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新发现HIV-1抗体阳性者WB带型、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的分析,了解其免疫状况及疾病进展情况。方法运用免疫印迹试验、流式细胞仪检测HIV-1阳性者静脉血中的抗体、CD4+T淋巴细胞。结果 162例HIV-1抗体阳性者WB带型以全条带和次全带为主,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μL的占49。38%。HIV-1抗体全条带与p55条带出现率在不同免疫状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V-1抗体阳性者的WB带型、CD4+T淋巴细胞计数可帮助判断机体免疫状态、确定疾病分期、监测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HIV-1抗体阳性的男男性行为(MSM)人群WB带型及首次CD4+T淋巴细胞水平,探索条带特征,评估MSM人群确证时的疾病进展与免疫状况,为特定人群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印迹法对HIV抗体筛查阳性者进行抗体确证实验,对确证为HIV-1阳性的219例MSM感染者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CD4+T淋...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盐城市新发现HIV-1抗体阳性者WB带型与首次淋巴细胞计数结果的分析,总结WB带型与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探讨机体免疫状态及疾病进展。方法 对2020年盐城市262例新确证HIV-1抗体阳性者,开展首次CD+4T(CD4)、CD+8T(CD8)淋巴细胞计数检测。结果 WB带型缺失的条带主要为p55与p17,随着感染进程的发展与年龄的增加,CD4计数及CD4/CD8比值的均值逐渐降低,不同免疫状况组(F值分别为441.40、12.03、48.72,P值均<0.05)与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38、3.23,P值均<0.05),不同性别(F值分别为1.69、3.62、0.17,P值均>0.05)与传播途径(F值分别为0.05、0.57、2.48,P值均>0.05)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免疫状况HIV-1抗体全条带出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66,P<0.05);不同淋巴细胞计数组条带p55(χ2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CD4+T淋巴细胞(CD4)计数和WB带型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2022年江苏省某VCT门诊新发现的HIV感染者309例,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CD4检测,全自动免疫印迹仪测定WB。结果 江苏省309例新发现HIV感染者以大专及以上学历、年龄<40岁未婚男男性行为人群为主,且存在晚发现情况。CD4计数<200个/μL 41例(占13.5%),200~<350个/μL 91例(占30.0%),350~<500个/μL 97例(占32.0%),≥500个/μL 80例(占26.4%)。WB带型检测结果显示,全带型、缺失p55、缺失p55+p39、缺失p55+p39+p17的带型是4个主要带型,分别占22.3%、22.0%、19.7%、11.0%,全带型检出率随着CD4计数的增加而提高(χ趋势2=11.59,P<0.05)。不同CD4计数水平感染者的各抗体条带检出率,仅p55的检出率在不同水平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7,P<...  相似文献   

5.
李燕  梁彩云  高凯  顾菁  徐慧芳 《中国公共卫生》2005,21(11):1293-1294
目的通过对本实验室以蛋白印迹(WB)法确认的HIV-1抗体阳性者抗体WB条带的分析,了解不同人群抗体WB带型分布的差异。方法WB法确认HIV-1抗体阳性。结果抗pol基因编码蛋白的抗体WB带型分布以及P31抗体的阳性率在不同传播途径的HIV-1抗体阳性者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age,A)≤40岁的HIV-1抗体阳性者P66和P24抗体阳性率分别明显高于相应A〉40岁以上者,(P〈0.05);抗pol基因编码蛋白的抗体WB带型分布以及P66抗体阳性率在不同地域的HIV-1抗体阳性者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IV-1抗体WB带型分布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人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不同传播方式、不同地域的人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IV-1 pol、gag基因编码的某些蛋白的抗体产生在不同传播方式、不同年龄及不同地域的人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分析2011-2014年常州地区HIV-1抗体阳性者的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带型。方法 应用WB试验对2011-2014年常州地区HIV-1抗体阳性待确证标本进行确证检测,并对其WB带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144份HIV-1抗体待确证标本中,36份确证为阴性,71份为不确定,1037份为阳性,阳性率为90.7%。在HIV-1抗体阳性标本WB带型中,gp160阳性率最高,为96.5%;p24和gp120次之,阳性率均在90.0%以上;gp41、p66、p51和p31阳性率较低,均低于90.0%;p17、p55和p39阳性率分别为66.4%、45.7%和41.9%;WB带型阳性率男女性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39岁组的p39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组(χ2=10.861,P<0.05),<20岁组的p17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组(χ2=7.906,P<0.05)。结论 p39和p17带型阳性率在4个年龄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gp160、gp120、gp41和p24是HIV-1抗体确证阳性的重要条带,且本地区检测的HIV-1抗体阳性者多在AIDS期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HIV(1+2型)抗体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WB) HIV-2指示带出现的原因,了解本市HIV-2的感染状况。方法用可区分HIV-1HIV-2感染的recomLine HIV-1HIV-2 IgG确证试剂(条带免疫法,SIA),对WB法确证后出现HIV-2指示带的37份样品进行鉴别诊断,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7份样品用WB法全部判HIV-1抗体阳性且提示HIV-2阳性,用SIA法分型均为HIV-1型,37人均未出入过HIV-2流行地区,也无HIV-2接触史。结论 37份出现HIV-2指示带的样品均为非特异性的交叉反应,泉州市目前未出现HIV-2感染病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男男性行为(MSM)人群HIV-1抗体阳性标本免疫印迹带型分析,了解带型分布特征,探究内在规律。方法收集2015-2018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MSM人群中558例经确证为HIV-1抗体阳性感染者的基本信息和检测条带,分析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者带型差异。结果558例HIV-1抗体阳性者的WB条带中,10条全条带出现114例,占20.43%,7~9条带392例,占70.25%,3~6条带52例,占9.32%。条带gp160、gp120、p24出现率均为100.00%,gp41出现率为98.21%,最低为条带p55,出现率为30.65%。仅条带p66在不同婚姻状况者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9,P<0.01),其他各条带在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者间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42~8.06,P值均>0.05)。结论VCT门诊MSM人群HIV-1抗体阳性者中大多数发现在未进入AIDS期,条带分布规律需结合流行病学特征进一步追踪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免疫印迹试验(WB)确证不确定结果的血清学特点及临床意义,探讨导致电化学发光法筛查假阳性且免疫印迹试验(WB)确证不确定的临床原因。方法 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3年HIV抗体WB确证结果为不确定的107例患者的带型及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有WB随访结果的患者47例以WB随访结果进行判断,无WB随访结果的患者60例,结合核酸(HIV-1 RNA)或HIV-1 P24抗原定量测定结果进行综合判断。结果 107例WB确证不确定患者共有16种带型,p24比例最高,占51.4%,其次是gp160+p24,占15.89%。env类、pol类、gag类分别占28.97%、6.54%、64.49%。在env类中,阳性患者的出现率最高,为67.74%,pol类和gag类分别为14.29%、2.90%。16例HIV抗体ELISA法和电化学发光法同时筛查阳性的患者,其最终结果为阳性的发生率为93.75%。83例最终确证结果为阴性的患者中,肿瘤患者的构成比最高,占27.71%。结论 在HIV抗体WB确证不确定的结果当中,env类提示HIV感染的作用最大;gag类大部分为非特异性反应。ELISA法和电化学发光法同时阳性时提示HIV阳性的可能性较大。疾病因素与HIV抗体WB不确定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江西口岸出入境人员HIV-1艾滋病感染者免疫印迹试验(WB)带型的分布特征。方法对2003—2013年3月江西口岸出入境人员HIV-1抗体确证阳性的WB带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3例江西口岸出入境人员HIV-1阳性标本免疫印迹带型中gp160、gp120、p66、p51、gp41、p31、p24阳性率为100%,p55阳性率为78.3%,p17阳性率为95.6%;中国籍和非洲籍人员比较,非洲籍人员的p55阳性率高于中国籍人员;不同性别比较,p55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女性高于男性;不同年龄组间比较,p55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江西口岸出入境人员HIV—1抗体阳性者gp160、gp120、p66、p51、gp41、p31、p24阳性率高,具备确证HIV-1的特异性条带,对于不同国家的出入境人员还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2009—2011年恩施州186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确证阳性样本进行免疫印迹(WB)条带分析,增强对WB试验结果的分析判断能力。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09—2011年恩施州辖区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进行复核检测和使用WB试验进行确证检测。结果 269例初筛阳性者中ELISA复核HIV抗体阳性210份,阳性率为78.07%;复核HIV抗体阴性59份,阴性率为21.93%。WB试验阳性186份,占88.57%;15份为不确定,占7.14%;9份为阴性,占4.29%。WB带型分布:其中7条带以上共计181例,占97.31%;6条带的3例,占1.61%;5条带的1例;占0.54%。性别、不同年龄组间与各WB带型分布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艾滋病HIV抗体初筛与确证实验中,复检试剂种类的选择对确证阳性率影响较大,WB带型的阳性判定应严格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并结合试剂说明书,参考实际情况,谨慎判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本实验室以免疫印迹法确证的HIV-1抗体阳性者WB带型进行分析,总结其内在规律,加深对实验现象的认识。方法:对本实验室自2006-2009年确证阳性者的WB带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WB带型以全带和次全带为主;gp160和gp120带出现率达100%,p24带出现率达99.91%(1154/1155),而p55带(52.90%,611/1155)和p17带(84.68%,978/1155)出现率较低,其余条带出现率均大于95%;抗pol基因编码的p66、p51和p31三种蛋白抗体检出率均非常高(大于95%),且三者一般会被同时检测到。结论:WB带型及各病毒蛋白抗体出现的内在规律与基因编码蛋白的中心法则和蛋白本身特性密切相关,掌握其规律有助于加强实验室质控,提示早期感染、追踪传染源和传播途经以及临床鉴别诊断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舟山海岛HIV抗体免疫印迹试验(WB)确证不确定结果的血清学特点和临床意义,探讨导致WB确证不确定的原因。方法 40例HIV抗体不确定的样本进行随访复检,对WB条带不进展的病例,结合HIV-1核酸检测;最后判定为HIV未感染的病例,查找临床资料,并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抗原、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梅毒螺旋体(TP)抗体、人类嗜T细胞病毒(HTLV)Ⅰ型和Ⅱ型的感染状况及抗核抗体(ANA)、甲胎蛋白(AFP)在血液中的含量。结果 40例HIV抗体不确定病例中,有9例条带进展为HIV-1型抗体阳性;1例未随访即死亡;2例条带不进展,但HIV-1核酸阳性;另2例条带为gp160、gp120、p24,经过多次随访后,最后报告为"无HIV感染";28例无HIV感染的患者,有5例HBV Ag阳性、2例现症梅毒、1例梅毒既往感染、3例ANA阳性、5例AFP定量高于正常值。结论对HIV抗体不确定的结果,需要结合HIV核酸检测;WB条带为gp160、gp120、p24的,需谨慎报告HIV-1型抗体阳性;临床上其他疾病因素与WB不确定的发生相关,但是更多的是不明原因的免疫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长沙市2016年新发现HIV抗体阳性者的首次CD4+T淋巴细胞水平,指导临床开展早期抗病毒治疗。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2016年长沙市新发现的497例HIV抗体阳性者进行首次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 497例HIV抗体阳性者中,男性占88.3%,女性占11.7%,年龄为17岁~85岁,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值为(363.8±185.9)个/μl,其中≤200个/μl的占18.1%,201个/μl~350个/μl的占30.4%。不同性别HIV抗体阳性者的CD4+T淋巴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和传播途径对CD4+T淋巴细胞水平有影响。结论长沙市新发现HIV抗体阳性者的首次CD4+T淋巴细胞水平较低,18.1%的病例已进入艾滋病期,接近50%的人需要立即进行抗病毒治疗,应进一步扩大监测范围,加强早干预、早发现、早治疗工作,提高感染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青海省2013-2015年新发现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抗体阳性者的CD4~+T淋巴细胞免疫水平,为全省HIV/AIDS(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s,AIDS)病例的抗病毒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检测对象的抗凝全血样本进行CD4~+T和CD8~+T淋巴细胞绝对值检测,并计算CD4~+/CD8~+比值。使用Excel 2007和SPSS 20.0统计软件整理和分析试验结果。结果 641例新发现艾滋病抗体阳性者中,男性占85.5%,女性占14.5%,18~45岁的青壮年为占79.6%;检测对象的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值为(362.3±200.5)个/μl,其中≤350个/μl的占52.3%。CD4~+/CD8~+比值平均为(0.38±0.28),CD4~+/CD8~+比值0.5的占77.8%;30岁及以下年龄段对象的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值最高,达(409.3±211.7)个/μl,不同年龄段检测对象的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值及其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8、χ~2=38.5,P0.01);结论青海省2013-2015年新发现的HIV抗体阳性者的机体免疫水平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有相当比例的人需要及时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亟需加强艾滋病防治宣传,扩大监测检测覆盖面,以最大限度地及早发现和治疗HIV/AIDS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645例HIV抗体筛查阳性标本确证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给HIV抗体检测工作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WB)对645例HIV抗体筛查阳性检测样品进行确证检测,对确证结果不确定者进行随访复查。结果 645例筛查阳性者中,确证HIV-1抗体阳性550例,阳性率为85.3%;阴性56例,阴性率为8.7%;不确定结果 39例,占筛查阳性的6%。反应条带gp160和gp120的出现率最高,分别为100%、99.5%;p17和p55出现率较低,为63.5%和40.5%。不确定者中,p24出现单一带型最多占56.4%,7例转为确定者带型分别为gp160/p24、gp160/p24/p66、gp160/p66。结论确定为HIV-1抗体阳性者带型,各带型出现的几率有所差别,HIV抗体不确定者,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应谨慎处理,加强随访检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2018—2022年厦门市某三甲医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筛查试验阳性患者的确认试验结果和相关资料,为临床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2022年医院就诊人群的HIV抗体筛查试验结果及经过厦门市疾病控制中心(CDC)免疫印迹法(WB)确认HIV抗体阳性患者的检验结果和临床资料。统计HIV筛查试验和确认试验结果,统计HIV抗体阳性样本的人群分布和科室分布、WB条带分布及HIV-1抗体条带模式。结果 1 323例需送确认试验患者中882例送检,确认HIV抗体阴性339例,阳性466例(465例经WB检测阳性,1例经核酸RNA检测阳性),不确定结果77例中随访确认5例阳性;未送检的441例患者中,既往已确认HIV抗体阳性82例。最终可追踪到的HIV抗体阳性患者共553例,阳性率41.80%。首次确认试验阳性的466例患者中,男女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年龄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94例患者的首诊科室为内科相关科室,72例为外科相关科室。465例经WB检测阳性样本共检出9条HIV-1抗体条带,1条HI...  相似文献   

18.
用NOVAPATHTMHIV-1 IMMUNOBLOT试剂盒(美国伯乐公司产品)对163分HIV-1抗体初筛阳性标本做确认试验,WB确认试验结果:阳性131份,占80.37%;可疑4份,占2.45%;阴性28份,占17.18%,可见HIV~1抗体初筛阳性标本仍有不少是假阳性.135份WB确认试验阳性标本中(包括4份可疑阳性标本),大多数标本呈现的带型与阳性对照带型相同,但亦有缺env或pol带,美国Bio-Red试剂盒完整的WB带型共有10条,我们所确认的135份阳性标本中,多数呈现8-10条带,占91.11%,5-7条带的较少,只占5.93%,在4份可疑阳性标中,呈现的带型明显减少.其中有1份只出现两条带型.同时,我们对WB确认试验出现的带型情况及诊断标准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97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抗体不确定样本的首次检测和随访结果,探讨HIV抗体不确定样本的转归规律。方法 选取2016-2020年平顶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证实验室检测的97例HIV抗体不确定病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一般信息、发现途径、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带型,将不确定样本按照WB条带数量和S/CO值大小各分三组,分析六组间的首次病毒载量(viral load,VL)和WB实验随访结果。结果 97例样本中,带型最多的是一条带,以p24单条带数量最多(25例,37.88%),其次是两条带,其中以gp160+P24为最常见(15例,22.73%)。按照不确定样本的WB带型所分的三组间随访结果阳转率有统计学意义(χ2=11.789,P<0.05),三条带及以上组阳转率最高;按照S/CO值划分的三组间随访结果阳转率有统计学意义(χ2=12.684,P<0.05),S/CO≥6.0组阳转率最高;各组的VL检测结果与最终的WB实验阳转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HIV抗体不确定样本在首次检测和随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HIV抗体筛查阳性样本确证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探析广东省某HIV确证实验室检测的500例HIV抗体筛查阳性样品,应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WB)进行确证检测,对确证试验的带型进行分析。结果本组500例HIV抗体筛查阳性标本中,确证HIV抗体阳性468例,符合率为93.6%;阴性11例,占2.2%;不确定结果 21例,占4.2%。468例HIV抗体阳性样品的带型分析,反应条带gp160出现率为97.86%(458/468);gp120的出现率为98.72%(462/468);p17出现率为80.34%(376/468);p55出现率为56.41%(264/468)。21例HIV抗体不确定样品中,共发现9种带型,其中以p24出现率最高,为71.43%(15/21);全部患者均随访成功,转阳样品8例,占38.10%(8/21);带型主要为p24、p66、gp160组合模式;转阴样品2例,占9.52%(2/21);带型无进展样品11例,占52.38%(11/21)。结论确定为HIV-1抗体阳性者经WB确证,阳性结果负荷率较高,但阳性者反应条带各带型的出现率不同。HIV抗体不确定者,具有一定的假阳性,必须谨慎处理,重视随访监测,提高对确证结果判读有助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