较好的体外缓释特性;阿立哌唑缓释微球在家兔体内缓慢释放,该释药行为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化黄芩素缓释微球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黄芩素缓释微球。以骨架材料质量比、水相中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浓度、投药量为自变量,2h药物累积释放度(Y1)、12h药物累积释放度(Y2)、24h药物累积释放度(Y3)为因变量,分别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次多项式拟合。结果:按处方工艺制备的微球形态圆整;优化的工艺为投药量25%,骨架材料质量比3.5,SDS浓度0.08%;Y1、Y2、Y3分别为21.05%、55.70%、87.75%;3个方程均为二次多项式拟合的效果较好。结论:星点设计法使用方便、预测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备塞来昔布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载药微球,优化其处方和制备工艺,考察其体外释药行为。方法:分别以油相中PLGA浓度、水相PVA浓度和油/水相体积比为考察因素,以包封率为考察指标,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塞来昔布微球的处方和工艺;透析袋法评估其体外释放能力。结果:塞来昔布PLGA微球的最佳处方工艺条件为:PLGA浓度75 g·L-1,水相PVA体积分数1.5%,油/水相体积比1∶30。所制备的微球形态圆整,大小均一,实测包封率为66.1%,与预测值67.3%相比,偏差为1.8%。最优处方体外14 d累积释药56%,体外释放曲线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Box-Behnken效应面法简便可行,可用于优化塞来昔布PLGA微球的制备,微球体外释放具有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5.
周丽莹  关津  聂淑芳  潘卫三 《中国药房》2009,(33):2588-2592
目的:制备中药提取物葫芦素(Cuc)B-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方法:应用改良的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微球;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以聚乙烯醇(PVA)浓度和投药比为自变量,微球的产率(Y1)、载药量(Y2)、包封率(Y3)、粒径(Y4)、24h累积释放量(Y5)为指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次多项式拟合;改良的直接释药法考察微球的体外释放情况。结果:Y1、Y2、Y3、Y4、Y5二次多项式方程拟合效果较好,较优的工艺条件为PVA浓度0.014,投药比0.066 5。制得的微球形态圆整,Y1、Y2、Y3、Y4、Y5分别为79.9%、7.83%、80.5%、56.18μm、6.98%。体外释放35d的累积释放量为86.73%。结论:制备的CucB-PLGA微球满足了长效缓释的要求,所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用数学方法将实验设计中的多指标归一化,确定富马酸美托洛尔脉冲控释片的优化处方。方法以崩解剂用量(mg)、羟丙甲纤维素(HPMC)用量(mg)、包衣膜厚度(%)、PEG6000用量(mg)、Eudragit L100用量(mg)为自变量,5,7,12和16 h的累积释放百分率为因变量,计算总评归一值,分别进行多元线性和非线性拟合,按非线性拟合方程描绘三维效应面,从效应面上选取对总评归一值较佳的实验处方范围。结果总评归一值的多元非线性拟合方程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优化后模型的复相关系数较高,R2=0.929 2,以优化处方制备的脉冲控释片总评归一值为0.834 0,与理论预测值的偏差为-4.35%。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可以准确快速地优化富马酸美托洛尔脉冲控释片的处方。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利用壳聚糖(chitosan,CS)和良好生物相容性的丝素蛋白(silk fibroin,SF)为载体,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为模型药物,制备去甲斑蝥素壳聚糖-丝素蛋白微球(norcantharidin-chitosan-silk fibroin-microspheres,NCTD-CS-SF-MS)。并考察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及微球表面形态以及微球的体外释放特性。方法:以液体石蜡为油相,壳聚糖与丝素蛋白的物理混合溶液为水相,Span-80为乳化剂,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乳化-交联固化法制备NCTD-CS-SF-MS。星点设计优化制备工艺,扫描电镜,观察微球表面形态及X-射线粉末衍射法(X-ray power diffraction,X-RD)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表征微球特性;采用体外动态透析法测定微球在不同介质条件下的释药性能。结果:制备的NCTD-CS-SF-MS形态圆整,粒径分布较为均匀,平均粒径约(184.0±5.0)μm,载药量(15.08±2.85)%,包封率(27.46±1.25)%。NCTD-CS-SF-MS在0.1mol/L HCl,PBS(pH=7.4)和9.0mg/mL氯化钠溶液的3种介质中的释放均遵循Weibull方程。结论:优化的NCTD-CS-SF-MS制备工艺简单易行,载药量高,缓释作用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化罗红霉素微球的制备工艺。方法:以乙基纤维素为囊材,采用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罗红霉素微球,以药物与囊材用量比(A)、囊材的浓度(B)、水相与油相的比例(C)为因素,包封率为指标设计正交试验优选制备工艺,并对所得微球的外观、粒径分布、载药量、包封率、体外释放度及苦味进行研究。结果:优化后的最佳工艺:A为1∶1,B为30mg.mL-1,C为4∶1。所得的微球外观圆整,平均粒径(75.0~90.0)μm,且分布均匀,载药量约45%~46%,包封率可达90%以上,可持续释药13h以上,多数试验者服药后感觉不苦。结论:优化工艺后所制罗红霉素微球具有明显掩味和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