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健康教育途径在儿科病房陪护中的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07-06/2007-12我科在儿科陪护中实施规范的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儿科病房陪护需求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儿科病房由于病儿年龄特殊性,决定了陪护存在的客观性。陪护群体的存在,对医疗工作和病室管理既有利也有弊。一方面,在满足病儿生理心理需求,促进病儿康复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使病儿安全措施的落实得到了更进一步的保证;另一方面,陪护人员多,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机会;造成医院人力物力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3.
陪护的存在不仅能给患儿以很好的心理支持,对患儿疾病的恢复具有积极作用。同时陪护还是医护人员和患儿之间沟通的纽带,陪护能及时发现病情并把信息传递给医护人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治疗和护理的顺利实施。但是陪护群体之间来来往往,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机会;带来的物品多,放置无序,防碍病房整洁。同时陪护相互间的情绪和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管理的效果。因此笔者认为加强对陪护群体的管理,是儿科病房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现就陪护群体的管理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4.
儿科病房深化整体护理对满意度的影响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儿科病房深化整体护理与患者家长满意度的关系。方法:按入院编号随机抽取2005年和2007年我科住院患者各200例,对期间进行的整体护理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007年服务满意度为99%,有效地降低了护理纠纷,提高了家长自觉维护儿童健康意识。结论:深入开展以人文关怀为主题的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儿疾病康复,融洽护患关系,提高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肝、肾功能不成熟,对药物的不良反应较敏感,用药量少而全,治疗措施复杂多变,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和风险性,实施医疗过程中有可能导致护理缺陷的环节很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就显得非常重要。由于儿科专业的特殊性,使其成为护理缺陷的高发科室。儿科护士在工作中应建立起较强的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预见问题的能力,避免护理缺陷的发生。从医生开医嘱的第一个环节一护士执行医嘱一治疗结束最后一个环节人手,找出每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析,明确儿科护理缺陷最易发生的高危环节及高危人群,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以尽可能地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我院急诊儿科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及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近7 a来我院64例急诊儿科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诊儿科死亡患者以12 d内新生儿为多;死亡主要原因:窒息和不明原因院外死亡等;以春冬两季较高。结论:要降低急诊儿科死亡率,需及时、尽早抢救,提高家长的文化安全素质和健康保育方式。  相似文献   

7.
许婷亚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6):6476-6477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在儿科病房的应用。方法总结儿科病房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意识,把握了每一个护理环节,消除了安全隐患,确保护理安全。结论重视儿科病房的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为患儿提供安全、满意的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子体温计在儿科陪护病房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电子体温计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年4-6月,便利抽样法抽取在上海市儿童医院需测量体温的65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用电子体温计测量左侧腋温,同时用水银体温计测量其右侧腋温和肛温。结果通过对患儿的两侧腋温和肛温之间的随机区组间方差分析比较发现,3种测量法所测量的温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比较发现,两侧腋温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770,P0.05);但腋温和肛温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054,t3=-15.174,P0.05)。水银温度计测量腋温和肛温的时间分别为10min和3min;而电子温度计测量腋温一般为1~2min。水银体温计临床使用2%含氯制剂浸泡消毒2次(5min、30min),电子体温计使用75%乙醇擦拭表面即可达到消毒。结论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体温,数据可靠,操作简便,可作为临床监测体温的工具之一,但使用时需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儿科住院病房夜间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并制定相关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通过总结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院儿科病房夜间发生的各种护理缺陷和护患纠纷,分析其发生原因,并制定相应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儿科病房发生的夜间护理缺陷表现形式多样,其发生原因和护理人员自身因素(自律性下降,执行制度职责不严格,业务技术水平缺陷,工作压力过大等)、管理因素(病区管理,护理人力资源调配不当)、患者因素(病情危急,不良情绪)等有关。结论护理管理人员应在儿科病房的夜间护理安全问题上给予重视,不断改进护理措施,提升患者就诊安全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分析住院病人家属陪护的原因及对病房工作的影响,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诱导性行为指导在儿科病房陪护群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芸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4):374-376
现代管理学对各种管理的研究,把重心从事物、纪律、监督的独裁式管理转向人、行为、激发、民主式的管理.在临床实践中,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人在患病等应急情况下社会支持系统对人的预后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1],而患者家庭作为患者主要的支持系统,对患者心理及身体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针对儿科病房陪护这一特殊群体,笔者尝试运用现代管理学观点指导儿科病房管理,通过诱导性行为指导,调动陪护和患儿的参与意识,实现共同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病房家属陪护的管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锦娜  杨仲毅  李雪梅  郑莹 《全科护理》2010,(16):1464-1465
分析住院病人家属陪护的原因及对病房工作的影响,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周雨  黄建琼 《华西医学》2011,(10):1482-1483
针对烧伤病房陪护管理问题,通过采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及制定落实陪护管理制度等措施,从多个方面切实加强烧伤层流病房的陪护管理。在大家的努力下,烧伤病房陪护人员数量得到有效控制,感染防控意识明显加强,但在中午以及夜间薄弱时间段对陪护人员的管理还需加强。目前采取的陪护管理方法能够实现较规范的陪护管理,但完善的陪护管理仍有可探讨改进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儿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病原学特点。方法:以2005-01/2007-05我院儿科ICU收治的患感染性疾病危重病儿为对象,分析患儿的疾病构成,病原学构成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345例患儿中,283例发生肺炎,发生率为82.03%,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46例发生败血症,发生率为13.33%,病原体为机会致病菌,二者的细菌耐药率均高。结论:明确儿科ICU疾病构成比例和致病菌,有利于合理应用抗生素和防治。  相似文献   

15.
儿科病房患儿家属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儿科病房患儿家属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实施心理护理后的效果。方法 采用访谈、调查法对98例患儿家属进行心理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护理。结果 护理前后效果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根据患儿家属不同的心理问题,给予针对性护理,能减轻或避免住院期间引起的不良心理反应,从而取得配合,促进患儿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健康观念的转变,住院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也不断地增强。因而,护理纠纷的发生呈上升趋势。为了把护理纠纷消灭在萌?状态,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发现许多纠纷发生均与护患沟通障碍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尤其在儿科护理工作中,与陪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行为科学在儿科陪护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分析儿科病房陪护群体的存在给管理工作带来的利弊,总结儿科陪护管理中行为科学的应用方法.[结果]行为科学方法应用在儿科陪护管理上,可调动陪护和患儿的参与意识,实现共同管理、达到化弊为利的目的.[结论]行为科学方法应用在儿科陪护管理中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行为科学在儿科陪护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爱兰  黄志君  梁海华 《全科护理》2008,6(31):2886-2887
[目的]探讨行为科学在儿科陪护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分析儿科病房陪护群体的存在给管理工作带来的利弊,总结儿科陪护管理中行为科学的应用方法。[结果]行为科学方法应用在儿科陪护管理上,可调动陪护和患儿的参与意识,实现共同管理、达到化弊为利的目的。[结论]行为科学方法应用在儿科陪护管理中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医院感染的监测和控制是当今医院管理的一门新兴综合性学科,得到了医院领导及院内感染科的高度重视。儿科病房作为医院感染监测的重点科室之一,理应密切配合感染科,做好一系列感染监测工作。儿科病房是一个传染性比较强的病区,特别是在春、秋两季。春季,呼吸道疾病多,呼吸道疾病传染性强;秋季,腹泻病儿多,接触感染的机会增强,在工作人员及病儿与病儿之间时有交叉感染的发生。因此,做好儿科病房院内感染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科从1999年开始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方面采取了一些防范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