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中药专利复方治疗食管癌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中国专利公布公告(http://epub.si-po.gov.cn/)搜集所有治疗食管癌的中药处方并进行筛选处理,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用药及配伍规律进行挖掘分析.结果:共筛选出治疗食管癌的中药专利复方210首,常用药物40味,包括半夏、甘草、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黄芪、...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国家专利数据库中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中药复方配伍规律,为VD的临床治疗及新药研发提供思路。方法: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站建库至2022年5月1日治疗VD的中药复方专利数据,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对筛选出的中药复方进行药物频次统计、性味归经统计、功效统计、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数据挖掘。结果:通过检索与筛选,共纳入符合标准的中药复方67首,涉及197味中药,药物总频次548次。药物使用频次居前10位的分别是川芎、石菖蒲、丹参、黄芪、三七、人参、当归、天麻、淫羊藿、远志。药物性味归经方面,药性以温性为主,其次为平性、寒性等;药味以甘味为主,其次为苦味、辛味等;归经以肝经为主,其次为心经、脾经、肺经、肾经等。药物功效以润肠通便、滋阴养血、强筋壮骨、祛风止痛、安神益智、活血祛瘀等使用频次较高。药物关联中高频药物组合有“川芎→黄芪”“黄芪→石菖蒲”“丹参→石菖蒲”“丹参→川芎”“远志→石菖蒲”等。药物聚类可将使用频次≥8次的18味高频中药聚类成6类。复杂网络分析筛选出治疗VD的核心组方为黄芪、川芎、丹参、三七、石菖蒲、远志、熟地...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治疗脑小血管病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文献数据库筛查中医药治疗脑小血管病的临床文献,建立数据库,将纳入的有效处方中药进行分析,应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总结其用药规律。结果:最终获得文献59篇,处方56首,涉及中药128味,其中,川芎、地龙、黄芪等药物使用频次较高,药性以温、平居多,药味以甘、辛居多,归经以肝、脾、心、肾为主,功效分类以补虚、活血化瘀为主。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核心药物是“川芎→黄芪”,核心组合为“黄芪+地龙→川芎”。聚类分析得到7组药物组合。结论:中医药治疗脑小血管病的核心药物是川芎、黄芪,总治疗原则为补虚、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中医药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用药规律,为ACI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PubMed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9月中医药治疗ACI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药方,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对筛选出的药方进行药物频次统计、性味归经统计、药物功效统计、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数据挖掘。结果:通过收集与筛选,共纳入符合标准的药方376首,涉及211味中药,药物总频次3 729次。药物使用频次居前10位的分别是川芎、地龙、当归、黄芪、丹参、红花、半夏、桃仁、天麻、赤芍。药物性味归经方面,四气以温性、平性为主;五味以苦味、甘味、辛味为主,归经以肝经为主。药物功效统计中活血化瘀、润肠通便、祛风止痛、燥湿化痰、活血行气、活血通络等功效中药使用频次较高。药物关联有“当归-川芎”“川芎-地龙”“黄芪-川芎”等。药物聚类可将使用频次≥40次的24味高频中药聚类成5类。复杂网络分析筛选出治疗ACI的核心组方为:川芎、当归、地龙、桃仁、红花、赤芍、黄芪、丹参、甘草。结论:中医药治疗ACI多从“瘀、痰、虚、滞”病机着手,注重急则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关联规则、聚类方法等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病中药专利复方组方配伍规律。[方法]检索治疗Hp相关性胃病中药专利复方,排除中西药物合用的复方。对入选的中药专利复方进行术语规范化等处理,抽取信息、建立EXCEL表,应用数据分析软件R-project对数据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应用网络分析软件Cytoscape进行聚类分析。[结果]64首治疗Hp相关性胃病的中药专利复方中,发现配伍频数较高的中药为甘草、黄连、蒲公英、延胡索、海螵蛸、白及、香附等;常用的药对为干姜-甘草、高良姜-香附、乌药-香附、乳香-延胡索、瓦楞子-三七等;强关联规则提示以甘草、黄连、黄芩、蒲公英、半夏等为核心药物;聚类分析结果发现3个中药"功能模块",其中"黄连-干姜-黄芩-大枣-人参-半夏-甘草"与半夏泻心汤一致。[结论]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发现治疗Hp相关性胃病的中药专利组方配伍规律,为临床优化处方、提高疗效及抗Hp中药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医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PSD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自建库至2021年12月31日收录的中医药治疗PSD的临床文献。纳入的中药组方进行中药频次、功效分类、系统聚类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75篇,统计中药处方174首,涉及中药167味,使用总频次为1 969次,药物使用频次排名前10位的有柴胡、甘草、郁金、川芎、当归、茯苓、白芍、半夏、石菖蒲、香附。使用频次最高的为补虚药,其次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经系统聚类、关联规则分析,聚类树状图获得6个聚类方。关联规则分析得出柴胡-白芍为支持度最高的药物组合,柴胡-龙骨为置信度最高的药物组合。结论:中医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以疏肝解郁为主,兼以化痰祛瘀、补血活血、理气扶正之法,疏肝不离活血,调肝不忘扶正。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脾不散精”治疗痴呆的中医理论内涵及方药组成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2010年1月1日—2021年1月1日“脾不散精”治疗痴呆方药,借助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方药的四气、五味、归经、使用频次、药物组合、关联规则、聚类等。结果:检索获得相关文献共886篇,整理后获得方药50首,包含中药125味。使用频次排名前3位的药物为石菖蒲、白术、黄芪;药物的四气、五味分布以温性、甘味居多;药物的归经分布以脾经、心经、肝经、肾经居多。聚类分析提取获得核心药物组合3个。结论:“脾不散精”治疗痴呆方药的规律与《千金方》开心散组方思路一致,为从“脾不散精”角度治疗痴呆的方药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中药专利复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用药及配伍规律。[方法]使用中国知网专利数据库检索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专利复方,建立Excel数据表对数据进行筛选处理,应用数据挖掘软件进行频次统计、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和复杂网络分析。[结果]筛选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专利复方296个,药物四气以温、平为主,五味以甘、苦为主,归经以脾、胃经为主。频次较高的前10位中药分别为甘草、白术、白芍、黄芪、党参、茯苓、陈皮、木香、半夏、丹参;频繁项集显示药物组合以益气健脾、理气和胃为主;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常见药对包括白芍-甘草、白术-甘草、白术-茯苓、白术-党参、丹参-白术、延胡索-白芍、莪术-黄芪、香附-白芍等;聚类分析得到6类药物;核心药物网络由35味中药组成。[结论]数据挖掘研究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参考;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应遵循扶正祛邪的基本治则,以益气健脾为基本治法,兼顾理气活血、化湿燥湿、清热解毒、益胃养阴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国家专利数据库中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药配伍规律进行研究,为临床治疗、中药新药研发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建库至2020年8月1日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药复方专利数据.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证候统计、四气五味归经统计、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复杂网络、复杂...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肝损伤的选配穴规律。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中的英文文献及中国知网(CNKI)、维普、万方等数据库中的中文文献,分别对其穴位、穴位分部、穴位归经及穴位所属特定穴规律进行统计。结果根据纳入标准,共纳入54篇文献,对选穴频次≥10次以上的穴位进行分析,其中足三里选穴频率最高为37次,针灸治疗肝损伤多选下肢部腧穴,其次为胸腹及背部腧穴,经脉以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为主。针灸五腧穴的选择明显高于其他特定穴,其次为交会穴。结论足三里为治疗肝损伤的首选穴位,与太冲、阳陵泉、丰隆等穴位交替配合使用,为临床治疗肝损伤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临床表现主要是排便困难和大便次数减少,有些患者伴有排便不完全的感觉[1].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认为其发生主要与遗传、肠道动力、菌群失调、内脏敏感性、社会心理、脑肠轴等有关[2].现代西医对FC的治疗通常是对症用药,常规用药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灸治疗心力衰竭的穴位配伍规律。方法 初步检索获得针灸治疗心力衰竭的文献215篇,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将58篇文献纳入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6、SPSS 23.0及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针灸治疗心力衰竭的腧穴以内关、心俞、血海、神门、足三里为主,位于四肢;属于手厥阴心包经、足太阳膀胱经、任脉;特定穴使用以络穴、背俞穴、八脉交会穴多见;关联分析显示相关性最高的穴位组合:内关-心俞、内关-血海、内关-足三里、内关-神门。高频腧穴聚类分析得到4个聚类群:百会-巨阙-合谷;四神聪-水泉;厥阴俞-膈俞-内关-三阴交-郗门-肾俞-肺俞-心俞-血海-神门-足三里-膻中-中脘;关元-气海-丰隆-神阙-太溪。结论 针灸治疗心力衰竭选穴以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及足太阳膀胱经为主,以四肢多见,重视特定穴的使用,尤其是络穴、八脉交会穴、原穴,注重原络配穴法。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肿瘤之一,恶性程度极高,死亡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列第三位,仅次于胃癌和食道癌.手术切除是本病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是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失去手术的最佳治疗时机,中医药作为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一定的疗效和独特的优势.现将近年来的临床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肝癌,特别是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病死率颇高,对人类健康危害甚大,其治疗除发病早期手术切除有可能根治外,尚无其他特效疗法。作为肝癌的最常见症状及主要死因,有疼痛、出血、腹水、肝昏迷等,它们在病情发展和患者生存状况恶化上起重要作用。在晚期肝癌患者的治疗中,若能有效地控制这些并发症,则可使患者痛苦减轻、生存质量改善、生存期延长并最大程度地恢复正常生活。中医药缘于其辨证论治的特点,能兼顾患者全身状况和局部症状,故在此类症状控制上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整理和归纳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网(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关于中医药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绞痛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1980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以上数据库中关于中医药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文献中的方药,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建立病案数据库,利用该平台的中关联规则和复杂熵聚类挖掘、整理和分析方药规律。结果 共纳入140篇文献,显示PCI术后心绞痛的证型分布主要有气虚血瘀证、痰瘀互结证、瘀血痹阻证;得到140首方剂,共132味中药,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有丹参、黄芪、川芎、甘草、当归、党参、红花、瓜蒌、茯苓、赤芍;药物四气以温、寒、平为主,五味以甘、苦、辛为主;药物功效归类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为主;挖掘出12个核心组合和6首新方。结论 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的主要证型为气虚血瘀证,用药以补血药和活血化瘀药为主药;所得新方可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整理杨文明教授临证病案,挖掘其治疗慢性失眠的经验及学术思想。方法: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杨文明教授专家门诊临床数据库中提取2018年12月—2021年12月就诊的600例病人的病案资料,严格遵循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后获取以慢性失眠为诊断的2 949份病案,共涉及314味中药,总应用频次47 765次,导出符合要求的病案资料及中药处方形成Excel表格,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0、SPSS Statistics 23.0、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结果:通过对2 949例次病案进行分析,显示不寐常见的3个证型有肝郁化火证、肝气郁结证、瘀血内阻证;对2 949首处方进行分析,涉及药物共314味,共计47 765药次,可得出杨文明教授治疗慢性失眠的常用药物为牡丹皮、栀子、郁金、柴胡、黄连、赤芍、枳壳、丹参、夏枯草、酸枣仁、当归、川芎、百合、龙骨、牡蛎等;对314味中药性味归经及功效使用频次分析,药性排名前3位依次为寒、凉、平,药味频次排名前3位依次为苦、辛、甘,归经排名前3位依次为肝、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唐蜀华教授治疗冠心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2年2月—2021年2月唐蜀华教授在江苏省中医院国医堂诊治冠心病的病案,录入符合纳入标准的病案。利用描述性分析、复杂网络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算法对用药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359例冠心病门诊病案,涉及220味药物。排名居前10位的中药依次为丹参、川芎、赤芍、红花、刺五加、瓜蒌皮、绞股蓝、炙黄芪、麦冬、五味子。使用药性以温性为主;药味以苦、甘为主;归经以肝、心、肺、脾居多。药物功效类型显示,前5类分别为补虚药、活血化瘀、理气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复杂网络分析得到3组强关联药物组合,分别为丹参与川芎、丹参与赤芍、丹参与红花;关联规则得到药物二项关联规则39条;聚类分析得到2个核心处方及多个加减药物组合。结论:唐蜀华教授治疗冠心病以“阴虚为本,瘀热为标”为病机,用药以益气滋阴,清热活血为主。针对证候要素和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进行加减,将辨证与辨病结合,继承同时进行衷中参西,创新发展中医新理论,达到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究卢秉久教授分期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的组方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卢秉久教授诊治的MAFLD患者,采用Excel、SPSS 23.0、SPSS Modeler 18.0等软件对处方进行药物频次频率统计、性味归经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等,揭示卢秉久教授分期治疗MAFLD的用药规律。结果:卢秉久教授用药以补虚药为主,辅以利水渗湿药、理气药,其核心组方为:陈皮、茯苓、白术、苍术、车前子、泽泻、桂枝、山楂、大腹皮、厚朴。聚类分析得出治疗MAFLD常用4法:疏肝理气、健脾祛湿、温阳利水、活血化瘀。结论:卢秉久教授治疗MAFLD采用攻补兼施之法,理气、祛湿、活血三位一体,同时又根据病情轻重、病机不同分期论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针刺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有关针刺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2002年2月—2022年2月,统计分析针刺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主配穴使用频次、中医证候分布及穴位归经等。结果:最终纳入文献71篇,涉及穴位处方95个,其中主穴94个,配穴99个,主穴总取穴频次为438次,使用频次前10位的依次为百会、太冲、合谷、三阴交、四神聪、风池、印堂、神门、内关、神庭;配穴总取穴频次为427次,使用频次前10位的依次为地仓、迎香、廉泉、太阳、颊车、足三里、丝竹空、攒竹、丰隆、肩井。儿童抽动障碍的中医证型分布频次前5位的依次为肝亢风动证、脾虚肝亢证、阴虚风动证、脾虚痰聚证、风痰扰动证。腧穴归经频次前5位的依次为足阳明胃经、督脉、经外奇穴、足太阳膀胱经、手阳明大肠经。对12个高频主配穴进行聚类分析,共得到6个新组合:百会、风池;太冲、合谷;三阴交、足三里;肝俞;神门、内关;四神聪、神庭、印堂。结论:针刺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选穴规律以调神为主,祛风扶正为辅。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徐浩教授治疗冠心病的处方用药规律和经验。方法从门诊病历中选取并整理徐浩教授治疗冠心病处方543首,提取中药处方数据,建立标准化医案数据库,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系统的用药统计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数据挖掘功能,分析医案中处方的用药频次、性味归经、常用药对及核心处方等数据。结果整理处方543首,涉及药物217种,治疗冠心病的高频中药有黄芪、丹参、柴胡、炙甘草、三七粉、瓜蒌等,药性多属温、微寒、平,药味多属甘、苦味,主要归经为肝、肺、心经,功效以活血祛瘀、利水消肿、生津养血为主。常用药对有黄芪-丹参、丹参-黄芪、黄芪-三七粉等。聚类分析可将药物分为4类,分别为活血祛瘀止痛,调畅气机,宣痹通阳,益气养血、健脾化痰。复杂网络分析得出核心药物为黄芪、丹参、三七粉、瓜蒌、柴胡、黄芩、炙甘草、天麻、枳壳、制何首乌、党参、延胡索、川芎、薤白。结论徐浩教授治疗冠心病药物多为温、平、甘、苦,归肝、肺、心经,治疗多气血同治、寒热同调、虚实兼顾、注重调神,以温阳补气、活血化瘀、理气化痰、安神定志为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