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提高血细胞分析项目检测的效能,建立适用于孝感市中心医院基于迈瑞CAL8000流水线的血细胞分析复检规则。方法:依据国际41条复检标准结合CAL8000流水线上血细胞分析仪的性能及实验室样本分布特点制定初步的复检规则,并根据实验室工作需求制定复检预期目标(假阴性率<5%、复检率<20%),选取2021年5月18日~2021年5月28日门诊及住院血细胞分析静脉血标本1100例,以双盲法分别进行仪器分析和血涂片镜检,应用血涂片镜检的阳性判断标准,以镜检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仪器分析和血涂片镜检结果,评估复检规则对标本判断的真阳性率、真阴性率、假阳性率、假阴性率以及血涂片复检率。随后重新选取2021年5月30日~5月31日300例标本按上述过程进行复检规则确定后的验证。结果:建立复检规则的1100例样本的真阳性率12.0%,假阳性率7.7%,真阴性率77.4%,假阴性率2.9%,复检率19.7%。验证复检规则的300例样本的真阳性率10.3%,假阳性率9.0%,真阴性率77.3%,假阴性率3.3%,复检率19.3%。结论:复检规则建立及验证过程的假阴性率(2.9%<5%、3...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常规出凝血检验项目结果自动审核规则,为临床实验室提高检验结果审核质量和效率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0年1-3月期间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等8家医院检验科的24 510份枸橼酸钠抗凝常规出凝血检测标本,根据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规则建立组和规则验证组,规则建立组血标本6 670份,其中差值检查2 056份;规则验证组血标本17 840份,其中差值检查3 210份。使用StagoSTARMax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和(或)抗凝血酶(AT)活性。以人工审核结果为标准,计算两组自动审核与人工假阴性率(无效审核)、假阳性率(无效拦截)、通过率、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审核一致率和标本周转时间(TAT)。结果:建立的自动审核规则及规则应用流程,涉及室内质量控制、报警信息、自动审核范围、危急值和差值检查。规则建立组单个项目通过率为82.6%~92.4%,总体通过率为73.8%,自动审核与人工审核结果一致率为98.2%,阳性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分别为24.4%和73.8%...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定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显微镜复检规则,根据本实验室所用血细胞分析仪的特性,建立适合本科室血细胞分析仪复检的标准。方法用Beckman-Coulter LH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显微镜,对1 050份标本结果进行分析比对。结果需要复检的标本有229份,真阳性标本148份,真阳性率为14.1%,假阳性标本为81份,假阳性率为7.7%。其中真阴性标本为794份,真阴性率为75.6%;假阴性标本27份,假阴性率为2.6%。符合国际血液学复审组专家认为假阴性率5.0%是保证患者检测结果可靠的最大可接受范围,复检率为21.8%。不同类别的报警提示分组中,细胞形态结果异常的假阳性率最高,达45.7%。对于仪器有这些警示项时,应涂片镜检。结论本科室制定的血细胞分析仪复检规则及标准符合要求。提高了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从而减少或避免误诊、漏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Sysmex XS-1000i血细胞分析仪Flags报警信息的敏感度、准确度及特异性,分析Flags报警信息的可靠性,建立适合本实验室的显微镜复检规则并验证其可行性。方法 1 040例全血分析标本同时进行仪器检测和手工显微镜镜检,分析仪器与镜检的符合率、准确度、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将仪器报警信息与镜检阳性结果进行比较,真阳性率13.8%,假阳性率6.4%,真阴性率78.4%,假阴性率1.4%。Sysmex XS-1000i对异常的血液标本检出能力的有关预测值分别为:敏感度98.6%,特异度93.6%,阳性符合率68.2%,阴性符合率98.2%,准确度92.2%。结论本实验室仪器1.4%的假阴性率符合国际血液学复审协作组关于假阴性率小于5.0%的规定,20.2%的复检率合理。本实验室制定的复检规则可行、可信,符合实际工作需要和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5.
李涛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0):2551-2553
目的制定适合本实验室全血细胞分析显微镜复检规则。方法利用BC5500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自身的报警系统,参考国内"XE-2100复检协作组"制定的"XE-2100复检规则23条"结合本实验室实际情况制定暂定复检规则。按临床标本的检测流程和方法对890份住院标本进行全血细胞分析检测和推片染色,并进行镜检,对各条暂定规则和仪器提示细胞数量异常和形态异常的报警分别进行统计学评估。结果各暂定规则中出现假阳性、假阴性最多的复检规则是仪器出现未成熟细胞、核左移和异型或异常淋巴细胞报警。镜检评估结果为真阳性占标本总数的9.11%,假阳性占5.22%,真阴性占80.84%,假阴性占4.83%。该规则的临床应用镜检率为14.33%。结论制定出的复检规则适合笔者所在实验室的临床工作需求,对于使用五分类自动全血细胞分析仪的临床血液实验室,能够减轻复检工作量,降低漏检率,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尿液干化学法、尿沉渣镜检法检测尿WBC结果相关性,对比不同方案复检效用,并评价尿液干化学法、尿沉渣镜检法联合检测WB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1月~2015年3月,医院门诊、住院以及体检中心采集的1000例对象尿液作为研究样本,干化学法进行有形成分检测,2名有经验的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人工显微镜检;分别采用方案A(尿液有效成分检测WBC、RBC、Cast任意一个报警)、方案B(尿有形成分WBC、RBC、Cast结果经人工图片修正后报警)、方案C(尿有形成分WBC、RBC、Cast人工图片修正审核后WBC结果与尿干化学检测结果不符)作为复检规则,评价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镜检法进行WBC检测临床价值。结果:尿干化学法检测敏感度93.23%(303/325)、特异度92.44%(624/675)、阳性预测值85.59%(303/354)、阴性预测值99.68%(624/626)、符合率92.70%(927/1000);人工镜检100份,A检验师与B检验师均检出阳性31份、阴性69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a一致性分析为0.99,高度一致;综合考虑选择方案C作为复检规则,真阳性率99.02%、真阴性率73.77%、复检率25.3%、符合率83.4%;假阳性WBC报警1.95%(3/154),假阴性中WBC报警25.0%(1/4)例;随机选择200例对受检对象尿液,方案4规则复检,假阳性率8.43%、假阴性率2.20%,符合93.6%,复检率18.3%。结论:联合应用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进行白细胞检验可靠性较好,在复检规则指导下,联合检验一致性较好,检验结果不一致主要与仪器检测限度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XS-10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复检规则和临床意义做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1000例血液标本,使用 XS-10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查,并分析其复检规则和临床意义。结果经XS-10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显示,血液标本呈真阳性的有182例,占18.2%,呈真阴性的有706例,占70.6%,呈假阳性的有104例,占10.4%,假阴性为8例,占0.8%,复检率为28.6%。结论科学合理的复检规则,能够为血常规检查质量作保证,同时也能降低复检率,从而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检验报告,便于医生展开更科学的治疗,故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喜龙  谢琳瑛 《现代保健》2014,(35):107-108
目的:分析自动血细胞分析血涂片复检规则应用。方法:采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收集的680份血标本,采取自动血细胞进行分析,同时进行显微镜检查,观察细胞形态、人工白细胞分类等,遵循国际血细胞复检规则进行评估。结果:采取仪器检测和血涂片镜检680份血标本,指标结果显示,其中真阳性率为15.00%、假阳性率为7.35%、真阴性率为76.92%、假阴性率为0.73%,病情诊断意义的重要参数无假阴性,涂片复检率为22.35%,血液病细胞准确率为100%,无漏检现象。结论:采取合理的血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的血涂片复检规则具有重要的意义,可确保检测报告的准确性,提高科室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2019年5月~2020年2月收治的100例行血常规检查患者的血液标本先进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而后接受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结果:不同检验方式下阳性率及阴性率差异明显,P<0.05。各血液细胞镜检阳性符合率均较高,白细胞镜检阳性率为99%、红细胞镜检阳性率为98%、血小板镜检阳性率为99%、血红细胞镜检阳性率为99%、平均红细胞体积的镜检阳性率为98%。警报提示阳性结果:22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警报提示阳性标本中,经血涂片细胞学复检后,阳性有17例,占比77.27%。未警报提示阳性结果:未警报提示血液标本在镜检下白细胞分类计数: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以及嗜酸性粒细胞在两种检验方式下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嗜碱性粒细胞在两种检验方式下差异明显,P<0.05。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的联合应用有利于提高血常规检查结果,实现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探讨pH值和尿蛋白水平对尿液分析仪管型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600例新鲜尿液标本,根据标本尿蛋白是否为阳性分为尿蛋白阳性组(n=400),尿蛋白阴性组(n=200)。600例标本均分别采用尿液分析仪和人工显微镜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真阳性率和标本真阳性、假阳性与pH之间的关系。结果 400例尿蛋白阳性组患者中,尿液分析仪检测显示298例有管型,102例无管型。另外,尿液分析仪检测的真阳性高于人工显微镜镜检(P0.05),且人工显微镜镜检检测尿蛋白阴性但管型阳性的真阳性率为17.50%。最后,600例标本中人工显微镜镜检真阳性为177例,其中pH6.0的标本145例,占比81.92%;人工显微镜镜检真阳性为35例,pH均6.0;另外,324例假管型中,pH≥6.0的标本有281例,占比86.67%。结论尿液分析仪可作为尿液管型检测的初筛方法,有助于提高管型的检出率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RI)对感染性胰腺炎合并肝脏损伤患者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感染性胰腺炎合并肝损伤疑似病例16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CT和MRI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阳性率、诊断灵敏度、特异度等。结果 CT检查结果显示真阳性结果120例,真阴性15例,假阳性3例,假阴性24例;MRI检查结果显示真阳性结果135例,真阴性21例,假阳性2例,假阴性4例;CT的阳性率、阴性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为75.93%、24.07%、97.56%、83.33%、5.85%、0.03%;MRI为84.57%、15.43%、98.54%、91.30%、11.326%、0.016%;MRI检查阳性率与病理检查阳性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CT检查阳性率与病理检查阳性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用于诊断急性胰腺炎合并肝脏损伤时具有更好的特异度,能够做到精确诊断,可做为临床上诊断急性胰腺炎合并肝脏损伤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尿液分析仪和镜检法检测尿液中红细胞及白细胞结果,并分析差异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两种方法测定尿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尿液分析仪检测红细胞假阳性率为10.8%,假阴性率为6.2%。检测白细胞假阳性率为16.0%,假阴性率为6.2%。两种方法的红细胞、白细胞检测结果有差异(P〈0.001)。结论在临床应用中,两种方法应结合使用,以减少检测的假阳性和假阴性,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尿液分析仪和镜检法检测尿液中红细胞及白细胞结果,并分析差异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两种方法测定尿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尿液分析仪检测红细胞假阳性率为10.8%,假阴性率为6.2%。检测白细胞假阳性率为16.0%,假阴性率为6.2%。两种方法的红细胞、白细胞检测结果有差异(P〈0.001)。结论在临床应用中,两种方法应结合使用,以减少检测的假阳性和假阴性,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HBsAg和RF共存的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顺姬  朴红心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0):1992-1993
[目的]探索RF对乙型肝炎标志物的检测造成假阳性或假阴性的原因,对HBsAg和RF共存血清表型进行分析.[方法]选择健康男女14432例、年龄40~50岁、检测HBsAg和RF.[结果]14432例对象中检测出HBsAg阳性为868例(6.0%),RF阳性为375例(2.6%), HBsAg和RF同时阳性为102例(0.7%); HBsAg阳性组(102/868)中RF阳性率为11.8%,HBsAg阴性组(273/13564)中RF阳性率为1.9%,表明RF阳性率在HBsAg阳性组显著性高于HBsAg阴性组(x2=301.9, P<0.001); RF含量大于101IU/ml的29例中临床病例跟随检查中均无类风湿性关节炎.[结论]14432例对象中HBsAg和RF同时阳性为11.8%, RF为高浓度时ANA均阴性.两者共存时RF是标志物检测中造成假阳性或假阴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Sysmex XN系列血细胞分析仪(仪器法)与显微镜镜检(镜检法)对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准确性,为临床标本检查的规范化提供依据。方法:选择90份用仪器法检测血常规结果出现白细胞分类计数有报警提示的标本,同时进行显微镜镜检(镜检法)复检,比较仪器法和金标准镜检法的结果。结果:送检的90例血清样本,有62例为真阳性,符合率为68.89%;28例呈现假阳性,假阳性率占31.11%。仪器法检测存在单核细胞假性升高,中性粒细胞假性减低现象。结论:Sysmex XN系列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出现报警提示可以有效筛选阳性标本,但同时对阳性标本需要进行人工镜检复核,以避免假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并分析血液细胞形态学镜下复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0份2019年1月~2019年12月经本院检验科检测的血液标本,将结果异常的80份列为观察组,将结果正常的120份列为对照组,对所有标本均行血液细胞形态学镜下复检,对各组检验后假阳性率与假阴性率进行统计并比较。结果:观察组80份标本中,假阳性27份(33.75%),对照组120份标本中,假阴性8份(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标本行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和血液细胞形态学镜下复检后发现,最终有19份(9.50%)结果不相符。结论:在临床检验中,不论血常规检验结果显示是否出现异常情况,均行血液细胞形态学镜下复检,能够及时发现异常血液标本,对提高诊断准确性、制定治疗方案等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血涂片镜检血常规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在2010年10月到2011年10月的住院病人经过化验的400例正常标本,作为观察组,以1000例异常标本作为对照组。对这两组标本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在观察组中的400例血涂片检查中,发现有6例异常,假阴性率为1.5%;而在对照组中的1000例血涂片检查中发现473例正常,假阳性率为47.2%。结论对于任何的血液分析检测的结果都需要再进行涂片观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检验科收取的门诊检查尿液标本80例,同时进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与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检测,对两种尿液红细胞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者联合检测的阳性为15例,以镜检结果为标准,尿液分析仪假阳性的比例为11.76%,假阴性6.35%;以尿液分析仪检测结果为标准,镜检假阳性率为21.05%,假阴性率为3.28%。临床尿液潜血检验中镜检联合尿液分析仪相比单纯镜检的效果更加明显(P<0.05)。结论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与镜检存在差异,单纯仪器检验不能够完全确定尿潜血的阳性,需要进行镜检联合检查。  相似文献   

19.
彭迎霞 《医疗装备》2013,26(9):33-34
目的:探讨尿液分析仪隐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方法在尿液隐血检验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月我院检验科收取的门诊检查尿液标本80例,同时进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与尿液分析仪隐血反应检测,对两种尿液红细胞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者联合检测的阳性为15例,以镜检结果为标准,尿液分析仪假阳性的比例为11.76%,假阴性6.35%;以尿液分析仪检测结果为标准,镜检假阳性率为21.05%,假阴性率为3.28%。临床尿液隐血检验中镜检联合尿液分析仪相比单纯镜检的效果更加明显(P<0.05)。结论:尿液分析仪隐血检验与镜检存在差异,单纯仪器检验不能够完全确定尿隐血的阳性,需要进行镜检联合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Sysmex XE-2100(以下简称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未成熟粒细胞(Imm Gren)异常报警信息的可靠性及影响因素. [方法]对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Imm Gren异常报警信息的标本161例,制作血涂片经瑞氏染色后手工镜检,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与手工镜检结果的符合率及影响因素. [结果]XE-2100血液分析仪Imm Gren异常报警信息的真阳性率为61.49%,在假阳性标本中中性粒细胞增高的标本占51.61%,异型淋巴细胞增高的标本占22.58%,单核细胞增高的标本占8.06%. [结论]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Imm Gren异常报警的标本应该进行手工镜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