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台州医院肺炎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及对红霉素的耐药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31株,运用K-B纸片法及VITEK细菌鉴定仪检测其对抗菌药物的药敏谱;通过纸片法筛选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红霉素)的耐药表型,PCR扩增红霉素耐药基因:ermB、mefA,并送测序鉴定.结果 K-B法纸片药敏结果显示,肺炎链球菌临床分离株主要对红霉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和四环素耐药,耐药率分别为:100.0%、64.5%、32.2%;未发现有对青霉素、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耐药的菌株;31株肺炎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耐药表型均为组成型耐药;31株红霉素耐药菌株的基因均为ermB(+)/mefA(+),测序结果正确.结论 台州医院肺炎链球菌临床分离株对红霉素耐药率高,erm基因介导的靶修饰作用和mef基因介导的外排泵机制的共同作用,是主要的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本地区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分离的肺炎支原体(MP)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性和机制。方法收集273例CAP患者呼吸道样本进行MP分离培养,测定MP对3种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s),巢式PCR扩增MP临床菌株23SrRNA基因片段并测序,分析23SrRNA基因2063和/或2064 A→G点突变与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相关性。结果 273例样本,MP阳性45例,阳性率为16. 5%,不同性别MP感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18株MP对3种大环内酯类药物均敏感,目的基因均无突变发生,26株至少对一种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18株对3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均敏感和1株只对红霉素耐药(MIC=1μg/ml)的菌株均无突变发生。1株对3种大环内酯类药物均耐药的菌株存在A2064G突变,其余25株至少对2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株均发生A2063G突变。结论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严重,耐药机制是23S rRNA基因2063和/或2064 A→G点突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成人及青少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肺炎支原体(MP)感染状况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明确MP对大环内酯类的耐药机制。方法 2010年10月-2012年3月129例CAP患者取急性期咽拭子标本进行肺炎支原体分离培养,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临床分离株进行分子鉴定;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及四环素类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对大环内酯类耐药株进行23S rRNA基因测序,并与标准菌株MPFH(ATCC 15531)基因序列对比分析。结果 129例CAP患者咽拭子标本中共分离肺炎支原体20株,分离率15.50%;对四环素类及氟喹诺酮类敏感性较好,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均耐药,耐药机制均为23SrRNA基因2063位点由A突变为G。结论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形式严峻,23SrRNA基因位点突变是耐药性产生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广州市患儿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肺炎支原体的重点防控和临床治疗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2018年门诊和住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口痰或咽拭子进行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鉴定加药敏试验,并对MP培养阳性的10 065株肺炎支原体对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MP培养阳性的10 065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分为敏感组和耐药组,其中大环内酯类敏感组3 215例,耐药组6 850例,并分析两组患儿血常规及炎性指标。结果 共69 596例患儿,5年MP阳性率14.46%(10 065/69 596),阳性率无趋势变化(P=0.064)。5年MP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68.06%,耐药率无趋势变化(P=0.432),耐药组患儿发热时间及C-反应蛋白(CRP)分别为(9.40±1.08)d及(19.19±1.91)mg/L高于敏感组(P<0.05)。5年MP对14种抗菌药物耐药率结果:阿奇霉素9.79%,红霉素5.34%,依托红霉素1.59%,罗红霉素3.13%,克拉霉素2.99%,交沙霉素36.44%,乙酰螺旋霉素48.17%,克林霉素38.34%,环丙沙星17.11%,加替沙星8.94%,莫西沙星13.43%,左氧氟沙星5.73%,美满霉素51.80%,强力霉素65.88%。结论 广州地区近年来肺炎支原体耐药未显示增高趋势,阿奇霉素、红霉素、依托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都有较好的敏感性,可作为目前治疗儿童MP感染的一线药物。在临床上应重视儿童肺炎支原体耐药监测,选择合理有效的抗菌药物,是减少耐药菌株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吉林地区支原体肺炎患儿耐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状况及探讨可能存在的耐药机制。方法收集来本院就诊的1 272例0岁~15岁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咽拭子标本。进行支原体快速培养与药敏试验;抽取耐红霉素的支原体培养液100例提取DNA,进行16S rRNA基因PCR扩增;抽取16S rRNA基因PCR扩增阳性标本30例进行23S rRNA基因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回收目的片段测序,测序结果与Gen Bank已登录的肺炎支原体标准株(M129)23S rRNA基因进行比对。观察其有无耐药基因位点的突变。结果吉林地区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肺炎支原体快速鉴定培养阳性率为35.30%;肺炎支原体耐药率最高的是红霉素(61.1%);耐药肺炎支原体19株的分子机制均为23S rRNA结构域V区2063位点A-G的突变。结论首次证明吉林地区耐药肺炎支原体的分子机制为23S rRNA结构域V区2063位点AG的突变。  相似文献   

6.
小儿肺炎咽拭子肺炎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小儿肺炎咽拭子肺炎支原体培养和药物敏感特点,为临床抗菌药物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260例小儿肺炎患儿,采用咽拭子从咽喉部提取分泌物做肺炎支原体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260例小儿肺炎患儿培养出肺炎支原体阳性标本354例,阳性率为28.1%;肺炎支原体对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高度敏感,对左氧氟沙星、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交沙霉素中度敏感;而对红霉素、环丙沙星、甲砜霉素和四环素等高度耐药。结论肺炎支原体已是小儿肺炎的重要病原体,但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有较明显的耐药性,咽拭子肺炎支原体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对临床抗菌药物的选择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中外排泵基因表达及其对环丙沙星耐药性的影响,明确外排泵在肺炎克雷伯菌对环丙沙星耐药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医院2014年9月-2015年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36株,采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K-B纸片扩散法对抗菌药物进行敏感性测定;用PCR方法检测菌株中的外排泵基因;用微量稀释法检测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泵抑制剂羰基氰氯苯腙(CCCP)存在情况下,肺炎克雷伯菌对环丙沙星MIC值的变化。结果 36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有16株对环丙沙星耐药,耐药率为44.44%;采用PCR技术对16株耐药菌的外排泵acrAB基因进行检测,其中只有9株耐药菌株的检测结果为阳性,acrAB基因的检出率为56.25%;加入CCCP后,acrAB基因阳性株中,有5株(55.56%)MIC值下降4~16倍,2株(22.22%)MIC值下降两倍,还有2株(22.22%)MIC值未下降。结论 acrAB外排系统是肺炎克雷伯菌耐环丙沙星的一个重要机制,泵抑制剂CCCP可有效抑制acrAB基因的外排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外排泵蛋白在耐药方面的作用和外排泵基因表达情况。方法分离自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加入外排泵抑制剂后MIC值降低至原值的1/4或以上判定为外排泵表型阳性株,外排泵表型阳性鲍曼不动杆菌34株采用PCR扩增法对其进行外排泵蛋白基因ade B的检测,并将ade B基因测序序列与Gen Bank中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 34株外排泵表型阳性的鲍曼不动杆菌检测到ade B基因的有33株,检出阳性率为97.06%。对33株鲍曼不动杆菌的外排泵基因ade B进行测序,经比对,所测序列与Gen Bank中序列同源性为100%。结论 Ade ABC外排泵机制在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方面的作用尤其重要,含有ade B基底泵的重组衍生体相对于不含有的菌株抗菌素的敏感性降低,所以主动外排基因ade B是鲍曼不动杆菌发生多重耐药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治疗门诊小儿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耐药性,以期为MP感染的临床诊疗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6月于本院门诊治疗的小儿哮喘合并MP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应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及MP感染次数较多的患儿纳入对照组,半年内无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应用及MP感染的患儿纳入试验组,予以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治疗前行MP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耐药性差异。结果共收集患儿792例,MP阳性患儿431例,感染率为54.4%; MP培养结果呈阳性105例(24.4%)。其中,试验组为56例MP呈阳性,药敏试验结果对阿奇霉素敏感25例,敏感率为44.6%,耐药31例,耐药率为55.4%;对照组为49例,敏感12例,敏感率为22.5%,耐药率37例,耐药率75.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1,P0.05)。对照组中不规律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次数差异导致耐药率的差异,说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次数与耐药率存在相关性。试验组和对照组肺外并发症、住院时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儿童MP感染率较高,MP对罗红霉素耐药率最高,其次为红霉素,对阿奇霉素耐药率较低,所以对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建议选择阿奇霉素,且不规律用药次数与耐药率呈正相关,耐大环内酯类肺炎支原体感染具有肺外并发症多、并发症重、住院时间长等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0.
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抗菌制剂外排泵基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MDRKPN)抗菌制剂外排泵基因的存在状况。方法收集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2008年11月-2009年10月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的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20株,采用PCR法检测mdfAt、ehA、oqxA、qacE△1等4种抗菌制剂外排泵基因。结果 20株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mdfA、tehA、oqxA和qacE△1基因检出阳性率分别为85.0%、15.0%、10.0%和95.0%。结论 MDRKPN抗菌制剂外排泵基因携带率较高,肺炎克雷伯菌多药耐药的表型可能与携带抗菌制剂外排泵基因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羰基氰氯苯腙(CCCP)对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水平影响,以探讨主动外排作用在鲍曼不动杆菌耐药中所起的作用。方法: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等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观察在CCCP存在条件下MIC值的变化;用PCR法扩增外排泵编码基因adeB。结果:79.2%(19/24)的菌株外排泵表型试验阳性,其中有63.2%(12/19)同时对2种以上的药物有明显的外排作用,这19株主动外排表型阳性菌株adeB基因检测均阳性。结论:外排泵抑制剂在体外能降低多种抗菌药物对鲍曼不动杆菌的MIC,外排泵抑制剂的应用及外排泵编码基因的检测为临床提供一种敏感的检测鲍曼不动杆菌主动外排系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肺炎支原体耐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了解肺炎支原体(MP)耐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情况及主要的耐药机制.方法 从32例因MP引起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取咽拭子,采用改良Hayflick培养基分离培养;运用药物敏感试验筛选耐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株;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结合序列测定分析耐药分子机制.结果 32份标本培养成功19份;药敏结果显示19株MP临床分离株中有15株耐药,占78.9%,而且一旦对其中1种药物耐药,对其他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也均呈耐药性;敏感株和标准株FH的测序结果完全相同,15株耐药株23S rRNAV区均出现了A2063G的点突变,其中有2株为敏感株和耐药株共生.结论 MP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现状严重,其主要的耐药机制为23S rRNAV区产生点突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2015-2016年北京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MP)耐药情况及耐药机制分析。方法 采集2015-2016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儿科收治的,具有发热、咳嗽或咽痛等呼吸道感染症状之一的,门诊和住院的89例患儿的呼吸道咽拭子标本,进行MP 培养与药敏试验,采用巢式PCR扩增法鉴定MP 耐药位点。结果 53例MP阳性,感染率为59%,18株为敏感株,耐药率66%,32株存在23S rRNA 结构域Ⅴ区A2063G 点突变。3株2063、2064位点均有突变。结论 北京地区肺炎支原体感染率高,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率上升趋势,耐药机制主要为23S rRNA 结构域Ⅴ区点突变。  相似文献   

14.
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调查烟台地区肺炎链球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研究烟台地区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方法 收集社区和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NCCLs)的推荐,用K-B法、Etest法检测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等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表型;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耐药基因ermB和mefE基因.结果 42株肺炎链球菌中25株对青霉素低度耐药(65.0%),无对青霉素高度耐药株;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和克林霉索表现出极高的耐药率,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为98.0 %和93.0%;42株肺炎链球菌中40株检测到ermB基因、1株检测剑mefE基因,其中9株菌同时检测到ermB和mefE基因.结论 烟台地区对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检出率高;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近乎全部耐药,ermB基因介导的靶位改变是烟台地区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主要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20株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MDR-KPN)的灭菌剂、消毒剂、抗菌药物等抗菌制剂外排泵基因存在情况。方法运用PCR法对20株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mdfA、tehA、smr、qacE△1等抗菌制剂外排泵基因进行检测。结果检出mdfAt、ehA、smr、qacE△1等4种外排泵基因,阳性率分别为:85.0%、5.0%、20.0%、75.0%;mdfA、qacE△1阳性率高,多数菌株能同时检出多种外排泵基因;在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mdfA、tehA、smr基因为国内首次报道。结论多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易检出多种外排泵基因,与医院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相关的可移动遗传元件主要有mdfA、qacE△1,耐药菌外排泵携带率高,开发抑制剂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介导肺炎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耐大环内酯类药物的相关基因。方法:选自儿童感染的32株耐红霉素肺炎链球菌,以PCR检测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ermB、mefA、mefE。结果:32株肺炎链球菌耐药基因ermB占93.7%,mefE占6.3%,未检出mefA。结论:ermB编码23SrRNA甲基化酶致靶位改变是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已不是治疗肺炎链球菌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亚抑制浓度鱼腥草水提物和红霉素、阿奇霉素、交沙霉素对肺炎支原体(MP)大环内酯类药物敏感株的耐药诱导作用,探讨鱼腥草用于治疗MP感染的可能优势。方法:10株对3种大环内酯类药物均敏感的MP临床菌株体外用不同浓度梯度的鱼腥草水提物和大环内酯类药物逐级诱导传代。用微量稀释法测定药物对传代后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PC...  相似文献   

18.
肺炎链球菌红霉素相关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了解肺炎链球菌(SPN)临床分离株红霉素耐药基因的流行状况及和耐药表型的关系。方法对2004年12月-2005年10月,住院患儿分离到的43株肺炎链球菌进行红霉素药敏试验,并用PCR法检测与红霉素耐药相关的红霉素核糖体甲基化酶基因(ermB)、主动外排转运基因(mefA)。结果43株肺炎链球菌红霉素药敏试验40株耐药(93.0%)、3株敏感;红霉素ermB基因总检出率为76.7%,mefA基因总检出率为23.3%,3株红霉素敏感肺炎链球菌均未检出ermB基因和mefA基因;40株耐红霉素肺炎链球菌ermB基因和mefA基因的PCR检出率分别为82.5%和25.0%;共有35株肺炎链球菌检出ermB基因或(和)mefA基因,其中单独携带ermB基因的耐药表型为25株,单独携带mefA基因的耐药表型2株,同时携带ermB基因和mefA基因的耐药表型8株。结论ermB基因和mefA基因同时表达或单独表达均可导致红霉素耐药,ermB基因表达是儿童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的主要原因,mefA基因表达是造成对红霉素耐药的次要原因,红霉素已不是治疗肺炎链球菌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9.
张兴  曹雪 《家庭医学》2024,(2):24-25
<正>红霉素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葡萄球菌属、各组链球菌、革兰阳性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等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用于治疗敏感细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金葡菌性皮肤感染、沙眼衣原体引起的结膜炎、空肠弯曲菌性肠炎等。对感染军团菌、肺炎支原体、空肠弯曲肠菌等,红霉素为首选用药。为安全有效使用红霉素,应了解使用红霉素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新生儿肺炎链球菌(SPN)临床分离株对红霉素耐药状况和红霉素耐药基因. 方法对2003年12月~2004年5月从常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病房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分离到的20株SPN,用K-B法进行了红霉素药物敏感试验,用PCR检测了与红霉素耐药相关的红霉素核糖体甲基化酶基因(erm)、主动外排转运基因(mefA). 结果 20株SPN红霉素药敏试验17株耐药(85%),3株敏感;erm基因PCR检出20株阳性(100%)、mefA 基因PCR检出17株阳性(85.0%). 结论本地区SPN中因存在红霉素核糖体甲基化酶基因,红霉素主动外排转运体而致红霉素耐药;本研究20株肺炎链球菌erm 或(和)mefA基因阳性率高达100%,红霉素药敏试验与耐药基因检测均提示红霉素已不是治疗新生儿SPN感染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