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高度近视是一种全球范围内不可逆性视力损害疾病, 发病率高, 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MTM)是高度近视的主要并发症之一, 同时也是导致患者视力严重损害甚至失明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 基于光相干断层扫描的影像学特征提出的新分级方法, 可有效评估患者病情变化, 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除此之外, 内界膜剥除方式的改良、黄斑扣带材料的革新等在传统内外路手术的基础上为MTM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治疗方式如激光后玻璃体牵引松解、酶促玻璃体溶解、后巩膜交联等也开始受到关注, 通过联合人工智能技术、3D打印技术以及玻璃体切除设备的改良, 未来有望为MTM患者寻求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研究发现, 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的眼部形态改变与开角型青光眼的关系密切, 这些形态改变不仅是近视患者易患青光眼的危险因素, 同时也对此类患者病程进展有着一定影响。开角型青光眼是进行性、不可逆性的致盲性眼病, 因此近视患者早期发现、确诊、病情进展时及时干预显得十分重要。现笔者回顾近年文献, 在形态学变化上就近视与开角型青光眼的相关性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定量分析白内障摘出联合小梁切除术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ACG)黄斑区视网膜微循环状态和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7月行白内障摘出联合小梁切除术的AACG患者30例(30只眼)。随访1个月, 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分析黄斑区视网膜血管密度、黄斑中心区厚度、黄斑区节细胞层复合体平均厚度、黄斑区节细胞层复合体最小厚度及黄斑体积的变化。结果术前和术后1 d, 1周及1个月:黄斑区上方视网膜血管密度依次为(64.08±6.27)%、(52.81±7.02)%、(58.09±6.64)%及(63.93±5.73)%, 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6.77, P<0.001)。黄斑区下方、鼻侧及颞侧视网膜血管密度术前与术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黄斑中心区厚度依次为(246.68±19.32)μm、(205.42±7.80)μm、(219.08±19.72)μm及(244.14±19.31)μm,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41, P<0.001)。黄斑区节细胞层复合体平均厚...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病理性近视(PM)黄斑和视盘区血流密度(VD)变化及其与眼轴长度(AL)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9年6~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眼科就诊的近视患者171例171只眼纳入研究。其中, 男性72例, 女性99例;年龄(35.0±10.8)岁。将患者分为PM组、高度近视(HM)组、非HM组, 分别为51例51只眼、70例70只眼、50例50只眼。采用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对患眼黄斑和视盘区6 mm×6 mm范围进行扫描。根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研究分区将黄斑、视盘区中心6 mm范围内视网膜划分为以黄斑、视盘中心为中心的2个同心圆, 分别是直径为1 mm的中心区, 1~3 mm的旁中心区;旁中心区分别有2条放射线将其分为上方、下方、鼻侧、颞侧4个区。测量患眼黄斑和视盘的中心区、上方、下方、鼻侧、颞侧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层(SCP)、深层毛细血管层(DCP)、外层视网膜、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的VD。对比观察PM组、HM组、非HM组患眼VD情况。三组患眼之间VD比较采用方差分析;VD与AL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PM组患眼黄斑旁中心区SCP、外层视网膜和脉络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评价不同分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POAG)视网膜血流密度的变化。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23年1月至7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POAG者94例(122眼), 根据视野平均缺损(MD)将患者分为早期组(MD≥-6 dB)30例(44眼)、中期组(-12 dB≤MD<-6 dB)35例(40眼)和晚期组(MD<-12 dB)29例(38眼)。另选取健康志愿者31名(36眼)为对照组。采用OCTA检查比较各组视盘整体血流密度(VD)、视盘旁VD及黄斑浅层VD、黄斑深层VD。采用Pearson单因素相关性分析法检验视网膜血流与视野损害的相关性。绘制视盘整体VD、视盘周围VD及黄斑浅层VD、黄斑深层VD的受试工作者曲线(ROC), 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判断诊断效能。结果 POAG早期组、中期组及晚期组视盘区整体VD及周围VD、黄斑浅层VD及深层VD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 且从早期组至晚期组视盘区整体VD、周围VD、黄斑区浅层VD及深层VD均逐渐降低(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 视盘整...  相似文献   

6.
开角型青光眼是青光眼中最常见的类型, 其发现机制尚未完全明晰, 可能与小梁网及远端病变相关。本文综述能够引起小梁网结构和功能病变的动物模型, 以小梁网为界, 根据解剖结构将模型分为房水流出通道上游(前房注射外源物质)、中游(激光消融小梁网、紫外线照射小梁网、激素诱导小梁网、苯扎氯铵刺激小梁网、高渗溶液硬化小梁网)、下游(上巩膜静脉封闭法、角膜缘缝合、恒定暗照明)阻滞等模型的建立方法、特点及相关机制, 以期为开角型青光眼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动物模型的参考。(国际眼科纵览, 2023, 47:11-17)  相似文献   

7.
视盘旁高反射卵圆样团块状结构(PHOMS)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视盘相干光层析成像术(OCT)征象, 可见于多种视神经疾病。目前, 对于PHOMS的OCT结构特点、病理表现已有初步认识, 本文总结近期国内外相关文献, 重点关注PHOMS与各种视神经病变的关系及最新进展, 期望加深认识, 有助于更广泛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近视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 高度近视所产生的并发症是导致低视力和盲的主要原因之一。作为临床和公共卫生领域中严重威胁眼健康的慢性疾病, 高度近视的防控应积极采取三级预防策略, 同时积极采用最新的眼底影像学技术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法加强"近视→高度近视→病理性近视"发生机制和演变规律的探究, 建立科学的近视预测模型, 精准开展高度近视眼健康监测和管理, 早期发现和治疗高度近视并发症, 降低低视力和盲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小梁网细胞结构和功能发生异常, 房水外排阻力增大从而形成病理性高眼压。小梁网细胞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介导的Rho-GTPase途径作用下, 细胞骨架改变, 形成交联肌动蛋白网络, 在TGF-β介导经典Smad核传导通路以及非经典Smad途径作用下, 细胞外基质堆积, 形成交联化。通过细胞-基质相互作用, 造成小梁网硬度增大, 顺应性减弱。线粒体和溶酶体长期受到外源性和内源性诱导的活性氧自由基(ROS)攻击, 细胞老化加剧, 水解组织蛋白酶释放, 自噬通量下降, 细胞凋亡激活。本综述探讨小梁网细胞、微环境及其相互影响机制, 为进一步探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发病机制提供参考。(国际眼科纵览, 2022, 46:150-156)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是一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 严重威胁和损害视神经及其视觉通路。因POAG发病原因及影响因素的多样化, 探讨其发病机制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但目前尚缺乏对POAG病因、疗效及预后进行精准判定和可量化的生物学标志物。近些年, 代谢组学作为一门新兴的检测方法, 在眼科主要用于疾病的预测、诊断和预后评估过程, 为临床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特征性代谢物。POAG是代谢组学技术应用较早的眼科疾病之一, 研究者们利用非靶向、靶向和广泛靶向等代谢组学方法, 依靠核磁共振谱和质谱技术平台, 筛选出众多具有高度选择性、灵敏性、特异性的生物代谢物产物和生物标志物, 并建立起代谢组学在POAG应用研究中用于追踪生物体各水平发生变化的系统和技术平台, 为今后代谢组学在POAG临床研究中的进一步应用奠定基础。本文就代谢组学及其临床研究意义、基于动物模型的代谢组学研究进展和POAG患者临床代谢组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MTM)是高度近视眼黄斑部视网膜劈裂(MRS)、黄斑裂孔(MH)及黄斑部视网膜脱离(MD)等多种病理改变的总称。近年来, 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根据外层MRS累及的部位和范围、MTM与后巩膜葡萄肿的关系以及是否发生MH、MD等提出的新的MTM分级方法, 加深了对疾病的认识, 可有效评估病情及预后。MTM的发病机制可能与玻璃体视网膜粘连、内界膜牵拉及后巩膜葡萄肿产生的垂直及切线方向的牵引力有关。在MTM的自然病程中, 多数MRS的形态和视功能保持稳定, 劈裂的进展与劈裂的严重程度以及外层视网膜微结构的损害有关。处于进展期、视力明显受损的MTM可行手术治疗, 玻璃体切割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对于发生MH和/或MD的MTM可选择黄斑扣带术或联合手术, 对于合并长眼轴、后巩膜葡萄肿及玻璃体切割术效果不佳的MTM可选择后巩膜加固术, 以达到解除内外向牵引力、复位视网膜的目的, 手术效果也与多种因素有关。酶促玻璃体溶解、巩膜交联技术等也为治疗MTM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就MTM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进行归类总结, 以指导诊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并分析隐匿性近视儿童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前瞻性纵向对照研究。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初次就诊(初诊)且未经任何相应近视矫正治疗的儿童60例120只眼纳入研究。其中, 男性32例64只眼, 女性28例56只眼;年龄4~6岁。初诊时及初诊后3、6、9、12个月受检眼均行视力、医学验光、角膜地形图、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以及眼轴长度(AL)测量。受检儿童根据视力、等效球镜度(SE)、AL、角膜曲率(CC)情况分为隐匿性近视组、对照组, 各组均为30例60只眼。采用频域OCT的加强深部成像技术测量受检眼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根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研究的分区方法将黄斑中心6 mm范围内视网膜划分为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的3个同心圆, 分别是直径为1 mm的中心凹区、1~3 mm的内环区、3~6 mm的外环区, 在内外环分别由2条放射线将其分为上方、下方、鼻侧、颞侧, 共计9个区域。对比观察隐匿性近视组、对照组受检眼AL、CC、SE、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差异, 以及各相关因素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两组受检眼SE、AL、CC以及黄斑区不同区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儿童青少年近视眼患者视盘旁高反射卵圆样团块状结构(PHOMS)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连续收集2021年9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武汉市中心医院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且近视等效球镜度数(SE)≥0.50 D的6~16岁儿童青少年近视眼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屈光状态、眼轴长度检查, 采用裂隙灯显微镜联合检眼镜检查患者眼底, 并行眼底彩照以及视盘加强深度扫描模式的相干光层析成像术(EDI-OCT)检查, 测量参数包括视盘直径、视盘倾斜度、视盘平移度和PHOMS高度。根据是否存在PHOMS分为PHOMS组及无PHOMS组, 根据PHOMS高度分为大(>400 μm)、中(200~400 μm)和小(<200 μm)型PHOMS 3个亚组。观察PHOMS组和无PHOMS组以及各亚组的视盘特征, 并分析PHOMS的相关因素。主要采用 Mann-WhitneyU检验、Kruskal-Wallis 检验、χ2检验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和Kendall′s tau-b相关系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108例(108只眼)患者, 其中男性46例(46...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视网膜突起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D-OCT)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眼底病中心检查确诊的视网膜突起患者22例22只眼纳入研究。其中, 男性9例9只眼, 女性13例13只眼。均行超广角眼底成像、SD-OCT检查。采用配有55°广角镜头的SD-OCT仪观察病灶形态、颜色、大小、位置。结果 22只眼共计视网膜突起病灶26个, 均呈孤立、灰白色、类囊性、突起样表现。SD-OCT检查发现, 所有病灶均呈中强反射的局部突起, 高出周围视网膜平面。其中, 22个病灶(84.62%, 22/26)内存在多个或单个不规则弱反射囊腔;4个病灶(15.38%, 4/26)内未见明显弱反射囊腔。23个病灶(88.46%, 23/26)顶部存在玻璃体皮质浓缩条索状中强反射改变牵拉视网膜;8个病灶(30.77%, 8/26)存在局部视网膜裂孔;6个病灶(23.08%, 6/26)存在视网膜浅脱离。结论视网膜突起病灶在SD-OCT中均呈中强反射的局部突起, 高出周围视网膜平面;大部分病灶内存在多个或单个不规则弱反射囊腔, 病灶顶部存在玻...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 13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视物不清1月余, 右眼为著, 无眼球转动及眼眶疼痛, 无色觉改变, 无复视, 于2020年11月9日在西安市第一医院眼科就诊。既往身体健康。无家族疾病史, 无外伤史。患者1个月前就诊于当地医院, 诊断为"双眼视神经炎";并给予双眼球后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2.5 mg治疗, 1次/d, 连续3 d。患者自觉症状无明显好转, 遂就诊于我院神经眼科门诊。眼部检查:光相干断层扫描(OCT)视盘单线扫描模式检查, 右眼视盘边界欠清(图1A), 左眼无异常。为进一步诊治, 门诊以"右眼视盘水肿"收入院。入院查体:双眼裸眼视力减退(右眼、左眼视力分别为0.1、0.8), 右眼、左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分别为-5.00DS→1.0、-1.50DS/-0.50DC×70°→1.0;相对性瞳孔传入障碍(-)。右眼、左眼眼压分别为14、15 mm Hg (1 mm Hg=0.133 kPa )。双眼外眼及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左眼眼底、眼B型超声、视觉诱发电位检查均无异常。右眼视盘向鼻侧倾斜, 边界欠清, 鼻下方血管反向及视盘旁弧形斑;视盘呈现出"C"形光晕(图1...  相似文献   

16.
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是一种高分辨率、非接触的活体生物组织结构成像技术, 目前已广泛运用于眼科领域尤其是眼底疾病的检查。尽管OCT检查已在我国大部分基层医院普及, 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仅将其作为定性诊断工具, 缺乏对OCT图像的深度挖掘和解析。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 以规范的信息化管理为基础, 建立较全面的OCT数据库, 进一步对OCT图像进行原始图像处理、病变分析、人工智能开发等, 有助于提升临床医生对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认识水平, 同时也能辅助眼科医师作出更适合的临床决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合并近视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 with myopia,M-POAG)视盘形态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改变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对38例63只合并近视[(-6.92±3.79)D]、高眼压性[(32.00±9.36) mm Hg(1 mmHg=0.133 kPa)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作眼底彩色照相,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设备分析视盘形态及RNFL 缺损的变化,并与单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simple 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S-POAG)的相应临床检查资料进行比较。 结果 M-POAG视盘形态和RNFL萎缩除具有与S-POAG相同的一般表现外,尚有其特征性改变:视盘呈椭圆形(垂直或水平)、斜入及部分缺损形,色泽苍白;视杯形态各异,呈碟形(28.6%)、垂直形(25.4%)、倾斜形(23.8%)、锅形(9.5%)及局限与同心圆形等;盘沿面积及杯/盘横径比值显著低于S-POAG组(P<0.05,P<0.001)。视盘凹陷偏心 多向下方。RNFL局限性萎缩主要出现在下方视网膜;弥漫性RNFL萎缩与合并高度近视的中后期POAG视野缺损密切相关(P<0.005)。 结论 M-POAG的视盘形态特征以及RNFL改变特点有助于在合并高度近视的POAG中的临床诊断。(中华眼底病杂志,2000,16:81-84)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伴有中心视野缺损(CVFDs)与周边视野缺损(PVFDs)的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黄斑区血管密度变化。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 连续纳入2020年6—12月首次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确诊的早期POAG患者66例66眼, 根据视野缺损部位不同将患者分为CVFDs组25例25眼和PVFDs组41例41眼, 同期纳入性别、年龄和屈光度匹配的健康志愿者55人55眼作为健康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常规眼科检查, 采用Humphrey视野计进行24-2视野检查;采用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测黄斑区6 mm×6 mm范围内的血管密度和灌注密度, 根据ETDRS环将视网膜分为3个环9个区域, 测定中心、内环(上方、下方、颞侧和鼻侧)和外环(上方、下方、颞侧和鼻侧)血流参数。评估并比较CVFDs组与PVFDs组患者黄斑区微血管血流变化及其与视野缺损部位的关联。结果健康对照组、CVFDs组和PVFDs组受检眼黄斑区总体血管密度分别为18.20(17.50, 18.50)、17.10(16.30, 17.85)和17.20(16.25, 17.90)mm/mm2,...  相似文献   

19.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ormal-tension glaucoma, NTG)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视神经病变, 发病时眼压在正常范围内。NTG在开角型青光眼中的占比较高。在NTG的诊断中, 24 h眼压测量尤其重要, 是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相鉴别的主要体征。NTG患者24 h眼压监测通常表现为夜间出现眼压峰值, 且其眼压的昼夜波动幅度往往比正常人大。且24 h眼压的平均眼压、短期和长期眼压波动幅度、最小眼压值都显示为NTG疾病进展中的预测参数。这使得NTG患者24 h眼压监测及根据其24 h眼压波动特点进行个体化治疗变得尤为重要。(国际眼科纵览, 2023, 47:24-29)  相似文献   

20.
许多研究显示高度近视与青光眼密切相关,高度近视因患者眼轴长、前房深、房角宽的特点,并发青光眼的类型常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然而,由于高度近视可导致一系列的眼底病变,使青光眼的早期眼底改变易被高度近视造成的眼底病变所掩盖,所以,认识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特点及诊断要点,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减少漏诊、误诊.本文对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归纳,提高对疾病的认识,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