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方法纳入2006年1月~2013年8月北京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暴发性心肌炎患者71例,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心电图和心肌生化标志物改变以及治疗效果和预后。结果71例患者中共有男性31例,女性40例,年龄3个月~14.5岁,平均(6.1±1.8)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呼吸道感染(42.25%)和消化道感染(33.80%)。85.92%(61/71)存在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或心肌肌钙蛋白I(cTnI)升高,90.14%(64/71)存在显著的心电图改变。所有患者均进行抗病毒治疗,并予甲泼尼龙及丙种球蛋白进行免疫治疗,同时针对不同患者情况采取抗休克、纠正心力衰竭和抗心律失常等综合治疗,18例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儿安装了临时起搏器。87.3%的患儿经治疗后好转(62/71),死亡7例(9.9%),其中3例患儿因心力衰竭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因频繁发作室性心动过速合并肺部感染死亡,2例QRS波群低电压合并室内传导阻滞死亡,1例因心力衰竭合并肺水肿而死亡;另有2例放弃治疗。结论暴发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多样,多伴有心电图异常和心肌生化标志物升高,经过积极治疗多数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不典型病毒性心肌炎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50例不典型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过程,以提高诊断水平及治疗效果。方法:结合病史、心电图、X线胸片,心脏超声及心肌酶学做出诊断,采用休息,抗病毒,营养心肌及中药黄芪等综合治疗。结果:50例病人经治疗均获痊愈。结论:不典型病毒性心肌炎只要及时做出正确诊断,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2002~2004年云南地方性暴发性心肌炎临床病例总结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云南地方性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方法结合75例云南地方性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云南地方性暴发性心肌炎临床表现以呕吐、恶心、晕厥、抽搐、紫绀、发热多见;病理改变以间质性心肌炎为主,常伴有心肌酶增高、心电图QT间期延长、ST-T改变,易发生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病死率极高。结论云南地方性暴发性心肌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地方性心脏病,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早期识别暴发性心肌炎的预测因素.方法 连续入选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2006年5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急性心肌炎患者269例,根据临床诊断分为暴发性心肌炎组(n=51)和非暴发性心肌炎组(n=218).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指标,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患者出现暴发性心肌炎的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老年暴发性心肌炎(FM)的临床特征,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临床诊断为FM并接受规范药物治疗和机械辅助治疗的患者。按照年龄进行分组:≥60岁,40~59岁,20~39岁,10~19岁。比较≥60岁的老年患者与其他年龄组FM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老年FM占临床FM患者比例为10.3%,其中男性患者居多。老年FM起病更为隐匿,从前驱期症状到出现明显心功能不全的潜伏期长,发热较少,肾功能不全比例高,病死率更高。老年FM患者心功能更差,心肌损伤更为严重,易出现各种类型心律失常,需要心脏临时起搏治疗的比例更高、时间更长。结论:老年FM临床并不少见,其起病隐匿、潜伏期长,且其他脏器损伤多见,临床表现不典型,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6.
7.
楚雄州暴发性心肌炎发病与降水关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探索暴发性病毒性心肌炎发病学相关因素。方法本文将楚雄州境内1991年以来发生的17起猝死病情与历年降水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该病集中地发生于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58.75%的6~8月,每起猝死病情发生前1至4周有较多降水。结论暴发性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与降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猝死型胰腺炎5例尸检及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猝死型胰腺炎或称重症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猝死型) ,是一进展极为迅猛、凶险,病死率为10 0 %的临床急症。患者以猝死为特征。本文报告5例猝死型胰腺炎尸检材料。1 材料与方法5例猝死型胰腺炎尸检病例病史及病理切片。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15岁- 5 0岁。于死后12小时至4 0小时开  相似文献   

9.
云南地方性暴发性心肌炎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对发生在云南省的云南地方性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进行归纳分析和综述。方法对1982~2003年发生在云南省的12起中最具代表性的猝死病例及存活疑似病人的症状、体征、异常心电图、X线结果进行系统分析。结果云南地方性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多为突然发病、突然死亡,部分有头昏、头晕、胸闷、心悸等症状;病人多呈贫血貌,体检有心音低钝、心律失常等异常体征;心电图显示以ST-T改变、房室传导阻滞(AVB)、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Q-T间期延长等心肌炎的心电图改变为多,X线摄片部分有心脏扩大。结论该病符合心肌炎的诊断特点,它的临床特征、防治措施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暴发性心肌炎与环境硒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1年以来,在云南一些地区连续发生31起病毒性心肌炎点状暴发流行,累计死亡122例。由于该病在发病上具有“暴发、猝死”的特点,县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地区性,病区分布似与克山病病区相重叠[1]。为了解云南暴发性病毒性心肌炎病区生态环境硒水平,我们对11个病区县的耕作土、大米及人发硒含量进行了分析测试,现将结果报道于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 全部病情均系我所从1991年介入此病的病情调查、病因调查及防治工作,经流行病学、病理学、病因学等方面的研究,初步确定为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病人也越来越多。老年人各种脏器功能减退,社会心理上有很多不稳定因素。因此,老年病人在临床表现上与年轻人存在较大差别。在急诊工作中经常遇到老年病人的诸多不典型之处,尤其是危重症病人来诊时.其临床表现往往并不显现危急,甚至家属也未引起重视,按常规就诊程序按部就般检查.容易延误抢救时间,值得引起急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云南地方性暴发性心肌炎综合防治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1年以来在云南省7个地(州)19个县(市)30个乡(镇)35个行政村连续发生55起,累计“猝死”199例,其中楚雄州1991~2002年在6个县(市)11个乡(镇)14个行政村18个自然村先后发生20起,累计“猝死”74例。近年来该病流行强度不断加强,范围不断扩大,严重地影响了当地的社会稳定和生产  相似文献   

13.
暴发性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与救治(附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云  郭兴青  马沛然 《山东医药》2001,41(13):29-30
1998年1月至2001年3月,我们收治病毒性心肌炎患儿78例,其中8例为暴发性病毒性心肌炎,经积极治疗,7例抢救成功。现将其诊断与抢救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本组男3例、女5例;年龄4个月至5岁。均根据1999年全国小儿心肌炎、心脏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标准诊断。其中以呕吐、腹痛表现起病4例;剧烈哭闹及晕厥各2例。发病前两周或同时伴有上呼吸道感染3例,心悸、气短3例,面色苍白、紫绀、四肢发凉6例,心尖区第一心音低钝、心动过速6例,急性心力衰竭2例,心源性休克4例。辅助检…  相似文献   

14.
全身播散性真菌感染41例尸检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分析11例全身播散性真菌感染尸检临床病理资料。原发病构成:恶性肿瘤20例,白血病11例,其它为创伤、免疫性疾病等。真菌感染类型:曲霉菌14例,念珠菌12例,隐球菌5例,毛霉菌1例,两种霉菌同时感染9例。侵犯主要器官:肺39例次,肾26例次,脑16例次,肝、心、消化道各15例次,共计22个部位。生前用抗真菌药治疗14例。分析了真菌感染的条件及有关误诊误治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1978~2004年云南地方性暴发性心肌炎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寻找云南地方性暴发性心肌炎流行病学规律。方法回顾性调查和横断面调查相结合对1978~2004年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流行地区包括8个地、州、市,22个县区;(2)27年间共发生疫情86起,死亡267人;(3)病区特点:均为贫困山区或半山区,有67.6%的病区与克山病病区相重叠;(4)本病呈年度高发和季节高发,6~9月为主要流行季节;(5)发病人群以当地农民为主,青壮年为高发人群,女性略多于男性;(6)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结论1991年后本病流行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发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本病来势凶猛,发病突然,死亡突然,给救治带来了许多困难和问题,是病死率高的主要原因;监测防治不应只限于22个疫区县,应扩大防治范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成人暴发性心肌炎(FM)的临床特点及不同治疗方式对预后的影响,为临床诊治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成人F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传统治疗组(47例)和生命支持治疗组(36例)。统计不同治疗方案与终点事件(院内死亡、存活患者的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传统治疗组院内病死率明显高于生命支持治疗组(59.6%vs 5.6%,P0.01),且生命支持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较普通治疗组有所减少(12.5d vs 14d,P0.05)。结论:成人FM患者应尽早采取"以生命支持为依托的综合治疗方案"进行救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成人急性暴发性心肌炎(acute fulminant myocarditis,AFM)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结局,探究其院内死亡相关的风险因素。方法:通过对2008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成人AFM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比院内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的人群特征、临床表现、治疗和结局,分析AFM患者院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有91例患者符合AFM标准,并纳入了该研究,其中院内死亡者31例(34.1%),存活并出院者60例(65.9%)。与存活者相比,院内死亡患者出现胸痛、多器官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和ST段抬高比例明显增多,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降低,LVEF降低,乳酸水平升高,且需要心肺复苏、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支持和机械通气的更大可能性更大(P<0.05)。上述10个因素也是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院内死亡的预测因素,而多变量分析显示胸痛(OR=18.06,95%CI:1.47~221.81)、低收缩压(OR=0.94,95%CI:10.86~0.99)、入院时高水平的乳酸(OR=1.99,9...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各类型三尖瓣病变发生率,构成比及各装置受累情况。方法:收集1959.1999年共1027例本院尸检资料进行病理与临床分析。结果:各种病因造成三尖瓣病变者209例。风湿性心脏病142例中三尖瓣受累96例(68%),其中三尖瓣关闭不全9l例,三尖瓣器质性狭窄5例。96例风心病三尖瓣病变中功能性三尖瓣瓣环扩张关闭不全45例(48%),功能和器质性三尖瓣关闭不全46例(52%)。风心病三尖瓣受累的各脏器存在弥漫性重度淤血,而风心病未累及三尖瓣者各脏器仅存在轻度淤血。三尖瓣病变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其次为心律失常,肺水肿及肺梗塞。结论:三尖瓣病变最常见病因是风湿性心脏病。病因不同,三尖瓣瓣环扩大程度不同;当病变累及三尖瓣时可造成胸腹腔各脏器重度淤血;三尖瓣病变最常见死亡原因为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9.
初诊不典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病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初诊不典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11例初诊不典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别行皮肤活检和(或)肾活检。结果 3例患者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ARA)诊断标准,在纳人病理结果后,11例全部符合中华风湿病学会诊断标准,抗核抗体(ANA)高滴度阳性见于4例患者;6例行皮肤活检,4例狼疮带实验阳性,4例普通病理阳性,二者符合率为66.7%;7例行肾活检均阳性;8例患者因病理学证据而确诊。结论 病理检查对初诊不典型SLE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急性重症心肌炎(AVM)是由病毒感染(最常见病毒为柯萨奇B组病毒)所致心肌严重炎性损害,主要表现为猝死、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炎或心包炎等。临床上往往发病急、病情重、进展快,且表现多样,心外症状表现多见,常在数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