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改变。结果观察组经整体护理干预后,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整体护理干预后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可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患者走出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阴影,进而有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中焦虑/抑郁心理状况的流行情况。方法入选老年冠心病患者164例及同期体检正常对照组患者40例,使用统一问卷调查表,包括一般资料问卷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均采取面询的方式,统一指导语和填表方法,在患者入院后一周内完成问卷调查。结果 16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44例(26.8%)存在焦虑,54例(32.9%)存在抑郁,其中24例(14.6%)患者合并有焦虑、抑郁心理障碍。老年冠心病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成正相关,相关系数r=0.352,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较非冠心病人群焦虑、抑郁严重程度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与抑郁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疗法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冠心病患者7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n=35)和干预组(n=35)。两组均进行冠心病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为期8周的正念减压训练。干预前后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进行分析。结果干预组最终样本35例,对照组最终样本32例。正念减压训练后,干预组HADS-总分、HADS-焦虑、HADS-抑郁均低于训练前,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念减压疗法可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4.
<正>近些年来,情绪障碍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非常高,并发症严重且多样,而焦虑、抑郁障碍是心血管疾病常见的两个临床并发症。在双心医学领域,冠心病在精神障碍患者中的患病率非常高,尤其是存在焦虑抑郁障碍的患者。事实上,冠心病与焦虑抑郁障碍是相互关联的。两种疾病相互影响各自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多项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并发焦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9例出现焦虑抑郁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心理干预(48例)与非心理干预(41例)的对照研究。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治疗可有效改善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心理干预对择期经皮冠脉介入(PCI)患者焦虑抑郁水平的影响。方法连续调查2013年2~3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心内科行择期PCI治疗的住院患者80例,随机分为护理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于入院时、护理心理干预后、PCI术后填写贝克-抑郁量表、状态-焦虑量表;分析比较心理干预组与对照组焦虑抑郁水平变化。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基线时均处于焦虑状态,焦虑评分分别为:(44.4±9.4)分、(44.8±10.6)分;经护理心理干预后及PCI术后患者焦虑评分为:(40.4±9.4)分、(38.6±10.4)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44.2±8.6)分、(41.5±9.4)分];两组患者基线时焦虑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心理干预后及PCI术后焦虑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抑郁水平在心理干预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择期行PCI患者术前存在明显焦虑情绪,护理心理干预可明显降低PCI患者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冠心病患者瞳孔进行观察和分析,评估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方法选择年龄≥60岁的冠心病患者80例,非冠心病患者40例,非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冠心病患者依据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为焦虑抑郁组和非焦虑抑郁组,采集患者瞳孔视频,利用瞳孔图像软件计算瞳孔/虹膜值。结果焦虑抑郁组SAS和SDS评分大于非焦虑抑郁组和对照组(P<0.01),焦虑抑郁组瞳孔/虹膜值大于非焦虑抑郁组和对照组(P<0.05),非焦虑抑郁组瞳孔/虹膜值大于对照组(P<0.05)。焦虑抑郁组SAS、SDS评分和瞳孔/虹膜值呈正相关(r分别为0.485和0.455,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瞳孔的变化,提示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或紊乱,可以反映患者焦虑、抑郁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后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PCI治疗前1 w及治疗后第6个月采用自制问卷、汉密尔顿焦虑(HAMA)量表、汉密尔顿抑郁(HAMD)量表各测评1次。结果治疗后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焦虑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 001);抑郁水平与家庭成员(P=0. 004)、高血压(P=0. 010)、总胆红素(P=0. 001)、体重指数(BMI)(P=0. 002)相关,焦虑水平与吸烟状况(P=0. 001)、文化程度(P=0. 012)、经济状况(P=0. 026)、收缩压(P=0. 004)、总胆红素(P=0. 005)相关。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抑郁焦虑评分有所下降,但抑郁焦虑状况明显且影响因素多样,有必要对其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冠心病(CHD)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确诊的冠心患者16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系统护理干预组,每组各80例,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各组患者进行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均高于临界值(50分和41分).对照组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护理干预组护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护理干预后,系统护理干预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系统护理干预对CHD患者心理状况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患者的早日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益心舒胶囊治疗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疗效。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8例冠心病并发焦虑抑郁障碍患者进行评分。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抗焦虑、抑郁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益心舒胶囊,8周后再次进行SAS、SDS评分。结果治疗组焦虑、抑郁障碍均有明显改善,SAS由56.83分±5.15分降至35.72分±5.46分(P0.05),SDS由57.69分±5.91分降至38.92分±6.45分(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心舒胶囊可有效减轻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焦虑抑郁情绪对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冠心病患者,使用焦虑抑郁量表评价其心理状态,根据评分将冠心病患者分为焦虑抑郁组(30例)和非焦虑抑郁组(30例),测定受试者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并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法测定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反应(FMD).结果:焦虑抑郁组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较非焦虑抑郁组显著升高(P均<0.05),焦虑抑郁组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反应较非焦虑抑郁组降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在调整了体重指数、收缩压、年龄、性别、吸烟史、糖尿病史、心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混杂因素的影响之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反应与四种不同量表得分均呈独立正相关(P<0.05),肿瘤坏死因子-α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呈独立正相关(P均<0.05),但肿瘤坏死因子-α与抑郁自评量表得分、高敏C反应蛋白与四种不同量表得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焦虑抑郁情绪可能加重冠心病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及内皮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2.
研究“双心医学”对冠心病伴抑郁和焦虑患者心率变异性与心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0日进入我院的冠心病伴抑郁和焦虑患者150例,单盲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0例采用标准化冠心病治疗+健康宣教方式,实验组8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帕罗西汀,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在治疗前HRV指标、心功能、SDS和S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心治疗能够改善冠心病伴抑郁和焦虑患者心理状态和心功能,对促进患者治疗后重新融入社会有一定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焦虑抑郁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此项横断面观察性研究的对象选自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采用自制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患者进行一般情况调查及心理测评。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患者PCI治疗术后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入选了250例行PCI治疗且血运成功的术后患者,平均年龄为(64±5)岁。其中,有焦虑症状的患者37. 6%、有抑郁症的患者29. 6%、有焦虑合并抑郁症状的患者12. 4%。多因素分析,居住地(农村,OR=2. 092,95%CI:1. 243~3. 520,P=0. 005)、付费方式(自费/新农合,OR=2. 464,95%CI:1. 279~4. 745,P=0. 007)、月收入低(3 000元,OR=2. 931,95%CI:1. 527~5. 626,P=0. 001)及合并糖尿病(OR=2. 600,95%CI:1. 355~4. 988)是PCI术后患者焦虑的危险因素;女性(OR=2. 086,95%CI:1. 186~3. 669)、文化程度低(小学及以下,OR=5. 603,95%CI:1. 567~20. 025,P=0. 008)、婚姻状况(离异/丧偶,OR=3. 459,95%CI:1. 569~7. 628,P=0. 002)、居住地(农村,OR=2. 085,95%CI:1. 202~3. 617,P=0. 009)是PCI术后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结论:PCI治疗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的患病率较高。农村、自费/新农合、月收入低(3 000元)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在PCI术后易出现焦虑情绪;女性、文化程度低(小学及以下)、离异/丧偶或农村的患者在PCI术后易出现抑郁情绪。医务人员在治疗这部分患者躯体疾病的同时,应更多关注其心理状况,及早识别不良情绪的发生并积极进行有效的干预。  相似文献   

14.
随着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综合医学模式转变,心理、社会因素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和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抑郁焦虑可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可加速其进程,并且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然而,非精神科医务人员对冠心病合并抑郁焦虑的识别率很低,此类患者往往未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甚至由于过度的检查和治疗,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心理障碍和经济负担。及早正确识别冠心病合并抑郁焦虑并对其进行干预是有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就如何识别冠心病患者合并抑郁焦虑障碍以及目前常用抑郁焦虑量表的应用及评价方面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50例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病例单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每组各75例。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SAS与SDS变化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均显著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可有效改善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的心理状态与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具有积极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患者存在的焦虑或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进行心理状态评分,观察术前、术后焦虑或抑郁状态的变化。结果248例手术成功者应答率为100%。术前有129例患焦虑,其中72例处于焦虑状态(29.03%)、57例肯定焦虑(22.98%),两者占总调查人数的52.02%。88例患抑郁,其中46例处于抑郁状态(18.55%)、42例肯定抑郁(16.94%),两者占总调查人数的35.48%。出院时,120例仍有焦虑,其中70例处于焦虑状态(28.23%)、50例肯定焦虑(20.16%),两者占总调查人数的48.39%。95例患抑郁,其中48例处于抑郁状态(19.35%)、47例肯定抑郁(18.95%),占总调查人数的38.31%。结论成功的冠脉介入治疗,不能有效地改善冠心病患者焦虑或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康复护理策略对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期为该病患者的康复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84例中青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健康教育指导、康复运动疗法、音乐疗法及心理护理。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绪状况,采用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康复护理策略后的HAMA和HAMD评分降低更为明显,而SAQ评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 在冠心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康复护理策略可显著改善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并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有效护理实践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急诊科因胸痛就诊的中老年患者伴抑郁和焦虑的情况.方法 2009年7-8月连续人选因胸痛或胸痛等同症状至急诊内科就诊的患者5666例,1200例患者获得有效记录而入选,应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结果 912例冠心病患者中383例(42.0%)伴随抑郁和(或)焦虑症状;288例非冠心病患者中58例(20.1%)伴随抑郁和(或)焦虑症状,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98,P=0.002).抑郁和焦虑作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为2.5 (95%CI:1.0~5.0,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中抑郁和焦虑患病率高,抑郁和焦虑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焦虑抑郁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125例患者分为冠心病组74例和非冠心病组51例,2组均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进行焦虑(HADS.A)和抑郁(HADS.D)评估。结果冠心病组HADS.A[(7.08±3.37)分vs(4.98±2.71)分,P=0.00]和HADS.D[(6.54±3.67)分vs(5.20±2.48)分,P=0.02]评分显著高于非冠心痛组;冠心病组患者焦虑和抑郁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43.24%vs11.76%,P=0.000、40.54%vs 17.65%,P=0.0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焦虑是冠心病发病的高危因素(OR=3.954,95%CI:1.276~12.256,P=0.017)。结论冠心病患者常常伴发焦虑抑郁,焦虑是冠心病发病的高危因素。冠心病诊治模式应当由过去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20.
已有研究证明很多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合并心理疾病,而心理疾病对各型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会造成不良影响[1~3].因此对该类病人进行心理评估,进而对存在心理障碍者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病人进行妥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心理评估,并对仍有焦虑或抑郁症状者进行适当的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