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T成像能力的提升和新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心血管病CT影像诊断的快速发展与进步。基于CT的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心肌灌注、心肌应变、细胞外容积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使得CT突破了单纯的心脏“解剖学”诊断领域,实现了心脏“功能学”诊断的可能性。这是医工结合具体实践带来的成果,促使国内加快医工结合的研发,加快新...  相似文献   

2.
该文报道1例鳃裂囊肿癌变的影像学表现。患者男, 55岁, 偶然发现颈部无痛性包块1年。CT示右侧颈部下颌角与舌骨间、胸锁乳突肌前缘类圆形囊实性肿块, 囊壁厚薄不均, 可见分隔, 增强后实性成分及分隔强化。病理诊断为鳃裂囊肿癌变。术后2个月复查MRI示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3.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20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部交织状血管瘤(AH)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男4例、女4例, 年龄21~80(53±22)岁。7例患者为偶然发现, 1例患者肾癌术后随访中发现。8例均为单发病灶, 5例发生于泌尿生殖器官, 其余3例分别位于输尿管旁、肾周间隙及胰腺旁。6例形态规则呈类圆形, 7例边界清楚, 8例CT图像上均未见包膜, 6例呈囊实性。病灶最大径1.7~10.8(3.5±3.0)cm。实性部分平扫CT值27~56(41±10)HU, 增强表现为边缘向中央缓慢填充强化, 5例病灶内可见类似于血管样的条状强化结构。8例患者随访8~30(19±8)个月均未见复发和转移。腹部AH病灶内类似于血管样结构的强化可能为相对特征性的CT影像学表现。  相似文献   

4.
创伤性急重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快速安全的检查和及时的诊断至关重要, CT检查对提升创伤救治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本创伤性急重症CT检查技术共识总结了创伤性急重症CT检查的基本原则、急重症患者身体各部位的检查技术以及图像质量控制标准等内容, 旨在规范创伤性急重症患者的CT检查方案, 更好地服务于影像诊断和临床治疗决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1例右下胸壁Castleman病患者的CT及MRI表现。患者男, 34岁, 因CT体检发现右下胸壁肿块入院。CT表现为右下胸壁胸膜外间隙孤立性软组织肿块, 内见斑点及分支样钙化, 增强扫描呈富血供强化, 并可见腹主动脉分支供血。MRI表现为T1WI相对胸壁软组织呈等、略高信号, 脂肪抑制T2WI呈高信号, 边缘见迂曲流空血管, 弥散轻度受限, 增强模式同CT, 内见裂隙状低信号区延迟强化。病理诊断为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 国家对医疗机构建设和医疗行业发展的不断投入, 对医疗资源配置的优化以及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使得国产医疗设备得到创新发展及推广应用。同时核医学普及率及临床需求的逐渐提高, 使国产核医学设备数量大幅增加, 在PET/CT、PET/MR及SPECT/CT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创新及发展。笔者就目前国产核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情况及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CT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手段, 儿童生长速度快, 细胞分裂旺盛, X线会对儿童造成更严重的电离辐射损伤, 如何在保证CT诊断的同时减少辐射剂量是儿童影像学的重点问题之一, 但是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儿童CT辐射剂量标准。为进一步规范儿童CT检查辐射剂量使用方法, 在满足临床诊断的同时减少儿童所受的电离辐射损伤,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影像学组、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儿科学组牵头组织国内相关专家, 结合国内外专家共识和参考文献, 经多次讨论, 对儿童头颅平扫、鼻窦平扫、颞部平扫、颈部平扫、胸部平扫、腹部平扫、头颅增强、胸部增强、腹部增强的辐射剂量标准达成共识, 旨在规范儿童CT检查的辐射剂量, 更好地为儿童的健康安全服务。  相似文献   

8.
主动脉夹层是严重威胁生命的心血管急症之一, CT血管成像(CTA)是诊断主动脉夹层的首选检查方法。将基于CTA图像的人工智能应用于主动脉夹层, 有助于快速辅助诊断、评估疗效和预测术后风险等。影像人工智能最核心的部分是数据的标注, 为了规范主动脉夹层CTA影像数据的标注, 促进人工智能更好地落地临床,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心胸学组及国内心血管影像专家编写了主动脉夹层CTA标注专家共识, 从主动脉夹层的定义和分型, 标注数据来源和储存要求, 标注平台、工具和方式的选择, 标注人员资质、培训和考核, 标注后数据的质控, 标注方法和内容, 标注流程等各个方面达成共识, 为建设规范化的主动脉夹层CTA影像标注数据库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指导和质量保障, 为主动脉夹层人工智能影像模型的构建、验证、优化及推广等提供研究基础, 从而推动主动脉夹层人工智能影像真正落地临床应用, 最终使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疾病患病率和病死率高, 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以CT为代表的无创影像学检查是冠心病"防诊治康"的重要手段。由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 对冠心病CT检查的临床适应证、禁忌证、限度、检查前准备、CT扫描方案、图像后处理技术、CT诊断及标准化报告等内容达成共识, 旨在推动我国各层级医院规范和高质量地应用冠状动脉CT技术, 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冠心病的诊疗实践。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1例Erdheim-Chester病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患者男性, 66岁。因额面部多发包块10余年, 伴癫痫发作4年, 近期加重入院。头颅CT示额部皮下多发软组织密度结节, 右侧额叶片状低密度影。MRI示右侧额叶病灶呈长T1长T2信号, 增强后较明显强化, 同时双侧硬脑膜、大脑镰不规则增厚、明显强化。额面部软组织肿块呈长T1长T2信号, 增强扫描呈较明显强化。行额部包块切除术和脑膜、额叶病变切除术后, 病理证实为Erdheim-Chester病侵犯中枢。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人工智能(AI )对肺结节的检出及定性的诊断效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通过简单随机抽样选取2020—2021年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肺结节病例库中的355例患者[女性205例、男性150例, 年龄(55.1±12.2)岁]的肺部CT图像并导入AI系统。将AI与3名初级职称医师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 2名中级职称医师按照双盲原则对CT图像进行审核, 并以2名中级职称医师的一致性意见作为真结节诊断的参考标准, 比较AI与初级职称医师对肺结节检出的灵敏度。105例患者于术前CT引导下行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或肺组织切除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 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 比较AI与副主任医师对肺结节定性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结果 355例患者的CT图像中共检出真结节1 072个, 其中AI共检出真结节1 063个, 漏诊9个, 其灵敏度为99.16%(1 063/1 072);初级职称医师共检出真结节1 009个, 漏诊63个, 其灵敏度为94.12%(1 009/1 072)。在肺结节检出方面...  相似文献   

12.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早期诊断困难, 初次治疗后容易复发, 预后较差, 其诊疗仍面临着巨大挑战。影像学在卵巢癌的诊疗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 核医学分子影像技术已经成为卵巢癌诊疗中极具潜力的非侵入性显像手段。PET/CT在卵巢癌的诊断、分期、治疗疗效、预后及复发的评估中应用广泛;PET/MRI因其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和较低的辐射剂量, 在卵巢癌诊疗中表现出较大的优势;SPECT/CT也因多种新型放射性示踪剂的研发而在卵巢癌的诊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就PET/CT、PET/MRI及SPECT/CT在卵巢癌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以期进一步提高分子影像技术在卵巢癌诊疗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经病理证实的6例原发性鼻腔鼻窦平滑肌肉瘤(LMS)的临床资料及CT、MRI图像特征。女4例、男2例, 年龄范围8~74岁。3例鼻腔LMS均位于鼻腔中后部或后鼻孔区, 病灶边缘光滑, 膨胀性生长, 向后突入鼻咽腔并堵塞对侧后鼻孔区。3例鼻窦LMS病灶中位于上颌窦1例、筛窦1例、后组鼻窦1例, 均伴鼻外结构的侵犯。CT示鼻窦LMS骨质吸收破坏更显著。MRI T2WI示鼻腔LMS呈稍高或高信号, 鼻窦LMS呈等信号, 增强后鼻腔LMS较明显强化, 鼻窦LMS显著强化。5例患者行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为(0.91±0.25)×10-3 mm2/s。1例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平台型。鼻腔LMS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而鼻窦LMS易与其他恶性肿瘤混淆, 确诊需依靠病理。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弥漫性混合型纤维肌发育不良1例。患者因意识障碍13 h入院。CT血管成像检查示双侧颈内动脉至腹主动脉范围内全身大动脉、中动脉管腔弥漫性扩张, 伴多发局限性管腔狭窄及狭窄后瘤样扩张, 动脉瘤形成, 呈典型"串珠样"改变。头颅CT平扫示右侧丘脑片状低密度影, 边界模糊, 考虑为右侧丘脑急性梗死。综合影像学检查考虑为弥漫性混合型纤维肌发育不良。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 CT图像算法中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重建(DLIR)技术不断发展, 日益成熟, 目前已经逐步应用于临床实践中。DLIR算法较常规迭代重建算法具有在降低辐射剂量和图像噪声的同时不改变图像纹理, 保持或提高解剖细节显示能力、总体图像质量和医生诊断信心的众多优势。因此, 笔者重点就DLIR算法的原理、优劣势及其在人体各系统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旨在进一步提高对DLIR算法的认识, 并对其可能的应用情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于CT的影像组学预测早期急性胰腺炎(AP)进展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21年2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109例根据新修订的亚特兰大分类诊断为AP的患者, 根据随诊结果分为进展组(40例)和非进展组(69例)。所有患者初次发病1周内行腹部平扫及增强CT扫描。采用计算机完全随机方法将患者按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77例, 进展组28例, 非进展组49例)和验证集(32例, 进展组12例, 非进展组20例)。在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和延迟期图像上, 对胰腺实质全部层面沿胰腺边缘手动勾画感兴趣区并进行三维融合, 采用AK软件提取纹理特征, 使用最小冗余最大相关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回归分析对纹理特征降维, 建立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和4个序列联合的影像组学标签。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联合临床特征和CT特征建立临床模型, 联合临床、CT特征和影像组学标签建立综合模型。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模型预测早期AP进展的效能, 应用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训练集中, 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边缘是AP进展的独...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相同辐射剂量时偏离等中心点对C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160层CT扫描仪对体模在等中心点和偏离3、6、9、12和15 cm处进行扫描。管电压120 kVp, 管电流400 mAs, 层厚、层间距1 mm, 采用滤波反投影重建算法重建。测量图像的噪声功率谱(NPS)、任务传递函数(TTF)和可检测性指数(d′), 使用NPS峰值(NPSpeak)量化噪声大小, 50%的TTF处的频率(TTF50%)量化空间分辨率。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NPS、TTF和d′值。结果随着偏离距离的增大, 噪声量不断增加, NPS平均空间频率、空间分辨率和d′值逐渐降低。等中心点及偏离3、6、9、12、15 cm处的NPSpeak分别为(94.31±1.48)、(104.25±1.46)、(131.44±1.96)、(171.86±1.91)、(224.05±1.37)、(286.51±2.09)HU2·mm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7 241.91, P<0.001)。2 mm低对比度病变d′值分别为3.51±0.06、3.31±0.04、3.01±0.04、2.59±0.06、2.2...  相似文献   

18.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 预后较差, 准确地诊断及分期对胃癌临床治疗决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放射性核素显像如PET/CT或PET/MR可以在分子或细胞水平对肿瘤进行显像, 在胃癌的诊断、分期、再分期和疗效评估方面提供重要的信息。由于传统的正电子核素示踪剂18F-FDG在胃癌的应用中存在一些局限性, 多种新型分子探针逐渐被开发并应用于胃癌诊断中。笔者就PET/CT分子影像探针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儿童不同部位神经胶质异位(NGH)的临床及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20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9例NGH患儿的临床及术前影像资料, 男6例、女3例, 年龄1~13个月, 中位年龄3个月。患儿术前均行CT和(或)MR检查, 术后随访时间12~60个月, 中位时间24个月。观察病变部位、范围、大小、密度/信号等特点。结果 9例患儿中, 病变位于鼻部3例, 其中鼻外型2例、混合型1例, 长径13、13、15 mm;舌部3例, 均位于舌背部, 长径13、18、23 mm;鼻咽部2例, 长径15、22 mm;骶尾部1例, 长径18 mm。影像上病灶均呈实性肿块, 边界清楚, CT上密度稍低于脑灰质, 平扫CT值25~47 HU。与脑灰质或脊髓相比, 病变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 T2WI呈稍高信号。肿块密度或信号均较均匀, 轻度均匀强化。术后随访8例无复发, 1例伴有Ⅱ度唇裂的鼻外型NGH患儿术后1个月复发, 第2次术后未再复发。结论儿童NGH具有典型影像特征, 好发于颅外中线区域, 呈类圆形实性肿块, 边界清晰, 密度或信号较...  相似文献   

20.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是较常见的冠状动脉疾病, 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但手术成功率低、风险高、并发症多。术前全面评估病变特征, 对手术难易程度进行分级, 是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的主要方法。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能够提供血管走行、斑块形态和特征、钙化信息等, 有助于预测高危病变及识别病变特征, 进而制定血运重建策略和预测手术成功率等。笔者就CCTA在CTO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予以综述, 旨在提高对CCTA评价CTO的认识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