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化痰益气法联合莫西沙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及细胞因子、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7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莫西沙星治疗,研究组在莫西沙星治疗基础上结合化痰益气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d.结果 研究组治疗10d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43% vs.62.86%)(P<0.05);两组TNF-α和IL-18治疗10d后较治疗前下降(p<0.05);研究组TNF-α和IL-18治疗10 d后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治疗10d后较治疗前下降(P<0.05);研究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治疗10d后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FEV1、FEV 1/FVC治疗10 d后较治疗前增加(p<0.05);研究组FEV1、FEV1/FVC治疗10d后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期间均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化痰益气法联合莫西沙星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显著,可降低TNF-α和IL-18及改善血液流变学,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1月-2008年10月60例临床拟诊COPD的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孟鲁司特钠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并设3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孟鲁司特钠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钠10mg,每晚1次,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肺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结果COPD的患者血液流变学较健康组均明显升高(P〈0.01);第1S用力呼吸容积(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和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较健康组均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比较,孟鲁司特钠组治疗后FEV1%及FEV1/FVC(%)水平明显升高(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孟鲁司特钠组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明显下降,FEV1%及FEV1/FVC(%)明显上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孟鲁司特钠对COPD患者有较好的临床治疗及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急性发作期、缓解期与正常对照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6、IL-8水平及FEV1/FVC值.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急性发作期血清TNF-α、IL-6、IL-8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和对照组(P<0.05);缓解期患者的血清TNF-α、IL-6、IL-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急性发作期、缓解期血清TNF-α、IL-6、IL-8与FEV1/FVC呈负相关(P<0.05).结论 血清TNF-α、IL-6、IL-8水平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炎症反应,可作为判断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采用含铋剂的序贯疗法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IL-10和IL-17的影响.方法 16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81例和对照组81例.观察组采用含铋剂的序贯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三联疗法治疗.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清IL-10和IL-17的表达.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7%,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96,P<0.05).观察组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为96.3%,对照组Hp根除率为80.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7,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10和IL-17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降低程度更明显(t=3.7244、9.3422,均P<0.05).结论 采用含铋剂的序贯疗法明显降低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IL-10和IL-17.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的影响.方法 9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治疗3个月后评价疗效,测定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L-17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明显降低血清IL-17的表达(P<0.01),并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孟鲁司特可以通过拮抗IL-17而改善支气管哮喘患儿病情.  相似文献   

6.
周伟 《中国药业》2011,20(19):14-15
目的 探讨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细胞因子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氨溴索.检测患者肺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两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FEV1/FVC%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治疗组的肺功能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IL-8,IL-10,TNF-α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 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降低炎症细胞因子IL-8和TNF-α的表达水平,减轻气道中的炎性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47例活动期UC患者(其中轻度15例、中度18例和重度14例),21例缓解期UC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IL-8和TNF-α水平.结果 活动期UC患者血清IL-8和TNF-α水平分别为(58.3±11.6)、(62.1±10.8)ng/L,显著高于缓解期UC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均P<0.05),缓解期UC患者IL-8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重度活动期UC血清IL-8和TNF-α水平高于中度和轻度活动期UC,中度活动期UC血清IL-8和TNF-α水平高于轻度活动期UC,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8和TNF-α参与了UC的炎性过程,检测血浆IL-8和TNF-α可作为判断UC患者病变严重程度和活动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芪参益气滴丸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11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58例)和治疗组(59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开始30 min给药速度为0.4 μg/(kg∙min),然后减为维持量0.1 μg/(kg∙min),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餐后0.5 h服用芪参益气滴丸,1袋/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血液流变学指标、炎症因子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和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2.76%)相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4.92%)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均显著减少,持续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沉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水平均显著下降,血清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显著升高,血清丙二醛(MDA)水平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血清GSH、SOD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复发率为3.3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13.79%(P<0.05)。结论 芪参益气滴丸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学、减轻氧化应激、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孙会秀  鲍浩月 《中国医药》2010,5(11):989-990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8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酶联吸附法检测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脑梗死组)与30名健康人(对照组)的血清IL-6和IL-8水平,并按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评分,分组比较. 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血清IL-6和IL-8水平分别为(47.45±15.89)、(57.73±43.88)ng/L,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93±1.87)、(12.30±2.50)ng/L,P<0.01],重型神经功能缺损患者(20例)血清IL-6和IL-8水平分别为(78.45±28.34)、(88.6±10.9)ng/L,明显高于中型(36例)、轻型(34例)患者[中型为(41.56±14.34)、(55.20±5.90)ng/L,轻型为(25.78±12.34)、(34.30±8.90)ng/L],均P<0.05],中型神经功能缺损患者血清IL-6和IL-8水平明显高于轻型(P<0.05). 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6和IL-8水平明显增高,血清IL-6和IL-8升高的程度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杨树涛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0):3104-3106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联合硫酸镁对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和白细胞介素-17 (IL-17)的影响.方法 86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静脉激素,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硫酸镁治疗,共治疗7d.测定患者血清IgE和IL-17.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高于对照组的88.4%(x2=5.24,P<0.01).两组治疗后患者血清IgE和IL-17均有明显降低(t=21.7119、13.0190、11.2647、7.1588,均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降低更明显(t=13.8141、5.1214,均P<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硫酸镁可以明显减少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血清IgE和IL-17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血清8-异前列腺素(8-isoPG)、白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的影响,从气道炎症和氧化应激角度初步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AECOPD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6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与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以抗感染、化痰、平喘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2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14天,分别在治疗前后行肺功能检查及CAT量表评分,并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8-isoPG、IL-18、IL-1β水平,并与30名健康体检者血清8-isoPG、IL-18、IL-1β水平进行对照。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8-isoPG、IL-18、IL-1β、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FEV1占预计值%及CAT评分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8-isoPG、IL-18、IL-1β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8-isoPG、IL-18、IL-1β、肺功能、CAT评分值均有所改善(P<0.01或P<0.05),其中治疗组治疗后血清8-isoPG、IL-18、IL-1β、CAT评分值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FEV1/FVC、FEV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可改善AECOPD患者临床症状及降低血8-isoPG、IL-18、IL-1β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和减少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2.
赵青  肖琅 《天津药学》2009,21(5):22-24
目的:观察噻托溴胺粉雾剂对稳定期不同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选取的60例稳定期的COPD的患者分为两组,A组30例,胸片提示为肺气肿型,B组30例,胸片提示为肺纤维化型,两组均给予噻托溴胺粉雾剂吸入治疗。于观察首日、第8周、第12周,检测1 s用力呼气量(FEV1)、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用力呼气量(FVC)、FEV1/FVC、深吸气量(IC)等指标。随访3~6个月急性加重的人次、住院人次。结果:A组FEV1在第8周与B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第12周差异无显著性(P〉0.05);FEV1(%)在第8周、12周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FVC在第8周、12周较B组均有显著升高(P〈0.05);FEV1/FVC在第8周、12周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IC在第8周、12周较B组显著升高(P〈0.05);随访3~6个月A组急性加重人次、住院人次与B组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噻托溴胺粉雾剂对气肿型COPD患者肺功能的改善作用优于肺纤维化型,明显减少气肿型COPD患者急性加重。  相似文献   

13.
李永兰 《安徽医药》2014,(11):2125-212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评估测试( CAT评分)与预后因素的相关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共纳入2009年1月-2013年9月该院诊断为稳定期COPD患者220例,详细记录患者相关信息,积极给予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措施,于治疗前、治疗后3月行CAT评分,6 min步行试验(6MWT),生活质量评估问卷(mMRC)等,分析其相关关系。结果220例COPD患者中CAT评分轻微影响24例,中等影响95例,严重影响76例,非常严重影响25例。随CAT评分的增加,患者FEV1/FVC、FEV1及6MWT均有明显下降,而吸烟指数及mMRC明显上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等影响、严重影响、非常严重影响吸烟指数高于轻微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者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FEV1/FVC、FEV1、6MWT及mMRC两两比较均有差异(P〈0.05)。治疗后FEV1/FVC、FEV1、6MWT、CAT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MRC比较均无差异(P〉0.05)。 CAT评分与FEV1/FVC、FEV1、6MWT呈负相关关系,与mMRC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CAT评分可以对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估,同时与患者的肺功能,吸烟、耐力及呼吸困难指数等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存在密切相关性,可作为COPD患者预后评价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鼻灌洗液、痰液和血清中炎症细胞和(或)炎症递质与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COPD缓解期患者44例,给予常规治疗20例,辛伐他汀40mg/d治疗24例,比较治疗前和治疗10周后患者血清中IL-8、IL-6、CRP、VEGF浓度,并观察肺功能、临床症状评分及呼吸问卷(SGRQ)评分的变化。结果:10周后辛伐他汀组血清中IL-8[(6.0±2.3)ng/L]较治疗前[(6.9±1.9)ng/L1轻度降低,VEGF[(687.9±30.2)ng/Lvs(650.8±32.2)ng/L]轻度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清中CRP、IL-6水平显著减低[治疗前分别为(4.2±3.6)mg/L、(4.7±1.7)ng/L;治疗后分别为(2.2±2.0)mg/L、(4-3±1.8)ng/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评分和SGRQ各项分值中症状评分明显减低[(3.9±1.0)VS(3.2±0.9);(28.7±11.4)vs(27.9±1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改善不明显(P均〉0.05)。常规治疗组所有炎症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肺功能均无显著改善(P均〉0.05)。结论:辛伐他汀可减轻COPD患者全身性炎症反应并缓解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腋下小切口对COPD自发性气胸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98例COPD自发性气胸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对照组49例。观察组采用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测定两组患者FEV1.用力呼气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量(PEF)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手术经过顺利,无手术死亡,术后均无漏气,患者复查胸部X线或胸部cT片显示患侧肺全部复张。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均小于对照组(t=2.726、3.725、6.927,P〈0.05或P〈0.01)。两组治疗前FEV1、FVC、P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925、0.461、0.628,均P〉0.05);治疗后两组FEV1、FVC、PEF均有明显改善,并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t=2.765、2.197、3.298,均P〈0.05)。结论腋下小切口手术可以更明显改善COPD自发性气胸患者的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5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1个月后比较2组肺功能变化情况,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占预计值(%),并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FEV1、FEV1/FVC及FEV1占预计值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可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理生理进程中产生有利的影响,改善肺功能及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对稳定期C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临床症状及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60例稳定期C组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给予噻托溴铵吸入剂(18 μg,吸入,1次/d)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吸人剂(50μg/500μg,吸入,2次/d)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按需吸入异丙托溴铵或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前、后8周运动耐量的变化及治疗前、治疗后8周后肺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6 min步行距离(6MWD)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而治疗组中各项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两组FVC、FEV1,和FEV1%pred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噻托溴铵与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吸入治疗稳定期C组COPD患者,优于异丙托溴铵或沙丁胺醇按需吸入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将诊断明确的46例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3)和对照组(n=23),对照组给予健康教育、合理氧疗、解痉平喘、化痰等治疗措施。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给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500μg,每次1吸,每天2次。分别观察治疗1年后患者的FEV1、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等肺功能指标及静脉血中细胞因子IL-8、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FEV1、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等通气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P均〈0.05);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因αIL-8、TNF-α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长期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可明显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指标降低气道的慢性炎症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黄方  文秀芳  沈庆 《中国药房》2012,(31):2955-2956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月我院呼吸科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64例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氧疗、抗感染、解痉、平喘、化痰;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每次1剂,每天3次。2组疗程均为14d。另设健康组进行治疗前比较。测定受试者静脉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与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TNF-α、IL-6的含量显著减少(P<0.05);治疗组FEV1%、FEV1/FVC%显著升高(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可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诱导痰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8(IL-8)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吸入糖皮质激素对COPD的影响。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一般组(35例)、激素组(35例),并以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20例),分别于入院后第1天及治疗2周后行肺功能测定FEV1.0占预计值百分数(FEV1.0pre),应用ELISA法分别检测诱导痰上清液中IL-8和SICAM-1的水平。结果一般组和激素组治疗前后诱导痰液IL-8和SICAM-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FEV1.0pre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缓解后诱导痰液IL-8和SICAM-1水平低于治疗前(均P<0.01),FEV1.0pre有明显改善(P<0.01)。一般组和激素组治疗前诱导痰液IL-8和SICAM-1以及FEV1.0pr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激素组FEV1.0pre改善好于一般组(P<0.01),治疗后IL-8水平激素组低于一般组(P<0.05),SICAM-1水平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8和SICAM-1参与了COPD的炎症过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短期吸入糖皮质激素能抑制IL-8的表达,不能抑制SICAM-1的表达,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气流受限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