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总结实性肿块型肺隔离症的CT表现特点、临床特点、病理特征。方法对外院误诊为肺肿瘤后经来我院经病理证实的9例肺隔离症的临床和CT资料、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9例中,女性5例,男性4例,中位年龄46岁。CT显示病变位于左肺下叶6例,位于右肺下叶3例。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反复咳嗽、咳痰5例,反复咯血3例,腰痛1例。均为叶内型。我院对病变行CT增强扫描、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清晰的显示异常供血动脉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结论肺隔离症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初诊误诊率较高,CT增强扫描及MPR、MIP对鉴别肺隔离症有重要价值。对临床高度可疑或确诊为肺内型PS可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增强、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术(computerized tomography aorta,CTA)诊断肺隔离症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本院1例经CTA确诊的肺隔离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本院1例患者经CTA证实有异常增粗的迷走血管,明确诊断为肺隔离症.本病诊断的关键是证实来自体循环的异常供血动脉,本文探讨了CT增强、CTA诊断肺隔离症的优势,提供了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结论 CTA检查出异常供血动脉的阳性率高,应成为诊断肺隔离症的首选检查方法.经异常供血动脉栓塞治疗肺隔离症安全,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老年人肺隔离症(PS)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体会。方法对我院经病理证实的10例PS病人的临床和CT资料、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病人中女6例,男4例,平均年龄(63. 8±2. 7)岁。CT显示病变位于左肺下叶7例,右肺下叶3例。病人临床症状表现为反复咳嗽、咳痰6例,反复咯血3例,腰痛1例。均为叶内型。所有病人均行胸部CT增强扫描,8例病人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清晰显示出异常供血动脉及其来源。10例均行手术治疗,恢复良好。结论老年人PS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初诊误诊率较高,CT增强扫描及MPR、MIP对鉴别PS有重要价值。老年人叶内型PS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1 病史资料患者周某 ,女性 ,5 1岁 ,住院号 6 6 347。主诉“咳嗽 ,痰中带血 ,消瘦 2月 ,加重 3天”,于 2 0 0 3年 5月 6日入院。 2个月前患者无诱因下出现咳嗽 ,为阵发性干咳 ,咯少许白色黏痰 ,痰中带血 ,伴右侧胸部隐痛不适 ,无发热、盗汗及气急 ,未曾诊治。近 3天来上述症状加重 ,咳嗽频繁 ,痰中带血量增加 ,来我院就诊。摄胸片示右肺下叶斑片状阴影 (图 1) ,胸部 CT示右肺下叶后基底段见 3cm大小之肿块 1个 ,密度不均 ,边缘不清 ,未见毛刺样改变 (图 2 ) ,疑诊为肺癌。发病以来食欲减退 ,体重减少约2 kg。有高血压病史 6年 ,一直服用降…  相似文献   

5.
正1病例介绍患者,男,25岁。因"四肢乏力伴左腰部胀痛1年余"于2018-03-28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乏力,以下肢乏力为主,伴有间断左侧腰部胀痛。2018-03-28于当地医院就诊,查血压、血钾正常,增强CT检查提示左侧肾上腺区肿物,大小约6. 2 cm×5. 8 cm×3. 5 cm,为求进一步诊治,入我院治疗。查体:生命体征正常,体态无明显异常,皮肤黏膜、皮肤色泽正常,无痤疮及紫纹形成。双侧脊肋区平坦,双肾区无压痛,双肾下极未及,双肾区无叩击痛,腹部未触及包块。化验:血常规、生化、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6.
肺隔离症(pulmonary sequestration,PS)是比较少见的先天性肺部发育畸形[1],大约占先天性肺畸形的0.2%~6.4%,可分为叶外型肺隔离症和叶内型肺隔离症,以叶内型肺隔离症比较常见,大约占75%[2],本病特点为异常的体循环动脉供血和无功能的肺组织,本病好发于两肺下叶脊柱旁沟内,以左肺下叶多见,有文献报道PS多发生在左下肺后基底段(66.4%),其次为右下肺后基底段(20.2%),发生在两上肺及右中肺者少见[3],且临床常出现误诊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近两年成人肺隔离症患者临床的误诊率、误诊疾病及确诊方法,评估目前国内肺隔离症临床诊疗水平,提高临床医生对少见病肺隔离症的重视。方法回顾性分析万方医学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间刊载的肺隔离症相关文献42篇,共包括成人肺隔离症患者707人,其中23篇提及误诊,6篇文章提及误诊率。对肺隔离症的误诊率、误诊成其他疾病情况、确诊手段、最终结局进行分析。结果涉及误诊率的23篇文献中肺隔离症病例总数为382例,对23篇文献总共163例误诊病例的汇总分析,肺隔离症常被误诊为肺癌(23. 31%)、支气管扩张(22. 7%)、肺囊肿(19. 63%)等。所有患者并未因误诊而致死亡。肺隔离症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影像学表现多样性、医务人员的认识不足等,是肺隔离症被误诊最常见的原因。术中手术探查(67. 48%),术后病理检查(19. 02%)及术前CT血管造影(13. 5%)是最终确诊的主要手段。结论近两年肺隔离症误诊率较前有所下降,但肺隔离症仍是临床少见病,缺乏临床特异表现,易漏诊误诊,目前肺部增强CT显示出异常的供血血管是明确诊断的关键,提高对肺隔离症的重视,可减少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特征[1].本研究是对自2008.5-2013.3本院收治的43例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PT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相关体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稿约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是由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主办、广东省卫生厅主管、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心血管疾病专业性学术刊物,是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国知网(CNKI)系列数据库、万方数据一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收录期刊,并荣获第四届广东省优秀期刊奖和第四届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本刊主要报道有关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医疗实践经验、基础研究和科研成果:介绍国内、外心血管病及与其相关学科的新技术、新知识、新成就、新动向,以提高各级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的诊治水平及知识更新为宗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21例原发性肺隐球菌病例,提高肺隐球菌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21例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患者临床表现均缺乏特异性;肺部CT表现:61.9%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结节、肿块影,23.8%表现为肺部浸润实变影,15.7%为混合病灶.所有患者血清乳胶凝集试验均呈阳性.确诊患者11例,其中开胸手术确诊2例,TBLB确诊1例,CT引导肺穿刺活检确诊7例,穿刺液培养阳性1例;临床诊断10例.所有患者均未合并隐球菌脑膜炎.在接受氟康唑和氟胞嘧啶治疗3月后,所有患者肺部病灶均明显吸收.结论 原发性肺隐球菌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应优先考虑采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获取病理组织;血清乳胶凝集试验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结合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和治疗反应可进行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1.
王娅  李佺  陆兰英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7):1272-1273
目的探讨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BPA)的临床特点及误诊为肺结核的原因。方法分析9例误诊为肺结核的ABPA的临床表现、发病、影像学表现、诊断和治疗的特点及误诊原因。结果 9例病例均有慢性咳嗽、咳痰,5例有胸闷、喘息,所有病例长时间的误诊。胸部CT显示:单侧和(或)两侧片状浸润影,呈游走,中心性支气管扩张,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高,血清总IgE高,烟曲菌抗原皮内试验呈速发反应阳性。9例患者用激素及伊曲康唑治疗后症状改善,X线影像学明显吸收。结论 ABPA与肺结核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和胸部X线影像学表现,临床医生应提高对ABPA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叶内型肺隔离症的诊断及外科治疗体会,提高对肺隔离症的认识。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23例叶内型肺隔离症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3例中,病变位于左肺下叶17例,位于右肺下叶6例。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反复咳嗽、咳痰15例,反复咯血4例,反复肺部感染3例,腰痛1例。病灶呈囊性5例,实性15例,囊实性3例。23例均为叶内型。其中20例术前经影像学检查诊断,主要诊断方法为增强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可清晰显示病变的强化特点,异常供血动脉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论叶内型肺隔离症较易误诊,CT增强扫描及MPR、MIP能清晰的显示肺隔离症的病变特征,为首选检查方法。手术切除是本病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诊治经验,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分析17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误诊为肺癌的诊治经过。结果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临床表现及化验检查均不典型,病灶为团块阴影特点。结论糖尿病对肺结核影响较大,肺活检是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肺曲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 对误诊为肺结核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曲菌病的31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男性20例,女性11例,年龄17~55岁,平均35.8岁,病程6月~20年,平均36.8月。主要症状为咳嗽、咯痰28例次,占90.3%,咯血29例次,占93.5%,发热9例次,占29%。胸部X线表现为团块或结节影12例,占38.7%,均为单发;形态各异的片状、条索状阴影17例,占54.8%;一侧肺损毁2例,占6.45%;有典型“新月征”表现18例,占58%。病变位于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及一侧肺24例,占77%。所有病例痰结核菌检查均阴性,经正规抗结核及抗炎治疗,其中6例术前曾抗真菌治疗,病情变化不明显。结论 误诊原因主要是肺曲霉菌病与肺结核病的临床表现及X线表现相似,痰曲霉菌检查阳性率低。部分病例既往有肺结核病史,如病情有变化,易认为是结核复发。因此对反复咯血、抗结核治疗效果不佳或X线胸片有“新月征”表现者应想到肺曲霉菌病,如果有条件者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一系列的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NTLs)病例的关键影像学表现,特别是CT表现。方法分析评估22例病理诊断确诊的(NTLs)患者(12例男性,平均年龄60岁)影像学表现,描述侧重于计算机体层摄影在观察到的变化。结果 5个典型类癌、3个非典型类癌、3个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Cs)和11个小细胞肺癌(SCLCs)。只有一个典型类癌特征表现为中央支气管结节合并远端肺不张,而其他表现为的肺结节或肿块;非典型类癌对应了外围混杂密度肿块;3个LCNCs有一个是周围的均质肿块,其他则是边界不清和混杂密度;11个SCLCs对应了中央的、浸润的和非均质肿块及继发的肺及胸膜改变,钙化未在LGNCs和SCLCs表现。LCNCs和SCLCs的所有病例均在较早及后续随访观察发现转移。结论虽然一些成像特点可能类似,但影像学表现与临床信息可能在分别NTLs的组织学类型的发挥相关作用。  相似文献   

16.
[摘要]?诺卡菌属于较为罕见的人类病原体,主要通过创伤侵入或吸入方式感染。其感染多见于免疫缺陷,特别是细胞免疫缺陷人群,以肺诺卡菌病最为常见。诺卡菌侵袭性及播散性强,易通过血行播散至其他部位,影像学上可符合血型散播疾病特点,且染色及形态特征与分枝杆菌类似,常误诊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本文对1例以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经抗痨治疗效果欠佳,后明确为北京诺卡菌感染并经治好转的病例进行报道,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肺切除术对肺癌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37例行肺切除术的肺癌患者,包括肺叶切除组23例、全肺切除组14例,术前及术后10 d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仪(SPECT)进行心肌灌注显像,测定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结果术后10 d,两组LVEF较术前下降(P均<0.05),LVESV、LVEDV较术前升高(P均<0.05),全肺切除组术后上述指标变化较肺叶切除组明显(P均<0.05)。结论行肺叶或全肺切除术后10 d肺癌患者左心功能较术前明显下降,且全肺切除者左心功能下降较肺叶切除者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49例肺炎误诊肺结核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严金二  孙国华 《临床肺科杂志》2009,14(11):1472-1473
目的探讨肺炎误诊肺结核的原因及其对策。方法对49例肺炎误诊肺结核患者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为午后低热57.1%,咯血32.7%,盗汗28.6%;X线胸片病变位于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71.4%;白细胞总数在4.0~10.0×10^9/L之间占69.4%,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皮试阳性61.2%,培养阳性18.4%。结论误诊的主要原因:肺炎临床症状不典型;胸片、血常规检查与肺结核相似;对结核菌素的诊断价值估计过高和细菌培养阳性率过低。防治对策:重视病原学检查、血清抗体检测和临床资料的综合分析是防止肺炎误诊肺结核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162例肺癌误诊肺结核鉴别诊断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提高对肺癌的早期认识。方法回顾分析被误诊的肺癌病人的临床特点,X-线及CT影像分析,病理细胞学检查,纤支镜检查刷检和组织取材活检临床资料。结果162例肺癌患者被误诊为肺结核入院,经X-线、CT影像学、病理学等检查被确诊为肺癌,使病人延误诊断及治疗。结论误诊原因,绝大多数病人发病时,症状及X线、CT影像学检查等不典型,或细菌学及细胞学检查不及时,及当地医疗条件设施不足或认识欠缺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阐述韦格纳肉芽肿(WG)的诊治经验及误诊原因。方法分析3例WG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及治疗经验,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WG患者曾被误诊为肺癌、肺结核、肺脓肿、多形性红斑,提示WG和肺癌、结核、肺脓肿有许多相似之处,且可合并严重皮肤损害,容易误诊。结论 WG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临床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是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提高对WG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的认识、建立良好的临床思维是减少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