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温针灸联合体外冲击波和康复训练综合治疗卒中后患者肢体痉挛的疗效。方法 将114例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3组均在临床治疗基础上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对照A组38例联合温针灸治疗,对照B组38例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联合组38例采用温针灸、体外冲击波治疗。3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及神经递质[甘氨酸(Gly)、γ-氨基丁酸(GABA)]水平,并统计3组疗效。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92.11%(35/38),对照A组总有效率71.05%(27/38),对照B组总有效率68.42%(26/38),联合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3组治疗后上肢、下肢、整体M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A、B组(P<0.05)。3组治疗后ADL、FMA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3组治疗后Gly、GABA水平均较本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拮抗肌联合温针灸肌筋膜触发点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予针刺拮抗肌联合温针灸肌筋膜触发点治疗;对照组36例予单纯针刺拮抗肌治疗。2组均每周治疗5次,休息2 d,每10次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评分、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变化,比较2组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M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M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8.9%,对照组总有效率80.6%,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拮抗肌联合温针灸肌筋膜触发点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对于降低患者肌张力、增加肌力及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应用针刺拮抗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中药熏蒸治疗缺血性卒中后下肢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缺血性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口服巴氯芬片,治疗组给予电针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改良的Ashworth量表(MAS)、简式Fugl-Meyer运动量表(FMMS)、日常活动能力(ADL)评分和表面肌电图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MAS、FMMS、ADL评分、胫骨前肌的积分肌电值(IEMG)和表面肌电均方根(RMS)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FMMS、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MAS评分、胫骨前肌IEMG和表面肌电RM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结论电针联合中药熏蒸治疗缺血性卒中后下肢痉挛疗效显著,患者临床症状及表面肌电图改善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CT灌注情况、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针灸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脑CT灌注成像指标、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Vp、Vm高于同组治疗前(P0.01),DVp、DVm低于同组治疗前(P0.01);观察组治疗后Vp、Vm高于对照组(P0.01,P0.05),DVp、DVm低于对照组(P0.01,P0.05)。两组治疗后CBF、CBV水平较同组治疗前增高(P0.05,P0.01),MTT降低(P0.01);观察组治疗后CBF、CBV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MT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1),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FMA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提高(P0.01),观察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血栓通注射液可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灌注水平及脑血流动力学,从而有助于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温针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偏瘫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采用电温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温针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MB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化Fugl-Meyer评分(FMA)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MBI、NIHSS、FMA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MBI、NIHSS、FM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温针能够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康复科病房开展中医整体优质护理服务的成效。方法:选择医院康复科病房2022年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普通护理服务,观察组实施中医整体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值、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疼痛量表(NRS)评分、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4周后,两组BBS量表评分、FMA量表评分、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ADL评分,与护理前对比均明显升高(P<0.05)。护理4周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值、 NRS量表评分、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与护理前对比均明显降低(P<0.05)。护理4周后,观察组的BBS量表评分、FMA量表评分、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ADL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均更高(P<0.05);护理4周后,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值、NRS量表评分、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均更低(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颅骨缝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颅骨缝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训练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修订的Ashworth量表(MAS)分级、简式Fugl-Meyer评分法(FMA)评分及修订的Barthel指数(ADL)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MAS分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MA评分及ADL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FMA评分及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针刺颅骨缝配合康复训练是一种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醒脑解痉针法联合平衡针治疗卒中后下肢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卒中后下肢肌张力增高患者95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7),对照组给予平衡针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醒脑解痉针法,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和下肢肌张力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清IL-6、TNF-α和hs-CR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和下肢肌张力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和下肢肌张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升高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Vmax、Vm和BF值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Vmax、Vm和BF值与对照组相比较升高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TNF-α和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IL-6、TNF-α和hs-CR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降低更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解痉针法联合平衡针治疗卒中后下肢肌张力增高在疗效方面较好,且能够改善下肢血流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祛风解毒活络汤对周围性面瘫患者面部残疾指数(FDI)、血清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154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7例和观察组77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祛风解毒活络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House-Brackmann(H-B)评分、面部残疾指数躯体功能评分(FDIP)、面部残疾指数社会功能评分(FDIS)及血清ET、NO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H-B、FDI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FDIP评分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H-B、FDI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FDIP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ET水平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血清NO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E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祛风解毒活络汤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面神经功能和血清ET、NO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A型肉毒素联合针灸对脑卒中后痉挛性足下垂的疗效及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的影响。方法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A型肉毒素,研究组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研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肢体运动能力、运动评定量表(MA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以及Fugl-Meyer评估表(FMA)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 0.05);研究组肢体运动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治疗后M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5);研究组治疗后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前(P 0.05);研究组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A型肉毒素联合针灸对脑卒中后痉挛性足下垂的疗效明显,对患者ADL评分有积极的影响,临床价值突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传统针刺疗法与“卅”型头穴透刺疗法治疗原发性耳鸣的临床疗效及差异。方法 将60例肾精亏虚型原发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卅”型头穴透刺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电测听值、耳鸣残疾评估量表(THI)评分、耳鸣评价量表(TEQ)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各项评分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电测听值、THI评分、TEQ评分及HAMA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电测听值、THI评分、TEQ评分及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PSQI各项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PSQI中入睡时间、睡眠时间评分及总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PSQI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63.3%,两组比较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通督调神针刺联合祛风通络汤加减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及对肢体功能、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中医科于2018年5月~2021年1月收治的风痰瘀阻型中风后偏瘫患者共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3),对照组采用通督调神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祛风通络汤加减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Fugl-Meyer量表(FMA)和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以及血浆Hcy、CRP、LDL-C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ADL评分、FMA和MAS评分均较前明显改善,观察组NIHSS和MA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和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HCY、CRP及LDL-C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Hcy及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督调神针刺联合祛风通络汤加减可以改善患者,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梁燕  张保朝  付国惠 《新中医》2021,53(3):60-63
目的:观察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舒筋止痉方内服、熏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2组均采用常规现代医学疗法与康复技术训练进行治疗,观察组加用舒筋止痉方内服、熏洗。2组均连续治疗6周。治疗前、治疗6周后评定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评分、临床痉挛指数量表(CSI)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6周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MAS评分、CSI评分、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观察组3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AD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观察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2组FMA上肢评分、下肢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观察组3项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现代医学疗法的基础上加用舒筋止痉方内服、熏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可进一步减轻痉挛程度,同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针刺外劳宫穴强刺激治疗中风后全手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全手肌张力增高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针刺配合外劳宫穴强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8星期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AS(患侧肢体肌张力测定)、FMA(患侧手运动功能测定)、ADL(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MAS、FMA及ADL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MAS、FMA及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外劳宫穴强刺激是一种治疗中风后全手肌张力增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滋阴养血、调畅气机法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更年期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治疗组予滋阴养血、调畅气机法治疗;对照组予坤泰胶囊口服,治疗4周,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睡眠效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睡眠状态自评量表(SRSS)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SQI及SRSS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治疗后PSQI及SRS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睡眠效率较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睡眠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滋阴养血、调畅气机法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法治疗中风后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中风后睡眠障碍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予以针灸治疗,对照组予以艾司唑仑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针灸法在治疗中风患者睡眠障碍中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睡眠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李乐军  宁倩  李玉梅  肖辉  黄蓉  孙娜  李祥勇  杜青 《中医杂志》2014,(17):1481-1483
目的观察酸枣仁龙牡煎方治疗失眠阴虚气滞、内热扰心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酸枣仁龙牡煎方治疗,每日1剂;对照组予艾司唑仑片,每晚1mg,睡前30min口服,两组均治疗两周后评价临床疗效,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睡眠效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睡眠状态自评量表(SRSS)评定。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SQI及SRSS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并且治疗组治疗后PSQI及SRS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睡眠效率较前明显上升,且治疗组睡眠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酸枣仁龙牡煎方可以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患者日间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8.
叶一骎  高志生 《四川中医》2022,(12):141-143
目的:探讨镇静安神汤联合穴位敷贴对失眠症患者(痰热内扰型)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名失眠患者(痰热内扰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镇静安神汤联合穴位敷贴进行治疗,均治疗4周。对治疗前后两组有效率、中医证候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评分、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5-羟色胺(5-HT)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78.3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SRSS、ISI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DNF、5-HT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镇静安神汤联合穴位敷贴对痰热内扰型失眠症,可以显著改善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盐酸曲唑酮片对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曲唑酮片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灸联合盐酸曲唑酮片治疗,治疗5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情况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PSQI、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47/50),高于对照组的78.00%(39/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5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疗法联合盐酸曲唑酮片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的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可有效改善焦虑、抑郁情况,提高睡眠质量,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小针刀联合温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5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温针灸治疗,观察组给予小针刀联合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简化McGill疼痛评分、颈部残障指数(NDI)评分、血清炎性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PRI感觉分、PRI情绪分、VAS评分、PPI均下降,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NDI均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IL-1、IL-1β、IL-6、TNF-α水平均降低(P<0.05),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小针刀联合温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疼痛,降低炎性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