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食蟹猴血清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的含量检测方法,用以评估YKY-011重复给予食蟹猴毒性试验中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验证考察了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精密度和准确性,并对YKY-011重复给药毒性试验中食蟹猴的血清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建立并验证了灵敏度高、稳定性良好的检测猴血清中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食蟹猴连续皮下注射YKY011在给药2周后较给药前血清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开始下降,且与同剂量市售对照组下降幅度相当。结论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可用于食蟹猴血清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的检测,YKY-011可有效降低食蟹猴血清中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水平,并与市售对照品降低幅度类似。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一种准确、快速且灵敏度高的流式细胞法检测食蟹猴血清中抗间充质干细胞抗药抗体。方法 取间充质干细胞悬液,离心、洗涤后,加入阳性质控样品溶液或待测样品溶液与间充质干细胞孵育后,加入荧光标记的Protein L-PE溶液进行孵育,洗掉未结合的Protein L-PE,流式方法检测PE平均荧光强度。结果 该方法灵敏度为115.54 ng·mL-1,远高于非临床研究要求的250~500 ng·mL-1。批内和批间的精密度<20%,其他方法验证考察项结果均符合相关接受标准。结论 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样品操作简单,可用于快速检测食蟹猴血清中抗间充质干细胞的抗体,适用于间充质干细胞在食蟹猴体内的免疫原性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全人源抗人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抗-h TNF-αFHMA)注射液对食蟹猴的长期毒性。方法将40只食蟹猴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阿达木单抗10 mg·kg~(- 1)对照组和抗-h TNF-αFHMA 2,10和50 mg·kg~(- 1)组,经皮下注射每周给药1次,连续给药5次,停药后恢复期4周。实验期间进行临床观察、体质量、体温、心电图、血细胞计数、凝血功能、血液生化、尿液、眼科、免疫指标、脏器及组织病理观察,同时进行血药浓度检测,分析毒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实验期间各组食蟹猴的观察、体质量、体温、心电图参数、眼科检查、血细胞计数、凝血功能、血生化、尿液分析、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血清补体等指标均未见与给药相关的具有毒理意义的改变;抗-h TNF-αFHMA和阿达木单抗均可引起食蟹猴体内产生抗药抗体,且具有中和活性。抗-h TNF-αFHMA在体内基本呈线性动力学特征。相同剂量下与阿达木单抗呈现相似的免疫原性和代谢动力学特征。结论抗-h TNF-αFHMA未观察到不良反应的剂量为50 mg·kg~(- 1),相当于临床拟用剂量(0.67 mg·kg~(- 1))的75倍,表明抗-h TNF-αFHMA临床应用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Beagle犬和食蟹猴血液及血清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判定血液和血清生化指标异常提供依据。方法普通级健康Beagle犬,6~9个月龄,食蟹猴,2~3岁。Beagle犬前肢桡静脉采血(食蟹猴为前臂静脉),分别采用Hitachi 7060自动生化分析仪和Advia 120自动血球分析仪检测生化和血液指标,对测定结果作统计检验。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分别得出Beagle犬及食蟹猴血清生化和血液指标的正常参考均值以及标准差。结论初步建立不同性别间Beagle犬和食蟹猴的血液学指标和血生化指标正常值的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食蟹猴肝纤维化形成动态过程.方法 3只食蟹猴采用四氯化碳(CCl4)复合高脂饮食诱导法建立食蟹猴肝纤维化模型,分别于实验开始前、造模80 d、160 d、240 d采集外周血,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纤维化程度.结果 随着造模推进,肝纤维化食蟹猴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及总胆红素水平呈逐步上升.实验前肝纤维化的分级评定为G0级S0期;造模80 d,评定为G1级S0期;造模160 d,评定为G2级S1期;造模240 d,评定为G3级S1期.结论 实验前肝组织正常,造模后各阶段食蟹猴均可见不同程度的轻度慢性肝炎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动物的骨髓细胞在不同动物血清中的微环境差别变化,从而有助于判断新药在实验动物毒性研究中对造血系统的影响。方法利用胎牛血清、大鼠血清、Beagle犬血清、恒河猴血清和食蟹猴血清对食蟹猴股骨部位采集到的骨髓细胞分别进行骨髓细胞图片的制备。结果利用大鼠血清、Beagle犬血清时,红细胞和骨髓细胞破损程度相差不大,胞膜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裂;利用胎牛血清时,红细胞的形态较为完整,骨髓细胞的破损状况有所改善;采用猴血清时,红细胞的形态完整,骨髓细胞边界清楚,其形态也最为清晰。进一步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发现采用恒河猴的血清制备食蟹猴的骨髓细胞,细胞形态并无太大差异。结论非同种属动物血清制备的骨髓细胞,其形态受损。其中粒细胞受损尤为突出。这些受损的骨髓细胞可能是由于非同种属动物血清中的营养成分差别及不同血清来源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7.
甲型肝炎病毒(HAV)AGM-27株最早从罹患肝炎的非洲绿猴中分离出,似为真正的猿猴株.非洲绿猴、恒河猴和狨猴静脉接种这种病毒后都发生急性肝炎,这可通过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异柠檬酸脱氢酶(ICD)水平升高、组织病理学改变以及抗-HAV阳性得以证实.食蟹猴接种该病毒后并不发生急性肝炎,也许是因为过去接触过HAV,尽管接种后1周可测得高滴度抗-HAV,但只是很小的组织病理学改变,血清肝酶水平仍保持正常.黑猩猩接种大剂量病毒也不出现肝炎症状,但有病毒复制和血清阳转.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基因治疗药物AAV5-脂蛋白脂酶变异体(GC304)在食蟹猴体内的毒性。方法 30只食蟹猴,分为溶媒对照组(静脉注射溶媒)、GC304低剂量组(3×1013 vg·kg-1)和高剂量组(1×1014 vg·kg-1)。试验期间,所有动物进行临床症状和注射部位观察,每周进行摄食量和体重测定。在给药前后不同时间点进行免疫原性检测(包含抗AAV5结合抗体、中和抗体及抗LPL结合抗体)、血液学、血清生化、血凝和尿生化检查,并同时进行T淋巴细胞分型、细胞因子、心电、血压、体温和眼科检查。给药后4周和6个月解剖,动物进行大体观察、脏器称重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同时进行GC304的生物分布研究及表达产物测定,并在不同时间点对血液中目的基因DNA进行检测。结果 受试物对食蟹猴临床症状、注射部位、体重、摄食量、眼睛各项指标、体温、血压、心电图、血凝、血清生化、T淋巴细胞分型、尿液、细胞因子、脏器重量等指标未见影响。高剂量组动物给药后4周血小板下降。与给予受试物相关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为脾脏和腹股沟淋巴结生发中心活跃...  相似文献   

9.
食蟹猴心电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卫红  李伟  李欣  王书元 《中国药事》2012,26(5):449-452
目的 研究食蟹猴在清醒状态下的心电图特点,为食蟹猴在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实验研究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72只2~3岁食蟹猴,体重2.5~3.5 kg,雌雄各36只.在环境安静、动物清醒状态下,测定Ⅰ、Ⅱ、Ⅲ、aVR、aVL、aVF 6个导联的心电图变化,并计算平均心率,P波、QRS波群和T波的振幅,PR间期、QT间期等指标.结果 72只食蟹猴均为窦性心律,并发现在肢体Ⅱ导联中,P波均为向上直立波,Ⅱ、Ⅲ、aVF导联中大部分食蟹猴没有S波,aVR导联中大部分食蟹猴没有Q波.食蟹猴P波较尖,振幅较小,QRS波群多样化,QT间期的K值范围是0.302±0.040,ST段位于等电位线,T波以圆滑为主,Ⅱ导联中绝大部分为直立.结论 此研究建立了食蟹猴心电图基础数据,为相关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国产重组嵌合抗CD20单抗PUM100经静脉单次给药后在食蟹猴体内的药代动力学,与相同条件下利妥昔单抗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比较,评价二者的生物等效性关系。方法:12只食蟹猴按体重均衡法分为4组,分别单次给予不同剂量(10,30 mg.kg-1)的PUM100和利妥昔单抗,在不同时间点采血分离血清,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药物浓度;根据非房室统计矩模型用WinNolin药代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曲线拟合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食蟹猴经静脉推注单次给予不同剂量(10,30 mg.kg-1)的PUM100后,半衰期(t1/2)分别为(111.3±10.8)和(154.0±39.1)h,全身清除率(CL)与表观分布容积(Vss)较接近,C0及AUC0-inf与给药剂量正相关,且两个剂量对应时间点的血药浓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UM100与等剂量利妥昔单抗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结论:PUM100与等剂量利妥昔单抗的血清药物浓度-时间曲线特征相同,说明PUM100在试验剂量范围内与利妥昔单抗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根据我国相关法规,开展治疗性乙肝疫苗的长期毒性试验.方法:将治疗性乙肝疫苗以高、中、低三个剂量经皮下注射食蟹猴,另以等体积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每天给药1次,连续21 d,停药后继续观察4周.以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血清抗体和补体、病理学等为观察指标.结果:各组动物外观、行为活动未见异常,未见死亡;试验组动物对受试疫苗均产生免疫应答,血清中可检测到相应抗体;高剂量治疗性乙肝疫苗对食蟹猴肝、肾功能指标有一定影响,停药后可恢复;未见明显的迟发性毒性反应.结论: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安全性良好,对食蟹猴的最大无毒作用剂量为21μg·kg-1,约为人临床拟用剂量的21倍,以体表面积计,约为单次人临床拟用量的8倍.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建立LC-MS/MS法测定辛伐他汀在食蟹猴血浆中的检测方法学,并比较其在人、食蟹猴和大鼠3种动物血浆中的稳定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梁玉记  杨荣  王振宇  张玲  陆瑛 《中国新药杂志》2007,16(21):1766-1768
目的:比较注射用灯盏花素对比格(Beagle)犬和食蟹猴的体内毒性。方法:普通级Beagle犬32只,雌雄各半,设生理氯化钠溶液(NS)对照和注射用灯盏花素40,80,120 mg·kg~(-1)剂量组。食蟹猴4只,设NS对照和注射用灯盏花素200 mg·kg~(-1)组。2种动物均静脉滴注给药13周,停药恢复4周,观察体内毒性。结果:Beagle犬80和120 mg·kg~(-1)组出现呕吐、腹泻、流涎等不良反应。120 mg·kg~(-1)组有1只动物给药11d皮肤出现斑疹、荨麻疹;给药第11周有1只动物出现呕血、便血后死亡。食蟹猴200 mg·kg~(-1)组仅发现1只动物出现间断性流涎。Bea- gle犬和食蟹猴各剂量组体重增长,进食量正常,血液、生化等其他各项检测指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食蟹猴和Beagle犬对注射用灯盏花素的耐受性、敏感性和毒性反应均存在种属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抗HER2 人源化抗体的急性毒性。方法 将食蟹猴随机分为4 组,包括溶媒对照和抗HER2 人源化抗体75、150 和250 mg/kg 组,单次iv 溶媒对照组或供试品,进行各项毒理学指标检测。结果 给药后各组动物临床症状、体质量、摄食量、体温、心电图、血压和血液学检测均未见明显异常;血清生化结果显示,150 mg/kg 组与250 mg/kg 组动物给药后血清IgG 水平出现一过性增加;各组动物均未见大体病理学改变。结论 食蟹猴单次iv 抗HER2 单抗,总体上动物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最大耐受剂量可达250 mg/kg,这些结果为进一步临床前评价抗HER2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的安全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rhIL-12)对食蟹猴的长期毒性。方法:食蟹猴皮下注射给予rhIL-12,剂量分别为0.5,5和40μg·kg-1,每周3次,共13周。检测指标包括临床症状、血液学、血生化、免疫、血清抗体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rhIL-12给药后导致动物出现腹泻、面部及眼睑部肿胀、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溃疡、及注射局部红斑和硬结等临床症状,并出现贫血和白细胞分类异常,血液生化指标出现肝脏转氨酶升高,免疫学指标出现外周血总T淋巴细胞比例增加,CD4细胞百分率下降,CD8细胞百分率增加。第7次给药后,给药组动物产生了rhIL-12抗体。结论:食蟹猴皮下注射给予rhIL-12,毒性靶器官和组织为血液系统、肝脏、心脏、肾脏和淋巴结等免疫调节系统,其安全剂量为0.5μg·kg-1。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以LC-MS/MS法测定辛伐他汀在食蟹猴血浆中药物浓度的方法,并研究其药动学特征。方法:取食蟹猴6只,灌胃辛伐他汀8mg·kg-1,在24h内采集血浆样品,用LC-MS/MS法测定辛伐他汀血药浓度,并计算相关药动学参数。结果:辛伐他汀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5~50μg.L-1,定量下限为0.5μg.L-1,相对回收率为99%~109%,日间、日内RSD均小于6.67%。主要药动学参数t1/2为(4.5±1.0)h,Cmax为(9.0±5.5)μg.L-1,AUC0~∞为(52.39±12.52)μg.h.L-1。结论:所建方法灵敏、准确、专属性强,适用于辛伐他汀在食蟹猴体内血药浓度的测定,辛伐他汀在食蟹猴体内药动学符合单房室模型。  相似文献   

17.
日本国立传染病研究所 Li等在杆状病毒Ac5 4 80 /71 2 6中有效表达出戊型肝炎病毒 ( HEV)核壳蛋白 ( N端截去 1 1 1个氨基酸 ) ,表达的蛋白自行装配成病毒样颗粒 ( r HEV VLP) ,并释放到培养基中。作者以食蟹猴为模型 ,研究了 r HEV VLP的免疫效果。  将 6只食蟹猴分成 3组 ,每组 2只。第 1组于免疫前 96天每只口服 2 ml含感染性 HEV的 1 0 %粪便悬液 ,待它们从戊型肝炎中恢复后作为血清 Ig G阳性对照。第 2组猴于 0、7、2 1和 36天分别口服 1 0 mgr HEV VLP,第 80天加强免疫。第 3组口服 PBS,免疫程序同第 2组 ,作为抗体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食蟹猴静脉重复给药抗CD20功能人源化单克隆抗体SM09的安全性。方法:将食蟹猴随机分为溶媒对照组,SM09低、高剂量组(25,50 mg.kg-1),每组6只,静脉注射给药,每周1次,连续8周,恢复期12周,进行各项毒理学指标检测。结果:除个别动物偶见呕吐外,体重、进食量、体温、尿、心电图、骨髓细胞计数等均未显示与供试品相关的改变。SM09给药后能够诱导动物产生快速深度的外周血B细胞清除,至恢复期结束,多数动物外周血中B细胞水平恢复正常。给药4周,动物血液白细胞及淋巴细胞下降,之后逐渐回升。给药结束时动物补体C4水平略有降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除药理学作用相关的改变外,未见其他与供试品相关的改变。结论:食蟹猴连续静脉注射SM09,总体上具有良好的剂量耐受性,除观察到与药理作用相关的效应外,未见其他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阿伦狄克酸对食蟹猴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的治疗作用。方法 9只健康雄性食蟹猴,通过阻断左侧大脑中动脉4 h后再灌注建立CIRI模型。脑梗死72 h后,随机分为模型[20%(W∶V)Solutol HS15和10%(V∶V)PEG400]、模型+阿伦狄克酸钙10和30 mg·kg-1组,每组3只,口服给药,每天2次,连续28 d。治疗期间,通过一系列神经行为学检查,如上肢采食技能测试和笼旁行为观察,及大脑梗死体积和脑水肿体积磁共振数据评估神经损伤和恢复。结果 模型组食蟹猴在CIRI后表现出自然自发性恢复。与模型组相比,模型+阿伦狄克酸钙30 mg·kg-1组行为学、上肢活动和脑病变体积明显恢复(P<0.05),模型+阿伦狄克酸钙10 mg·kg-1组无明显改善。结论 阿伦狄克酸可缩小CIRI食蟹猴模型脑梗死面积,改善神经行为活动和骨骼肌协调功能。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在食蟹猴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及代谢转化率。方法:建立食蟹猴血浆中氧化苦参碱及苦参碱的液相-串联质谱(LC/MS/MS)测定法;测定ig和iv氧化苦参碱后氧化苦参碱和代谢产物苦参碱的血药浓度,以及ig和iv苦参碱后苦参碱的血药浓度;计算氧化苦参碱的药动学参数与代谢转化率。结果:氧化苦参碱的代谢转化率为(30.7±6.6)%。结论:氧化苦参碱在食蟹猴体内代谢转化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