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耳部血管瘤是较少见的良性肿瘤。1986年正月至1995年1月我们收治10例,现予报道。10例中男8例,女2例,年龄15~40岁。均为单侧耳血管瘤。瘤体呈紫红色,患测温度较对侧高的大耳廓6例次,耳廓明显搏动者4例次,耳廓后包块3例次,耳部有大出血史者2例次。患者听力均正常。3例耳廓血管瘤术前作颈外动脉造影,2例给予栓塞。10例中8例行血管瘤切除术,其中2例同时行耳廓成形术、招风耳矫正术,1例行植皮术;1例行预外动脉结扎木;l例2次行供应瘤体的血管结扎术。病理报告为海绵状血管瘤4例,毛细血管瘤1例,血管畸形血管瘤3例,动静脉型血管瘤2…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颌骨中央性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及急症止血措施.方法:对1984至1999年收治的颌骨中央性血管瘤3例结合文献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病变部位:上颌骨2例,下颌骨1例,同时合并上唇龈颊软组织血管瘤1例;均经手术治愈,拔牙后大出血先行急症止血1例、上颌骨部分切除2例,下颌骨部分切除一期成形1例;双颈外动脉及同侧颈总动脉结扎1例,选择性颌内动脉栓塞、颈外动脉结扎1例.结论:发生于上颌骨者,手术难度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大于下颌骨者.拔牙后出现难以控制致命性大出血者应考虑本病;DSA及超选择性颌内动脉栓塞术有助于明确病灶的血供情况及减少术中出血;手术切除是本病唯一的根治方法;低温麻醉及自体血回输可减少出血量及输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鼻咽癌治疗后鼻咽大出血出血部位的判定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分析鼻咽癌治疗后鼻咽大出血的部位、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16例鼻咽癌治疗后发生鼻咽大出血患者的出血部位及治疗方案、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中7例患者鼻咽大出血发生在首程治疗,9例为复发再治疗,鼻咽部放疗量为70 ~ 160 Gy.16例患者均有先兆出血症状,发生大出血时间距最后一次放疗1~204个月,中位时间13个月.结果 16例患者的出血部位依次为:8例颈内动脉出血,7例颈外动脉上颌动脉分支出血,1例为咽升动脉分支出血.采用颈内外动脉血管造影10例.本组所有患者开始均采用前后鼻孔堵塞,共有9例患者行气管切开术.采用血管造影术左颈内动脉球囊栓塞1例,颈外动脉上颌支栓塞6例,颈外动脉结扎术1例,前后鼻孔填塞1例.8例颈内动脉破裂出血者7例死亡,1例治愈;7例颈外动脉上颌动脉分支破裂出血和1例咽升动脉分支出血者获临床治愈,随访1~3个月无复发.结论 血管造影术是判断鼻咽癌治疗后鼻咽大出血部位的主要方法,血管内栓塞治疗并结合鼻腔填塞和气管切开是治疗鼻咽大出血的主要措施.鼻咽癌治疗后颈内动脉破裂出血在目前仍是死亡率较高的疾病.  相似文献   

4.
神经介入普及为外伤性颈内动脉病变的明确诊断和微创治疗提供了安全的方法。现就我院 1997~ 2 0 0 0年所诊治的 8例外伤性颈内动脉病变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8例均为男性 ,年龄 15~42岁。均有头颅外伤史和外伤后鼻腔反复大出血 ,伴失明 4例 ,出血时间在外伤后 15~ 2 5d ,出血量 10 0~ 80 0ml不等 ;额部可闻及血管杂音 3例 ,其中 1例右眼球突出伴球结合膜水肿 ,2例视力仅有光感 ;1例 15年前有头颅外伤史 ,右耳听力下降 ,血涕 3个月 ,偶发性右侧鼻腔大出血 ,右眼睑下垂 ,鼻咽部见粘膜光滑的肿物。2 .造影诊断…  相似文献   

5.
头颈部肌内血管瘤少见,咬肌为最常发现部位。位置深难确诊,切除不易彻底且易致面神经损伤。作者报告头颈邮肌内血管瘤4例,均经外部进路手术切除。4例均女性。年龄23~60岁。3例发生于面部,1例在右颈部。包块1.5×1~3×3cm大小。3例无痛,1例伴疼痛及压痛。包块大小可变动。2例肿块出现前曾口服避孕药。切片证实2例为海绵状血管瘤;1例为毛细血管瘤;1例为混合型。4例术后随访6个月~5年均未复发,功能和美容效果均佳。讨论:血管瘤发生于骨骼肌者不到1%,其中15%发生于头颈部。常是20~30岁时面颈部出现增长的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B超等(CT和MR)影像检查对于脉络膜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临床证实的脉络膜血管瘤11例病例资料,均行B超检查,其中行CT增强扫描1例、 MR检查4例、眼底血管荧光造影2例。结果 11例B超检查呈梭形或橄榄形高回声占位,其中肿块实质均质8例,呈实质不均质占位3例; CT增强扫描示后极部球壁增厚1例,密度均匀,强化明显; MRI4例中T1WI呈等信号3例, T1WI呈高信号1例,T2WI均呈高信号,4例增强后瘤体显著强化。眼底血管荧光造影2例均显示动脉早期窦状强荧光,静脉期荧光渗漏,晚期瘤体高荧。结论 B超、增强CT和MRI对脉络膜血管瘤可作出定位的影像学诊断,B超(+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在早期诊断方面有一定优势,MRI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较具特征性。  相似文献   

7.
11例青少年颅中窝肿瘤患者 ,平均年龄 14.3岁 ,其中 8例为血管纤维瘤 ,1例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1例巨细胞瘤 ,1例海绵状血管瘤。术前 CT、MRI和 /或血管造影显示肿瘤至少侵犯以下一个部位 :翼上颌间隙 ;蝶窦 ;视神经周围 ;海绵窦 ;斜坡区 ;颅前窝。所有患者均行上颌骨 L e Fort 型截骨术 ,由此径路显露术野 ,切除颅底部肿瘤术后平均随访 12 .8个月。术后并发症有 :1例 4岁患者丧失数个牙胚 ;1例患者单侧眼球中度内陷 ;1例患者泪溢。所有患者无脑脊液漏、术后出血、运动神经麻痹及皮下气肿等并发症。术后咬合关系均正常 ,面部美容效果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面部病变的血管内介入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颈面部病变患者的血管内介入治疗资料。结果82例颈、椎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者,81例一次性成功地置入了血管内支架,1例患者因严重狭窄与扭曲,导丝无法通过而改行外科手术治疗。对42例颈、面部肿瘤性病变成功地进行了靶血管双重栓塞治疗,对16例颈面部蔓状血管瘤成功地进行了靶血管分次完全填充栓塞治疗,7例颈面部假性动脉瘤和5例颈髓血管畸形者均获得了成功的常规介入治疗。结论超选择插管后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是颈面部病变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我院于1989~1996年采用暂时性预外动脉阻断术在头颈颌面外科的应用,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共11例病人,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21~58岁,平均38岁。应用手术种类:咽旁颞下区诞腺肿瘤手术1例;经腭进路鼻咽血管纤维瘤2例;颜面及下颌区血管瘤3例;鼻腔及鼻窦血管瘤2例;上颌窦癌上颌骨根治切除术3例。方法与颈外动脉结扎相同。本术一般在头颈颌面外科术前先行。如咽旁额下区肿瘤及下颌区血管瘤手术在同一术野将同期进行。切口与手术在同一术野者采用水平切口,一般采用武汉医学院附一院报告的垂直切口。阻断部位选择在甲状腺上动脉…  相似文献   

10.
上颌窦血管瘤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瘤发生在上颌窦累及筛窦和鼻腔,临床尚不多见。我院自1995年以来经治7例此种患者,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7例中,男4例,女3例;年龄32~80岁。全部病例均有反复发作性鼻出血,耳塞3例,头痛2例。检查:右侧面部隆起1例,3例中鼻道可见暗红色新生物,术前活俭均为毛细血管瘤;余4例均行上颌窦根治术后才获明确诊断:纤维血管瘤1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混合型血管瘤1例。本组病例均行上颌窦根治术,侵犯筛窦者行筛窦开放,彻底清除病灶。其中骨质破坏2例,l例上颌窦前壁、内侧壁破坏,鼻中隔受压向对测移位,术中发现窦腔大量凝血块及坏死…  相似文献   

11.
骨血管瘤常发生于中轴骨,发生于上颌骨者极为罕见,世界文献仅报导11例,加上著者的1例共12例。著者总结了上颌骨血管瘤的症状、体征、检查及处理;临床上常见症状是颊部肿块及牙疼,颊部肿块触之有搏动,听之有杂音。X线摄片病变部位呈蜂窝状。术前一般不主张取病理,因有  相似文献   

12.
介入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大出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大出血的救治方法。方法3例鼻咽癌放疗后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大出血病人,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检查,明确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部位,在双侧大脑血管造影明确脑底Willis环交通通畅后,用球囊栓塞颈内动脉破裂处。结果3例均止血成功。1例术后1周后死亡;1例出院后3个月死亡,死因不明;另1例存活至今。结论对脑底Willis环交通通畅者,采用颈内动脉栓塞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大出血止血效果确切。但对于有放射性脑病的病人可能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血管瘤是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 [1 ] ,源于下咽及喉部者临床较少见 ,常为隐匿的咯血来源 ,严重者可有吞咽及呼吸困难 ,甚至大出血危及生命。治疗多采用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疗法。本文收集我科近 5年住院的下咽及喉部血管瘤 4例临床资料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 1男 ,47岁。因咽部异常感伴左咽部梗塞感 2天就诊 ,无咯血 ,查体 ,见一暗红色肿物位于左喉咽侧壁扁桃体下极近左舌根处 ,大小约 2 .5 cm× 2 .0 cm× 1.0 cm,边界清。诊断 :左喉咽血管瘤。入院后在气管插管全麻下经口径路行左喉咽侧壁血管瘤摘除术 ,以鼻息肉圈套器由基底套出 ,…  相似文献   

14.
鼻咽部血管纤维瘤的血管内介入诊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咽部血管纤维瘤的血管造影诊断和术前栓塞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鼻咽部血管纤维瘤(栓塞组)的选择性动脉造影与双重栓塞的治疗资料,并选择11例未行术前栓塞的单纯手术切除者为对照组(未栓塞组)。结果16例鼻咽部血管纤维瘤病人经血管造影检查均能获得明确诊断,并能显示病变的范围、血供情况及其特征。所有病例均主要由同侧的颌内动脉供血,对侧颌内动脉参与供血者5例,咽升动脉3 例,同侧颈内动脉2例。经超选择性插管后,所有病人均用聚乙烯醇泡沫微粒(PVA颗粒)和明胶海绵行颌内动脉双重栓塞,栓塞后即刻造影见肿瘤染色基本消失者10例,大部分消失者6例。该16例病人(栓塞组)手术切除术中出血量平均(452±268)ml较对照组(未栓塞组)平均(1058±347)ml明显减少(P<0.05)。所有病例栓塞术中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切除术后未见复发。结论血管造影有利于术前明确鼻咽部血管纤维瘤的诊断和显示瘤体的血供,术前血管内栓塞有利于减少术中的出血量。  相似文献   

15.
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治颅内假性动脉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因具有图像清晰,诊断迅速,准确性高,效果满意等优点,而逐渐应用于各种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栓塞治疗。近年,我们应用DSA诊治2例因外伤后引起颅内假性动脉瘤致反复大量鼻出血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例患者,男女各1例,年龄为27岁、46岁。均有明确的外伤史。外伤后有反复间歇性鼻腔大出血,经鼻腔填塞后出血暂时能止住,抽除纱条后一段时间又发生大出血。每次出血量为100~200ml。1例伴左眼视力逐渐下降至光感并伴头痛。实验室检查,鼻腔、鼻窦…  相似文献   

16.
中耳血管瘤     
血管瘤常见于头颈部,发生于中耳及颞骨者极罕见。Maugham等(198)复习1430例颞骨内肿瘤中仅10例为血管性,其中3例为血管瘤,占0.21%。颞骨血管瘤常生于近面神经处,依序为膝状节区、内听道远段及鼓索神经分出处的乳突部,可因外压或浸润而致面瘫,可表现为突发性、进行性或复发性;另一重要表现为伴面肌软弱的半面痉挛,亦有伴感音神经性聋及眩晕者。中耳血管瘤极少,英文文献上仅有6篇报道共6例,除1例双侧外均系单侧病变,常见表现依次为传导性听力减退,搏动性耳鸣及血性耳溢。一般行鼓室开放,局部切除,除…  相似文献   

17.
一般问题     
20011568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耳鼻咽喉科的应用/沈小华…//第二军医大学学报一2001,22(4)一346~348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耳鼻咽喉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前景。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1月至1999年12月应用DSA诊治严重鼻出血10例、鼻咽纤维血管瘤3例、咽部及咽旁间隙占位性病变各1例的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10例严重鼻出血中9例在DSA下行血管栓塞治疗,8例成功,有效率为88.89%;3例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栓塞肿瘤供血动脉均获成功,减少了术中出血量;2例占位性病变经DSA得以明确诊断。所有行DSA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DSA…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颌面部蔓状血管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颌面部蔓状血管瘤的选择性动脉造影与分次完全填充栓塞的治疗资料.结果 24例颌面部蔓状血管瘤患者经分次完全填充栓塞治疗后治愈者8例,显效12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为100%.10例行手术切除,术中出血明显减少.所有病例术中及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选择性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后行栓塞治疗是颌面部蔓状血管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颅底颈内动脉瘤的诊断和临床特点。方法收集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1995—2017年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CT血管造影(CTA)检查确诊的15例颅底颈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15例患者中男12例,女3例;年龄17~67岁,中位年龄44岁。15例患者中DSA确诊13例,CTA确诊2例;首发症状为鼻出血的假性动脉瘤13例,其中有明确的头面部外伤史8例,颅底肿瘤放疗史5例;头痛伴颅神经障碍的真性动脉瘤2例。15例患者采用栓塞和/或手术修复等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后随访2~12年,观察患者是否治愈及存活状态。结果 8例外伤史患者中5例行血管栓塞治疗痊愈;2例患者未行血管栓塞,之后因大量鼻出血死亡;1例血管栓塞术后出现进行性脑梗死,之后死亡。5例颅底肿瘤放疗后患者,1例行血管栓塞后脑梗死,之后死亡;2例行血管栓塞后因原发肿瘤复发侵及颅内,于院外死亡;1例行血管栓塞联合手术治疗恢复良好;1例放弃治疗,院外大出血死亡。首诊为头痛的2例患者,1例误行手术致鼻出血后于院外行血管栓塞治疗;1例因个人原因放弃治疗死亡。总计院内死亡4例,院外死亡4例,生存7例。结论颈内动脉瘤是颅底病变中的高危疾病,伴有外伤、放疗史的鼻出血及头痛伴颅神经障碍的患者应考虑颈内动脉瘤可能,需行DSA、CTA检查进行确诊。耳鼻咽喉科医生正确诊断与治疗对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介入诊疗技术在头颈部血管性疾病中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对采用Seldinger技术动脉插管造影、栓塞进行诊断和治疗的鼻咽纤维血管瘤、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头面部血管瘤、难治性鼻出血等3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成像中,除6例血管瘤无显影,2例腭、颈部肿块明确为颈内动脉瘤而瘤体与颈内动脉共壁无法栓塞之外,其余24例均成功进行了栓塞治疗。栓塞作为单一治疗方式的11例中,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 例、难治性鼻出血5例、蔓状血管瘤4例均一次栓塞治愈,1例Ⅲ期鼻咽纤维血管瘤姑息性栓塞控制了症状;栓塞辅以手术治疗的13 例,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其中6例鼻咽纤维血管瘤,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60ml,7例血管瘤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50ml。结论:DSA造影在头颈部血管性病变中能显示供血动脉、异常交通支、动静脉瘘等清晰的动态图像,指导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血管内栓塞治疗对颈外动脉系统的难治性鼻出血、颈内动脉海绵窦瘘、部分血管瘤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对血运丰富的肿瘤,术前栓塞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 大大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图2参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