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滞针法结合局部温针灸治疗筋急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传统针灸、理疗等方法治疗筋急证,效果往往不理想。而采用滞针法并同时结合局部温针灸,对本证,特别是属软组织损伤者,用本方法能取长补短,相得益彰,疗效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筋急证的临床特点归纳为肌筋疼痛及运动障碍,认为针灸治疗筋急证应遵循“以痛为输”、“同名经经穴”、“阳陵泉穴”的取穴原则。刺灸方法宜采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和《灵枢·官针》的“恢刺、合谷刺、关刺”及“剌血”。  相似文献   

3.
4.
中医治疗急危重证,有其悠久历史,针灸学为其中一支,对某些病症的治疗,具有迅速、有效的特点,古今医家,继承创新,不断发展,取得可喜的成就。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针治急证的记载,近代许多医家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并有较多发展,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筋伤气滞血瘀证患者中温针灸结合放血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筋伤气滞血瘀证患者,利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常规组和结合组,均给予放血疗法,其中结合组需要结合温针灸治疗。对比治疗前、3 d后、1周后、2周后疼痛程度评分变化,并对比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功能评分,评价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均随着时间的延长显著降低(P 0.05),且治疗后各时刻结合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 0.05);治疗后两组主症、次症积分、总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5),结合组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 0.05),治疗后两组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P 0.05),且结合组评分高于常规组(P 0.05);结合组临床疗效分布及总有效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筋伤气滞血瘀证患者采用温针灸结合放血疗法能够显著减轻疼痛,改善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6.
臀肌筋膜炎是中医臀腿痛中常见病之一,也是伤科常见伤病之一。由臀肌筋膜及其附近组织的慢性炎症或组织变性造成,中医将其纳入“肌筋痹”范畴。此病多发于青壮年,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的外伤史,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臀部中上方酸痛或钝痛,疼痛范围仅局限在臀部。  相似文献   

7.
凡人体筋肉组织发生病变,以肌筋弛纵不收及肢体痿废不用为主症者,皆可辨为筋纵证。针灸取穴应以病变局部腧穴、同名经经穴及阳明经穴为主,并可配合筋会阳陵泉、肝之原穴大冲及随证选穴。毫针治疗时手法以补为主,或运用《灵枢·官针》分刺、合谷刺,也可用透刺加电针疗法。固于邪实者,对随证所选腧穴宜用毫针泻法。此外,对筋纵证的治疗还可运用水针疗法。因阳气不足所致者,可用艾灸法。  相似文献   

8.
9.
温针灸治疗风寒湿型项背肌筋膜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一骏  徐颖  杨洋 《新中医》2021,53(21):178-181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风寒湿型项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7例风寒湿型项背肌筋膜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单纯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功能障碍积分、压痛积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22%,对照组为72.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功能障碍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功能障碍积分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功能障碍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压痛积分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压痛积分及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压痛积分及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风寒湿型项背肌筋膜炎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活动功能,减轻压痛感及疼痛感。  相似文献   

10.
颈肩部肌筋膜炎为临床常见病,属中医“痹证”范畴.肌筋膜炎亦称纤维织炎,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笔者在基层临床实践中,应用温针灸加按摩治疗颈肩部肌筋膜炎40例,收到较好效果,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腰臀部肌筋膜炎亦称腰臀部纤维织炎,或腰臀部肌肉风湿病,或腰臀部肌筋膜综合征等,是一种常见的腰臀部慢性疼痛性病症。它主要是因外伤、劳损或寒湿侵袭所致腰臀部肌肉、筋膜、肌腱、韧带等软  相似文献   

12.
王乐琴 《中国针灸》2006,26(7):478-480
目的:寻找治疗背肌筋膜炎的最佳方法。方法:将100例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刮痧、温针灸治疗,穴取风门、肺俞、曲垣、秉风、胛缝、局部压痛点、条索状结节;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40例,好转10例,有效率100·0%;对照组治愈26例,好转16例,无效8例,有效率84·0%。治疗组在改善压痛、疼痛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其评分明显降低(P<0·01)。刮痧、温针灸法治疗背肌筋膜炎效果显著,是治疗本病的较佳疗法。  相似文献   

13.
周围性面瘫属中医“中络”、“口眼歪斜”、“口僻”等病证范畴。主要表现为发病突然,初期有耳后疼痛,继而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眼睑不能闭合、流泪,鼻唇沟平坦,嘴角歪向健侧,口角下坠,流涎,吹气时口唇不能闭合,咀嚼食物时,食物常停留在病侧的齿颊间隙内,...  相似文献   

14.
刘臣 《辽宁中医杂志》1998,25(9):428-428
急痛证,是急诊中较常见、多发的一种病证。其表现为发病急,来势猛,病人痛苦重,急需临床处置。笔者通过针灸五输穴与生物全息疗法结合治疗急痛证,取效极好。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50例中,肾绞痛15例,急性胃炎5例,胆绞痛5例,急性胆囊炎7例,三叉神经痛...  相似文献   

15.
<正> 针灸治疗急重病证,历代医家为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经验,这不仅丰富了祖国医学宝库,而且也为急证医学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如何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对急重病证的治疗,将是提高针灸学术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对针灸医学的发展亦必将带来深远的影响。据此,笔者根据多年来诊治急重病证的体会,运用八纲辨证,阴阳升降学说,概括之为十法,曾施之于临床尚称应手,故不揣简陋,陈述如下,聊作引玉之砖。一、清热解毒法:本法以《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满则泄之”、《灵枢·经脉》篇“盛则泻之”、“热则疾之”和《素问·至真要大论》“热者寒之”为立法依据。适应病证:主要用于外感温热、湿热内  相似文献   

16.
解乐业 《中医杂志》1996,37(4):214-215
吾师曲衍海,山东省文登市人,主任医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选定的全国五百名中医专家之一。他对针灸治疗急痛证的研究,更具特色,现总结如下:1 开胸理气治胸痛胸为上焦,内居心肺,为宗气之所聚,气血之所会。若气运失常,胸中之气不能宣发,郁结不畅,或气结痰壅,或气滞血瘀,则发生胸痛。临床中,应用针刺调气,开胸理气,宣散结滞,常取内关、阴陵泉。内关为手厥阴心包之络穴,通于  相似文献   

17.
理筋手法配合温针灸治疗臀上皮神经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臀上皮神经综合征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上腰臀部的软组织损伤常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臀上皮神经 ,患者常表现为急性或慢性的腰骶、臀和腿的疼痛。祖国医学称之为“筋出槽”。笔者采用理筋手法配合温针灸治疗该综合征 38例 ,疗效较好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自 1998年 11月~ 2 0 0 1年 11月共治疗臀上皮神经综合征 38例 ,其中双侧有症状者 4例 ,男 2 3例 ,女 15例 ;年龄 18~ 5 0岁 ;病程 6d~ 3 3a。2 治疗方法温针灸 :患者取俯卧位 ,充分暴露患处 ,在髂嵴中点下方3~ 4cm处找阿是穴 ,沿条索状物刺入 3针 ,直达病灶 ,使之得…  相似文献   

18.
汤国娟 《针刺研究》2004,29(4):293-295
目的 :观察扬刺温针灸治疗筋痹的疗效。方法 :将 74例患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肱骨外上髁炎、膝内外侧副韧带损伤、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患者随机分为 40例治疗组和 3 4例对照组 ,分别进行扬刺温针灸治疗及常规针刺治疗 ,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中有效率 97.5% ,对照组有效率 82 .3 % ,经统计学分析 ,二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前者疗效明显优于后者。结论 :采用扬刺温针灸治疗肌腱、韧带损伤的筋痹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针灸加神灯治急证3则张秀芳邯郸医专(056029)例1李××,女,29岁,农民。1990年8月16日就诊。昨日在田野劳动,不慎手腕部被毒虫咬伤,一夜奇痒不止,晨起双腕内侧红肿疼痛,周身不适,微感憎寒。查体:患者左手腕内侧有一绿豆大水泡,周围红肿。该处...  相似文献   

20.
朱晓鹏  戎军  周明倩 《新中医》2021,53(2):112-115
目的:观察柔筋汤联合温针灸治疗脑卒中恢复期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脑卒中恢复期痉挛性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柔筋汤联合温针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关节痉挛程度(Ashworth)评分、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