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基于表观扩散系数(ADC)三维直方图分析在预测胶质瘤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基因突变状态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7例胶质瘤患者的MRI和临床资料,其中IDH1突变型31例,野生型56例.所有患者术前行平扫加增强结构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术后对病灶进行IDH1突变状态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参数弥散磁共振成像在评估胶质瘤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基因型以及肿瘤细胞增殖活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胶质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及术前高端弥散磁共振扫描数据。在评估IDH1基因型时,将其分成58例IDH1野生型和48例IDH1突变型两组。由于部分数据缺失,在评估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时,纳入94例患者,将其分为包括31例WHOⅡ级、20例Ⅲ级以及43例Ⅳ级三组。构建不同重建模型,包括弥散张量成像(DTI)、弥散峰度成像(DKI)、神经突方向离散与密度成像(NODDI)以及标准模型成像(SMI)。比较各模型衍生参数的组间差异及鉴别诊断效能。评价ki67标记指数(Ki67 LI)与各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各模型各参数在IDH1野生型与突变型胶质瘤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SMI模型的轴突信号分数(f)具有最佳的诊断效能,AUC值为0.788,灵敏度为70.8%,特异度为75.9%。在较低级别胶质瘤(LrGG)亚组中,f具有最佳的诊断效能,AUC值为0.772,灵敏度为77.5%,特异度为70.6%。在胶质母细胞瘤(GBM)亚组中,各参数的组间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基于MRI的增强三维颅脑容积成像(3D-BRAVO)的组学分析在评估儿童脑胶质瘤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基因突变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经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儿129例,其中IDH1基因突变型51例,IDH1基因野生型78例.收集术前2周内3D-BRAVO增强扫描图像,将所有患儿按照7:3随机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表型与高级别胶质瘤(HGG)治疗后MRI表现及患者生存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0例HGG患者的临床及术后MRI资料.其中,IDH突变型26例,IDH野生型44例.临床资料主要包括年龄、性别、肿瘤的组织病理学分级和部位.MRI扫描序列包括平扫T1 WI、T2 ...  相似文献   

5.
胥豪  任静 《放射学实践》2020,(9):1199-1202
【摘要】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和染色体1p/19q联合缺失是脑胶质瘤的重要分子生物学标志物,与脑胶质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密切相关。目前,多模态MRI、PET/CT等影像学检查能获取反映脑胶质瘤结构、功能、代谢及分子水平改变的重要信息,影像组学也可通过提取图像特征来反映肿瘤表型,极大地改变了对胶质瘤诊断、预后和治疗计划的认识。本文就IDH突变和1p/19q联合缺失型脑胶质瘤的影像学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DWI及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术前预测胶质瘤基因分型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9例胶质瘤患者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将胶质瘤分为三型:异柠檬酸脱氢酶(IDH)野生型、IDH突变1p/19q联合缺失型、IDH突变1p/19q未缺失型。每例患者均接受DWI及MRS检查。比较IDH野生型胶质瘤与突变型胶质瘤之间影像学参数[ADC、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及胆碱(Cho)],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多组间影像参数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事后两两比较结果采用Bonferroni校正。结果 IDH野生组ADC最大值(ADCmax)、ADC最小值(ADCmin)、ADC平均值(ADCave)和相对肌酸(rCr)值低于突变组(P<0.05),Cho/Cr值高于突变组(P<0.05)。ADCave的诊断效能最高,AUC为0.853,取最佳阈值1.049×10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T2-T2 FLAIR错配征预测胶质瘤的IDH1突变状态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搜集经病理证实为胶质瘤并进行免疫酶标IDH1检测的成人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常规颅脑磁共振扫描。T2WI与T2 FLAIR信号的均匀性不一致被定义为T2-T2 FLAIR错配征。将胶质瘤分为IDH1突变型和IDH1野生型两组,比较两组间年龄、性别及胶质瘤WHO级别的差异,计算T2-T2 FLAIR错配征预测胶质瘤的IDH1突变状态的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共搜集胶质瘤56例,IDH1突变型为28例,IDH1野生型为28例,两组间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在IDH1突变型组中WHO 2/3级胶质瘤占96.42%(27/28),而IDH1野生型组则占14.29%(4/28),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2-T2...  相似文献   

8.
【摘要】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肿瘤,近年来随着对脑胶质瘤异柠檬酸脱氢酶( IDH)基因状态的不断研究,IDH1基因突变状态对脑胶质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从解剖水平、功能水平以及分子水平来评估肿瘤的IDH1突变状态,从而指导临床精确设计治疗方案和为预后评估提供更加准确的影像学信息,进一步提高脑胶质瘤的临床综合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低张水成像联合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应用于十二指肠原发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经病理诊断为十二指肠病变的44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了低张水成像联合多模态MRI检查,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良性组(十二指肠肿瘤样病变)和恶性组(十二指肠原发性肿瘤病变),分别有28例、16例。记录2组的病理结果,分析对比2组的多模态MRI功能评分、多模态MRI形态评分。结果 2组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曲线类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肿块形态、管壁柔软、黏膜、组织浸润、转移病灶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张水成像联合多模态MRI可根据肿块形态、管壁柔软度、黏膜情况等鉴别十二指肠原发性肿瘤与肿瘤样病变,其中原发性肿瘤的ADC值较肿瘤样病变低,且TIC以Ⅲ型为主。  相似文献   

10.
正目的研究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型胶质瘤的影像特征,并评价MRI预测胶质瘤病人IDH突变的诊断效能。方法在Ovid-MEDLINE和EMBASE上系统检索截止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定量磁敏感图(QSM)提取的直方图特征在评估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的异柠檬酸脱氢酶(IDH)基因型及肿瘤细胞增殖活性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7例弥漫性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磁共振QSM扫描数据。其中,IDH突变型20例,IDH野生型27例。采用ImageJ软件,于肿瘤实体区域逐层勾画ROI后生成三维容积ROI(VOI),提取每个VOI在QSM上的12个直方图特征。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IDH突变型与IDH野生型之间各直方图特征的差异,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各直方图特征的诊断效能。利用Spearman检验分析各直方图特征与Ki-67标记指数(Ki-67 LI)的相关性。结果:7个QSM直方图参数,包括第10百分位数(P10)、P90、四分位数间距(IQR)、最大值(Max)、平均绝对偏差(MAD)、均方根(RMS)及方差(Var),在不同IDH突变型和野生型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IQR的诊断效能最佳,AUC为0.774,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0%和81.5%。8个QSM...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瘤周水肿区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脑内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82例脑肿瘤患者进行常规MRI扫描和DWI检查,对照分析病变的实质部分、周围水肿区的ADC值、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值、指数表观扩散系数(EADC)值、相对指数表观扩散系数(rEADC)值。结果高级别胶质瘤与低级别胶质瘤、转移瘤、脑膜瘤、淋巴瘤的瘤周水肿ADC值、r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胶质瘤与低级别胶质瘤瘤周水肿的EADC值、rE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瘤周水肿区ADC值有助于高级别胶质瘤与其他脑内肿瘤鉴别,也可有助于胶质瘤分级。  相似文献   

13.
胶质瘤的弥散图像与微观病理状态的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胶质瘤表观弥散系数 (ADC)与病理微观状态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2 7例胶质瘤分为低级别、渐变型和胶质母细胞瘤 3组 ,测量肿瘤固体部分的ADC值 ,分析不同级别胶质瘤的ADC值的差异性。其中 11例行病理分析 ,比较与细胞构成和核质比的相关性。结果 低级别胶质瘤 (1.80± 0 .33)相对ADC值较渐变型(1.5 3± 0 .2 2 )和胶质母细胞瘤 (1.19± 0 .2 3)高。绝对ADC与细胞构成 (r=- 0 .70 ,P <0 .0 1)和核质比 (r =- 0 .77,P <0 .0 1)成负相关 ,与核质比的相关性较细胞构成高。结论 弥散图像中胶质瘤的ADC可预测肿瘤的级别 ,并可反映胶质瘤的病理状态 ,提供常规MRI所没有的参数 ,提高了对胶质瘤的诊断水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最小表观弥散系数(min ADC)值在评价低级别胶质瘤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1例低级别胶质瘤患者,根据欧洲肿瘤研治中心标准,将其分为低危组和高危组,在治疗前行常规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增强扫描,在工作站上测量肿瘤实质区的ADC值,选取最小值作为min ADC值,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之间min ADC值的差异性。结果低危组和高危组肿瘤实质区平均min ADC值分别为:(1.11±0.31)×10^(-3)mm^2/s和(0.72±0.19)×10^(-3)mm^2/s,低危组的min ADC值高于高危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胶质瘤肿瘤实质区min ADC值对评价低级别胶质瘤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RI在儿童弥漫内生型脑桥胶质瘤(DIPG)H3K27M突变型与野生型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4例突变型和9例野生型DIPG的临床资料和MRI影像学特征,分析比较两组病例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对存在统计学差异的特征进一步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其最佳诊断点、灵敏度、特异度、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VIM)的直方图分析术前鉴别脑高、低级别胶质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弥漫性生长胶质瘤,其中高级别组48例,低级别组19例。分别比较高、低级别组胶质瘤灌注分数(f)、假弥散系数(D*)、真实弥散系数(D)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的直方图特征差异,对满足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的特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对不满足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的特征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进行分析,然后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IVIM多参数值的直方图特征鉴别高、低级别脑胶质瘤的效能。结果:高级别胶质瘤的f最大值、平均值、中位值、第90百分位数、第75百分位数及标准差分别为0.392 (0.283,0.528)、0.112±0.032、0.102±0.037、0.214±0.061、0.156±0.039及0.068 (0.058,0.093),低级别胶质瘤相应直方图特征分别为0.179(0.137,0.242)、0.069±0.029、0.067±0.030、0.118±0.050、0.092±0.038及0.033 (0.0...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在宫颈癌病理分化程度及组织学分型的价值。方法:前瞻性选择2020年1-12月收治宫颈癌患者60例,据组织学分型分为宫颈鳞癌组及宫颈腺癌组,据病理分化程度分为高分化组、中分化组、低分化组。所有患者均行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检查,比较各组患者表观弥散系数(ADC)值、转运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体积百分数(Ve)及数率常数(Kep)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多模态MRI在宫颈癌病理分化程度及组织学分型的价值。结果:宫颈腺癌组患者ADC值明显低于宫颈鳞癌组,Ktrans、Ve、Kep水平明显高于宫颈鳞癌组(P<0.01)。ROC曲线分析得出ADC、Ktrans、Ve、Kep鉴别宫颈癌病理类型的AUC分别为0.726、0.798、0.719、0.685;DWI+DCE MRI鉴别宫颈癌病理类型的AUC为0.849。中、低分化组患者ADC水平明显低于高分化组,Ktrans、Ve、Kep水平明显高于高分化组,低分化组患者ADC水平明显低于中分化组,Ktrans、Ve、Kep水平明显高于中分化组(P<0...  相似文献   

18.
正荧光原位杂交(FISH)是检测弥漫性胶质瘤中1p/19q共缺失的标准方法 ,但有时会产生误判。目的确定MRI/CT分析能否识别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型神经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和1H磁共振波谱(MRS)对脑胶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3例病理证实的胶质瘤患者进行MRI平扫、增强、DWI和1H磁共振波谱成像,分别测量肿瘤的实质部分、肿瘤坏死囊变区、肿瘤周边区域及对侧相应部位正常脑白质的ADC值和相对ADC值,同时测量脑胶质瘤中的各种化学成分,如NAA、Cho 、Cr 和Lac等,并计算NAA/Cho、NAA/Cr、NAA/Lac、Cho/Cr、Lac/Cr比值,测量结果与术后病理分级进行对照.结果 ①低级胶质瘤(1~2级)组的肿瘤实质部分的平均ADC值和rADC值均明显高于高级胶质瘤(3~4级)组(P<0.01).②胶质瘤实质部分的ADC值和rADC值均与肿瘤组织的病理分级呈明显负相关(P值均<0.01,r= - 0.767和-0.792).③ 高级别、低级别脑胶质瘤的肿瘤组织NAA/Cho、NAA/Cr、Cho/Cr比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高、低级别脑胶质瘤的肿瘤组织分别与对侧正常脑组织NAA/Cho、NAA/Cr、Cho/Cr比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④ 脑胶质瘤的NAA/Cho、NAA/Cr比值与病理级别呈负相关,r分别为-0.782和-0.712;Cho/Cr比值与病理级别呈正相关,r=0.806.结论 ADC值和1H MRS与胶质瘤的病理分级有明显相关性,可作为胶质瘤术前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陈晓兵  罗天友  彭娟   《放射学实践》2012,27(7):730-734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鉴别低级别脑胶质瘤、脑梗死和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2例低级别脑胶质瘤、26例急性或亚急性期脑梗死和18例病毒性脑炎患者在治疗或手术前行常规MRI和DTI检查。脑低级别胶质瘤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病毒性脑炎和脑梗死患者均经临床治疗及随访证实。测量并计算3组病灶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值、各向异性分数(FA)值和相对各向异性分数(rFA)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低级别胶质瘤组平均ADC、rADC、FA和rFA值分别为(1.55±0.08)×10-3 mm2/s、1.68±0.25、0.17±0.03和0.42±0.08,脑梗死组分别为(0.54±0.12)×10-3 mm2/s、0.64±0.12、0.14±0.03和0.30±0.05,病毒性脑炎组分别为(0.84±0.07)×10-3 mm2/s、1.07±0.05、0.17±0.02和0.43±0.09。三组病例的平均ADC值及rADC值间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脑低级别胶质瘤与脑梗死的FA值和rFA值之间、病毒性脑炎与脑梗死的FA值和rFA值之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脑低级别胶质瘤与病毒性脑炎的FA值和rFA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利用DTI的ADC值、rADC值、FA值及rFA值,对鉴别脑低级别胶质瘤、脑梗死和病毒性脑炎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