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肝细胞癌(HC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常因就诊时为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预后极差。近年来抗PD免疫治疗在晚期肝癌治疗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免疫治疗在部分病人中获得很好的疗效,但仍有多数病人免疫治疗效果不佳。因此,迫切需要寻找可用于预测免疫治疗的疗效的临床或生物学指标,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临床获益,同时避免不良反应。本文旨在总结目前研究可用于肝癌免疫治疗疗效预测的相关指标以及潜在的预测机制,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背景与目的 目前免疫治疗逐渐成为肝细胞癌(HCC)患者新的全身治疗方法之一,其治疗效果得到了临床肯定,但是其治疗效果的影像学评估方法仍在不断摸索中,并且影像学评估能有效为临床确定免疫新辅助治疗的主要临床终点提供充足的证据。本研究分析对比实体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标准(iRECIST)和修订后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对HCC免疫治疗疗效的评价,以期找到更适合HCC免疫治疗疗效的影像学评估方法,便于临床医生制订个体化精准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2021年间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行PD-L1单抗免疫治疗HCC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8例,女性9例。CT或MRI动态增强扫描临床影像学资料包括治疗前1周内及治疗后2、4个月3个时间点。分别采用iRECIST和mRECIST标准进行疗效评估,对比检测两种疗效标准评估结果的差异。结果 PD-L1单抗免疫治疗后2、4个月复查,两种标准疗效评估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评估方法差异主要体现在客观缓解率(ORR),两次复查结果,mRECIST标准ORR所占比例均明显大于iRECIST标准的ORR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部分mRECIST标准评估为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的患者采用iRECIST标准评估为稳定;这两种不同的评估方法均有50%左右患者在初次评定为进展的情况下继续治疗而达到稳定状态或者部分缓解状态。结论 mRECIST标准测量时避开液化坏死区,以“存活肿瘤”对靶病灶进行疗效评价的方式更加客观、科学,避免因肿瘤大小变化不明显但肿瘤负荷明显减少而低估治疗效果。而iRECIST标准提出了未确认的疾病进展和确认的疾病进展的概念,更适用于免疫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假性进展等特有反应,故建议在采用mRECIST标准评估“存活肿瘤”的同时应该借鉴iRECIST标准的循环持续评估的模式,对使用mRECIST标准初次评估为进展的患者在进行下一周期治疗后再次评估,尽量避免轻易提前终止治疗,从而可能使更多的患者临床获益,对临床医生制定后续治疗方案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并总结现有影像学技术在评估免疫治疗肝细胞癌疗效的优缺点和局限性,以期为肝细胞癌患者药物治疗评价和临床决策提供有力证据。方法查阅国内外有关肝细胞癌生物免疫治疗影像学评价的相关文献,分析并总结不同影像学技术评价肝细胞癌免疫治疗的价值。结果免疫治疗具有无创、特异度高、疗效好等特点,在近几年的肝细胞癌治疗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目前用于评价肝细胞癌免疫治疗的影像学技术主要有CT、MRI、超声和核医学,它们均可以很好地用于评估免疫治疗的有效性,对患者治疗方案的筛选和生存预后的判断有重要价值,但其采用的评价指标大多基于解剖学评价标准,在评价肝细胞癌患者免疫治疗效果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结论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治疗手段已逐步成为未来肝细胞癌诊断与治疗的研究热点,现有影像学技术及评价标准均有一定的局限性,以期有更多功能影像学指标得到完善和发展,为肝细胞癌患者药物治疗评价和临床决策提供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4.
肝细胞癌(HCC)是世界上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在过去10年中,HCC的发病率呈现着显著增加趋势。手术切除、肝移植或射频消融等根治性治疗仅适用于不到30%的病例。索拉非尼是晚期HCC患者一线治疗药物,但伴随着高频率的不良事件的发生,总生存率未见明显提高。而近年来随着对肝脏组织免疫微环境的研究深入,免疫疗法正在成为全球晚期HCC治疗的新标准。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相比,具有更高的客观反应率和更少的副作用,免疫治疗剂可能会从标准的一线治疗中取代索拉非尼。笔者就肝细胞癌的免疫治疗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肝癌大国,肝癌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既往针对晚期肝癌可供选择的药物有限且疗效不尽人意。近年来,免疫治疗在部分肿瘤中显示良好疗效。笔者报道1例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断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病人重启免疫治疗临床经验,其研究结果显示:病人甲胎蛋白持续降低,同时肿瘤部分缓解,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肝细胞癌因其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已成为关乎全民健康的严重问题。肝细胞癌的治疗方法众多,近年来免疫治疗的兴起为肝细胞癌的治疗提供了新武器,其实用价值亦得到越来越多的肯定和关注。肝细胞癌的免疫治疗经历了最初的细胞毒性药物、小分子抑制剂到现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促进肿瘤治疗的模式发生重大改变。同时,应重视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的管理和治疗,通过建立多学科诊断与治疗团队促进和提高肝细胞癌的综合治疗水平,从根本上提高疗效,造福患者。  相似文献   

7.
正肝细胞癌(Hepmtoeellular carcinoma,HCC)在常见的肝脏原发恶性肿瘤中居第七位,由于其高死亡率,其依然是世界上引起癌症相关死亡排名前三的因素~([1])。由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的流行,与HCC相关的发病串和死亡事在过去的几十年期间一直在稳步的提升~([2]),并且HBV和HCV也恰恰是与大多数HCC形成的相关的两种主要病因~([3])。随着现代医疗科技的发展,在过去的几十年期间,HCC的治疗方法已得到显著的改善。目前,外科手术治疗仍然是首要的治疗手段。然而不幸地是,大多数HCC患者诊断时已到进展期,错过了行外科手术的最佳时间;并且,由于患者潜在的肝损伤和肝硬化,以及肿瘤对当前化疗制剂的不敏感,许多患者的术后短期预后结果也不乐观~([4-6])。目前,非手术治疗肝细胞  相似文献   

8.
超声造影评价射频治疗肝细胞癌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肝细胞癌射频治疗术后疗效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因单发病灶肝细胞癌接受射频治疗后患者,应用超声对比剂SonoVue与低机械指数实时造影技术进行超声造影成像,观察病灶坏死范围,并结合增强CT、MRI与血清甲胎蛋白水平评定有无肿瘤复发或局部残留。结果21个病灶超声造影后,毁损灶最大平均直径约(4.7±0.3)cm。17例毁损灶较原病灶增大;8例原病灶旁或病灶周边有动脉期强化灶,提示肿瘤局部复发,1例复发灶位于肝脏膈顶部而未发现。结论超声造影可显示射频治疗后毁损灶的范围,对术后肿瘤消融不全或局部复发的诊断具有较高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目前,免疫疗法已成为继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之后的第4种治疗HCC的手段。许多研究证明,免疫治疗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以减少HCC的复发和转移、延长患者生存期。树突状细胞(DC)是体内功能最强大的抗原提呈细胞,在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DC抗肿瘤疫苗、DC-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细胞疗法、DC免疫治疗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和光动力疗法等以DC为基础的方式已成为HCC免疫治疗研究中的热点,并展现出良好的前景。笔者将对近几年基于树突状细胞的HCC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中晚期肝细胞癌治疗中大放异彩。随着ICIs应用日益广泛,部分病人接受ICIs治疗后出现了肿瘤超进展(HPD),导致生存期显著缩短。HPD已然成为中晚期肝细胞癌病人ICIs治疗不可忽视的问题。对于部分病人而言,HPD的临床结局是毁灭性的。因此,临床上需要结合HPD的易感因素及生物标记物评估病人能否从ICIs治疗中获益,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实时监测治疗反应,加强对假性进展的鉴别,将延长病人的总生存期(OS)作为最终目标。此外,大多数HPD发生时间在8周内,应探索最佳的疾病评估时间节点以早期识别HPD的发生。同时,由于HPD定义尚无统一标准且评估标准对基线前成像的依赖性导致临床上病人的分层管理难以实现,建立通用且简便易行的标准对临床前瞻性识别HPD病人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肝细胞癌分期评价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文平  董家鸿 《消化外科》2005,4(5):374-378
我国是原发性肝癌发病率较高的国家,每年新发肝癌的病例数占世界发病数的54%,其中大多数为肝细胞癌(HCC)。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原发性肝癌发病率较高的国家,每年新发肝癌的病例数占世界发病数的54%[1],其中大多数为肝细胞癌(HCC)。原发性肝癌主要国际分期有:Kampala分期及Pri mack修正方案、Okuda(奥田邦雄)分期、TNM分期、CLIP的评分系统、BCLC分期。1Kampala分期及Pri mack修正方案1971年,在乌干达的Kampala举行的国际肝癌讨论会上制定了一个按病变涉及的肝叶、肝病临床表现及体征、门静脉高压进行分期的肝癌临床分期标准[2]。但主观因素较多,缺少量化标准,不便掌握;1975年,Pri mack对Kampala分期予以修正,以有无腹水、门静脉高压、体重减轻和总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肝移植治疗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146例行肝移植术治疗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例患者曾行肝切除术,8例患者围手术期死亡,予以排除.对其余128例患者进行了随访,分析影响患者存活率的相关因素.结果 128例肝移植患者术后中位存活时间为13.0个月,术后6个月、1年、2年累积存活率分别为78.1%、51.6%和29.7%.单因素分析表明,癌栓分级、肿瘤大体类型、肿瘤数目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癌栓分级和肿瘤数目与患者术后累积存活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现阶段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患者行肝移植术远期疗效尚不满意,在供者资源严重短缺的条件下应限制应用.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通过概述肝细胞癌靶向治疗联合免疫治疗(简称“靶免联合治疗”)的最新热点研究,并对其研究设计和结果做简要剖析,旨在为临床决策及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参考。总结并分析近年来肝细胞癌靶免联合治疗的相关研究方案设计及结果发现,其临床研究结果喜忧参半,这与研究设计、药物选择、患者选择、方案实施等因素密切相关。提示在解读肝细胞癌靶免联合治疗研究结果时,需要考虑疾病研究背景等多方面的因素,以期获得更全面而客观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肝细胞癌动脉化疗栓塞后的影像学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入治疗尤其是动脉化疗栓塞是治疗不可切除肝癌的一种有效治疗方式,其治疗效果常常通过临床资料判定,现在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准确判定。本文就X线平片、数字减影、CT、超声、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技术判断动脉化疗栓塞后疗效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简称肝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肝癌发病率为癌症中第6位,死亡率居第3位;而中国是全球肝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其发病率为癌症中第3位,死亡率居第2位。随着近几十年来肝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二期切除、复发再切除以及外科技术的长足进步,肝癌患者的手术死亡率已大大降低至1%左右,手术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已由10%上升到40%左右,而小肝癌的术后5年生存率更高达50%~60%。  相似文献   

17.
肿瘤的转移与复发已成为影响癌症患者治疗疗效和获得长期生存的关键因素,也是当前肿瘤临床研究的热点.蛋白质组学在恶性肿瘤与正常组织之间表达存在差异,可用作筛选肝癌新的肿瘤标志物.临床上通过对肝癌相关的蛋白质分子进行检测,可以对肝细胞癌早期的诊断、复发及预后进行监测和评估.本文就肝细胞癌相关蛋白质分子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19.
肝细胞肝癌(HCC)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晚期HCC预后较差,化疗和索拉非尼治疗有效率不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机体免疫功能状态与HCC的发生和进展有着密切关系。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已成为研究热点,其通过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效应,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应经成为HCC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HCC的免疫治疗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根治性治疗只适用于部分肝细胞癌(HCC)患者,多数中晚期患者常需要接受其他治疗,现有方法远不能满足肝癌患者的需求。除索拉菲尼外的抗血管生成药可作为二线药物治疗HCC。动物实验或临床试验已初步证实了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1抗体、DC-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和嵌合抗原受体(CAR-T)技术治疗HCC的疗效,且靶向免疫治疗联合介入疗法可能获得更佳疗效。本文对HCC的靶向免疫治疗及其在介入领域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