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算法(model-based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MBIR)对100kV儿童低剂量胸部CT血管的优化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胸部低剂量胸部增强CT扫描的儿童患者66例,使用100 kV管电压扫描,所得到的原始数据重建为0.625 mm的MBIR图像(观察组),0.6...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70 kV联合深度学习重建算法(DLIR)对大体重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9月—2022年1月在我院采用Revolution Apex CT行低管电压(70 kV)行CCTA检查的患者96例,根据患者体重指数(BMI)平均分为2组,即标准体重组与大体重组。标准体重组图像采用基于多模型的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Veo (ASiR-V40%),大体重组图像分别进行ASiR-V40%及低、中、高三档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L、DLIR-M、DLIR-H),对两组图像的冠状动脉主要节段进行主观评分,记录两组图像主动脉根部、各冠状动脉近段[包括右冠状动脉(RCA)、左主干(LMA)、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及竖脊肌的CT值及SD值以及有效辐射剂量,分析比较两组组内及组间不同重建算法的差异。结果:低管电压(70 kV) CCTA检查条件下,大体重组中DLIR重建图像噪声均低于常规临床检查的ASiR-V40%重建图像,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均高于ASiR-V40%重建图像,随着DLIR重建算法的降噪级别的递增,...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人工智能(AI)图像优化算法联合80 kV扫描对肾动脉CT血管成像(CTA)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行肾动脉CTA检查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为常规组:管电压120 kV,对比剂70 ml,图像算法采用滤波反投影;B组为低电压组:管电压80 kV,对比剂70 ml,根据重建方法的不同,将低电压组分为B1、B2、B3三个亚组,B1为低剂量迭代组,采用迭代ClearView+(50%)重建图像;B2组为低剂量AI组,采用AI图像优化算法;B3组为低剂量FBP组。对A组、B1、B2及B3组的图像质量进行统计学分析,客观评价4组肾动脉感兴趣区(ROI)的CT值及噪声(SD)值,计算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主观评价由两名副主任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5分制评价。分析A、B两组的辐射剂量有无差异。结果 A、B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B2组腹主动脉、左肾动脉噪声相较于A组、B1及B3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2组腹主动脉、右肾动脉SNR及腹主动脉、左肾动脉CNR均高于A组、B1及B3组,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双源CT对肾肿瘤患者增强扫描动脉期进行双能量扫描,对不同kV(千伏,kilovoltage)的图像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不同管电压对肾肿瘤动脉期扫描图像质量的影响,从而探讨肾脏肿瘤的低管电压CT扫描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FLASH双源CT扫描仪.随机选取肾肿瘤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行增强扫描,动脉期均采用双能量扫描.高、低管电压分别采用100 kV和140 kV.对高、低管电压图像及融合图像的图像质量分别进行评价,两名医生采用5分法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采用威尔科克森(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0 kV、120 kV与140 kV三组图像的质量评分分别为46、41和126,100 kV与120 kV的图像质量相比,二者的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100kV与120 kV的图像质量均优于140 kV的图像质量,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脏肿瘤的CT增强扫描采用100 kV的低管电压是可行的,能够获得满足临床诊断需要的优质图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低管电压联合迭代重建(IR)在腹部CTA应用中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 选择因怀疑腹部血管性疾病行腹部CTA检查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年龄、体重指数相匹配的A、B两组.A组采用100 kV、IR和滤波反投影(FBP)重建,B组采用120 kV、FBP重建.分别测量A组IR、FBP重建及B组FBP重建的平膈肌下缘水平腹主动脉、左肾动脉开口处和腹主动脉分叉处血管CT值及图像噪声,并计算相应的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分析两组的有效辐射剂量(ED)、A组IR与FBP重建及A组IR与B组FBP重建的CT值、图像噪声、SNR、CNR和图像质量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 A组IR的图像噪声显著低于FBP重建(P<0.01),SNR和CNR显著高于FBP重建(P<0.01),CT值及图像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IR的CT值、SNR和CNR均显著高于B组FBP重建(P<0.01),两者的图像噪声和图像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FBP重建相比,A组IR的ED降低40.70%.结论 低管电压IR用于腹部CTA能够提供较高质量图像且辐射剂量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肥胖患者高、低管电压迭代重建(IR)算法与滤波反投影(FBP)算法的CT肺动脉造影(CTPA)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探讨低管电压IR算法在肥胖患者CTPA中的可行性.方法 将临床疑似肺栓塞需行CTPA检查的肥胖患者随机分为80 kV或120 kV组,均采用IR及FBP方式对图像进行后处理.测量肺动脉主干、右肺上叶动脉及右肺下叶后基底段动脉的CT值,计算肺动脉平均CT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 高、低管电压组IR亚组的肺动脉CT值与FBP亚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0 kV组的肺动脉CT值、噪声、SNR、CNR均明显高于120 kV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辐射剂量均明显低于120 kV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与120 kV联合FBP算法相比,80 kV联合IR算法的CTPA图像质量明显提高,且患者所受辐射剂量明显降低,可用于肥胖患者的CTPA.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探讨腹部CT增强扫描个性化碘对比剂注射方案匹配不同管电压对图像质量、对比剂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将行腹部CT增强检查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50例):对照组(120kV,低浓度对比剂)、低浓度组(100kV,低浓度对比剂)和高浓度组(100kV,高浓度对比剂)。测量并比较三组患者动脉期及门脉期图像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及噪声(SD),同时,记录并分析三组患者扫描的容积 CT 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剂量(ED)。结果:分析三组患者图像质量评价的客观指标发现,高浓度组腹主动脉 SNR(T=2.83,P<0.01)、CNR(Mann-Whitney U=16.43,P<0.001)显著高于低浓度组;发现高浓度组的碘总量最低(3.44±0.47g),腹主动脉CT值最高(348.75±61.19HU)。比较三组患者门脉期的辐射剂量发现,高浓度组的CTDIvol(T=3.31,P=0.001)、DLP(Mann-Whitney U=755.50,P=0.001)和ED(Mann-Whitney U=755.50,P=0.001)值均显著低于低浓度组。结论:降低管电压并降低碘总量不影响图像质量,高浓度对比剂联合低管电压可以获得较好的增强图像质量,并显著降低对比剂用量和辐射剂量,提高患者耐受性和降低对比剂急性肾损伤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低辐射剂量联合深度学习重建算法(DLIR)在提高肝转移图像质量和诊断能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搜集因临床需要行上腹部CT增强检查的肝转移患者30例,静脉期采用标准辐射剂量扫描联合前置多模型迭代重建算法V(ASiR-V)40%算法行图像重建(对照组),加扫第二静脉期采用50%低辐射剂量扫描并联合DLIR算法三个强度水平[低(L)、中(M)、高(H)]行图像重建(实验组)。对所有图像行客观评价[图像噪声、肝转移病灶的对比噪声比(CNR)、肝脏和门静脉的信噪比(SNR)]及主观评价[总体图像质量和病灶显示能力]。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4组图像的客观和主观评价指标。结果 DLIR-L组的噪声高于ASiR-V40%组(P<0.05),病灶CNR、肝脏和门静脉SNR、总体图像质量和病灶显示能力均低于ASiR-V40%,但两组的肝脏SNR与总体图像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LIR-M组和ASiR-V40%组的噪声、病灶CNR、肝脏和门静脉SNR、总体图像质量与病灶显示能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ASiR-V40%组相比,DLIR-H组的噪声减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深度学习重建算法(DLIR)与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ASiR-V)在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中检查剂量和成像质量的差异。方法 前瞻性收集因头颈部血管疾病行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80例。按照检查的先后顺序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采用管电压120 kV,噪声指数11.0,ASiR-V 50%重建;B组采用管电压80 kV,噪声指数9.0,分别采用ASiR-V 50%重建(B1组)和DLIR-H重建(B2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的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用于比较两种成像方式的辐射剂量和主观、客观图像质量。比较组间强化血管CT值,感兴趣区(ROI)的信号与噪声, 计算信噪比(SNR)和对比信噪比(CNR)。结果 A、B两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0.77±0.08)、(0.45±0.05)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6,P<0.001)。A、B1、B2 3组图像的主动脉弓、颈动脉起始部、颈动脉分叉层面、大脑中动脉M1段强化血管CT值、SD、SNR、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7.69、68.50、50.52、74.10、63.10、91.22、69.16,P<0.001)。A、B1、B2 3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1.06,P<0.05)。结论 DLIR算法能够在进一步降低头颈部CTA检查辐射剂量的同时,明显地减少图像噪声,保证了图像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第三代双源CT上腹部超低剂量灌注成像,重建动脉期、门脉期图像,对比研究急性胰腺炎患者重建图像与常规CT增强扫描的图像质量。方法纳入拟诊为急性胰腺炎的患者33例行超低剂量CT灌注扫描,收集同期行上腹部常规增强扫描的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对上述各期图像质量进行客观及主观评价,并记录辐射剂量。客观测量指标包括各期腹主动脉CT值、门静脉CT值及胰腺CT值,并以腰大肌为参照物计算出各期腹主动脉、门静脉及胰腺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并比较其差异。结果腹主动脉CT值、CNR、SNR及胰腺CT值、CNR灌注重建动脉期、门脉期均高于常规增强扫描,门静脉CT值、CNR、SNR及胰腺SNR灌注重建门脉期高于常规增强扫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SNR灌注重建动脉期与常规增强扫描无统计学差异(P0.05);门静脉CT值、CNR、SNR灌注重建动脉期低于常规增强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注重建动脉期、门脉期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为(4.6±0.48)、(4.6±0.49)分,主观评分一致性较好(Kappa=0.667、0.678)。上腹部超低剂量灌注扫描辐射剂量为(8.4±0.7)mSv。结论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基于第三代双源CT超低剂量灌注重建的多期图像质量不低于常规CT增强扫描图像,可用于临床诊断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浓度对比剂和低管电压在双源CT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螺旋扫描进行冠状动脉成像的可行性。方法连续选取120例体质量指数(BMI)≤25 kg/m2和心率(HR)≤65次/min 的患者,随机分配到 A 和 B 2组。A 组采用高浓度对比剂370 mg I/mL 和100 kV 管电压进行双源 CT 冠状动脉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螺旋扫描,图像重建采用滤过反投影重建技术(FBP)。B 组采用低浓度对比剂270 mg I/mL 和80 kV 管电压进行扫描,图像重建采用迭代重建技术(SAFIRE)。比较2组的 CT强化值和噪声,并计算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采用双盲法对冠状动脉节段以4分法进行评价,其中4分为不可诊断的图像。结果B 组各测量层面的平均强化 CT 值明显高于 A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图像噪声、SNR、CNR 较A 组略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有效辐射剂量较 A 组明显降低(0.25 mSv ±0.05 mSv 和0.55 mSv ±0.11 mSv,P <0.001)。结论低浓度对比剂270 mg I/mL 和80 kV 管电压在 BMI≤25 kg/m2的患者中,应用双源 CT 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螺旋扫描,图像进行迭代重建,在保证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情况下使患者的辐射剂量降低约54.5%。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256层螺旋CT应用低管电流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在腹部低剂量增强扫描的可行性.方法 对160例拟行腹部CT扫描患者随机分成8组(A~H组),每组20例.A组采用120 kV、250 mAs条件进行腹部常规剂量扫描,图像应用滤波反投影重建.B~H组采用固定管电压120 kV,管电流于250 ~70 mAs之间每次间隔30mAs减低扫描条件行上腹部低剂量扫描,图像采用迭代重建.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各组图像噪声、对比噪声比、CT剂量指数、CT剂量长度乘积及有效辐射剂量的差异.并对各组图像分别进行质量评分,确定等同于A组图像质量并满足临床诊断要求最低剂量组.图像噪声与体重指数、腹围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采用迭代算法重建图像的低剂量B~H组主动脉、肝脏、脾脏、胰腺噪声为10.7 ~23.0 HU,B~F组均较常规剂量组A组图像噪声[(13.8~16.8)HU]低,而G、H组图像噪声均明显高于A组.B~E组图像平均噪声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H组图像噪声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对比噪声比为3.1~14.7,B~E组对比噪声比均高于A组(3.4 ~7.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H组对比噪声比出现不同程度下降,部分低剂量组对比噪声比已低于常规剂量A组.低剂量组B~E组图像质量评分均≥3分,并与常规剂量组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H组主观图像质量随管电流减低而明显降低,与常规剂量组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H组辐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B组比较,辐射剂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为图像质量等同于常规剂量扫描最适低剂量组,辐射剂量降低约35%.图像噪声与体重指数低度相关(r2 =0.316),与腹围高度相关(r2 =0.817)结论 迭代重建可以显著降低图像噪声、辐射剂量,提高图像质量,辐射剂量降低35%仍可得到与常规剂量滤波反投影重建相当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部增强能谱CT成像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低剂量对比剂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因病情需要行腹部增强CT扫描的100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检查方式将患者分为能谱扫描组和常规扫描组,并根据患者肾功能和对比剂碘含量将能谱扫描组患者分成3个亚组.其中常规扫描组46例,患者肾小球滤过率(eGFR) >50 ml· min-1·1.73 m-2,管电压120 kVp,对比剂用量为含碘600 mg/kg.能谱扫描组54例,其中亚组1患者10例,eGFR为30~ 39 ml·min-1·1.73 m-2,对比剂用量为含碘300mg/kg;亚组2患者25例,eGFR为40~ 50 ml· min-·1.73 m-2,对比剂用量为含碘450mg/kg;亚组3患者19例,eGFR>50 ml· min-1·1.73m-2,对比剂用量为含碘600 mg/kg.所有患者均行腹部CT双期扫描.以腹主动脉、胰腺、肝脏、脾脏作为研究对象,竖脊肌为背景.计算与常规扫描组CT增强值相当的单能量图像水平、对比噪声比(CNR)、最佳CNR单能量水平及其CT增强值和CNR.常规扫描组与能谱扫描各亚组之间不同部位CT增强值及CNR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针对不同肾功能水平的患者,采用300 mg/kg对比剂方案、能谱扫描,动脉晚期选择53 keV单能量图像[腹主动脉CT增强值为(314±70) HU,CNR为20.0±5.6;胰腺CT增强值为(85±11)HU,CNR为4.0±0.8],肝实质期选择54~ 57 keV单能量图像[肝脏CT增强值为(43±6)HU,CNR为3.0±0.9;脾脏CT增强值为(68±8)HU,CNR为3.8±1.6],能够获得与常规扫描相当的增强效果和CNR.常规扫描组腹主动脉、胰腺、肝脏和脾脏的CT增强值分别为(285±60)、(86±15)、(50±11)和(66±11)HU,CNR分别为19.7±5.0、5.1±1.4、3.3±0.8和3.5±1.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采用450 mg/kg对比剂方案、能谱扫描,63 ~ 65 keV单能量范围图像与常规成像CT增强值相当,腹主动脉、胰腺、肝脏和脾脏单能量图像CNR分别为29.1±7.4、6.2±2.3、4.3±1.3和4.7±1.7,常规扫描图像CNR分别为19.7±5.0、5.1±1.4、3.3±0.8和3.5±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采用600 mg/kg对比剂方案、能谱扫描,72~73 keV单能量图像CT增强值与常规成像相当,其CNR高于常规成像组(P均<0.05).动脉晚期和肝实质期选择最佳CNR单能量或CT增强值相当的单能量水平,可以获得更高的CT增强值和(或)CNR.结论 采用能谱CT单能量成像技术、对肾功能不全患者腹部增强CT减少50%的碘对比剂使用剂量是可行的.与常规成像方案相比,75%碘量的对比剂方案能谱成像可以根据临床需要,在获得相当增强效果的同时可以提高图像CNR,或选择最佳CNR单能量图像,同时提高图像的增强效果和CNR.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1 024×1 024重建矩阵结合Karl算法对CT门静脉成像的门脉图像质量和肝脏体积测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全腹部增强CT检查的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联影uCT760进行扫描。成像参数:管电压120 kV,管电流设置为剂量调制等级3,重建512×512矩阵,Karl 5级图像,获得图像为常规组(A组)。使用常规组的原始数据重建得到实验组(B组)图像:采用1 024×1 024矩阵,结合Karl 5、7、9级重建获得B1~B3组图像。应用联影智能科研平台系统测量肝脏体积,比较A、B两组门静脉和肝脏CT值、标准差(SD)值、对比噪声比(CNR)、肝脏体积值及图像主观评分。结果:B组门静脉和肝脏CT值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9~0.766)。随着Karl等级的提高,B组门静脉和肝脏的SD值逐渐下降(P<0.001),CNR逐渐升高(P<0.001),肝脏体积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9)。主观评价上,随着Karl等级的增加,B组伪影评分逐渐降低(P<0.05),图像噪声、门静脉边缘锐利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基于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技术的低管电压MDCT肾动脉成像的可行性.方法 将52例肾动脉CT成像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26例,A组患者采用120 kV管电压,滤波反投影(FBP)重建算法,B组管电压为80 kV,30% ASIR重建算法,管电流均采用250 mA,注射流率4 ml/s,并以相同流率加注生理盐水30ml.对120 kV组和80 kV组CT图像的客观指标、主观图像质量评分、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进行比较.结果 与A组相比,B组腹主动脉、左侧肾动脉、右侧肾动脉CT值分别升高9.3%、10.7%、9.6%,B组腹主动脉、左侧肾动脉、右侧肾动脉噪声分别增加24.6%、28.2%、24.2%.80 kV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均有所下降.两组腹主动脉、左侧肾动脉、右侧肾动脉CT值、噪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图像质量评分为优、良、差的例数分别为20、6、0,B组图像质量评分为优、良、差的例数分别为16、10、0,两组间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的CTDIvol分别为12.66、4.00,DLP分别为328.26、103.73.与A组比,B组CTDIvol、DLP下降68.4%.结论 基于30% ASIR技术的80 kV管电压MDCT肾动脉成像是可行的,能够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部血管在双源CT双能量扫描模式下,应用低千伏、高浓度扫描方案对相应血管节段增强效果与常规扫描方案是否存在差异。方法纳入行双源CT腹部增强扫描患者48例。随机分为A组(17例)、B组(16例)、C组(15例)。对患者动脉期横轴位图像的腹主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血管的CT值进行测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在不同k V条件及不同对比剂浓度条件下动脉血管图像的CT值差异进行比较。结果在120kV和80kV两种扫描条件下,A组患者在以上血管节段CT值均高于B组与C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 0. 05)。在120kV扫描条件下,B组与C组患者间以上血管节段增强CT值大致相近,未见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 0. 05);在80kV扫描条件下,在腹主动脉、腹腔干血管节段,B组CT值显著高于C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腹部血管在双源CT双能量扫描模式中,在相同碘含量、相同注射速率前提下,应用低千伏扫描时,与低浓度对比剂比较,高浓度对比剂扫描方案可以使腹部血管在动脉期获得更佳的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深度学习算法(DLR)在胰腺低剂量CT扫描中改善图像质量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20年8月至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进行腹部胰腺增强检查的68例患者,采用随机区组法分为正常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各34例,正常剂量组扫描管电压为120 kV,低剂量组管电压为100 kV。所有患者均行平扫、动脉期、实质期、延迟期扫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80kV管电压256层螺旋CT主动脉造影降低射线剂量的可行性。方法 对62例疑似主动脉疾病的患者进行主动脉CT造影成像,分为常规管电压扫描组(120kV扫描组)和低管电压扫描组(80kV扫描组),每组31例。然后对两组图像信号噪声比、对比度噪声比和有效剂量进行评估。结果 120与80kV2个扫描组的图像信号噪声比分别为(35.92±5.04)和(33.95±8.30),对比度噪声比分别为(30.32±4.78)和(28.71±7.9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1.131、0.964, P >0.05)。而二组的有效剂量分别为(14.28±0.96)和(9.72±0.81)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20.12, P <0.001)。 结论 同120kV管电压比较,80kV管电压主动脉CT造影在没有降低图像质量的情况下,射线剂量降低约31.9%,同时降低造影剂剂量50%。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kV迭代算法重建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病变术前定位Adamkiewic(AK)动脉的可行性、临床价值及优势。方法对36例因主动脉病变行主动脉腔内修复的患者,行低kV(100kV)320排CT主动脉血管成像,对原始数据进行迭代算法重建后进行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多平面重组(MPR),计算AK动脉的显示率;分析CTA对AK动脉的起源位置及走行的显示情况;采用3分法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并计算患者的辐射剂量。与常规kV(120kV)传统的滤波反投影重建图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冠状面及斜冠状面图像AK动脉呈典型的"发卡"状结构;低kV组及常规kV两组病例AK动脉显示率分别为88.89%(32/36)及88.46%(23/2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例AK动脉图像质量分级无明显差异;而低kV组患者辐射剂量仅为常规kV组的69.27%。结论低kV迭代算法重建CT血管成像可以清晰的在主动脉病变术前定位AK动脉,同时大大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结合自动毫安调制技术降低头颈部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DSCTA)辐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将36例患者分为3组进行头颈部DSCTA检查.A组:平扫管电压80 kV,增强扫描管电压120 kV,管电流固定为400 mA;B组:平扫管电压80 kV、增强扫描管电压120 kV,使用管电流调制技术,实际管电流为150~400 mA;C组:平扫管电压80 kV、增强扫描管电压100 kV,使用管电流调制技术,范围为150~400 mA.记录3组的辐射剂量,包括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吸收剂量.对图像质量进行客观及主观分析,客观分析包括测量颈总动脉分叉部及基底动脉中段的CT值、信噪比,主观分析包括对血管进行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组并结合横轴面图像进行评分.结果:三组间CTDIvol、DLP及ED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指标值均为A组>B组>C组.对DSCTA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结果显示,三组间双侧颈总动脉及基底动脉的强化值、图像噪声及信噪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管电压蒙片结合自动毫安技术能明显降低头颈部DSCTA检查的辐射剂量,并能保证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