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骨桥蛋白在葡萄胎、先兆子痫疾病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检测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葡萄胎及先兆子痫疾病中的表达情况来探计OPN在两种疾病中可能参与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KT-PCK)检测方法 ,来比较葡萄胎组织与早孕绒毛、先兆子痫与正常足月胎盘组织中OPN的表达情况.结果 各组组织中均有OPN mRNA(245 kb)及其蛋白的表达,在相对表达量上,正常早孕绒毛组织中的表达高于葡萄胎组织(P<0.05);正常足月胎盘组织中的表述量也高于先兆子痫患者胎盘组织(P<0.05).结论 OPN在胎盘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性,可能与葡萄胎、先兆子痫等滋养层密切相关的妊娠疾病的病理发生过程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检测印迹基因IGF2在先兆子痫产妇胎盘中的特殊等位基因的表达,探讨IGF2印迹状态与先兆子痫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经剖宫产的正常足月妊娠及先兆子痫产妇胎盘,从胎盘中提取基因组DNA,经PCR扩增、Apa1酶切筛选杂合子。提取杂合子胎盘中的总RNA并逆转录合成cDNA,cDNA经PCR扩增、内切酶消化,以评价IGF2特殊等位基因的表达。【结果】IGF2在正常足月胎盘中呈印迹状态;在先兆子痫胎盘中,IGF2为单等位基因表达,无杂合子状态。【结论】在先兆子痫胎盘中未发生IGF2的印迹丢失。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分析中期因子在正常绒毛组织、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及绒癌中表达的差异性,探讨中期因子与绒毛膜癌侵袭转移能力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早孕绒毛组织20例、葡萄胎组织35例、侵蚀性葡萄胎18例和绒毛膜癌12例中MK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差异.结果 免疫组化检测表明MK蛋白在正常早孕绒毛、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以及绒毛膜癌组织中均有表达且主要定位于胞质及包膜,且绒毛膜癌组织中的MK的表达明显强于侵葡组织;侵葡组织中MK的表达明显强于葡萄胎组织,葡萄胎组织中MK的表达又明显强于正常早孕绒毛组织.结论 MK在绒癌细胞中的表达明显强于在正常绒毛组织中的表达,MK在正常早孕绒毛组织、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以及绒毛膜癌中均有表达,且表达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家族成员在早期自然流产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正常早孕及自然流产绒毛组织中IGF2基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1(IGF1R)基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3)基因mRNA表达。比较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自然流产绒毛组织中IGF2、IGFIR mRNA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绒毛组织(P0.05)。正常绒毛组织中IGF2 mRNA表达量与IGF1R mRNA表达量呈正相关(r=0.345, P0.05)。 结论 IGF家族成员IGF2和IGF1R mRNA表达的降低可能与早期自然流产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5.
其它     
042 2 81 E -钙粘素和β-连环素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与意义 /黄卓敏…∥现代妇产科进展 — 2 0 0 4 ,1 3( 4 ) — 2 70~ 2 72应用RT -PCR技术检测 1 2例正常早孕绒毛和 35例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组织中E -钙粘素mR NA和β-连环素mRNA的表达。结果 :E -钙粘素和β连环素mRNA在正常早孕绒毛与葡萄胎组织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而在正常早孕绒毛、葡萄胎组织的表达量明显高于侵蚀性葡萄胎、绒毛组织 (P <0 0 5 ) ;在侵蚀性葡萄胎组织的表达高于绒癌组织 (P <0 0 5 )。结论 :E -钙粘连素和 β-连环素的表达下调与妊…  相似文献   

6.
061828人类白细胞抗原G、E在人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彭冰…∥现代妇产科进展·—2006,15(7)·—525~527,530用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人类白细胞抗原G、E(HLA-G、E)mRNA及蛋白质在人正常早孕绒毛组织、晚孕胎盘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在人正常早孕绒毛组织中的绒毛细胞滋养细胞、合体滋养细胞和绒毛外滋养细胞(EVCT)内均有HLA-G、E mRNA及HLA-E蛋白质表达,而HLA-G蛋白质仅在EVCT内表达;晚孕胎盘组织中HLA-G、E mRNA及蛋白质表达于蜕膜板内的EVCT及羊膜上皮细胞。结论:HLA-E表达于人正常早孕绒毛组织中所有类型的滋养细胞…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葡萄胎组织中生长抑制因子4(inhibitor of growth family member 4,ING4)蛋白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关系与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法检测葡萄胎组织及正常早孕绒毛组织中ING4蛋白表达及MVD。分葡萄胎组30例和正常早孕绒毛组20例。 结果 葡萄胎组ING4蛋白表达低于正常早孕绒毛组,完全性葡萄胎(complete hydatidiform mole,CHM)组和部分性葡萄胎(partial hydatidiform mole,PHM)组中ING4蛋白表达均低于正常早孕绒毛组(P<0.05)。CHM组和PHM组的ING4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高危因素组与有高危因素组ING4蛋白表达均低于正常早孕绒毛组(P<0.05)。无高危因素与有高危因素组ING4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葡萄胎组织中ING4蛋白表达与临床高危因素无关(P>0.05)。正常早孕绒毛组MVD值高于葡萄胎组MVD值,PHM组和CHM组MVD值均低于正常绒毛组,PHM组高于CHM组(P<0.05)。无高危因素组和有高危因素组MVD值均小于正常绒毛组,有高危因素组高于无高危因素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葡萄胎组织中MVD值与临床高危因素无关(P>0.05)。葡萄胎组织中ING4蛋白表达与MVD无明显相关关系(r=0.137,P=0.470)。 结论 ING4蛋白的异位表达及降低促进葡萄胎的发生,ING4蛋白表达与临床高危因素无关,葡萄胎组织中血管缺失参与葡萄胎的发生,与临床高危因素无关,葡萄胎组织中ING4蛋白表达与MVD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谢玲 《青海医学院学报》2009,30(3):177-179,198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探讨EGFR对预测葡萄胎恶变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石蜡包埋的105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组织和20例正常早孕绒毛组织EGF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合体滋养层,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组织和正常早孕绒毛组织均强表达EGFR蛋白;在细胞滋养层,正常早孕绒毛、非恶变组葡萄胎的EGFR蛋白表达高于恶变组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和绒癌的表达(P〈0.05,P〈0.05,P〈0.05);而恶变组的EGFR蛋白表达强于侵蚀性葡萄胎和绒癌的表达(P〈0.05,P〈0.05);EGFR蛋白表达在侵蚀性葡萄胎和绒癌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EGFR表达降低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有可能成为预测葡萄胎恶变的一项新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表达,探讨EGFR对预测葡萄胎恶变的价值.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石蜡包埋的105例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和20例正常早孕绒毛组织EGFR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在合体滋养层中,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和正常早孕绒毛组织均强烈表达EGFR蛋白;在细胞滋养层,正常早孕绒毛、非恶变组葡萄胎的EGFR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恶变组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和绒癌(P<0.01, P<0.01, P<0.01),而恶变组的EGFR蛋白表达显著高于侵蚀性葡萄胎和绒癌(P<0.05, P<0.05),EGFR蛋白表达在侵蚀性葡萄胎和绒癌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EGFR表达降低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有可能成为预测葡萄胎恶变的一项新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双酚A对人早孕绒毛组织IGF1、TGFβ31、ADAM1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双酚 A(BPA)水平与人早孕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以及解整合素样金属蛋白酶 12 (ADAMl2)表达的关系,探讨BPA 对绒毛组织可能带来的影响.方法:以 40 例早期妊娠 (6~8)周的新鲜绒毛组织进行体外培养,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 BPA:A组为1000×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兔抗人端粒酶逆转录酶抗体,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9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18例葡萄胎和20例正常早孕绒毛组织中hTERT的表达,结合Leica Qwin图像分析系统对hTERT阳性细胞进行灰度分析。结果hTERT表达定位于细胞质。hTERT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葡萄胎和正常早孕绒毛组织中分别为123.31±11.93、99.00±11.21和102.55±16.35。hTERT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葡萄胎和早孕绒毛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端粒酶的活化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形成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可能是预测葡萄胎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061830胎盘组织中Human AnnexinV的表达及与HBV感染的关系/张润驹…∥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7(1)·—79~81观察HAV在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胎盘中的可能作用。方法: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早孕绒毛,中孕和足月胎盘绒毛中HAV的表达;用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法观察HBV感染的胎盘组织HBsAg和HAV的分布及相互关系。结果:①所有的标本绒毛滋养层细胞、绒毛间质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都有HAV的存在。②HBV感染的胎盘绒毛中只要是HBsAg阳性的部位同时一定有HAV的表达,阳性信号存在于滋养层细胞、…  相似文献   

13.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estational trophoblast disease,GTD)中的表达及其在该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10例早孕(6-12周)人工流产绒毛、40例葡萄胎、10例侵蚀性葡萄胎及6例绒毛膜癌组织进行了TGFβ1测定。结果:TGFβ1在四种不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95%、80%、66.7%,葡萄胎组织中,TGFβ1染色强度与组织分级均无相关性(P>0.05);TGFβ1染色在良性葡萄胎与以后恶变的葡萄胎之间表达无差异(P>0.05)。结论:TGFβ1与GTD的发展呈负相关,作为细胞生长的负性调节因子,有可能抑制GTD细胞生长和侵蚀,并在抑制GTD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发挥作用;TGFβ1不能作为判断葡萄胎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16、Caspase-3基因在葡萄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对46例葡萄胎首次清宫标本(葡萄胎组)和20例早孕正常绒毛组织(正常组)中P16和Caspase-3进行检测。结果在早孕绒正常毛组织中Caspase-3表达全部阴性,而P16阳性率为80.00%。在葡萄胎组中P16、Caspase-3表达阳性率分别89.13%、60.87%。在非恶变葡萄胎与以后发生恶变的葡萄胎中两者表达均呈下降趋势。结论 P16、Caspase-3表达缺失可能在葡萄胎恶性转化中起重要作用。检测葡萄胎首次清宫标本P16及Caspase-3表达,可能在判断葡萄胎预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及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HATs)相关因子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GCN5)、p300/CREB结合蛋白(p300/CBP)在正常及早期胚胎停止发育患者绒毛中的表达及三者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1例正常早期妊娠绒毛、29例胚胎停止发育绒毛组织中IGF2、GCN5和p300/CBP的表达情况。结果早期胚胎停止发育绒毛中,IGF2、GCN5和p300/CBP的阳性表达显著低于正常早孕绒毛(P=0.001、P=0.002和P=0.003);并且这些指标在胚胎停止发育绒毛中的表达,两两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r=0.563、0.622和0.563,P<0.00)。结论 IGF2、GCN5及p300/CBP的表达下调可能与早期妊娠胚胎停止发育有关,GCN5及p300/CBP的表达下调有可能参与早期绒毛发育过程中IGF2的表观遗传调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滋养细胞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早孕绒毛、20例葡萄胎、10例侵蚀性葡萄胎及8例绒毛膜癌组织EGFR的蛋白表达量,利用单因素确切概率法及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法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结果分析。结果:EGFR在正常早孕绒毛及滋养细胞肿瘤组织均有表达。在正常早孕绒毛及未恶变的葡萄胎组织表达量明显高于发生恶变的葡萄胎及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组织(P<0.05)。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恶性糍养细胞肿瘤临床期别与EGFR蛋白表达水平关系最密切(P=0.026及OR=9.874)。结论:EGFR蛋白表达量可作为葡萄胎转归、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临床分期及预后的一项辅助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对早孕绒毛、蜕膜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_Ⅱ (IGF_Ⅱ )mRNA表达的影响及IGF Ⅱ与早期妊娠及流产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 ,对 2 0例人工流产妇女 (对照组 ) ,2 0例服用米非司酮药物流产的早孕妇女 (药物组 )绒毛、蜕膜组织中IGF_Ⅱ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苏木精 伊红染色 ,PAS染色分别观测其绒毛及蜕膜组织中组织形态学改变及其糖原储存量变化。结果 :药物组绒毛、蜕膜组织中IGF_Ⅱ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 <0 0 5 ,P <0 0 1)。对照组绒毛、蜕膜组织中糖原含量丰富 ,药物组均较低 (P <0 0 5 ,P <0 .0 1)。结论 :米非司酮可能通过下调绒毛、蜕膜组织中IGF_ⅡmRNA的表达 ,影响胎盘功能 ,阻碍胚胎发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葡萄胎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早孕正常绒毛、20例流产绒毛水肿、28例部分性葡萄胎、35例完全性葡萄胎、9例侵袭性葡萄胎组织中ER、PR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绒毛、流产绒毛水肿、部分性葡萄胎、完全性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组织中ER的阳性率为90.0%、95.0%、67.9%、65.7%、22.2%。随着滋养细胞恶性程度的增加,ER染色阳性细胞数及染色强度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在正常绒毛、流产水肿绒毛、部分性葡萄胎、完全性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组织的阳性率为5.0%、10.0%、3.6%、2.9%、0%。PR在正常绒毛、流产水肿绒毛、葡萄胎组织中表达很少,在侵袭性葡萄胎组织中无表达。PR染色阳性细胞数及染色强度与滋养细胞恶性程度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可作为正常绒毛、流产水肿绒毛、葡萄胎及侵袭性葡萄胎的辅助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FLIP凋亡抑制蛋白、c-kit原癌基因蛋白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20例正常早孕绒毛、30例葡萄胎、15例侵袭性葡萄胎和15例绒毛膜癌中FLIP、c-kit的表达。结果从正常早孕绒毛、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到绒毛膜癌,随着疾病恶性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20.
本文观察了10例(3例正常足月与7例先兆子癇)胎盘的超微结构,对正常足月胎盘绒毛与先兆子癇胎盘绒毛的超微结构进行了描述。复习有关文献并从正常和病理方面与有关研究资料进行了初步的对比分析。从两者结构方面存在的差别,提示先兆子癇胎盘绒毛细胞滋养层细胞增生,为缺氧的结果。在合体细胞游离面有纤维蛋白样物质沉着处,基底膜往往同时增厚。凡有纤维蛋白样物质沉着的地方合体细胞有改变,细胞器减少,微绒毛减少。胎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胞质内细胞器减少,原纤维增多,胞饮减少。这些改变可能使胎盘运输的功能和物质交换量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