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构建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射频导管消融术后早期复发风险的预测模型.方法 纳入266例首次行导管消融术的PAF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风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结果 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左房前后径、心电图f波类型、病程、超敏C反应蛋白、年龄、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是PAF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独...  相似文献   

2.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导管消融已经成为心房颤动的有效治疗手段,具有较高的手术成功率,特别是阵发性心房颤动,术后成功率更高。然而,导管消融术后复发仍不少见,特别是慢性心房颤动。影响心房颤动经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体重、年龄、心房颤动持续时间、炎症、心房纤维化、左房疤痕、左房大小等,识别这些危险因素对指导个体化治疗及提高导管消融的成功率有一定的意义。因此,现对这些危险因素与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会导致脑卒中、血栓栓塞、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导管消融术现已成为房颤的重要治疗手段,但术后具有较高的复发率。肥胖、缺乏运动、吸烟、酒精摄入、睡眠呼吸暂停等已被证实为房颤复发的危险因素,通过相关生活方式的干预,进行严格的危险因素控制可显著减少房颤复发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降低病...  相似文献   

4.
CAAP-AF评分是预测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新的评分系统,包括冠心病、左房内径、年龄、持续性或者长程持续性心房颤动、治疗失败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种类和女性共6个危险因素,总分为13分。该评分系统于回顾性队列研究得出,并应用于前瞻性队列研究进一步证实。但是由于该研究是一个单中心结果,仍需要不同消融技术和手术经验的其它中心证实。  相似文献   

5.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之一,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生活和经济负担。尽管目前射频消融术已经成为房颤的重要治疗手段,但术后复发一直是医生面临的难题,也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有关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危险因素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冷冻球囊消融术治疗老年心房颤动(AF)患者的有效性,并分析其术后AF复发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前瞻性收集2020年5月至2022年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内科行AF冷冻消融术的老年患者165例,术前收集受试者基线资料,平均随访(8.90±5.62)个月,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出现AF复发分为复发组40例和非复发组125例,对比2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复发组阵发性AF比例明显低于非复发组,早期复发比例明显高于非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早期复发(HR=10.098,95%CI:3.627~28.111,P=0.000)和右心房上下径(HR=1.130,95%CI:1.025~1.247,P=0.014)为老年患者冷冻球囊消融术后AF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冷冻球囊消融术可作为老年AF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案,3个月内早期复发和右心房上下径为老年患者冷冻球囊消融术后AF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与心房颤动(AF)导管射频消融(RFCA)术后复发的相关性及其机制。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RFCA的AF患者156例,男性97例,平均年龄(62.2±9.1)岁,其中阵发性AF(PAF)患者135例(86.5%),持续性AF患者21例(13.5%)。术后随访,并对可能影响AF患者术后复发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FT4对AF患者RFCA术后复发的影响。结果 156例AF患者中,复发50例(32.1%),其中PAF组复发39例(28.9%),持续性AF组复发11例(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5,P=0.032)。以FT4四分位数进行分组,从低水平组到高水平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2.8%、22.5%、36.8%和56.4%(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T4是AF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28,95%CI:1.106~1.594,P=0.002),并且较高的FT4水平会增加AF的复发率(OR=5.030,95%CI:1.450~17.446,P=0.01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FT4对RFCA术后AF复发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UC=0.707,95%CI:0.622~0.792,P<0.001,敏感度72.0%,特异度61.3%。结论较高的FT4水平会增加AF患者RFCA术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房纤维化的药物预防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射频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3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首次射频导管消融术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112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记录患者术后预防心房纤维化的药物类型和剂量,根据随访1年的结果将患者分为术后复发组(n=19)和未复发组(n=83)。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和服用药物的差异,采用SPSS 22数据分析判断心房纤维化的药物预防对房颤患者射频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结果房颤患者消融术后复发组与未复发组的性别、年龄、房颤类型、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hs-CRP、e GFR、SCr、U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复发组的房颤初发年龄、房颤病史及NT-pro BNP水平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 <0. 05)。药物预防心房纤维化可减少房颤患者射频导管消融术后的1年复发率(P=0. 015),较长的房颤病史是房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房颤患者射频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率与房颤初发年龄、房颤病史和NT-proBNP水平相关,药物预防心房纤维化可降低房颤患者射频导管消融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S100β水平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观察性研究,连续纳入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首次行三维标测指导下环肺静脉电隔离术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术前通过ELISA法检测血清S100β水平。导管消融术3个月后(3个月内为空白期)如出现持续时间超过30 s的快速型房性心律失常则定义为复发。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100β水平预测房颤复发的最佳截断值,应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S100β对行导管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结果 (1)共纳入102例患者,平均随访(10.96±2.16)个月,其中25例(24.5%)患者房颤复发。根据ROC曲线确定血清S100β水平预测导管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最佳截断值为13.45 ng/ml,据此将患者分为S100β低水平组(S100β<13.45 ng/ml)46例和S100β高水平组(S100β≥13.45 ng/ml)56例。(2)S100β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的临床基线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和CHA2DS2-VASc评分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g...  相似文献   

11.
心房颤动(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需尽早干预治疗。经导管射频消融(RFA)治疗AF已在世界范围内推广,逐渐成为AF的一线治疗方法。大量的研究表明,RFA治疗AF具有较大的优越性,避免了药物复律引起的副作用,总成功率达73.3%,但仍有近26.1%的复发率。因此,降低RFA治疗AF的复发率及寻找RFA术后复发的预测因素对临床医师识别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基础指标、临床特征、病理解剖因素、临床生化指标、消融术式及术后管理等方面综述了AF经RFA治疗后复发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心房颤动(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影响房颤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进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房颤复发患者124例的临床病历资料,将上述信息作为房颤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因素.采用x2检验和t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13例患者,射频消融术后随访时间(15.37&#177;6.21)个月.33例(29.20%)患者出现早期复发,37例(32.74%)患者出现晚期复发.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左心房直径变大(OR=1.190,95%CI:1.028~1.378,P=0.020)、体质量指数越大(OR=1.109,95%CI:1.001~1.212,P=O.009)、伴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R=1.239,95%CI:1.079~1.423,P=0.002)是房颤患者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消融术中采用电复律(OR=1.937,95%CI:1.314~2.856,P=0.001)是晚期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 房颤消融术后复发率较高,左心房内径、体质量指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术中电复律是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加强术后患者的定期随访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术后早期复发与炎症反应和细胞外基质生物标志物的关系. 方法:选择经导管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43例,测定术前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抑制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比较房颤导管消融术后早期复发与未复发患者间的血清标志物水平. 结果:与未复发组相比,复发组术前血清IL-6水平显著升高,为(7.8±1.4) ng/L对(4.5±0.9) ng/L; hs-CRP水平显著升高,为(18.9±3.2)μg/L对(14.9±4.1)μg/L;MMP-2水平显著升高,为(935.9±92.3) μg/L对(766.2±169.2)μg/L;两组TIMP-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为(5354.2±1164.8) pg/L对(4966.9±979.1)pg/L,P>0.05. 结论: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前血清IL-6、hs-CRP及MMP-2水平与消融术后早期复发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早期复发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06年11月至2016年7月,于北京安贞医院行首次房颤导管消融术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共91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持续性心房颤动:60/31例).消融策略: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行双侧肺静脉隔离;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行双侧肺静脉隔离加左心房顶、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心房颤动(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后复发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建立Nomogram模型,并与已知常用的临床预测评分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2020年1月至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首次RFCA的房颤患者574例,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实验室检查结果、常规心脏彩超资料、术前24 h动态心电图等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PAF)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后复发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以及多指标联合评估模型在预测RFCA后PAF复发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7年1月—2018年10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行首次RFCA的PAF患者186例,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血清学资料、超声心动图资料、消融方式及口服药物资料等,并构建3种指标[左心房内径(LAD)、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术后早期复发(ERAF)]联合的新评估模型,术后随访12个月,记录复发情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模型,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估预测效率,最后用MedCalc软件的Z检验比较不同指标的AUC。结果:38例(20.43%)复发(复发组),148例(79.57%)无复发(未复发组)。两组LAD、NLR、ERAF、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总胆固醇(TC)、甲状腺素(T4)以及白细胞(W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LAD(OR=1.227,95%CI:1.090~1.382,P=0.001)、NLR(OR=2.020,95%CI:1.295~3.151,P=0.002)、ERAF(OR=16.886,95%CI:5.698~50.037,P<0.001)是PAF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LAD、NLR及ERAF预测PAF术后复发的AUC分别为0.773、0.758和0.767。LAD、NLR及ERAF预测PAF复发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30和0.741、0.865和0.585、0.595和0.939。LAD+NLR+ERAF联合评估模型预测PAF术后复发的AUC为0.902,敏感度为0.865,特异度为0.837。结论:本研究显示,LAD、NLR和ERAF是RFCA后PAF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LAD+NLR+ERAF联合评估模型对RFCA后PAF复发风险的评估效能高于任何单一指标,其对PAF术后复发的预测更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国人肥厚型心肌病(HCM)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的疗效及术后心律失常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2005年6月至2013年6月在北京安贞医院行导管消融术的HCM合并房颤患者共40例(阵发性房颤27例,持续性房颤13例).阵发性房颤的消融策略为双侧环肺静脉隔离(PVI)持续性房颤的消融策略为PVI基础上加行左心房顶部、二尖瓣峡部和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术后以常规心电图和长程心电图随访患者心律失常复发情况,用回归分析方法甄别与心律失常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并检测其预测效力.结果 单次消融术后随访(34±18)个月,窦性心律维持率为30% (12/40),64.3% (18/28)的心律失常复发出现在消融术后1年.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左心房内径(LAD)和女性是术后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LAD:HR=1.124,95% CI1.051~1.202,P=0.001;女性:HR=3.304,95%CI1.397 ~7.817,P=0.007).其中LAD的截断值为43.5 mm时的预测敏感度为93.5%,特异度为60.0%;LAD每增加1 mm,心律失常复发的风险比为1.095(95%CI1.031~1.163,P=0.003).结论 HCM合并房颤行导管消融术虽安全可行,但单次手术后长期随访的窦性心律维持率较低,大部分心律失常复发出现在术后1年内,左心房内径增大和女性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术前基线左心耳峰值排空速度(left atrial appendage peak emptying flow velocity,LAAeV)在预测射频导管消融术(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后阵发性心房颤动(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家族史与年轻(≤50岁)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中国心房颤动注册研究从2011年8月至2018年12月前瞻性纳入25512例心房颤动患者.在排除瓣膜性心房颤动、既往行导管消融、术后随访<3个月的患者后,2919例接受导管消融治疗且首次心电图诊断心房颤动时年龄≤50岁的患者纳入本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QTc是否与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相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至2013年6月,在北京安贞医院第一次行导管射频消融术的HCM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共39例,收集术前心电图和其他临床资料,术后定期随访。结果:随访(14.8±11.7)个月,23例患者心房颤动消融术后复发(复发率59%)。与未复发组相比,复发组QTc显著性延长[(461±29)vs.(434±18)ms,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QTc和左心房前后径(LAD)是心房颤动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当QTc截断值为448ms时,其预测心房颤动复发的敏感性为0.81,特异性为0.78。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QTc每增加10ms,心房颤动复发的风险比为1.227(95%CI:1.053~1.431,P=0.009)。与LAD单独预测术后复发相比,LAD和QTc联合能更好地预测心房颤动消融术后复发。短QTc和左心房偏小的患者无心房颤动复发。结论:QTc延长能预测HCM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短QTc和左心房偏小的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