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晚期NSCLC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字生成法分观察组、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TP方案,观察组加用埃克替尼,对比两组疗效、毒副反应、免疫功能(NK、CD3+、CD4+/CD8+)、血管新生指标[血管生成素-2(An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结果 两组腺癌疾病控制率、鳞癌疾病控制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不同病理类型的疾病控制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治疗进行,NK、CD3+、CD4+/CD8+呈降低趋势,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Ang-2、VEGF、CYFRA21-1、CEA、NSE水平呈降低趋势,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Ⅰ~Ⅱ级,恶心呕吐、低血压、肝功能异常、乏力、脱发,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埃克替尼治疗晚期NSCLC能抑制血管新生,缓解病情,减轻化疗对机体免疫功能抑制作用,且对腺癌、鳞癌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不同糖皮质激素给药途径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效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分析2016 年1 月至2016 年6 月我院收治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鼓室内注射)及对照组(口服),并采用相应的糖皮质激素给药途径。治疗一周后对比两组听力恢复情况、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变化及治疗后1年累积复发率。结果:共纳入观察组45例(45耳),对照组42(42耳)。两组患儿治疗后听力指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1.1%,41/45 vs 73.8%,31/42;χ2=4.558,P=0.033)。治疗后两组患儿总CD3+ T、CD4+ T 细胞及CD4+ T/CD8+ T 均显著升高(P<0.05),而CD8+ T细胞显著降低(P<0.05),但观察组患儿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Th2 细胞因子IL-4、Th1细胞因子IFN-γ及IL-4/IFN-γ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但观察组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1 年累积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9.76%,4/41 vs 29.03%,9/31;Log-rankχ2=4.698,P=0.030)。结论: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采用鼓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优于系统性给予糖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阿美替尼、安罗替尼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的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将 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 6 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 92 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阿美替尼组和安罗替尼组,每组 46 例.阿美替尼组接受阿美替尼治疗,安罗替尼组接受安罗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免疫指标、炎症因子水平、疗效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阿美替尼组成熟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水平均高于安罗替尼组(P<0.05);治疗后阿美替尼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白介素-8 水平均低于安罗替尼组(P<0.05).结论:阿美替尼治疗NSCLC效果优于安罗替尼,改善患者体内免疫指标、炎症因子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腹腔镜射频消融术(LRFA)治疗特殊或高危部位原发性小肝癌患者术后的免疫状况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2月鄂东医疗集团市中心医院肝胆胰腺外科60例特殊或高危部位原发性小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超声引导下LRFA 32例(LRFA组),行腹腔镜肝切除术(LH)治疗28例(LH组)。LRFA组男25例、女7例,年龄38~84(61.13±12.30)岁;LH组男23例、女5例,年龄35~80(60.07±12.90)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根治率、免疫状况、术后并发症及无瘤生存率。结果 两组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LRFA组和LH组的手术根治率分别为96.9%(31/32)和100.0%(28/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3~72(46.8±18.5)个月。与LH组相比,LRFA组术后4周、8周CD3+、CD4+、CD8+、CD4+/CD8+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RFA组术后8周外周血CD3+、CD4+、CD8+、CD4+/CD8+与术前比较显著升高,Treg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RFA组无瘤生存时间明显长于LH组,两组患者术后1、2、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3.7%、81.3%、56.3%和82.1%、71.5%、4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LRFA可精确定位、动态观察消融过程,拓宽了射频消融的适用范围,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延长患者无瘤生存期。LRFA已成为特殊或高危部位原发性小肝癌微创治疗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CD163在人不同类型的慢性根尖周炎组织中CD68+细胞的表达,分析在人不同类型的慢性根尖周炎组织中CD68+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45名受试者按根尖周炎类型分为3组(健康对照组、慢性根尖脓肿组和根尖周囊肿组),每组15名。免疫荧光双染色法观察根尖周标本中CD68+-iNOS+和CD68+-CD163+细胞在各组标本中的表达情况,计算双阳性细胞的平均密度。结果:(1)3组标本中CD68+-iNOS+和CD68+-CD163+细胞密度差异显著(P<0.01);(2)慢性根尖脓肿组标本中CD68+-iNOS+细胞密度高于根尖周囊肿组(P<0.01),而两组间CD68+-CD163+细胞密度无显著差异(P>0.05);(3)慢性根尖周脓肿组中CD68+-iNOS+/CD68...  相似文献   

6.
背景:过继免疫治疗是目前肿瘤免疫治疗的热点,白细胞介素2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在机体的抗肿瘤免疫中起到重要作用。 目的:评价比较淋巴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应用与不应用大剂量白介素2行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3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治疗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行大剂量白细胞介素2 治疗,与随机挑选30例患者(对照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未行白细胞介素2治疗进行对比,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观察两组免疫功能的变化,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 结果与结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白细胞介素2治疗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明显提升。随访结束时统计复发率:治疗组13.3%,对照组26.7%;中位生存期:治疗组14~98 (42±2)个月,对照组8~78 (28±2)个月。提示恶性淋巴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行大剂量白细胞介素2治疗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减少移植后复发率,并有望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 选定本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住院治疗的76例银屑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及同期门诊体检的76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均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检测,比较中医辨证分型组、对照组T淋巴细胞因子水平,比较不同临床分期组、对照组T淋巴细胞因子水平,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组、对照组T淋巴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CD4+水平血燥证组比血瘀证组、血热证组、对照组高,P<0.05。CD8+水平血热证组比血瘀证组、血燥证组、对照组高,P<0.05。CD4+/CD8+水平血燥证组比血热证组、血瘀证组、对照组高,P<0.05,4组CD3+水平比较,P>0.05。进行期组CD4+、CD4+/CD8+水平均高于静止期组、恢复期组、对照组,P<0.05。进行期组CD8+水平低于静止期组、恢复期组、对照组,P<0.0...  相似文献   

8.
背景:单纯脐血细胞经静脉移植治疗脑梗死疗效有限,移植细胞经血脑屏障迁入脑内数量不足为重要原因之一。 目的:观察血脑屏障开放剂甘露醇对人脐血CD34+细胞经静脉移植治疗高血压大鼠脑梗死疗效的影响。 方法:分离人脐血CD34+细胞,脂质体方法转染pEGFPF质粒,制备pEGFP-CD34+细胞;45只雄性SD大鼠经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造模后24 h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注射1×106 GFP-CD34+细胞,继之注射20%甘露醇2 g/kg;阳性对照组注射1×106 GFP-CD34+细胞;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结果与结论:①荧光显微镜下实验组每张切片脑组织GFP标记阳性的绿色荧光细胞计数平均值显著多于阳性对照组。②移植后第7天治疗组与其他各组神经功能损害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移植后28 d,各组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实验组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 < 0.05)。③实验组与其他两组相比,大鼠脑梗死体积均显著减少。④实验组脑组织匀浆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较阳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明显增高。提示血脑屏障开放剂甘露醇促进静脉移植CD34+细胞通过血脑屏障迁入至脑组织,并增强静脉移植CD34+细胞治疗脑梗死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背景:越来越多的实验在分析免疫耐受标志,以期能够更好地辅助患者进行移植后免疫抑制治疗。 目的:分析肾移植后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 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在肾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 方法:采集62例肾移植后患者(急性排斥反应组22例,移植稳定组40例)及20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抗凝血,经免疫染色,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CD4+ CD25+ CD127low/-调节性T细胞所占CD4+ T细胞百分含量,同时采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和白细胞介素10的质量浓度。 结果与结论:移植稳定组中CD4+ CD25+ CD127low/-调节性T细胞所占CD4+ T细胞百分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急性反应排斥组(P < 0.01);CD4+ CD25+ CD127low/-调节性T细胞百分含量与白细胞介素2呈显著负相关(P < 0.05),与白细胞介素10呈显著正相关(P < 0.01)。提示CD4+ CD25+ 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在肾移植后免疫耐受的机制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辅助治疗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愈合进程及营养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术后营养辅助治疗方式分为A(n=34)、B(n=30)、C(n=26)三组。A组接受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瑞能)辅助治疗方案,B组采用常规肠内营养(能全力)辅助治疗方案,两组均于术后第1天、第2天及第3~7天给予全量的25%、50%和100%后,逐日减少剂量直至过渡到正常饮食;C组接受肠外营养辅助治疗方案,术后第1天起静脉输注葡萄糖、维生素、氨基酸等混合液,以125.52 kJ/kg计算,应用8~10 d后逐渐过渡至正常饮食。观察对比三组受试者术后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发生率及创口愈合时间、总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差异,记录其术前及术后第1、8天时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CD3+、CD4+、CD8+)]、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IL-6]、营养指标[血清总蛋白(TP)、清蛋白(ALB)]变化情况。结果:①三组术后吻合口瘘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②三组创口愈合时间、总住院时间及首次排气时间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均长于其他两组(P<0.05)。③术后第1天,三组患者CD3+、CD4+、CD4+/CD8+等免疫指标水平及TP、ALB等营养指标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CD8+水平及CRP、IL-6等炎症因子水平则较术前显著提升(P<0.05),但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8天,三组各营养指标仍明显低于术前,但A、B组显著高于C组(P<0.05);各炎症因子指标仍显著高于术前(P<0.05),但A、B组显著低于C组(P<0.05)。三组中A组术后第8天各免疫指标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均较术前降低,CD8+水平则明显提升(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予以肠内营养辅助治疗方案,能有效改善其预后质量,对缩短愈合进程、提升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营养状态等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背景:研究证实,很多恶性肿瘤患者体内CD4+CD25+调节性T细胞存在高表达,近期也有研究发现,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同样表现出高比例表达。 目的:分析老年初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特点。 方法:纳入初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92例,将年龄在60岁以下者设为中青年组(n=22),年龄在60岁以上者设为老年观察组(n=70)。在老年观察组中,32例经规范化疗后完全缓解,设为完全缓解组;将余下38例设为老年组,依据FAB分型标准,分为M2 6例、M3 19例、M4 7例、M5 6例。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人群42名作为正常对照组。抽取受试者外周静脉血,检测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情况。 结果与结论:老年组、完全缓解组CD4+CD25highFOXP3+调节性T细胞比例高于正常对照组(P < 0.01),并且老年组CD4+CD25high FOXP3+调节性T细胞比例高于完全缓解组(P < 0.01)。老年组、完全缓解组CD4+FOXP3+T细胞比例高于正常对照组(P < 0.01),并且老年组CD4+ FOXP3+T细胞比例高于完全缓解组(P < 0.01)。老年组CD4+CD25high FOXP3+调节性T细胞与CD4+ FOXP3+T细胞比例高于中青年组(P < 0.01)。老年组不同分型间CD4+CD25high FOXP3+调节性T细胞和CD4+ FOXP3+T细胞比例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老年初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 FOXP3+调节性T细胞比例和CD4+ FOXP3+T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87,P=0.019)。表明老年初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高于健康人群和中青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2.
背景:T细胞在抗感染、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中起重要作用,但T细胞分化发育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目的:观察人胸腺、人脐血联合移植后裸鼠体内T细胞分布及免疫功能的重建。 方法:Balb/c nu/nu裸鼠30 只,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肾被膜下移植胸腺组织,2周后将新鲜分离的脐血CD34+细胞悬液经小鼠静脉输入,对照组不经胸腺移植直接给予CD34+细胞移植,两组小鼠饲养至60 d时检测免疫功能。 结果与结论:人胸腺在裸鼠肾被膜下存活并且表达CD3、HLA-DR分子,胸腺与CD34+细胞联合移植组小鼠脾脏可见点块状分布的CD3+细胞。实验组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及CD4+CD25+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裸鼠对移植人胃癌BGC823细胞有排斥作用,而对照组没有。结果显示胸腺和CD34+细胞联合移植能使裸鼠获得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功能,具有抗肿瘤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联合替吉奥治疗难以根治切除的中晚期贲门癌的疗效及其安全性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诊治的难以手术根治的中晚期贲门癌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对照两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瘤区3D-CRT放射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口服替吉奥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病情缓解情况、2年生存率及放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KPS评分、T细胞亚群各项指标及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CD3+,CD4+及CD4+/CD8+、PGⅠ、PGⅡ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而CEA、CA19-9水平则有显著降低,对照组KPS评分、CD8+、PGⅠ、PGⅡ水平相对于治疗前有明显增高,但CD3+,CD4+及CD4+/CD8+,CEA、CA19-9水平则有显著降低,而观察组无论是在KPS评分、T细胞亚群4项指标还是肿瘤标志物4项指标上,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毒副作用方面,观察组各项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均未见显著差异;而在病情缓解情况上,观察组客观缓解率78.1%,远高于对照组53.1%(P<0.05);而治疗后2年存活率两组差异不明显。结论:3D-CRT联合替吉奥在治疗手术难以根治的中晚期贲门癌上,能够缓解病情,疗效显著,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安全性较高,在符合同步放化疗适应症的情况下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17(IL-17)、黏附分子(CD11a)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抑制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8月于我院血液科接受治疗的初诊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84例,根据Camitta分型标准分为非重型再障组42例,重型再障组42例,同期选取院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酶标法(S-P)一步染色法,测定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IL-17、γ-干扰素(INF-γ)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法检测各组骨髓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黏附分子CD11a的表达水平。分析IL-17、CD11a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非重型再障组、重型再障组CD3+、CD4+、CD4+/CD8+细胞比例降低,CD8+细胞比例、IL-17、INF-γ水平升高(P<0.05);与非重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母B族链球菌(GBS)定植致新生儿巨噬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及免疫功能改变的研究。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确诊为母GBS定植的新生儿43例(研究组)及同期健康新生儿40例(对照组)。对比两组巨噬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NK细胞水平。分析母GBS定植后新生儿的临床表现。结果:研究组CD3+T、CD19+T、CD3+CD8+T、CD4+/CD8+T、NK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3+CD4+T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IFN-γ、IL-13、IL-4、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CXCL9、CXCL10、CCL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e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D3+T、CD19+T、CD3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钠对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肿瘤微转移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20年10月—2021年8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择期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其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40~64岁,体质量指数(BMI)20~30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观察组患者分别于麻醉诱导前20 min、术后12 h静脉注射40 mg注射用帕瑞昔布钠(5 mL生理盐水稀释);对照组患者在相同时间点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 mL。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性别、年龄、ASA分级、BMI等基线资料,以及手术时间、术中丙泊酚等麻醉药物用量、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等围术期临床指标。分别于麻醉诱导前20 min(T0)、手术结束(T1)、术后24 h(T2)和术后48 h(T3)4个时间点采集外周静脉血各5 mL。荧光PCR技术检测人类肺组织特异性基因(LUNX)阳性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免疫细胞CD3+、CD4+、CD8+和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结果 2组患者性别、年龄、ASA分级、BMI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丙泊酚、七氟醚、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定用量,术后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组患者组内比较,从T0到T3CD3+、CD4+、CD8+、NK细胞占比均逐渐降低,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 314.17、737.45、113.87、57.63,P值均<0.05)。T0时,2组患者CD3+、CD4+、CD8+、NK细胞占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8、-0.93、-0.49、0.91,P值均>0.05);T1、T2、T3 时,对照组CD3+、CD4+、CD8+、NK细胞占比均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时,t=2.47、3.41、2.10、2.11;T2时,t=2.87、3.67、2.17、2.05;T3时,t=3.78、3.77、3.58、2.08;P值均<0.05)。2组患者T0、T1时LUNX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0.00,P值均>0.05);观察组T2、T3时LUNX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7.18,P值均<0.05)。结论 围术期应用帕瑞昔布钠对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有保护作用,可能会降低患者围术期肿瘤微转移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奥希替尼辅助培美曲塞、顺铂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82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化疗组(n=41)和靶向治疗组(n=41).化疗组采用培美曲塞、顺铂化疗,靶向治疗组在化疗组基础上辅以奥希替尼靶向治疗.治疗6 m、12 m和18 m后,对比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Overall response rate,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血管生成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毒副反应、生存率及生存质量.结果:治疗6 m后,靶向治疗组RR(41.46%)和DCR(60.98%)均高于化疗组(19.51%、39.02%)(P<0.05);靶向治疗组CD4+、CD4+/CD8+比值高于化疗组,CD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细胞质胸苷激酶(Thymidine kinase,TK1)指标低于化疗组(P<0.05);治疗12 m和18 m后,靶向治疗组生存率高于化疗组(P<0.05);治疗6 m后,靶向治疗组卡氏生存质量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cale,KPS)高于化疗组(P<0.05).结论:奥希替尼辅助培美曲塞、顺铂治疗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能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较远期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联合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100只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双歧杆菌治疗组、乌司他丁治疗组、联合治疗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观察记录各组大鼠的生存数量,测定肠道菌群的数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测定血浆内毒素。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浆内毒素、肠道大肠杆菌、CD8+T 细胞、TNF-α和IL-1β的含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CD3+、CD4+T细胞、CD4+/CD8+T细胞比值、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联合治疗组的肠道血浆内毒素、大肠杆菌、CD8+T细胞、TNF-α和IL-1β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CD3+、CD4+T细胞、CD4+/CD8+T细胞比值、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含量显著升高(P<0.05)。联合治疗组中肠道血浆内毒素、TNF-α和IL-1β的含量显著低于双歧杆菌治疗组和乌司他丁治疗组(P<0.05),CD3+、CD4+、CD4+/CD8+T细胞比值、乳酸杆菌含量显著优于双歧杆菌治疗组和乌司他丁治疗组。结论:双歧杆菌和乌司他丁联合使用疗效显著提高,抑制CLP大鼠的TNF-α、IL-6的表达,降低血浆内毒素的水平,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可提高脓毒症模型大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背景:现已证实,天然生成的调节性T细胞在维护机体免疫稳态、抑制炎性反应、抗移植排斥、抑制抗肿瘤免疫应答以及防治自身免疫病中都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过氧化氢对BALB/c小鼠CD4+CD25+Foxo3+ 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方法:取BALB/c小鼠12只,随机分为两组。H2O2处理组小鼠尾静脉注射含有H2O2的PBS;PBS组小鼠静脉注射无菌PBS。分别在注射2周后处死小鼠,采集小鼠外周血、脾脏和胸腺,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中CD4+CD25+ Foxp3+T细胞比例。 结果与结论:H2O2处理组小鼠外周血和脾脏CD4+Foxp3+ T细胞比例、CD4+Foxp3+/CD4+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小鼠(P < 0.05)。提示静脉注射H2O2能上调小鼠外周血和脾脏内CD4+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IL-24在体外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CD8+T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入组28例NSCLC患者和17例健康对照者,收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分选CD8+T细胞,反转录实时定量PCR检测CD8+T细胞中IL-24受体(IL-20R1、IL-20R2和IL-22R1)mRNA的相对表达量。不同浓度重组人IL-24(10 ng/ml和100 ng/ml)刺激纯化CD8+T细胞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表达变化。建立CD8+T细胞和NSCLC细胞系NCI-H1882细胞的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体外共培养系统,观察IL-24刺激后CD8+T细胞诱导靶细胞死亡比例,以及IFN-γ和TNF-α的表达变化。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LSD-t检验。结果CD8+T细胞中未检测到IL-22R1 mRNA表达,CD8+T细胞中IL-20R1和IL-20R2 mRNA相对表达量在健康对照者和NSCLC患者之间以及在非肿瘤部位和肿瘤部位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SCLC患者外周血和肿瘤部位CD8+T细胞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者和非肿瘤部位(P<0.05),低浓度IL-24(10 ng/ml)刺激不影响CD8+T细胞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水平(P>0.05),而高浓度IL-24(100 ng/ml)则显著提升NSCLC患者CD8+T细胞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水平(P<0.05)。直接接触共培养系统中,高浓度IL-24(100 ng/ml)刺激NSCLC患者肿瘤部位CD8+T细胞后可诱导靶细胞死亡比例升高,以及IFN-γ和TNF-α表达升高,而低浓度IL-24(10 ng/ml)刺激对CD8+T细胞诱导的靶细胞死亡和细胞因子分泌无显著影响。间接接触共培养系统中,IL-24刺激对CD8+T细胞诱导的靶细胞死亡和细胞因子分泌均无显著影响。结论高浓度IL-24在体外可增强NSCLC患者CD8+T细胞的直接细胞杀伤功能,但在体内IL-24可能并不影响CD8+T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