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针刺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回顾与总结,为临床选穴和合理组穴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计算机和手工检索针刺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临床文献,对选用的腧穴、使用频次及归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筛选针刺治疗中风后足内翻文献48篇,使用频次≥5次且排序前10位的穴位依次是阳陵泉、照海、丘墟、足三里、三阴交、解溪、悬钟、阴陵泉、申脉、太冲;各经脉使用腧穴个数排序前5位的经脉分别是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阴脾经。结论针刺治疗中风后足内翻以局部取穴、足阴阳经取穴、跷脉取穴、经筋节点取穴等为主,针刺手法多样,并可结合运动、康复等手段,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针刺内关及足三里穴在胃镜检查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针刺内关、足三里穴防治胃镜检查术中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内关(手穴)组、足三里(足穴)组、内关与足三里联合应用(联合)组及对照(药物)组,观察各组患者胃镜检查术中恶心(含呕吐)的次数,幽门运动情况,检查结束后评定患者的咽部不适程度、总体不适程度,比较各组积分。[结果]手穴组、足穴组、联合组在恶心次数、咽部不适、整体不适、积分方面与药物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手穴组、足穴组、联合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幽门痉挛的程度、幽门松弛的程度肉眼观察无明显差异,各组正常与异常的比例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防治胃镜检查不良反应行之有效,临床可单取内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口服硫酸镁对预防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c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后胰腺炎发生和血淀粉酶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拟行ERCP的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ERCP前30min口服50%硫酸镁100mL,对照组不予硫酸镁,观察两组术前及术后3、24h血清淀粉酶水平及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胰腺炎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清淀粉酶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24h血清淀粉酶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24h血清淀粉酶水平(P<0.05).观察组ERCP术后的高淀粉酶血症和胰腺炎发生率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服硫酸镁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ERCP术后血清淀粉酶水平,对预防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可能有一定积极作用,当需大样本证实.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针足阳明胃经原穴足三里穴对胃酸分泌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分组.在清醒状态下电针大鼠足三里穴,并与空白对照组及非经非穴组相对比,在针剌不同时间点测胃酸分泌及取血,放免法检测胃液及血浆促胃液素(GAS)和表皮生长因子(EGF)浓度.结果电针足三里穴后空腹胃液量显著减少(P<0.01)pH值上升(P<0.05),酸度变化不大.足三里穴组胃液及血浆GAS浓度均降低,分别为239 ng/L±61 ng/L vs 294 ng/L±32ng/L(P<0.05)和81 ng/L±22ng/L vs 102ng/L±30 ng/L(P<0.01).胃液EGF浓度显著升高3.16μg/L±1.05 μg/L vs 1.65μg/L±0.35μg/L(P<0.01).血浆EGF浓度显著降低0.25μg/L±0.01μg/L vs 0.54 μg/L±0.11μg/L(P<0.01).其他组无显著变化.结论电针足三里穴明显抑制胃酸分泌并使胃液pH升高,与血浆、胃液GAS下降有关;电针足三里穴诱导上消化道EGF分泌增加,EGF参与抑制胃酸分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电针足阳明经“四白”、“天枢”、“足三里”穴对胃粘膜损伤大鼠胃窦和延髓内生长抑素(SS)含量的影响及与胃粘膜损伤、胃粘膜血流量的关系 ,以探讨经脉 -脏腑相关的物质基础。方法 :健康 SD大鼠 6 0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对照组 ) ,模型组 ,针刺四白组、天枢组及非穴点组共 6组 ,以乙醇灌胃造成胃粘膜损伤大鼠模型 ,观察电针大鼠足三里、天枢、四白穴对胃粘膜血流量 (氢气清除法 )的影响 ,用放免分析法检测大鼠胃窦及延髓 SS含量。结果 :胃粘膜血流量在胃粘膜损伤后明显降低 ,针刺四白、天枢、足三里及非穴点后 ,均有不同程度升高 ,尤以足三里和四白组升高明显 (P<0 .0 1) ;胃窦及延髓 SS模型组较对照组升高 (P<0 .0 5 ,<0 .0 1) ,而针刺四白、足三里组升高不明显 (P>0 .0 5 )。结论 :胃窦、延髓 SS含量变化与胃粘膜血流量的改变有一定关系 ,电针足阳明经四白、足三里穴可能通过对胃窦及延髓 SS含量的改变来影响胃粘膜血流量 ,促进胃粘膜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6.
电针人体穴位对胃肠动力产生重要影响,足三里是最常用穴位之一,其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在特定频率下电针足三里对胃肠功能性疾病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如能改善胃食管反流、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肠易激综合征等.尽管临床研究中未有定论,但更多证据支持电针足三里对胃肠功能性疾病的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就最近电针足三里对胃肠功能性疾病的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生长抑素及术后放置鼻胆引流管对经内镜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按照既定标准入院接受ERCP诊治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生长抑素组、ENBD及安慰剂.观察术后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情况、预后及经济学评价.结果:3组患者中术后胰腺炎总发生率为17.2%(n=19),高淀粉酶血症为4.54%(n=5),对照组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余2组(P<0.05);血清淀粉酶变化,生长抑素组(467IU/L±63IU/L)、ENBD组(501IU/L±405IU/L)术后6h较对照组(1323IU/L±46IU/L)低,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24h血清淀粉酶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生长抑素组及ENBD组胰腺炎患者腹部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血象下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2种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方法,生长抑素费用明显低于ENBD,可大大降低医疗费用的支出,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鼻胆引流管均可有效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生长抑素更为经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硫酸镁对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80例于我院拟行ERCP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患者于ERCP术前30 min口服50%硫酸镁100 ml,对照组患者ERCP术前不做干预,于术前2 h及术后4 h、24 h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AMS、CRP和IL-6水平,观察两组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急性胰腺炎及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4 h和24 h的血清AMS、CRP及IL-6水平均较术前2 h升高,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术后24 h急性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口服硫酸镁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ERCP术后血清AMS、CRP、IL-6水平,抑制炎症反应,能有效预防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内科》2017,(3)
目的探讨吲哚美辛栓术前术后塞肛预防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12月在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拟行ERCP术治疗的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术前组、术后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术前组患者于术前30 min予吲哚美辛栓100 mg塞肛,术后组患者于术后立即予吲哚美辛栓100 mg塞肛,对照组不予吲哚美辛栓治疗,比较三组患者ERCP术后2 h、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比较患者术后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2 h、24 h的淀粉酶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组及术后组(P0.05),术前组与术后组患者的血淀粉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组、术后组患者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组及术后组患者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吲哚美辛栓塞肛预防ERCP术后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的临床效果显著,术前与术后给药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10.
ERCP术后胰腺炎相关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与操作有关的危险因素(胰管显影、插管困难、乳头括约肌切开)与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胰腺炎的关系。方法 对42例乳头括约肌切开(EST)、16例插管困难、48例胰管显影的患者术后淀粉酶动态变化与高淀粉酶血症和胰腺炎的关系进行评价。结果 插管困难者行EST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胰腺炎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与诊断性ERCP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插管容易的患者行EST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胰腺炎的发生率与诊断性ERCP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胰管显影的患者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胰腺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胰管显影的患者(P〈0.05)。结论 胰管显影、插管困难是ERCP术后胰腺炎的危险因素,而乳头括约肌切开不是ERCP术后胰腺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电针足三里和阳陵泉穴对家兔胃胆运动及脑肠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研究经脉-脏腑相关理论及经穴对相应脏腑的特异性作用.方法:静脉滴注阿托品造成家兔(n=50)胃和 Oddi括约肌运动抑制状态,观察电针家兔足三里穴及阳陵泉穴对胃电及Oddi括约肌肌电的影响并检测血浆和胃窦平滑肌及Oddi括约肌组织中胃动素(MTL)胆囊收缩素(CCK)的含量.结果:静滴阿托品后家兔胃电和Oddi括约肌肌电慢波高活动相平均振幅(P=0.001和快波平均振幅(P=0.028,P=0.001)明显降低;慢波平均频率变化不明显.电针足三里穴和阳陵泉穴对家兔胃电(P=0.020,P=0.0001及Oddi 括约肌肌电(P=0.021,P=0.001)平均振幅有不同程度的兴奋作用,表明经脉-脏腑之间既有直接相关又有间接相关.电针足三里穴和阳陵泉穴可升高胃窦平滑肌、Oddi括约肌组织及血浆中MTL(P=0.000)、CCK((P=0.001)含量.电针足三里穴对胃窦平滑肌和血浆MTL (P=0.020,P=0.001)及血浆CCK(P=0.001)含量升高最显著,差异有显著性意义.Oddi括约肌MTL及胃窦平滑肌、Oddi括约肌CCK以电针阳陵泉穴明显.提示MTL和CCK是参与针刺调整消化道运动的重要脑肠肽物质.结论:电针足三里和阳陵泉穴可促进胃和 Oddi括约肌运动,其机制之一可能为针刺影响外周MTL、CCK的释放,进而调整消化道运动.这种经穴对相应脏腑的调整作用具有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胰管塑料支架在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选择性胆管插管困难时的应用。[方法]将在ERCP中选择性胆管插管困难的104例患者分为无胰管塑料支架组、胰管塑料支架组,观察并比较2组选择性胆管插管成功率,术后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和腹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胰管塑料支架组与无胰管塑料支架组选择性胆管插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管塑料支架组术后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和腹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无胰管塑料支架组显著性降低(P0.05~0.01)。[结论]对ERCP选择性胆管插管困难的患者预防性放置胰管塑料支架,虽然未能提高胆管插管的成功率;但是可明显降低术后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和腹痛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足阳明胃经经穴揿针治疗配合增强型体外反搏在改善心衰患者食欲减退方面的疗效。方法 将80例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心衰的常规治疗护理措施包括常规的药物治疗、心理护理、饮食指导、体位指导、控制液体入量、社会支持及活动与休息等的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足阳明胃经经穴揿针治疗配合增强型体外反搏,在入院后第2天遵医嘱进行揿针治疗配合增强型体外反搏。两组均干预7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包括嗳气、早饱、腹胀、食欲下降及恶心等症状的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包括嗳气、早饱、腹胀、食欲下降及恶心等症状的评分比较,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方面,干预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为80%,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足阳明胃经经穴揿针治疗配合增强型体外反搏在改善心衰患者食欲减退方面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患者依从性高的治疗方法,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B超显象观察针刺足阳明经下肢段穴位对胃窦面积的影响,而探讨足阳明经与胃的相关性.方法选用足阳明经下肢段伏兔、梁丘、足三里、上巨虚、冲阳、内庭6个穴组,每组15例,每例均接受经穴及左右旁开1cm对照点的观察.刺激方法为针刺手捻针,观察记录方法为B超显示屏上直接观察,同步用日产日立录像机记录,观察过程为针前记录3min,针刺中记录3min,将记录的信号输入到计算机中每Zs采样一次,6min共捕获图象180幅,以象素为单位,计算鲁窦的面积、上下径、前后径、统计学处理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及Q检验(方差不齐时采用秩和检验)结果针刺足三里、上巨虚、冲阳、内庭4个穴位后都能使胃窦面积明显增大,与针前比较P值分别<0.05和0.01,而针刺穴位左右对照点则作用不明显.针刺足三里、冲阳2穴后能使胃窦上下径明显增大,与针前比较P<0.05.对胃窦前后径的变化起作用的穴位只有足三里1穴.结论针刺足阳明经下肢段穴位对胃运动功能确有特异性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生大黄保留灌肠对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Post-ERCP-Panreatitis,PEP)和高淀粉酶血症的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0年6月在我院消化科住院需行ERCP检查及相关治疗的患者共30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后6h血清淀粉酶水平,并评估ERCP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及预后。[结果]所有患者术前血淀粉酶均正常。ERCP术后6h血清淀粉酶水平,大黄组[(167.2±87.9)U/L]低于对照组[(234.5±214.3)U/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大黄组(8.3%)低于对照组(18.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术后PEP的发生,大黄组(4.0%)低于对照组(6.0%),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CP术后应用大黄保留灌肠可有效降低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但对术后胰腺炎的预防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胆总管结石行ERCP取石术的患者367例,其中ENBD组309例,对照组58例,比较两组术后2 h及24 h血清淀粉酶值、高淀粉酶血症及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结果 ENBD组术后2 h、24 h的血清淀粉酶值分别为(396.6±240.3)U/L和(620.8±345.5)U/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93.9±470.5)U/L和(1 074.0±609.1)U/L(P<0.05);ENBD组有42例发生高淀粉酶血症(13.6%)、15例发生急性胰腺炎(4.9%),对照组则分别为13例(22.4%)和8例(13.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NBD能有效预防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清胰汤保留灌肠预防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致术后胰腺炎(postoperative pancreatitis,PEP)及高淀粉酶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3例拟行ERCP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中药组37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中药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胰汤保留灌肠.检测2组患者术前、术后血清淀粉酶水平,观察2组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PEP的发生情况、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时间和临床症状缓解的时间.[结果]中药组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PE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时间和临床症状缓解的时间亦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ERCP术后不同时间血清淀粉酶水平明显均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ERCP术后患者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胰汤保留灌肠对预防ERCP致PEP及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用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肝损伤的选配穴规律。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中的英文文献及中国知网(CNKI)、维普、万方等数据库中的中文文献,分别对其穴位、穴位分部、穴位归经及穴位所属特定穴规律进行统计。结果根据纳入标准,共纳入54篇文献,对选穴频次≥10次以上的穴位进行分析,其中足三里选穴频率最高为37次,针灸治疗肝损伤多选下肢部腧穴,其次为胸腹及背部腧穴,经脉以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为主。针灸五腧穴的选择明显高于其他特定穴,其次为交会穴。结论足三里为治疗肝损伤的首选穴位,与太冲、阳陵泉、丰隆等穴位交替配合使用,为临床治疗肝损伤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ERCP术后行LC手术时机的选择对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肝功能、炎性反应及预后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62例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且所有患者均已成功行ERCP术及胆总管取石(术中胆道造影示:胆总管无结石残留),而后根据行LC术时间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两组(各31例),其中研究组(ERCP术后3天内行LC术)和对照组(ERCP术后3天后行LC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等差异。结果术后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在结石清除率方面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 ERCP术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相关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而LC术后研究组患者的肝功能相关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 ERCP术后两组患者的炎性相关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而LC术后研究组患者的炎性相关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 ERCP术后3天内行LC术是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最佳时机,不仅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可减轻对机体肝功能损伤及炎性应激反应的程度,最终有利于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胆总管结石需行ERCP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ERCP术后给予常规鼻胆引流、抗感染、抑制胰酶分泌等治疗,观察组于ERCP术前及术后1 d,给予丹参注射液250 mL,2次/d,静脉滴注。分别于术前、术后3 h、24 h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淀粉酶、脂肪酶水平、术后24 h CRP。统计术后高淀粉酶血症、胰腺炎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 h、24 h血淀粉酶明显高于术前,但观察组术后3 h、24 h血淀粉酶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5);观察组患者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为42%(21/50),术后胰腺炎发生率为0%(0/50),对照组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为80%(40/50),术后胰腺炎发生率为8%(4/50)。结论丹参注射液对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胰腺炎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