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韦酋亨  谢扬  韩溟 《现代医院》2012,12(5):18-20
目的旨在探讨神经内分泌激素及细胞因子在创伤后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63例创伤患者根据ISS评分分为中重度两组,创伤后4 h内采血,分别测定患者血清肾上腺素(N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及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的水平。结果重度创伤患者在血清NE、ACTH、皮质醇及TNF-α和IL-6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且后三者水平在重度创伤者中显著高于中度创伤者(p<0.05)。结论从神经、内分泌、免疫三个系统入手,研究创伤应激的发生机制,并设法对其进行调控,将会对其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89srcl2核素内放射治疗骨转移癌及骨疼痛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4~2006年71例有不同程度骨痛的广泛骨转移癌患者,均行静脉注射89srcl2治疗,剂量为2.22 Mbq/kg体重,治疗3~6个月后复查全身骨显像。重复治疗在首次用药后3~6个月,治疗后随访3个月~3年。结果治疗后骨痛减轻或消失62例,有1例于注射后28天,死于心力衰竭。骨转移灶明显减小,总有效率87.3%,均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及骨疼痛有效率高,多数患者提高了生活质量,部分患者骨转移灶缩小或消失,起到缓解病情、延长生命的作用。是一种有效、安全、简便、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骨转移常见于肺癌、乳腺癌、肾癌和前列腺癌等实体恶性肿瘤晚期,实体癌晚期有20%~70%发生骨转移。骨转移癌常见症状是顽固性骨痛,是引起癌性疼痛的主要原因,其骨性痛剧烈而持久,使患者感到无法忍受,服用止痛药物效果不明显。三阶梯镇痛药治疗虽然见效快,但长期应用副作用大,易成瘾。局部放疗对单发性骨转移止痛效率为70%,但对多发性骨转移则难以实施。全身性化疗对骨转移癌痛有一定疗效,但毒副反应较大。因此,骨转移癌痛目前在治疗上缺少有效的方法,一般多采用综合治疗。2009年8月以来,我们应用中药熏蒸治疗联合唑来膦酸和钴60放射治疗34例溶骨性破坏骨转移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1α,25-二羟维生素D_3(1α,25(OH)_2D_3)对体外培养3~4 d的SD大鼠成骨细胞(OB)核因子κ 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及骨保护素(OPG)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1α,25(OH)_2D_3作用24、48、72 h,分别采用ELISA及FQ-PCR法测定.结果 10、100 nmol/L 1α,25(OH)_2D_3较对照及1 nmol/L显著或极显著促进RANKL蛋白及mRNA表达;1、10 nmol/L 1α,25(OH)_2D_3较对照显著或极显著促进OPG蛋白及mRNA表达,而100 nmol/L则极显著抑制OPG mRNA表达;RANKL mRNA/OPG mRNA及RANKL/OPG显示,1 nmol/L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10、100 nmol/L组RANKL mRNA/OPG mRNA及RANKL/OPG板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 nmol/L组.结论 低浓度1α,25(OH)_2D_3(1 nmol/L)对骨更新作用不明显,而中、高浓度1α,25(OH)_2D_3(10、100 nmol/L)能通过上调RANKL mRNA/OPG mRNA及RANKL/OPG比例,促进OC的生成及骨吸收功能,增强骨更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部真菌感染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4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48例为AECOPD感染组,另外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且无真菌感染的COPD患者为未感染组,同时取5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患者的肺功能并进行分级,以及感染组患者感染的病原菌菌种。检测各组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2、IL-4、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的表达量,对比三组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及不同肺功能分级间血清炎症因子之间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L-2、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显著升高,其中感染组IL-2、IL-6及TNF-α含量最高,显著高于未感染组,IFN-γ含量显著降低(P<0.05)。此外,未感染组患者不同肺功能分级间血清IL-1β、TNF-α存在显著差异,以Ⅲ级IL-1β、TNF-α含量最高(P<0.05);急性感染组患者不同肺功能分级间血清IL-2、IL-4及TNF-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Ⅲ级IL-2、IL-4含量最高(P<0.05)。结论血清IL-2、IL-6、TNF-α含量测量对AECOPD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病情的评估及感染预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细胞因子抗体芯片(cytokine antibody chip,CAC)分析尘肺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方法 采用CAC技术平台,测定12例尘肺患者和3例正常对照血清中60种细胞因子.结果 在尘肺患者血清中筛选到白细胞介素(IL-1α、-1β、-2、-4~16)、集落刺激因子(M-CSF)、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TNF-β)、人骨形成蛋白6(BMP-6)、角蛋白细胞生长因子(FGF-7)、神经营养因子3(NT-3)和干细胞因子(SCF)等高表达的细胞因子,重组人(I-309)、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MCP-2、MCP-3、MCP-4)、巨噬细胞炎性蛋白(MIP-1-δ、MIP-3-α)等在尘肺患者血清中低表达的细胞因子.结论 尘肺患者血清中绝大部分细胞因子表达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现代医院》2012,(11):77-77
<正>慢性低度炎症在胰岛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发现,microRNA-145(miR-145)在2型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小鼠模型中的表达均下调,而糖尿病及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炎症因子骨保护素(OPG)水平上调。miR-145可使糖尿病鼠血糖、血压及体重下降,并使动脉粥样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1α,25-二羟维生素D3(1α,25(OH)2D3)对体外培养3~4d的SD大鼠成骨细胞(OB)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及骨保护素(OPG)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1α,25(OH)2D3作用24、48、72h,分别采用ELISA及FQ-PCR法测定。结果10、100nmol/L1α,25(OH)2D3较对照及1nmol/L显著或极显著促进RANKL蛋白及mRNA表达;1、10nmol/L1α,25(OH)2D3较对照显著或极显著促进OPG蛋白及mRNA表达,而100nmol/L则极显著抑制OPGmRNA表达;RANKLmRNA/OPGmRNA及RANKL/OPG显示,1nmol/L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10、100nmol/L组RANKLmRNA/OPGmRNA及RANKL/OPG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nmol/L组。结论低浓度1α,25(OH)2D3(1nmol/L)对骨更新作用不明显,而中、高浓度1α,25(OH)2D(310、100nmol/L)能通过上调RANKLmRNA/OPGmRNA及RANKL/OPG比例,促进OC的生成及骨吸收功能,增强骨更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转录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构建HSF1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SF1,TNF-α野生型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pGL3-TNFα-Y,TNF-α突变型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pGL3-TNFα-T。pcDNA3.1-HSF1转染巨噬细胞RAW264.7,半定量RT-PCR检测TNF-αmRNA的表达。pcDNA3.1-HSF1,TNF-α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转染RAW264.7,比较pGL3-TNFα-Y和pGL3-TNFα-T的相对萤光素酶活性。结果 HSF1下调RAW264.7 TNF-αmRNA的表达,pGL3-TNFα-T的相对荧光素酶值较pGL3-TNFα-Y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通过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启动子区HSE的结合下调RAW264.7 TNF-α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放化疗联合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疗效。方法选取68例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采取双盲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放化疗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放化疗联合药物治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骨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TNF-α、IL-6、Ca+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放化疗联合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疗效显著,抑制骨细胞活性,改善TNF-α、IL-6、Ca+水平水平,减少可缓解骨痛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帕米磷酸二钠联合放疗与单纯放疗治疗骨转移癌性疼痛进行临床分析。方法:70例骨转移癌患者随机分为帕米磷酸二钠联合放疗组和单纯放疗组,两组治疗前后KPS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帕米磷酸二钠联合放疗在治疗骨转移癌性疼痛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方面比单独应用放射治疗更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骨保护素(OPG),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和前列腺特有抗原(PSA)水平在前列腺癌(PCa)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PCa患者65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65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OPG、BMP-7和PSA水平。结果:前列腺癌组血清OPG、BMP-7和PSA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且前列腺癌骨转移组OPG、BMP-7水平高于无骨转移组;随着Gleason分级升高,OPG、BMP-7和PSA表达量均有升高趋势。结论:血清OPG、BMP-7和PSA与PCa关系密切,参与了PCa的发生和发展,血清OPG、BMP-7可能为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与煤肺在内蒙古自治区汉族中发生的相关性。选择69名汉族男性煤肺患者为病例组,125名煤尘接触者为对照组,填写统一的调查问卷、拍摄高仟伏X射线后前位胸片、采集外周静脉血,用ELISA双抗夹心法测定了TNF-α血清中的含量。结果表明,Ⅰ、Ⅱ、Ⅲ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TNF-α含量(P0.05),说明煤肺刺激会使血清中TNF-α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检测对骨感染临床诊断价值,以期为骨感染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10月医院收诊的疑似骨感染患者12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病理分为骨感染组87例,骨转移组36例,同期选取40名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比较TNF-α、IL-6、CRP水平差异。结果骨感染组血清TNF-α、IL-6及CRP水平分别为(215.64±72.17)ng/L、(879.56±143.15)ng/L、(87.64±34.25)m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IL-6及CRP水平显著高于恶性肿瘤骨转移组,指标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F-α、IL-6及CRP在骨感染炎症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对预测骨感染的发生和分类具有重要意义,其中CRP的临床参考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肺癌三维适形放疗(3D-CRT)并化疗导致放射性肺炎(RP)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自2010年1-10月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ⅢA期、ⅢB期的58例肺癌患者,三维适形放疗剂量为4000~6600 cGy,随机将患者分为3D-CRT放疗并常规化疗28例作为对照组,30例在放疗并化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作为治疗组;放疗及前后测定患者IL-6和IL-10水平、TNF-α、hs-CRP、外周白细胞(WBC)数量,连续7d后评价血清因子的变化程度.结果 对照组患者中RP的发生率为35.7%,治疗组RP的发生率为23.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清中IL-6、IL-10、TNF-α的含量及WBC数量均升高(P<0.05),治疗组患者的hs-CRP与WBC呈正相关性(r=0.998,P<0.05).结论 对由3D-CRT引起的IL-6、IL-10、TNF-α的含量及WBC数量的升高,给予盐酸氨溴索气雾剂后水平改善显著,表明炎症反应参与肺癌三维适形放疗并化疗的发展变化过程,监测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可以为肺癌三维适形放疗并化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s)经不同浓度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预处理后,表面的黏附分子L-选择素(L-selectin,CD62L)的表达变化以及其表达变化与细胞因子浓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等密度梯度离心法收集大鼠MSCs并用贴壁培养法进行扩增纯化,经免疫组化法鉴定后,加入不同浓度TNF-α分别作用24小时,将其消化分离和标记后,采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er,FCM)对其表面的CD62L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经TNF-α预处理24小时的大鼠MSCs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CD62L成阳性表达的细胞占所检测细胞的百分比与未加入任何细胞因子预处理的空白组大鼠MSC相比较,差异显著,不同浓度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经不同浓度TNF-α预处理的大鼠MSCs表面CD62L表达较空白组要高,并且随着TNF-α浓度的升高大鼠MSCs表面CD62L的表达也相应升高.  相似文献   

17.
《临床医学工程》2015,(8):998-999
目的研究单肺通气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血清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单肺通气下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20例,于麻醉诱导前(T0)、手术开始前(T1)、手术开始后1 h(T2)、恢复双肺通气后1 h(T3)、术后4 h(T4)、术后24 h(T5)6个时间点采集患者动脉血5m 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E、NE、TNF-α、IL-6的浓度。结果手术开始后E、NE和TNF-α、IL-6含量显著升高,在T3时升到最高,后缓慢回降,术后24 h仍高于术前(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围术期E、NE与TNF-α、IL-6关系密切,E与TNF-α、IL-6皆呈正相关(P<0.05),NE与IL-6呈正相关(P<0.05),与TNF-α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围术期E和NE以及TNF-α和IL-6增加,E和NE可能参与TNF-α、IL-6生成的调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探究丹参酮对脓毒症大鼠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假手术+生理盐水组、假手术+丹参酮组、模型+生理盐水组以及模型+丹参酮组。其中模型+生理盐水组和模型+丹参酮组大鼠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制备脓毒症模型,造模成功的基础上丹参酮处理12 h。检测大鼠心脏功能、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形态学变化;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心肌组织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Bcl-2)和焦亡执行者消皮素E(GSDME)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生理盐水组相比,模型+生理盐水组大鼠心功能减退,心肌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18、TNF-α增加,Caspase-3、Bax、GSDME-N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与模型+生理盐水组相比,模型+丹参酮组心功能恢复,心肌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18、TNF-α降低,Caspase-3、Bax、GSDME-N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上调。结论丹参酮对脓毒症大鼠心脏损伤具有良好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心肌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凋亡以及焦亡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高流量鼻导管(high-flow nasal cannula,HFNC)氧疗联合氨溴索(ambroxol,AMB)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ARDS大鼠肺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ARDS对照组、HFNC氧疗组、AMB治疗组、联合(HFNC+AMB)治疗组。用LPS“两次打击”法建立ARDS大鼠模型,观察五组大鼠动脉血气分析、肺湿/干重比、肺组织病理改变及肺损伤评分,用ELISA法检测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qPCR法检测肺组织炎症因子IL-1、IL-6、TNF-α及核转录因子NF-κB mRNA水平,组织免疫荧光染色法定位肺组织NF-κB表达情况。结果 HFNC氧疗组、AMB治疗组、联合(HFNC+AMB)治疗组均能显著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增加血氧饱和度,降低肺湿/干重比,改善肺组织病理损伤情况;降低肺组织MPO活性( P <0.05);抑制炎症因子IL-1、IL-6、TNF-α的产生( P <0.05);下调核转录因子NF-κB的表达( P <0.05)。结论 HFNC氧疗、AMB治疗及二者联合干预的方式均能通过下调ARDS大鼠转录因子NF-κB水平,进而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过度表达,发挥对ARDS的治疗作用,且HFNC氧疗联合AMB的干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炎性及脂肪细胞因子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相关性及在产褥期的变化情况,为妊娠期糖尿病的早期预测、诊断并及时采取针对性预防干预措施改善母婴结局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6年6月于长兴县中医院就诊的77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另同期选择于本院行产检的77例健康孕产妇为对照组。所有孕产妇均在参与研究时接受全面检查,进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计算,并在妊娠期、产褥期进行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脂肪因子瘦素、脂联素含量检测。对比两组孕产妇炎症因子和脂肪因子水平,分析其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关系,并观察炎症因子和脂肪因子在患者产褥期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妊娠期HOMA-IR、炎症因子CRP、TNF-α和脂肪因子瘦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脂联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因子CRP、TNF-α和脂肪因子瘦素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呈正相关(P0.05),脂联素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呈负相关(P0.05);产后3 d、4周、6周观察组患者HOMA-IR、炎症因子CRP、TNF-α和脂肪因子瘦素水平均逐渐降低,脂联素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性及脂肪细胞因子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具有相关性,且随着产褥期胰岛素抵抗的减弱而发生相关变化,可作为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及产后恢复情况的评估及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