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探讨了两性霉素B(AMB)治疗隐球菌脑膜炎(隐脑)时发生的不良反应并提出护理对策。主要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反应、静脉炎症、上感症状、肾脏毒性、心脏毒性、血液系统损害、神经毒性等等,护理上加强观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可有效控制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两性霉素B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37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采用两性霉素B治疗的护理体会,如密切观察毒副反应并及时处理,同时做好心理护理.结果示:37例中临床治愈6例,好转20例,未愈自动出院7例,死亡4例,总有效率70.3%.提示采用此法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同时配合对症处理及心理护理,能减轻毒副反应,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静脉应用两性霉素B(AMB)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时发生的不良反应及护理疗效。方法 运用护理程序,对22例隐脑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按护理疗效评估标准进行客观评价。结果 22例患者在应用AMB中有21例发生不良反应,但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针对AMB在长程治疗中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防治和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5.
黄丽华  黄丽葵  刘婕  李滢 《全科护理》2014,(20):1857-1858
[目的]回顾性总结使用两性霉素B的有效护理方法,减少副反应。[方法]对21例使用两性霉素B治疗的隐球菌性脑膜炎患儿进行护理,观察使用两性霉素B时的副反应,针对性地采取预防和处理措施。[结果]使用两性霉素B的副反应有寒战、发热、头痛、胃部不适、电解质紊乱、静脉炎及肝肾功能损害。21例患儿治愈14例,5例好转,2例合并其他疾病无效转院。[结论]正确配制,经中心静脉置管缓慢匀速输注,密切观察病情,辅以对症治疗及做好健康教育等护理能明显减少两性霉素B的副反应,顺利完成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隐球菌是一机会致病菌,其感染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有关。最常引起呼吸系统感染,在肺部感染形成后,迅速血行播散,全身器官均可累及。其中,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最常见,易引起隐球菌脑膜炎,应加以警惕。两性霉素B(AMP)是治疗隐球菌感染的有效药物,但因其毒性大,不良反应较多,限制了该药的临床应用。如因病情需要,权衡利弊后,可在严密观察下应用,并辅助用药减轻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两性霉素B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两性霉素B(AMB)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22例隐脑患者给予AMB静脉滴注,部分患者加以AMB鞘内注射,按标准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有效率72.7%,不良反应种类多且较严重。【结论】AMB对于隐脑疗效显著,虽然副作用明显,但仍可作为治疗隐脑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8.
正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脑膜和脑实质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亚急性或慢性疾病,其病情重、预后差、病死率高,治疗难度大[1,2]。临床上目前尚未有根治的方法,两性霉素B(AMB)是迄今药效最强的抗真菌药物,但其毒副作用多且严重,患者很难耐受整个治疗过程,影响治疗效果[3]。两性霉素B是一种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用药,用药时间长,不良反应多[4]。本研究旨在观察该药物在治疗新型脑膜炎过程  相似文献   

9.
冯素萍  孙花 《护理研究》2005,19(8):1690-1691
2004年10月我院收治1例双肺结核、糖尿病合并肺部毛真菌感染病人。在抗结核、降糖治疗的同时选用两性霉素B静脉输注控制真菌感染,经20d治疗,基本控制了真菌感染,但在用药过程中发生严重局部反应,导致静脉炎及局部严重肿胀。经用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山莨菪碱局部湿敷,肿胀消失,损伤痊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陈萍  杜锦霞 《护理学报》2014,(20):50-51
总结15例使用伏立康唑静脉滴注联合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护理经验。对伏立康唑静脉滴注联合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治疗患者,加强其鞘内注射护理,尤其是腰椎穿刺术的护理;不良反应护理,包括视觉障碍、肝功能异常、低血钾及白细胞下降的护理;注重饮食和生活指导,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出院指导,使患者安全度过治疗期,确保药物发挥较佳治疗效果。15例患者中,1例突发脑疝死亡,1例出现视觉障碍(视物模糊),1例出现转氨酶升高,1例出现低血钾,1例出现白细胞下降。除1例患者死亡,14例患者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4例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好转,10例患者病情好转,最终14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 B,AMB)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霉脑)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霉脑患者分2组:合并HBV感染组(n=13)和非HBV感染组(n=27),在AMB治疗过程中,观察比较2组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40例患者中30例(75%)ALT异常升高,22例(55%)AST异常升高,5例(12.5%)出现血清TBIL异常;其中HBV感染组92.3%出现ALT异常升高,非HBV感染组(66.7%)的ALT异常升高,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MB治疗霉脑引起中毒性肝炎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合并HBV感染者。对使用AMB的患者应定期进行肝功能的监测,以避免可能出现严重的中毒性肝损害。  相似文献   

12.
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 (以下简称隐脑 )是一种难治性的中枢神经感染 ,若未及时诊治 ,其预后凶险。目前国内外首选两性霉素B(AMB)、氟康唑及地塞米松联合治疗 ,但多种药物不良反应困扰其临床应用[1,2 ] 。我院对 1993~ 2 0 0 0年收治的 30例隐性脑膜炎患者临床应用AMB联合氟康唑及地塞米松治疗时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了观察分析 ,并探讨护理上早期预防的措施。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1993~ 2 0 0 0年的隐脑 30例均符合隐脑入选标准[3 ] :在脑膜炎的基础上 ,腰穿放脑脊液直接检查到新生隐球菌 ,其中男 19例 ,女 11例 ,平均年龄 (30 .…  相似文献   

13.
总结21例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重患者采用小剂量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的护理体会.做好用药护理,药物现配现用,避光滴注,特别注意该药不能与其他药物混合输注,输注过程中严格掌握输液速度,注意观察胸闷、气促情况;严密监测血清钾、肝肾功能变化,及时纠正低血钾;首选中心静脉输注以避免发生静脉炎.本组1例因经费不足自动出院;20例治疗1个疗程(10~16 d)后停药,并再继续动态检测及随访1周,有18例患者痊愈,连续真菌培养阴性,真菌清除确切,未见复发病例;另有1例好转;1例无效;总有效率86%.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分析我院近年来静脉应用两性霉素B(AmB)治疗55例隐球菌脑膜炎(隐脑)时发生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隐脑患静脉应用AmB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以及不良反应的防治措施。结果:55例患在静脉应用AmB治疗过程中有53例发生各种不良反应,包括即刻反应、血细胞异常减少、肝肾功能损害、心脏毒性、低钾血症及静脉炎。其中,以肾、肝功能损害及低钾血症最为多见,其发生比率分别为43.6%、40.0%、38.2%。本组资料还显示出现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及低钾血症的剂量较初次发生不良反应的剂量大,两差异有显性。结论:AmB在长程治疗中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随访,及时防治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2004年1月-2006年12月,我们应用两性霉素B治疗血液病深部真菌感染患者30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护理措施,以促进疾病的康复.方法 对12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在首选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应用、脱水剂降颅内压及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治疗的基础上,做好一系列护理措施(用药、相关检查、心理护理,饮食和生活指导及出院指导等).结果 12例患者治愈7例,好转3例,死亡2例,治愈好转率为83.3%.结论 及时到位的精心护理有利于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氟康唑加两性霉素B对肺部真菌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1例经痰培养有真菌生长并经X线胸片证明有肺部感染征的住院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治疗组用氟康唑与两性霉素B治疗;对照组则单纯用氟康唑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1.0%,对照组为6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5例血肌酐升高,2例丙氨酸转氨酶升高;对照组4例血肌酐升高,2例丙氨酸转氨酶升高,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康唑与两性霉素B联用优于单用氟康唑,不良反应少.但由于病例数量较少,且是不同时间段的病例比较,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能否将氟康唑加两性霉素B联合治疗真菌感染替代单独使用氟康唑或两性霉素B,作为主要的抗真菌治疗手段,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两性霉素B是多烯类抗真菌剂,抗真菌谱广,且耐药菌株少见,价格较低,是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但因其大剂量使用造成明显的肝肾毒性和输注相关毒性(静脉炎、寒战、发热、消化道症状等),故临床使用受到很大的限制。雾化吸入在较高浓度时不经血液循环快速直接作用靶器官,与相应的受体相结合迅速起效,相对其他用药方法,雾化吸入的用药量少,减少了药物的不良反应。可同时吸氧改善缺氧症状,固定患者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隐球菌性脑膜炎使用PICC输注两性霉素B不良反应及护理效果。方法 收集2012年6月至2015年3月在我科住院期间使用两性霉素B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39例患者,均使用PICC置管的病例,对在PICC置管期间的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PICC维护护理、相关的导管并发症和两性霉素B使用中的出现的不良反应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 PICC平均留置时间为2-102天,39例患者中有2例发生了堵塞(1例再通成功,一例失败),1例患者出现静脉炎,1例患者出现穿刺点周围皮肤局部过敏,余均未发生导管感染、导管断裂等并发症,完成住院期间输注。28例患者(占72%)出现两性霉素的即刻反应、低血钾、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结论:PICC置管可为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治疗输注提供了安全简便途径,护理人员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可减少PICC置管的并发症,同时两性霉素B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需要正确合理用药及观察,及早发现不良反应保证患者顺利完成疗程。  相似文献   

20.
肾移植术后并发颅内真菌感染者临床较少见,其治疗护理均有特殊性,我院开展肾移植19年来,共行同种肾移植695例,仅发生3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发病率为0.04%,现将有关护理问题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线3例患者,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35~48岁。均为尿毒症,分别于1981年、1990年、1994年行尸体肾移植术,术后给予免疫抑制剂强的松、硫哇瞟呼和环抱霉素A治疗。2例因不明原因的肺部感染给予大剂量广谱抗生素治疗,1例因排斥反应给予激素反复冲击治疗,3例分别于术后4月、10月3年出现持续性头痛,发热、颈项强直。查体:克匿格氏征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