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的研究nm23H1蛋白、DNA倍体状态与食管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荧光免疫技术检测食管癌新鲜手术标本食管癌组织(癌)、食管癌旁1 cm粘膜(癌旁)、食管正常粘膜(切缘)及食管癌区域淋巴结(淋巴结)组织中nm23H1蛋白表达及DNA倍体状态.结果nm23H1蛋白表达阳性率在食管癌旁、切缘、癌及淋巴结组织中依次降低,在有转移组分别为16.65%、9.44%、4.99%和8.30%,在无转移组分别为24.77%、14.49%、7.09%和3.81%.在无转移组内,切缘与癌及淋巴结组织间差异显著(P<0.05).在有转移组内差异无显著性(P>0.05);食管癌组织中异倍体发生率为89.58%(43/48),异倍体发生与淋巴结转移及nm23H1蛋白表达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nm23H1蛋白表达与食管癌区域淋巴结转移之间呈负相关;DNA倍体状态与食管癌组织nm23H1蛋白表达及区域淋巴结转移之间无相关性.nm23H1蛋白检测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诊断方面可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食管鳞癌nm23-H1蛋白表达及DNA倍体与淋巴结转移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食管鳞癌nm23-H1蛋白表达及DNA倍体状态与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食管癌患者新鲜手术标本包括食管癌组织(癌)、食管癌旁粘膜(癌旁)、食管正常粘膜(切缘)及食管癌区域淋巴结(淋巴结)中nm23-H1蛋白表达水平及DNA倍体状态.结果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nm23-H1蛋白表达在癌与癌旁、癌与切缘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癌与淋巴结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DNA指数(DI)在癌组织与癌旁、切缘、淋巴结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癌旁、切缘、淋巴结之间DI差异无显著性(P>0.05);nm23-H1蛋白表达在有、无淋巴结转移两组对应组织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对应组织比较DI差异无显著性(P>0.05);DI在不同病理分级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DI及nm23-H1蛋白表达在性别、肿瘤部位、病理类型、浸润深度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nm23-H1蛋白高表达对食管癌转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合DNA倍体检测有助于了解食管鳞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3.
肝癌癌旁组织DNA倍体检测的预后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癌旁组织DNA倍体变化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4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癌旁组织的DNA倍体和S期细胞比率(SPF)进行了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 肝癌患者癌旁组织DNA异倍体检出率为59.5%。肝癌癌旁组织为DNA二倍体者的5年生存率和术后生存期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为异倍体的患者(分别为82.4%、65.8月±21.7月和32.0%、32.1月±23.6月,P均<0.01)。二倍体癌旁组织患者的生存率曲线明显高于癌旁异倍体病例。结论 癌旁组织出现DNA异倍体预示该肝癌患者的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喉鳞状细胞癌、相应癌旁切缘组织的端粒酶活性表达及其在喉癌手术定界研究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法(PCR-ELISA)对47例喉鳞状细胞癌、21例不同距离的相应癌旁组织、20例喉炎性息肉组织的端粒酶活性进行定量检测.结果47例喉癌组织中39例端粒酶呈阳性(83%),而20例喉炎性息肉组织端粒酶均为阴性,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21例癌旁5 mm处的切缘组织中有6例端粒酶呈阳性(28.6%),但其活性水平均低于相应原发肿瘤组织.而10 mm处的切缘组织端粒酶均呈阴性,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端粒酶在喉癌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在不同距离的癌旁切缘组织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喉癌及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可能作为预测喉癌浸润性的指标.可望从分子水平评估喉癌手术的切缘状态,以期为指导喉癌手术分子定界提供客观而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P16,P53基因在人肺癌中的表达和DNA倍体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以SP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癌组织中P16,P53表达,图像分析仪测定DNA倍体。结果 P16在肺痛表达阳性率为51.2%,低于癌旁组织(P<0.05),腺癌P16阳性率最高为68.8%,高于鳞癌及未分化癌(P<0.05),P53在肺癌表达阳性率为80.5%,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其中鳞癌阳性率高于其他组织类型(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组间及Ⅰ、Ⅱ期与Ⅲ、Ⅳ期两组间,P16和P53表达阳性率均有显著差异(P<0.01)。同时发现二倍体P16阳性率,P53阴性率均显著高于异倍体(P<0.05)。结论 P16和P53基因异常与肺癌发生有关,且在不同类型肺癌发生中的作用不同,可作为判断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细胞周期抑制因子p57kip2在肝癌(HCC)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它与各种临床病理因素、增殖凋亡的关系及其预后价值.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肝癌组织、40例癌旁组织和15例正常肝脏组织中p57kip2的表达水平;用DNA缺口末端标记技术检测肝癌组织中细胞凋亡水平.结果:p57kip2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率42.5%,显著低于癌旁肝组织(72.5%)和正常肝脏组织(93.3%)(P<0.05),p57kip2的缺失表达与晚期肝癌和肝外转移有关(P<0.05).HCC组织中存在增殖凋亡异常(P<0.05).p57kip2的阳性表达与HCC组织低增殖有关(P<0.05),与细胞凋亡无关(P>0.05).TNM分期、肝外转移,AFP水平与p57kip2蛋白表达与HCC预后有关(P<0.05),且p57kip2和临床分期是HCC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p57kip2参与了肝癌的发生发展,可用于预测晚期肝癌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食管癌患者不同组织细胞的DNA含量、S期细胞比值 (SPF)及倍体状态与临床病理特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食管癌患者新鲜手术标本食管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食管粘膜及淋巴结中DNA含量及S期细胞比值。结果 :食管癌组织的异倍体发生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正常食管粘膜和淋巴结 (P <0 0 5)。二倍体组织之间的细胞DI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异倍体与二倍体细胞同一组织之间、异倍体组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癌组织与正常组织、癌旁组织与淋巴结、正常组织与淋巴结之间DI差异显著 (P <0 0 5)。在二倍体组中癌组织与正常组织、癌组织与淋巴结之间SPE之间差异显著 (P <0 0 5)。DNA倍体与患者性别、肿瘤部位及大体病理类型等无关 (P >0 0 5) ,而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状况有关 (P <0 0 5)。结论 :食管癌DNA倍体及SPF均与肿瘤的增殖活性有关 ,有助于对食管癌生物学行为的了解和患者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8.
左文述  魏玲  王兴武  王永胜  于志勇 《癌症》2004,23(Z1):1418-1422
背景与目的:细胞表面粘附分子CD44的变构体CD44v6在肿瘤转移中起重要作用,但对其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研究结果差异较大.p53基因突变是最常见的与人类肿瘤发生相关的基因异常.本研究探讨CD44v6和p53基因及DNA倍体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意义与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光度术(FCM)定量分析了52例原发性乳腺癌组织、相应癌旁组织和18例乳腺良性肿瘤中P53和CD44v6及DNA倍体的变化状况.结果:乳腺癌组织中P53、CD44v6蛋白表达及S期比例(SPF)和增殖指数(PI)显著高于相应癌旁组织、乳腺良性肿瘤和正常乳腺组织(P<0.05).P53、CD44v6、SPF、PI在不同年龄、不同病理类型、不同肿瘤大小和临床分期间的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患者P53、CD44v6表达和SPF、PI值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患者(P<0.05).52例乳腺癌中异倍体23例(44.23%),20例发生转移;二倍体29例,17例发生转移,异倍体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二倍体乳腺癌患者(P<0.05),且异倍体乳腺癌患者P5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二倍体乳腺癌患者(P<0.05),而CD44v6表达在两者间未见显著差异(P>0.05).相关分析显示,癌组织P53蛋白表达与SPF和PI具显著正相关性(P<0.01),而CD44V6与SPF和PI均无关(P>0.05).结论:P53、CD44v6蛋白表达和DNA含量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53、CD44v6蛋白表达及DNA倍体、SPF和PI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53、CD44v6与DNA含量可作为预测乳腺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研究表明DNA裂解因子45(the DNA fragmentation factor 45,DFF45)在肿瘤细胞中表达异常与肿瘤细胞凋亡、分化、恶性表型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DFF45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癌旁肝组织、正常肝组织、3种不同的肝癌细胞株、永生化的肝细胞株L02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肝癌患者临床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35例HCC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10例正常肝组织中DFF45蛋白及mRNA表达;Western blot、RT-PCR检测肝癌细胞株QGY-7701、SMMC-7721、HepG2及永生化的肝细胞株L02中DFF45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显示DFF45在HCC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肝组织阳性率分别为48.6% (17/35)、77.1%(27/35)和90% (9/10),HCC组织中DFF45蛋白表达明显低于癌旁及正常组织(P<0.05).DFF45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大小、病理分级相关.Western blot检测进一步验证了该免疫组化结果.RT-PCR结果显示,DFF45 mRNA在HCC组织中表达(0.453±0.111)同样低于癌旁组织(0.518±0.094)及正常肝组织(0.535±0.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FF45蛋白及mRNA在3种肝癌细胞株中表达均低于永生化的细胞株.结论:DFF45在HCC组织及肝癌细胞系中呈低表达,可能参与了肝癌的发生发展,并有可能成为肝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醛氧化酶(human aldehyde oxidase, hAOX)蛋白在肝癌细胞系、肝癌组织、癌旁肝组织、肝硬化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Western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AOX蛋白在7个肝癌细胞系、2个永生化肝细胞系、10例正常肝、12例肝硬化、57例肝癌及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其表达差异的临床意义.结果:Western印迹法检测结果表明,hAOX蛋白在MHCC-LM3、Hep3B、Huh-7和BEL-7402肝癌细胞系以及人永生化肝细胞系L-02和Chang's liver等6个细胞系中均有较高表达,在MHCC- 97L、 HepG2和SMMC-7721细胞中则为低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hAOX在正常肝、肝硬化组织和癌旁肝组织中高表达,在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较匹配肝癌组织的高(P<0.001).Western印迹法检测结果提示癌旁肝组织中hAOX表达明显高于肝癌组织.hAOX表达与肝癌患者性别、年龄、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水平、乙肝表面抗原、肿瘤大小、病理学分级以及是否伴有肝硬化均无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血管侵犯和肿瘤生长方式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3, P=0.011).结论:hAOX在正常肝、肝硬化、癌旁肝组织中高表达,而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降低,其表达可能会影响肝癌的血管侵犯和肿瘤生长方式.  相似文献   

11.
食管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原位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钱晓彬  成静  陈淼 《肿瘤》2003,23(5):401-403
目的研究端粒酶活性在食管癌、癌旁组织、正常粘膜中的表达情况及与食管癌的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旨在探明端粒酶激活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本实验运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端粒酶mRNA在30例食管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粘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1)在30例食管癌中,端粒酶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93.3%,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距肿瘤3 cm处)、正常粘膜组织(距肿瘤8 cm处)(P<0.01),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强度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性别无相关性.结论端粒酶的激活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有一定作用,检测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及强度对食管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仇昊 《现代肿瘤医学》2011,19(5):939-941
目的:研究端粒酶活性的原位检测在大肠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运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30例大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其正常黏膜中端粒酶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在30例大肠癌中,端粒酶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90.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正常黏膜组织(P<0.005)。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强度与肿瘤的浸润深度、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以及肿瘤的分化程度无相关性。结论:端粒酶的激活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可以将端粒酶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记,通过对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原位检测来协助大肠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3.
14.
He GP  Shui QL  Huang Y  Zhang SZ  Yu H 《癌症》2004,23(9):1041-1046
背景与目的:端粒酶是一种在细胞永生化及癌症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核蛋白酶。最近关于乳腺癌中端粒酶活性与预后因素间的关系,因研究方法的差异而呈现出不一致的报道。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可行的银染端粒酶定量检测法,以探讨乳腺癌中端粒酶活性与临床病理学预后因素间的关系。方法:运用银染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SS-TRAP)检测了52例新鲜乳腺癌及其癌旁组织,32例乳腺良性病变和14例正常乳腺组织中端粒酶的活性表达,对结果予以定量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癌旁组织、良性病变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率分别为90.38%(47/52)、28.85%(15/52)、31.25%(10/32)、0(0/14)。端粒酶分别为36.91±15.35、8.27±4.37、14.10±5.28、0(TPG单位),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组端粒酶活性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组(P值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乳腺癌中端粒酶的表达与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明显相关(P=0.003及0.004),即随着肿瘤的进展,端粒酶活性亦增加。其中,浸润性非特殊癌端粒酶活性水平明显高于浸润性特殊癌(P<0.05);中、低分化癌端粒酶活性均高于高分化癌(P<0.05),中、低分化癌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端粒酶活性表达在患者病程、年龄、绝经状况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经典TRAP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胰腺癌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 ( 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 ( matrixmetalloproteinase 2, MMP 2)蛋白表达并探讨其与癌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浸润、淋巴及血道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 方法,检测73 例胰腺癌组织、30例癌旁组织HMGB1 及MMP -2 蛋白表达。结果:HMGB1和MMP 2在胰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 7% ( 56/73 )和64 4% ( 47/73 ),在癌旁组织中分别为20 .0%(6/30)和23 3%(7/30), 两者在癌组织与癌旁组织间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HMGB1 和MMP- 2 的阳性率与癌分化程度无关,P>0 .05;与肿瘤的大小、浸润、淋巴及血道转移呈正相关,P<0 .05或<0 .01;HMGB1 和MMP -2 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P< 0. 01。结论:HMGB1 和MMP- 2 在胰腺癌生长、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联合检测有利于评估胰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和判  相似文献   

16.
李淑艳  张英博  周丽 《中国肿瘤》2003,12(2):110-111
目的:探讨宫颈糜烂,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及宫颈癌中端粒酶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TRAP法检测30例宫颈糜烂,16例CIN组织,20例宫颈癌及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结果:宫颈糜烂者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3.0%(1/30),CIN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56%(9/16),20例宫颈癌组织中端粒酶阳性表达率为805(16/20),正常宫颈组织中端粒酶表达阴性。恶性肿瘤与正常或良性病变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端粒酶的活化在宫颈癌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端粒酶活性检测可能成为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早期诊断诊断和病情监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磷脂酶A2(cPLA2)和环氧合酶(COX-2)在肺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为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RT-PCR检测肺癌及癌旁组织中cPLA2、COX-2 mRNA的表达,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相应标本中cPLA2和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肺癌组织中cPLA2和COX-2 mRNA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cPLA2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6.7%(46/60),癌旁组织中未见表达。肺癌组织中cPLA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大小、组织类型、TNM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0.05)。COX-2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3.3%(44/60),明显高于在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13.3%(8/60)](χ2 =21.99,P<0.01)。肺癌组织中COX-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大小、组织类型无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分化程度有关,随着淋巴结的转移、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和临床分期的增加,肺癌组织中COX-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X-2和cPLA2的高表达可能在肺癌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它们可能为肺癌的早期诊断和开发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Zhou XD  Cai WQ  Cao HW 《癌症》2002,21(3):259-262
背景与目的: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是由芳香化酶催化的,目前已知芳香化酶是该反应的最后一步限速酶。已有研究提示肺癌患者有性激素的失衡和紊乱,但其原因尚未清楚。因此,本文旨在探讨男性肺癌患者外周血性激素水平及其与肺癌组织中芳香化酶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磁性微粒分离的免疫酶联分析测定方法检测25例男性肺癌患者和30例正常男性外周血血清中雌二醇(estradiol,E2)和睾酮(testosterone,T)水平,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5例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和11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芳香化酶蛋白表达。结果:25例男性肺癌患者外周血血清中E2水平较正常男性明显增高(P<0.01),T明显降低(P<0.01);肺癌组织中芳香化酶的蛋折表达阳性率为52%,而癌旁组织及肺良性病变组织均为阴性;外周血血清中E2水平与肺癌组织中芳香化酶的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γ=0.9308,P<0.001)。结论:肺癌组织中表达的芳香化酶催化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并释放入血,可能是导致男性肺癌患者外周血中雌激素升高、雄激素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肝细胞癌变过程中端粒酶的表达及动态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端粒酶在肝癌发生过程中的表达与动态改变。[方法]SD大鼠以2-FAA喂饲制备肝癌模型,观察肝细胞癌变过程中瑞粒醇和总RNA的表达与改变;并收集人肝癌组织,匀浆后以PCR-ELISA法定量分析了癌和远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结果]鼠肝癌模型证实:在肝细胞癌变过程中,随组织学改变端粒酶表达逐步增加,并与总RNA浓度是正相关(r=0.59,P<0.01);人肝癌组和远癌组间的端粒酶表达水平,若以△A/mgP表示其差别无显著性(P>0.05);但以△A/RNA计算结果,则肝癌组酶活性明显高于远癌组(P<0.05)。[结论]分析肝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有助于监测肝细胞癌变和肝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