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输刺结合痹祺胶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伤一科门诊就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输刺结合痹祺胶囊疗法。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β(IL-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介质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56/60),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4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ASCS、NDI、NPQ、VAS和炎症介质改善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输刺结合痹祺胶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和聚集,从而缓解颈肩部疼痛,改善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刀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与观察组59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刀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刀联合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丙二醛(MDA)及内皮素(ET)水平,以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IL-1、IL-1β、IL-6、TNF-α、hs-CRP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MDA、E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5.08%(3/59),低于对照组的18.97%(1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温通除痹汤结合电针"青灵组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及血清炎性指标影响。方法将医院2017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10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西医常规治疗+温通除痹汤及电针"青灵组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颈部疼痛、肢体麻木、颈项活动)积分变化、简化McGill疼痛检测量表评分变化、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及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变化、血清炎症因子指标变化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血液黏度指标变化、SF-36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变化,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疾病反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8.04%(50/51)高于对照组86.27%(44/5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颈部疼痛、肢体麻木、颈项活动等临床症状与体征积分、McGill疼痛检测量表评分、CASCS及NDI评分、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血流高速峰值(Vm)、舒张期末峰值流速(Vd)、收缩期峰值流速(Vs)、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还原低切及高切、高切全血黏度及低切全血黏度等血液黏度指标、SF-36评分比较(P0.05),无显著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各组患者颈部疼痛、肢体麻木、颈项活动等临床症状与体征积分、McGill疼痛检测量表评分、CASCS及NDI评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液黏度指标、SF-36评分均改善,且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6个月疾病复发率(0.00%)低于对照组7.84%(4/51)(P0.05)。结论温通除痹汤结合电针"青灵组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显著改善,椎体功能恢复良好,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降低,疼痛缓解,6个月复发率低,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阳陵泉运动针法联合背俞穴针罐疗法治疗寒湿痹阻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来本院治疗的颈椎病患者124例,采用区组随机分配方法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背俞穴针罐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联合阳陵泉运动针法,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SF-36评分、CASCS评分、NDI评分、VAS评分、中医症候积分及血清IL-6、TNF-α和IL-1β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疗效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中医主症、次症和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CASCS评分、NDI评分和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1);两组患者SF-36量表各条目评分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血清IL-6、TNF-α和IL-1β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  相似文献   

5.
谢剑峰  楼莹 《新中医》2022,54(10):173-175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阻络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颈椎牵引联合颈舒颗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5.00%(P<0.05)。治疗后,2组CASC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VAS、N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CAS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VAS、N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阻络证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颈椎功能。  相似文献   

6.
田贵红 《新中医》2020,52(16):115-118
目的:观察短刺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短刺针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SF-36健康调查量表(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颈部残障指数量表(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分,比较2组相关炎症因子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VAS、N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F-36各项目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其中,观察组躯体疼痛、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IL-1β、TNF-α水平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经筋气血理论的指导下,运用针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评价针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刀疗法,每周1次,共治疗2次;对照组30例采用牵引结合低频电治疗,每天1次,5次为1疗程,共进行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疼痛改善情况,NDI指数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疼痛评分、ND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疼痛评分、NDI评分治疗组和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NDI评分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和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96.67%和83.33%:两组总有效率分别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经筋气血理论指导下,针刀疗法可显著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肩部的疼痛等临床症状,其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张占伟  胡亚东  李文侠 《新中医》2022,54(20):95-98
目的:观察颈痛方联合温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寒湿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 例神经根型颈椎病寒湿痹阻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 例。对照组给予20%甘露醇联合美洛昔康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颈痛方联合温针灸治疗。比较2 组Northwick Park 颈痛量表(NPQ)、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健康调查简表(SF-36) 评分及症状积分。结果:治疗3 d、7 d、14 d,2 组NPQ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试验组NPQ 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症状积分及NDI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试验组症状积分及NDI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PSQI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试验组PSQI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 组SF-36 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试验组SF-36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痛方联合温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寒湿痹阻证,可有效缓解患者颈椎疼痛,改善颈椎功能,提高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汤内服联合活络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T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按数字表法将2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对照组101和观察组99例。对照组口服用根痛平颗粒,2袋/次,2次/d;观察组采用活络术注射穴位,1次/d,7次为1个疗程,休息1周后进行下1个疗程,同时采用活血通络汤内服,1剂/d,两组疗程均为4周。记录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颈椎病评价量表评分(CASCS),检测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0.1%和73.2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CAS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和血浆黏度均比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全血黏度高切和血浆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体内TNF-α和IL-1β,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活血通络汤内服联合活络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虚血瘀证)临床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改善血液流变学和降低血清IL-1β,TNF-α,IL-6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雷火灸配合羌活胜湿汤治疗风寒痹阻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80例风寒痹阻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羌活胜湿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雷火灸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水平的差异及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hort-form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 SF-MPQ)各项评分[疼痛评估指数(pain rating index, PRI)、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 VAS)、现时疼痛强度(present pain intensity, PPI)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 NDI)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MPQ各项评分、NDI评分及血清IL-6、TNF-α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刀神经触激术联合神经松动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5月1日~2019年1月31日实施针刀神经触激术联合神经松动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63例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同期纳入仅实施神经松动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3例作为参照对象(参照组),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中医证候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后CASCS、VAS、NDI及Barthel指数均优于参照组,组别对比显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治疗有效率为96.83%,优于参照组88.89%,组间对比显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神经触激术联合神经松动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痛点针刀闭合松解联合颈椎椎间孔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纳入标准的患者9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针刀组、注射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分别采取痛点针刀闭合松解、颈椎椎间孔注射和针刀松解与椎间孔注射联合治疗。治疗前、治疗2周及3个月随访时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程度、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价颈椎功能情况,并于3个月随访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及3个月随访时三组患者VAS评分、N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2周及3个月随访时,联合组VAS及NDI评分均优于针刀组和注射组(P<0.05),且针刀组与注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组治疗方案均能减轻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疼痛、改善颈椎功能,痛点针刀闭合松解联合颈椎椎间孔注射的疗效优于两者的单一疗法,能更好地改善颈椎疼痛和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王之派"曲旋直提法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疗效及对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2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予神经根阻滞治疗,治疗组患者予"王之派"曲旋直提法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均连续治疗3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分、简化Mc Gill疼痛问卷调查,包括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分级指数(PRI)、疼痛分级强度评分(PPI);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1.29%,总有效率为95.16%,对照组治愈率为37.10%,总有效率为79.03%;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DNI、VAS、PPI、PR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DNI、VAS、PPI、PR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CASC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血清CRP、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CAS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CRP、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王之派"曲旋直提法联合神经根阻滞可以显著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穴位注射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患者采用针灸结合穴位注射疗法,对照组患者采用穴位注射疗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SF-36)、疼痛评分(VAS)、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评分(CASCS)、颈性眩晕评估量表评分(ESCV)。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SF-36、VAS、CASCS、ESCV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灸结合穴位注射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症状,缓解其疼痛感,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补肾活血通络方联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10例,根据Excel随机表格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颈舒颗粒联合针灸治疗,试验组采用补肾活血通络方联合针刺治疗。两组均治疗14d,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CASCS和VAS评分,中医症候积分和NDI(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血清炎性因子IL-1β,TNF-α及IL-6水平。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73%,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CASCS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IL-1β,TNF-α及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通络方联合针刺可以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提高日常活动能力,减轻疼痛,下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高丙南 《新中医》2017,49(7):85-87
目的:观察针刀激痛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本院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电针治疗,观察组行针刀激痛法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颈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颈椎活动障碍指数(NDI)的变化,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及椎动脉外膜上血浆神经肽Y(NPY)、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结果:治疗3周和治疗6周,2组颈部VAS评分及NDI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的颈部VAS评分及NDI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3周和和治疗6周,2组TNF-α及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的TNF-α及IL-1β水平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IL-10水平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2组治疗3周和治疗6周时的VIP、NPY及CG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激痛法对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和颈椎活动障碍的疗效比电针更显著,这可能与针刀激痛法抑制炎症反应、阻断神经肽能纤维通道有关。  相似文献   

17.
计小清  孔令娟  高志旭  刘岩  刘慧 《中草药》2022,53(7):2103-2107
目的 观察颈复康颗粒联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阻络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2月在承德医学院就诊的符合要求的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阻络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50例。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在针刺的同时加服颈复康颗粒,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健康调查量表-生理部分(medical outcomes study short-form 36 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SF-36PCS)、健康调查量表-心理部分(medical outcomes study shortform 36 mental component summary,SF-36MCS)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炎症信号分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微波、颈部肌力训练联合针刺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和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推拿治疗,观察组采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量表)评分变化。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2%,对照组6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SF-36评分、CASC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P0.05),且观察组增加比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综合康复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小针刀联合温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5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温针灸治疗,观察组给予小针刀联合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简化McGill疼痛评分、颈部残障指数(NDI)评分、血清炎性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PRI感觉分、PRI情绪分、VAS评分、PPI均下降,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NDI均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IL-1、IL-1β、IL-6、TNF-α水平均降低(P<0.05),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小针刀联合温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疼痛,降低炎性因子。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四物四妙汤联合针灸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4月收治的9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组研究,对照组患者(48例)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4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四物四妙汤联合针灸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颈椎病临床量表(CASCS)评分及疼痛评分(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中医症状积分、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92%)高于对照组(85.42%),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ASCS评分、VAS评分及中医症状积分相当,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ASCS评分、VAS评分及中医症状积分均改善,观察组患者两组患者CASCS评分、VAS评分、中医症状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2.08%)与对照组(4.17%)不良反应相当,两组不良反应均较低,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四物四妙汤联合针灸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佳,患者症状改善,疼痛缓解,不良反应率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以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