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区卫生服务面临的急救医疗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程远茜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20):1903-1904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抢救设备匮乏,科室配置不全,医护人员缺乏系统的急救培训,医疗急救水平低,而群众对医疗急救的期望值又超过了其实际水平,导致医患关系欠和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目前的医疗和社会环境中面临着极大的急救医疗风险.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完整的国家急救体系,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急救水平,增进医患沟通,化解医患矛盾,注重防范,能有效降低社区卫生服务的急救医疗风险.  相似文献   

2.
张璐  吴睿姝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0):174-175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存在风险,有针对性的进行风险分析非常必要。社区卫生服务与其他医疗机构相比较具有某些共同的风险,但是社区卫生服务又具有其特异的风险,社区卫生服务具有特殊的社区公共卫生风险、急诊急救的风险、特异的家庭服务和上门服务的风险。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存在的多种医疗风险.应有针对性的进行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3.
赣州市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知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赣州市章贡区431位社区居民就社区卫生服务的认知与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知晓率为83.76%,76.57%的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过,满意率为67.58%。自费医疗者与退休职工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知晓率较高,科技人员和报销困难是影响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主要因素,离家近、高年龄组、收费合理是促进居民到社区就诊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家庭病床的法律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平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21):1841-1842
大力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积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目前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病床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的重要内容,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方便、经济、连续、周到、人性化的医疗卫生服务。绝大多数居民认为家庭病床会对病人的治疗和康复起到较好的作用,而且在患病的情况下愿意接受家庭病床的服务。多数医护人员也认为家庭病床服务是必要的,且家庭病床将会得到持续发展”。。家庭病床在方便居民的同时,也增加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风险,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医疗纠纷的隐患。目前家庭病床准入、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尚不健全,笔者拟就家庭病床服务中的有关法律问题与同仁们探讨,以求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早日完善,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基于灰色系统的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笑颜  柳清瑞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6):1737-1739
目的 研究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各项影响因素,以助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方法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影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有关因素,即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卫生技术人员情况、我国城镇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情况、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 与我国社区卫生服务诊疗量高度相关的因子是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水平;其次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卫生技术人员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这三项因素.结论 应合理地调整我国医疗资源的配置情况,提高卫生服务机构的竞争能力,推进医疗保险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接轨,更充分地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银川市社区卫生服务现状及就诊居民满意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目的调查银川市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现状及就诊居民的满意度,了解银川市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前景。方法采用偶遇法对前来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的411名居民进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各项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同时对银川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除医生技能、医疗设备和医疗费用外,就诊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均高于80.0%;就诊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设备的满意度最低,仅为38.4%。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设立了家庭健康档案,健康教育主要是健康宣教,康复方式主要是口头指导,85.7%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了计划免疫工作。结论应着力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硬件设施,合理调整医疗费用模式,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使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为更多的居民所接受。  相似文献   

7.
社区医疗服务风险特点、产生原因及管理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杨晋  樊立华 《中国医院》2009,13(1):55-56
目前我国社区医疗服务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风险,其特点是: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高;风险防范的难度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抗风险能力低;对社区为卫生服务声誉影响大。产生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医学科学局限性及疾病本身原因;有管理不到位、体制不健全的原因;也有医生和患者的原因。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建立起科学的社区医疗风险管理模型,更好地应对风险、规避风险,保障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鲍勇  张安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1):1661-1662
目的研究上海市城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服务发展现状,对城郊社区医疗服务进行比较研究,为今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服务的发展方向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海市郊区金山区12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006~2009年的医疗服务状况进行调研,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与上海市城区徐汇区和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服务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金山区社区卫生服务在总诊疗人次数、住院总床位数这两方面的绝对数要低于上海社区卫生服务平均水平和徐汇区水平,但是这两方面的增长率金山区要高于上海平均水平和徐汇区水平,出诊人次数金山区在绝对值和增长率都高于上海市平均水平和徐汇区水平。结论上海市郊区社区卫生医疗服务要继续保持较快的速度缩小与上海市平均水平距离,同时上海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社区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文对武汉市某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满意度进行调查,并进行因子分析,为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满意度提供政策建议。方法:对16家中心门诊就诊病人满意度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每家中心调查20人,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因子分析。结果:经过因子分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满意度的3个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78.869%,按影响大小分别为机构自身评价因素、便利因素、价格因素。三个公因子负荷较大的因子有医疗设备条件(X5)、服务总体满意度(X10)、家到社区方便程度(X2)、药品价格(X9)等。三个公因子按照满意度综合评价模型得出的平均分从高到低分别是价格因素、便利因素、机构自身评价因素。结论:进一步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惠民政策,扩大基本药物实施面;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体系建设,完善服务网络;加大投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人们健康意识不断提高的情形下,对社区卫生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结合实际情况可以发现,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并不能与人们的需求相协调。当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普遍存在设备不全、科室设置不合理、医疗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低等问题。为此必须结合实际做好这一方面的质量提升工作,同时注重社区卫生服务面临的急救医疗风险并做好对应的防范工作,才能使得这一环节的工作能够正常的进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桂林市城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桂林市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桂林市2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桂林市社区卫生就诊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为69.3%,影响满意度的因素有文化程度、职业、医疗支付方式、服务环境和设施、服务流程、技术水平等.结论:桂林市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总体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资金投入,改善就诊环境和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是提高满意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解军 《中国全科医学》2000,3(5):423-424
第二节 沟通体系  目前 ,我国最主要的全科医疗服务机构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派出机构社区卫生服务站 ) ,全科医疗服务也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 ,全科医生则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骨干力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社区卫生服务和全科医疗各种信息、资源等的交汇点 ,其与相关组织和团体共同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立体化的沟通网络 ,以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和全科医疗工作优质、高效地运行 ,见图 1。相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而言 ,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各种沟通可分为外部沟通与内部沟通两大类。图 1 社区卫生服务的沟通网络1 外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北京市城区老年人社区卫生服务利用与需求情况,为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社区卫生服务质量、促进以社区为基础的健康老龄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抽样调查北京市宣武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1512人,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社区卫生服务利用及满意度、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医疗及非医疗照料需求等.结果 32.2%(486/1512)的城区老年人在患病后首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城区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为83.5%(1245/1491).文化程度是影响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的主要因素.老年人对社区医疗服务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急慢性病的治疗、增加开设老年专科门诊及慢性病护理院,非医疗照料需求方面排在首位的是提供适宜老年人的娱乐场所.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水平及质量尚需进一步提高,同时要针对不同人群开发多方位、多层次的社区卫生服务项目.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影响因素,找出促进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点。方法选取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即恩格尔系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技术人员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机构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床位数等6个因素,采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以上6个因素对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影响。结果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即恩格尔系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技术人员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机构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床位数等6个因素的关联度分别为0.7784、0.6204、0.6713、0.8249、0.6120、0.7922。结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数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床位数以及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上海市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卫生技术人员的培养,特别是全科医生的培养;发展经济,深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推进医疗保险与社区卫生服务的接轨。  相似文献   

15.
加强医学生医疗风险意识的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覃忠 《广西医学》2005,27(3):441-442
医生是个高风险、高责任的直接关系到病人安危的职业。医生是医疗服务的主体,医疗服务属于一种风险行业。医疗风险主要包括医疗事故、医疗差错、医疗意外、并发症和医疗纠纷。其中医疗纠纷占其半数以上。医疗风险具有风险水平高、风险不确定性、风险复杂、存在于医疗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及风险后果严重的特点。从医院医疗风险分析,发现因为失职和违反规程而造成者占78.4%以上。因此作为医务人员,强化医疗风险意识显得非常必要。医疗风险意识就是医务人员在进行各种医疗行为时对自己同时承担风险的认识程度。  相似文献   

16.
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人性与理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卫生服务不仅以治疗为内容,更以关怀为己任,因而在实践中凸显出其人性化服务的特色.但社区卫生服务在人性化的基础上也要用法律、制度等比较理性化的形成来保障自身发展和社会居民的健康.当社区卫生服务的人性与理性交融于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之时,也许医学便能回复到其诞生之时就确立的以"关怀、安慰"为己任,亦能最大限度地减低了医疗风险,服务社会,造福人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设备管理的效益和水平。方法对北京交通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相关账目的分析以及实物的盘点,分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设备管理的现状和问题,同时提出解决的方法。结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备使用率较高,但在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同程度的浪费现象。结论一定的医疗设备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必备条件之一,只有加强设备的科学管理,提高运行效益,才能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做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王隽 《医学与社会》2007,20(12):33-34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是今后卫生服务领域的重点。城市新型两级卫生服务网络的建设是解决我国城市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现象的长效机制。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调整好社区卫生机构和医院之间的分工,建立新型的城市医疗体系有利于节约我国的卫生资源。然而,目前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还存在着网络不全、投入不足、条件不好、功能不强、素质不高、影响不大、政策不配套等问题,阻碍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我们必须在当今的卫生政策环境下分析影响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其发展的具体因素。因此,以下从供方、需方的角度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史庭璋 《实用全科医学》2010,8(9):1160-1161
目的通过规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历书写,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方法成立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历管理领导工作小组,按照卫生部颁发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上海市卫生局对病历书写的相关要求,制定本中心病历书写细则,并从环节入手,实行动态管理。结果门诊病历、住院病历及家庭病床病历得到规范,环节质量、内涵质量均有较大提高,减少了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的发生。结论制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历书写细则,实施动态管理,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纠纷,保障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利用及满意度的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对蚌山区15岁及以上的社区居民进行现场问卷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知晓率为83.60%(311/372),近1年内有156人(41.94%)利用过社区卫生服务.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保护个人隐私方面评价最高.相对而言,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就诊程序繁简程度、基本药品供应、药品价格、收费情况、基本设备配置、随访或健康检查、健康教育服务、妇幼保健工作方面的满意度较低,特别是对妇幼保健工作评价最低.影响居民社区卫生服务利用度的因素主要有月收入、医疗支付方式及其占家庭收入的比例(P<0.05~P<0.01 );影响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为年龄和职业(P<0.05~P<0.01).结论:尽管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知晓率较高,但由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软硬件的不足及居民不正确的就诊观念,利用率及满意度还相对较低.因此,相关部门应从主要影响因素入手,采取针对性措施,不断发挥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