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PIPELINE通道下后路单侧单节段经椎间孔减压、椎体间融合技术(TLIF)辅助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退变性疾患的疗效。方法在PIPELINE通道下减压融合辅助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31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观察术后椎间融合情况、下肢痛VAS评分和腰背病ODI评分及临床效果。结果 31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5个月。末次随访术后椎间融合率97%。VAS评分术前为(7.82±1.54)分,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4.58±1.38)分和(1.78±1.0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ODI评分术前为(47.66±10.83)分,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21.56±7.83)分和(13.12±7.1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 Nab标准评价临床效果,优17例,良12例,可2例,优良率为94%。结论 PIPELINE通道下减压融合辅助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患可获得良好的近期临床效果,具有手术切口小、腰骶肌肉剥离范围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OLIF)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采用OLIF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估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年的疼痛情况;测量并记录手术前后椎间隙和椎间孔高度;用腰椎JOA功能评分对患者手术前后1年的腰椎功能进行评估并计算改善率,判定临床疗效。结果: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术前NRS评分为(7.41±1.62)分,术后1周为(4.23±1.41)分,术后1年为(1.19±0.68)分,手术前后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JOA评分为(14.22±1.46)分,术后1年为(25.18±1.27)分,术后1年时功能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椎间隙和椎间孔高度较术前均明显改善。结论:OLIF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相邻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8月至2013年12月收治16例相邻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男6例,女10例。年龄30~64岁,中位数52.5岁。L2~3、L3~4突出2例,L3~4、L4~5突出6例,L4~5、L5S1突出8例。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7.89±0.56)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43.68±2.65)分。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随访观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置钉过程中未损伤神经根,手术时间(96.5±15.5)min,术中出血量(291.1±45.9)m L。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0个月,中位数22.5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2.67±0.98)分,ODI评分为(12.82±5.68)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t=-18.499,P=0.000;t=-19.694,P=0.000)。1例L4~5、L5S1突出患者术后12个月随访时发现椎间融合器内植骨部分吸收,但无明显临床症状;2例L4~5、L5S1突出患者术后置于S1的螺母脱落,再次手术改为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结论:对相邻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固定稳定、植骨融合率高、腰椎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保留小关节囊的改良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在腰椎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例行腰椎后路手术需椎弓根固定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行腰椎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术,术中保留小关节囊。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和椎间植骨融合术,术中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术后X线片示椎弓根螺钉位置满意。患者均获随访,随访6~24个月,平均随访12个月。患者的植骨均融合,未发生感染及内固定断裂,未出现神经功能损伤症状。患者术后各个时间点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均具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小关节囊的改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可以安全准确地完成椎弓根螺钉置入,且有效减少手术创伤,保留脊柱的稳定性,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是进行腰椎手术内固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采用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60例。男49例,女11例。年龄29~63岁,中位数48岁。骨折位于T1116例、T1218例、L117例、L28例、L31例。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D级20例、E级40例。胸腰椎损伤分类及严重程度评分4~7分,中位数6分。载荷分享评分3~8分,中位数6分。受伤至手术时间1~3d,中位数2d。测量伤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0~90min,中位数70min。术中出血量80~150mL,中位数100mL。住院时间10~20d,中位数14d。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36个月,中位数18个月。术中均未出现神经损伤;1例术后1个月复查发现1枚椎弓根螺钉钉帽脱落,术后3个月复查发现伤椎前缘高度丢失、Cobb角增大,患者因无明显腰痛症状而拒绝翻修治疗,继续佩戴胸腰支具3个月,术后12个月取出内固定物后遗留脊柱轻度后凸畸形;1例术后12个月取出内固定物前因腰痛检查发现1枚椎弓根螺钉钉体折断,伤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与术后相比无明显变化,常规取出内固定物,未进行其他特殊治疗。伤椎前缘高度,术前(20.3±1.9)mm,术后3d(33.5±2.1)mm、1个月(32.5±2.2)mm、3个月(32.2±1.3)mm、6个月(31.6±1.2)mm、12个月(31.3±0.7)mm、18个月(30.8±0.6)mm。伤椎Cobb角,术前20.6°±3.5°,术后3d 8.2°±2.3°、1个月9.8°±1.8°、3个月10.4°±2.3°、6个月10.6°±2.7°、12个月10.9°±2.5°、18个月11.2°±2.8°。结论: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可以恢复伤椎高度、改善伤椎后凸畸形,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Ⅲ期Kümmell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Ⅲ期Kümmell病患者18例,其中男7例、女11例;年龄56~72岁,中位数66岁;病变节段位于T_(11)4例、T_(12)7例,L_15例,L_22例。病程3~48个月,中位数32个月。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患者腰背部疼痛程度和脊柱功能,在X线片上测量病椎Cobb角观察脊柱后凸畸形情况。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0.5~1.5 h,中位数1 h。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36个月,中位数28个月。患者腰背部疼痛VAS评分,术前(8.72±0.41)分,术后1周(2.32±0.72)分,末次随访时(2.92±0.51)分;ODI,术前(69.12±2.71)%,术后1周(21.72±3.14)%,末次随访时(24.15±2.74)%;病椎Cobb角,术前18.87°±8.83°,术后1周8.92°±2.91°,末次随访时10.92°±3.24°。均无骨水泥渗漏、切口感染、邻椎骨折及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Ⅲ期Kümmell病,可缓解患者腰背部疼痛、改善脊柱功能、矫正脊柱后凸畸形,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腰椎滑脱症合并腰椎间盘突出拟行腰椎后路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切除椎间盘后分别采用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观察组)和单纯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对照组)进行固定。比较术后1年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JOA)腰椎评分改善率、健康量表SF-36总分及生理职能、活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术前疼痛VAS评分、ODI评分、JOA腰椎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2.3±1.1)分、ODI评分(9.4±2.6)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2±1.2)分和(11.2±2.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半年JOA腰椎评分(22.0±2.8)分,高于对照组的(20.0±2.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7%(29/30)显著高于对照组73.3%(22/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滑脱症合并腰椎间盘突出采用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早期临床疗效,在疼痛症状缓解、腰椎功能改善及生活质量提高方面优于单纯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皮质骨轨迹(CBT)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后路融合术后邻椎病(ASD)的疗效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1年7月应用皮质骨轨迹椎弓根螺钉治疗邻椎病23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16例;年龄为58~81岁;与初次手术间隔时间为1.7~10.0年。统计患者体重指数(BMI)、手术节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等。通过影像学检查判断是否发生内固定松动、假关节形成和再次邻近节段退变。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腰痛和腿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评估患者手术前后疼痛缓解和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210±38)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309 mL(300~400 mL)。2例术后并发急性膀胱炎,给予抗感染后治愈。未出现螺钉松动及假关节形成等内固定相关并发症,未再次出现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术前患者腰痛VAS评分为(4.8±1.1)分,腿痛评分为(6.1±1.6)分,ODI评分为50.6%±8.3%。末次随访患者腰痛VAS评分为(1.7±0.5)分,腿痛评分为(1.3±0.4)分,ODI评分为1...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评估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椎间孔入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1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疗效。结果:本组168例病例随访时间6~12个月,术前VAS评分(7.06±2.2)分,术后3d(2.65±0.88)分,术后1个月(1.45±0.69)分,术后6个月(1.35±0.44)分。术前ODI(40.2±5.5)%,术后3d(21.2±11.5)%,术后1个月(15.1±6.4)%,术后6个月(10.1±6.4)%。术后3d与术前比较,VAS评分与O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个月与术后3d比较,VAS评分与O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与术后1个月比较,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恢复快、临床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有效缓解腰腿部疼痛症状,促进腰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单节段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单节段骨折患者52例,分别于术前和术后采用VAS评分测定患者的疼痛情况,并在患者的X线片上测定Cobb’s角及椎体前缘高度比,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6个月以上随访;内固定及植骨均顺利完成,未发生血管神经的医源性损伤,术后切口甲级愈合,未见感染、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术后VAS评分、Cobb’s角和伤椎高度比均明显改善(P〈0.05);优20例,良29例,可3例,优良率为94.2%。结论: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单节段骨折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腰椎弹性内固定系统联合纤维环缝合修复术治疗青年腰椎间盘突出并椎间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本院住院需手术治疗的35例青年腰椎间盘突出并椎间不稳症患者,采用腰椎弹性内固定系统联合纤维环缝合修复术手术治疗;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术后24个月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系统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同时对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后均获得随访,患者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术后24个月VAS评分及ODI指数均优于术前(P0.05)。手术时间(92.0±13.5)min、出血量(450±54)mL、住院时间(4.0±1.4)d.根据ODI改善率评价手术疗效:优23例(65.7%),良7例(20.0%),中4例(11.4%),差1例(2.9%),优良率85.7%,有效率97.1%.结论:腰椎弹性内固定系统联合纤维环缝合修复术治疗青年腰椎间盘突出并椎间不稳症具有良好的疗效,是一个可靠安全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经Quadrant通道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单枚椎间融合器(Cage)联合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治疗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揭阳市慈云医院对120例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患者分别应用Quadrant通道行微创TLIF单枚Cage联合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微创TLIF组62例)及开放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联合双侧椎弓根钉棒固定(开放PLIF组58例)治疗。结果:TLIF组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PLI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JOA评分、VAS评分改善均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Quadrant通道微创TLIF单枚Cage联合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是可行的、安全的、有效的,与传统的开放PLIF联合双侧椎弓根钉棒固定比较,具有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手术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入路全脊柱内镜下上关节突成形、侧隐窝上部分减压,治疗高龄退变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局麻下经皮脊柱内镜经椎间孔入路行出口、行走神经根减压治疗。采用VAS、ODI评分及改良MacNab对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本组21例患者随访6~24个月,平均随访10.5个月,平均手术时间为(56.5±8.6)min。术后患者下肢根性疼痛、根性损害表现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VAS评分术前为(7.36±1.28)分,术后3个月为(3.25±1.22)分,术后6个月为(1.25±0.33)分,术后12个月为(0.76±0.43)分。ODI评分术前为(49.8±6.5)%,术后3个月为(32.6±10.8)%,术后6个月为(20.1±5.5)%,术后12个月为(10.2±5.4)%。VAS与O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采用改良MacNab评价优良率达91.2%。结论:局麻下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神经根减压术疗效显著,无明显并发症,安全性高,疗效确定,为部分不能耐受开放手术的高龄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器(Interbody Fusion Cage)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有病例减压后采用双侧椎弓根钉内固定,同时行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单节段突出42例,分别为L4~5间隙和L5S1间隙;两节段突出8例,包括L3~4,L4~5间隙和L4~5,L5S1间隙)。术后随访18个月,根据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分法(JOA评分)评估治疗前后腰椎功能改善情况,计算临床好转率(RIS),观察植骨融合和椎间隙高度恢复情况。结果:患者JOA评分术前(10.05±3.67)分,术后3个月、6个月、18个月分别为(15.78±2.64)分、(19.86±2.77)分、(26.06±2.75)分。术后3个月JOA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RIS评估优良率为88%.术后半年,椎间隙高度由术前的(7.85±1.45)mm恢复到(11.78±1.96)mm(P0.01)。影像学检查融合率为90%.结论:后路腰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手术能使腰椎获得可靠的稳定性,对于治疗合并腰椎不稳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水针刀疗法对腰椎椎弓根钉术后钉尾滑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临床治疗的12例腰椎椎弓根内固定术后腰痛的患者,采用水针刀松解治疗.应用直观模拟标度尺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JOA(29分法)腰部功能评分进行评估.结果:12例经1个月的随访,JOA评分由术前平均(13.57±2.61)分,提高到(17.56±3.42)分(P<0.01);VAS评分由术前平均(5.17±1.13)分,下降至(3.25±0.74)分(P<0.01).结论:水针刀治疗腰椎椎弓根钉术后钉尾滑囊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单侧椎弓根钉固定联合单枚Cage植骨融合术与双侧椎弓根钉固定联合单枚Cage融合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采用后路椎体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的71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根据固定方式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应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加单枚Cage椎体间融合术治疗,B组应用双侧椎弓根螺钉加单枚Cage椎体间融合术治疗。使用ODI评分、VSA视觉模拟评分对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随访情况进行评分,并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失血量、融合率、医疗费用、手术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ODI评分及VSA视觉模拟评分与术后3~6个月随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医疗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少于双侧组;融合率、手术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融合率分别为93%、97%。结论: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单枚Cage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与双侧椎弓根钉固定可获得相同的临床疗效,且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费用降低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但临床长期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通道下减压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效果。方法将符合行腰椎椎间融合术手术指征的72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微创组37例和开放组35例,微创组行通道下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腰椎融合术,开放组行后路切开直视下椎弓根螺钉腰椎融合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差异。结果手术时间:微创组(180.23±14.32)min,开放组(221.64±16.37)min;术中出血量:微创组(408.13±75.30)m L,开放组(914.29±62.43)m L;术后住院时间:微创组(7.33±2.34)天,开放组(13.32±4.85)天。2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ODI评分:微创组(11.23±3.25)分,开放组(15.85±6.83)分;JOA评分:微创组(25.65±5.78)分,开放组(22.39±8.57)分;VAS评分:微创组(2.33±0.41)分,开放组(3.12±0.71)分。2组各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通道下减压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系统行腰椎椎间融合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附加伤椎经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椎骨折。方法:2009年10月-2012年05月选择49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别予附加伤椎固定的6钉固定方法,将椎弓根钉置于伤椎上下正常椎体及伤椎未骨折部分,并行撑开复位固定。比较术前、术后的伤椎压缩百分比、后凸Cobb角、椎管狭窄率,观察术后腰痛和腰椎活动情况。结果:49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90-180min,平均120min。术中出血500-800ml,平均650ml。术后所有患者骨折均得到良好复位,术前的伤椎压缩百分比、后凸Cobb角和椎管狭窄率分别为(41.8±9.5)%、(21.3±5.2)°、(47.5±12.8)%,术后分别为(4.2±4.7)%、(3.3±3.7)°、(6.1±4.9)%,术前、术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随访9-24个月,平均18个月,4-6月伤椎基本骨性愈合,9-12个月复查X线片无明显矫正角度丢失,与术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5)。38例术前脊髓神经损伤患者中,29例术后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9例术后神经功能无变化。随访期内无腰背部顽固性疼痛、内固定失败、断钉等并发症。结论:附加伤椎经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椎骨折可重建骨折脊柱的即刻稳定性,近期随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壮骨强筋片联合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单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病例48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其中试验组行壮骨强筋片联合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仅行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的疗效差异,同时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伤椎前后缘高度百分比、JOA评分比术前提高,VAS疼痛评分低于术前(P0.05)。在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试验组的伤椎前后缘高度百分比、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椎间高度下降、双下肢麻木疼痛等并发症。结论:壮骨强筋片联合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能促进骨折愈合、改善脊柱功能和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椎体成形术配合补肾活血中药在治疗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重度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4例老年胸腰椎重度压缩性骨折患者,均采用椎体成形术配合补肾活血中药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14例患者均顺利进行手术并获得随访,术中未出现骨水泥渗漏,伤椎中,T12椎体5例,L1椎体5例,L2椎体3例,L3椎体1例。术前伤椎Cobb角(20.66±3.95)°,术后3d为(10.19±4.6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伤椎Cobb角为(11.11±4.75)°,与术后3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腰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7.29±0.61)分,术后3d VAS评分(3.93±0.6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率为46.1%。末次随访VAS评分为(1.36±0.50)分,与术后第3天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率为81.4%。术前ODI评分(84.53±2.82)%,术后3d ODI评分(45.94±4.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ODI评分为(19.52±1.97)%,与术后3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成形术配合补肾活血中药对治疗老年胸腰椎重度压缩骨折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